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沿革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8 09:06

行政区划承载了城市变迁的记忆。我国的行政区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或更名、或撤销,或合并......让我们一起去回顾我国行政区划的变迁吧~

福建省

因古代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简称“闽”,因古代此地为闽越国而得名。

春秋以后为闽越国。

秦时置闽中郡。

西汉汉武帝时隶属于会稽南部都尉管辖。

三国吴时置建安郡。

唐景云二年(711年),设闽州都督府,领闽、建、泉、漳、潮五州。唐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为“福建”地名之始。

北宋时置福建路,辖六州二军。

南宋时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路辖一府五州二军共八个同级政区,号称“八闽”。

元时屡置屡撤福建行中书省。

明时属福建布政使司。

清时置福建省。

中华民国时期仍为福建省。

1949年复设福建省。

福州市

因唐代境内西北有座福山而得名(福山的位置有多种说法)。

秦时置闽中郡。

唐时为建州,后改为泉州、丰州、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始称福州。

宋时为福州威武军。

元时为福州路。

明时为福州府。

清时仍为福州府。

1946年设福州市,至1949年曾为福建省省会。

1949年起为省辖市、福建省行政中心。

厦门市

厦门地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此地原有厦门村而得名,一说是因地处九龙江口外侧即“下门”转音而得名,一说是因地处东南沿海门户而得名,一说是取“华夏之土的大门”之意而得名。

晋时置同安县,后并入晋安县。

隋时为南安县属地。

唐时析南安县置大同场。

五代时改大同场为同安县。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此地为思明州。清康熙十九年(1680)废思明州恢复厦门,属同安县。

1912年置思明县。

1915年设金门县。

1935年设厦门市。

1949年起为省辖市。

1994年起为副省级市。

END

注:本文由钟作慈2022年7月整理

钟作慈

北京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主编、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原标题:《科普 | 行政区划沿革——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