冬季气象服务形式多样 温馨之举暖人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8 06:00

  日前,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做好冬季气象服务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充分认识做好冬季气象服务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灾害性天气,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各地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冬季气象服务。

  严寒下的精彩搏击——黑龙江省冬季气象服务侧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袁长焕 闫中帅 尤宏波


  目前,黑龙江省正经受严寒和冰雪的考验,全省大部分市、县最低气温降至-20℃以下,“北极村”漠河的最低气温已达-36.8℃。入冬以来,黑龙江各地已发生降雪19次,各级气象部门围绕领导决策、城市交通、供暖等各项服务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精心化服务。
     

  了解需求 周密部署

  入冬以来,黑龙江冷空气活动频繁,黑龙江省气象局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对各类气象观测设备的维护,加强对寒潮、暴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
  在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气象部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随时了解最新动态,及时组织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特别是加强决策气象服务,为有关部门开展御寒取暖、积雪清理和道路结冰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气象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各部门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进一步丰富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开展“直通式”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加强降温、降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发布方式,及时发布气象信息。
    

  科技助力 彰显精彩
     

  黑龙江省气象局集中骨干力量,进行冬季灾害性天气预报科研攻关。省气象台积极组织预报科技人员撰写《重大天气预报技术总结》,总结预报经验,提高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能力。今年冬季,黑龙江省气象局多项科研成果被应用到业务工作中,为准确预报入冬以来的多场降雪过程,提供了科技支撑。
  气温预报始终是黑龙江气象部门预报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此,气象部门及时组织科技人员对黑龙江省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方法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了一氧化碳扩散条件气象潜势预报研究,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业务,在供暖期开展服务。
  今年供暖期开始后,省气象台共发布供暖期预报8次,有效减少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鹤岗市气象局还研制开发了一氧化碳浓度监测技术,建立了监测系统,为地方政府提供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资料和分析报告。此外,哈尔滨市气象局开展了供暖气象节能技术研究,为供暖单位制作了供暖期气象节能曲线图,为科学供暖、节约能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部门联动 预警频发
     

  黑龙江省气象台与省农委、交通、航道、广电、铁路等部门密切协作,开展了及时的气象预报服务。截至12月15日,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次,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2次,寒潮蓝色预警信号6次。预警信号和天气预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短信、传真等渠道,在第一时间被传递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相关单位领导以及社会公众手中。
  黑龙江省气象台为省航道局提供了准确的封江预报,气象部门采用跟踪服务的方式,从10月初开始提供预报产品,在11月初得出最后的预报结论:“今年松花江流凌比往年偏晚,松花江将在11月20日前后封冻。”11月20日早晨,松花江封冻,预报与实况完全吻合,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得到了省航道局领导的好评。
  黑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还开展了冬季田间管理、设施农业等特色气象服务,通过电子显示屏和大喇叭,为广大农户提供丰富的气象产品。

黄河内蒙古段加速封河 防凌气象服务进入关键期   

 

  中国气象报记者马瑞芳报道  自12月4日黄河内蒙古段出现流凌以来,内蒙古气象部门全面开展了冬季黄河凌汛关键期气象服务。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凌情监测和封河期预报,为内蒙古各级防汛指挥部开展防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黄河内蒙古段全长830公里,每年的凌汛多发期主要集中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底,此阶段也是内蒙古凌汛气象服务的关键时期。
  根据防汛部门提出的加强凌情监测、强化凌情预报和开河形势预报、及时准确传递气象信息等要求,内蒙古气象局在10月底正式启动黄河冬季凌汛气象服务工作,制定了服务预案,要求相关气象部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及时分析重要天气过程对黄河凌情的影响,实时监测流凌,全面做好黄河凌汛监测和预报服务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实景监控和全程跟踪监测凌情的作用,内蒙古气象局组织技术人员对黄河实景监控系统的26个监控设备进行了检测维护,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黄河凌险应急演练。
  内蒙古气候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黄河凌汛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并在11月2日开始发布黄河凌汛专题气象服务产品。根据天气情况,内蒙古气候中心已连续四期发布了黄河内蒙古段8个地区的旬气温实况和旬温度预报。
  内蒙古气象台研制了黄河冬季凌汛温度预报系统,加强天气监测预报,每天滚动发布黄河内蒙古段8个地区的定点天气预报。
  近日,受12月发生的两次寒潮影响,黄河内蒙古段封河加速。截至记者发稿时,巴彦淖尔市临河河段到包头土右旗河段封河长度为457.9公里,最低气温维持在-18℃至-14℃,最高气温维持在-7℃至-1℃,未封河段的黄河水位和流速基本平稳。 

抗冻寻良方——吴中气象倾心服务枇杷生产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王俊

 

