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不等,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人口有70多万,是中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沙岛。
崇明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武德年间(618~620年),长江口江面涨出东沙、西沙,是崇明县的前身。公元696年始有人定居。以后无数沙洲时东时西, 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大岛, 逐步稳定下来。五代初,在西沙设镇,取名“崇明”。南宋嘉定15年(1222年)置天赐盐场,隶扬州路;公元1277年,随人口增多,经济繁荣,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县,隶苏州府,后来兼隶太仓州。1914年至1958 年隶江苏省(沦陷期间隶上海特别市),1958年划归上海市。
崇明县形似春蚕,头西尾东, 卧伏于长江口的金涛碧波上,全岛地势低平坦荡, 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 西南部和东部略低,占总耕地90%以上的土地高度(以吴淞为零米)在3.21-4.20米之间, 还有少量标高在3.20米以下的低洼地和4.21 米以上的高亢地。
崇明县地处北亚热带,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岸线绵长,资源丰富。1994 年全县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日照时数 2150.4小时,平均降雨量873.6毫米,无霜期300 多天, 极端最高气温 35.6℃,极端最低气温-3.9℃。崇明地下水在垂直分布上分为浅层(5米以上)与深层(30米以下)两层。 浅层潜水一般在地面下0.5~1.2米,深层地下水在地面下250~270米。
崇明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林木茂盛,岸线绵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明太祖朱元璋称之为“东海嬴洲”,胡耀邦同志誉之为“东海明珠”。她东临浩瀚东海,外通太平洋;西接万里长江,内联长江流域十几个省市;南和常熟、太仓、宝山隔江相望;北与南通、海门、启东一衣带水。岛的东南端与举世瞩目的上海浦东新区仅隔10多公里。她扼长江之咽喉,是大上海的门户,也是苏北大片腹地连接上海的“跳板”和“岛桥”。岛上有长达34.5公里可建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有年平均冲积2万亩的土地资源,又有水洁土净、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更有丰富多采的农副产品,以及未经斧凿的天然风光,在改革开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块前途如锦的宝地,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宝岛。
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目前是上海十九个区县中唯一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