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3月3日电 在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澄城卷烟厂制丝车间里,谈起设备管理员王凤祥,同事们纷纷称赞他为车间设备的“守护神”。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30岁出头的王凤祥就成为了厂里的知名工程师。
2014年,大学毕业的王凤祥进入澄城卷烟厂制丝车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轮岗学习后,他迫切地想要将机械专业所学知识投入行业生产中。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车间里的设备繁多,操作复杂。“印象很深的一次是给切丝机保养更换刀片。那时我由于操作经验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出刀片伸出长度,费时费力反复调整后仍没有达到要求,我才认识到自己还差得远呢。”与制丝设备的“初相识”,让王凤祥切实感受到了“本领恐慌”带来的焦虑感。
为了走出实践经验不足的“阵痛期”,王凤祥积极参加车间各项培训,翻阅相关专业书籍,生产之余主动向修理工、技术“大拿”请教,将设备的运行参数、故障停机多发点等重要信息牢牢记在脑海里,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每次修理人员处理好设备故障,王凤祥都会详细追问修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修、今后操作要注意什么,一定要把问题问明白、搞透彻,才肯放下。
王凤祥记录设备信息。苏鑫 摄
积累了丰富的设备操作经验后,他认识到想要操作好设备不仅要多动脑、多观察,还要像“交朋友”,摸清每个设备的脾气秉性,针对性地采取应对办法。
KUKA机器人前,王凤祥紧盯着正在运转的设备,认真观察着机械手的每一个动作,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在本子上记录着,直到机器人完成了剪带、开箱、割袋、翻转……一整套动作,他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
“只有自己动手操作了,才能读懂设备的‘小心思’,找准问题点并快速解决。”每天午饭时间,作为车间设备管理员的王凤祥都会到机器人开包处替岗,上手操作设备,近距离感受机器人的运转情况。
澄城卷烟厂制丝车间作为陕西中烟第一家使用机器人开包系统的制丝线,在设备调试、使用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身为该系统主要负责人的王凤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投产初期,机器人开包系统运行不稳定,直接影响后续设备的正常生产,车间修理工和技术员为此十分头疼。
“塑料袋切割机刀架结构不合理,无法实现完整割袋,抓取机构受力不均匀,经常导致烟箱滑落,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连续运转。”在反复调整与模拟实验中,王凤祥带领的智行QC小组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对刀架结构和烟箱抓取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提高开包系统运行稳定性。2022年12月该成果获全国烟草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三等奖,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进厂十年,从操作工到机械修理工再到设备管理员,王凤祥对车间设备管理的关键点、薄弱点了然于胸。期间,围绕设备技术难题及产品质量异常开展自主维修、精益改善,主持和参与课题十余项,发表专业技术论文7篇,11项技术成果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针对车间岗位操作规程不够明确,日常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王凤祥带头编写了作业程序,为后续关键设备手册的编制提供了模板支撑。同时全面梳理制丝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方法与经验,形成系统化维修流程,并对典型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步骤加以总结,一一记录在册,形成故障案例及标准化维修指南,其中有6项案例入选公司故障案例库。
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保证生产,王凤祥全力推进车间综合计划项目实施,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叶丝二级风选项目从立项到调试运行的全部流程,其目前负责的5个关键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2022年12月,王凤祥取得工程师职称。“王师傅用十年时间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择一事终一生,年轻一代都以他为榜样学习。”年轻同事说。(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