  今年入冬以来,江苏省苏州市气温比往年偏高。气温高,市民感觉舒适,但苏州东西山地区的果农却忧心忡忡:枇杷花期普遍提前了近一个月,很难挨过即将到来的寒潮。12月13日和15日,苏州市吴中区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的专家们特地赶往金庭镇和东山镇,为枇杷抗冻寻找“良方”。
  看着满山枇杷花开已近尾声,金庭镇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马国良摇着头说:“今年枇杷花开得实在太早了,如果遇到寒潮,再下一场霜,不知道会打掉多少枇杷?”
  在金庭镇,笔者看到很多枇杷树结出了果实,一些背阴枝头的花苞也已绽放。不少果农都说,近二十年来,今年的枇杷花开得最早。东山、金庭两镇的农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对果农的说法表示赞同。工作人员说,从各大合作社和几个枇杷种植基地反馈的情况看,截至目前,绝大部分枇杷已经开花,花期大大提前了。
  俗话说:“枇杷冻在霜里头。”枇杷生长最怕“两大害”,一个是霜冻,一个是裂果;一个在开花期,一个在成熟期。这“两大害”都有可能导致枇杷大面积绝收。今年,枇杷花开得特别早,开在了最冷天到来之前,抗冻形势非常严峻。
  笔者从吴中区气象局了解到,自1951年以来,苏州冬季平均气温为4.8℃,今年平均气温预计在5℃到6℃,气温偏高。特别是11月,气温较往年偏高4℃,导致花期普遍提前。然而,气温如过山车,上下波动较大,农作物极易受冻。
  为农服务专家联盟的专家们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为果农提出了三种抗冻措施:采用防冻剂、搭建防风屏障和遮阳棚、套袋。经过实验,专家们发现,防冻剂在野外的使用效果不明显,同时,考虑到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不适宜在东西山推广使用。套袋能防霜冻,但也会导致透气性不好,影响授粉。用建筑钢管和遮阳网在较高的枇杷树上搭建防风屏障,或者在较矮的枇杷树上搭建遮阳棚,可以在确保枇杷品质的同时,有效防霜冻。
  在汇总了气象专家、农艺师和种植大户等三方意见后,吴中区气象局及时编写了包含未来几天天气信息和枇杷抗冻建议的服务材料,通过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及时传递给东西山地区的果农。
  与此同时,吴中区气象局及时编写了一份专题服务材料,上报给吴中区政府,建议政府部门加强枇杷防霜抗冻的宣传和引导,并建议相关部门在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中,推广使用防风屏障和遮阳棚,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以提高枇杷的产量和品质。

吹响冬季服务集结号——贵阳部门联动预防冰冻灾害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石奎 徐智慧


  自12月14日以来,新一轮冷空气再次席卷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毕节地区和赫章部分地区出现了道路结冰和电线积冰,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应对低温雨雪可能造成的冰冻灾害,贵阳市气象局成立了监测预警组、业务装备保障组、信息收集及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四个服务小组,全力投入到抗低温、抗冰冻工作中。
  贵阳市气象局局长金建德说,今年春运较往年提前,加上天气寒冷,广大气象干部职工要全力以赴投入到春运气象服务和冬季气象服务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贵阳市气象局将全力做好气象监测工作,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保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着力做好预报预警工作,与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及时做好灾害评估工作,为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做好冰冻天气的应对工作,贵阳市气象局已对辖区内的300余块电子显示屏进行了检修,每日及时更新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同时,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向村民进行冰冻天气的科普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历经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1年年初冰冻天气的“洗礼”后,贵阳市各相关部门已形成了较好的联动机制。目前,由气象、交通等部门联合编印的《科学应对冰冻气象灾害》手册已分发到相关部门,对于指导各部门科学预防冰冻灾害,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面对气温大幅下降的形势,贵阳市气象局每日制作《重要天气预报》等服务材料,及时报送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冰冻天气下城市安全运行。

提早防范恶劣天气 陕西加强交通安全评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翟娟 陈雷华报道  日前,陕西省各地相继进入降雪、雾霾等高影响天气和道路积雪、道路结冰多发期,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积极做好交通安全评估服务,提前发布以《应高度重视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为题的《重要信息专报》,提醒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行业应高度重视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防止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统计分析表明,雾霾、道路结冰、积雪、暴雨等是威胁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冬季恶劣天气条件往往引起车辆失控或严重影响驾驶员判断。11月底至12月初,陕北、关中北部先后下雪,陕西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冬季天气形势复杂,对交通运输将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复杂的天气形势,气象部门将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工作,做到早预警、早告知,加强对恶劣天气行车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此外,气象部门还通过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网和公路交通高影响天气预警业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对影响公路交通的雾、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
  气象部门建议,交通部门应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交通气象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和冬季道路交通管控,必要时要采取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防范工作;及时排查交通隐患路段,加强隐患路段的巡逻监控,设置警告提示标志,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备好铲冰除雪设备和融雪物资。

(责任编辑:孙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