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头的几个视频号接连发布杀猪烩菜的视频。在市区上班的大丫和二妮有福了,随便一个周末回村就能解馋;而在外工作的lily和lucy只能隔着手机屏垂涎欲滴。“流哈喇子了!”“好家伙,几年没吃了,大数据就往死馋我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岁末年初,一碗杀猪烩菜频频霸屏,引发了人们再一次对包头美食的追逐和向往。也让远在他乡的包头人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快过年了,这是家的味道,也是包头味道。
包头味道贯穿四季,赋予了“吃”更多仪式感。春天,冰封了一个冬季的黄河鲤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端上桌来,美美嘬一口,唤醒味蕾,迎接新的一年;立秋过后,涮羊肉成为人们“贴秋膘”的首选,草原羊肉肥瘦相间,无须过度烹饪,简单一涮,给人温暖;腊月临近,去附近旗县的村里吃一碗杀猪烩菜,再买些老乡加工的米面粮油和农副产品,载着满满的收获,准备回家过年。
包头味道有“容”,更有“融”。这里自古多民族汇聚、各种文化交织融汇,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饮食特色。走西口带来了油炸糕、拨鱼子;“齐心协力建包钢”带来了锅包肉、大炖菜;西北少数民族带来油香、馓子……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天南海北的味道,这味道有的在此扎根、定型,成为“此地饭”,有的经改良、创造,成为创新、融合菜。前不久,火上热搜的包头奶皮子糖葫芦,正是不同地域特色小吃融汇、创新带来的网络热点。
今年以来,包头味道火出圈,先后圈粉无数,其中不乏知名演员。“不一样,真好吃,这馅特别好吃。”前一阵,老戏骨李光复第一次吃包头烧卖,连着说了几个“好吃”。12月初,在包头新闻网的一段视频中,《狂飙》中李响的扮演者李健以及被《庆余年》带火的“大宝”董可飞在包头当地一家饭馆吃饭,董可飞边吃边感慨:“这顿饭只有一个缺点,就是离开包头就吃不到了。”
包头味道年年如此,为啥今年格外火?这与包头建设文化高地的决心和智慧密不可分,与地方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发展特色餐饮的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密不可分。餐饮既有文化属性,也有经济属性,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6月,“包马”早餐跑活动中,烧卖+奶茶组合让众多外地参赛者大饱口福,并对包头留下很好的印象;9月,包头烧卖职业技能技师比赛在包头金街开赛,吸引无数人“观战”……将包头当地美食嵌入景区、景点,融入赛事活动,这些好点子和好做法让文旅产业和特色餐饮双向赋能、相互圈粉,也在摸索中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为包头出圈、出彩再添“一把火”。
元旦、春节假期临近,我们期待并相信,包头味道将持续霸屏。
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