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大学”,有望恢复校名!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15 08:43

“省会大学”,有望恢复校名!

2025-02-13 22:52

昆明学院正加速推进更名进程!

2月11日,昆明市财政局公开发布了《昆明学院2025年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更名大学专项经费)。

根据《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持续优化市属高校办学条件,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步伐,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此次“更名大学专项经费”项目将围绕专业建设、科研投入及学科建设三大方向展开,具体资金分配为:专业建设投入200万元,科研投入1100万元,学科建设投入300万元。

追溯历史,昆明学院由原昆明大学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多年前合并组建而成。如今,随着学校更名工作的推进,人们不禁好奇:“昆明大学”的名称是否会重现?

全国仅12所省会冠名大学

每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渴望拥有一所以城市命名的高校。目前,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中,4个直辖市均已拥有以市名命名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和上海大学。

而在27个省、自治区(不含台湾)中,严格意义上以省会城市命名的“省会大学”仅有12所,另有包括昆明学院在内的7所高校仍以“学院”命名。

从“学院”到“大学”,虽仅一字之差,却凝聚了高校多年的发展努力。合肥大学的成功更名堪称省会学院转型大学的经典案例。

早在2016年,合肥学院党委书记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便透露,学校正在积极申请更名为合肥大学。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合肥学院终于全面达到“大学”办学标准。2023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

更名不仅是校名的变化,更是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更名前,合肥学院年度招生规模为3540人(不包含中外合作项目),而更名后,教育部核定其本科生招生规模预计扩大至4500至5000人。

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将更加契合区域产业结构需求,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占比将达到70%以上。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典范,合肥大学将持续发力紧缺的新工科、新文科等社会急需学科领域,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

从“学院”迈向“大学”

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大学,正逐渐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全国各地的省会学院都在全力以赴争取升格为“大学”,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昆明学院的更名工作已被纳入《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云南省“十四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22年,昆明学院在关键教学科研指标上取得突破:硕士点数量达到11个,超出预期目标;研究生比例稳步增长,科研与教学成果奖有望近期实现。

此外,学校在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及办学经费等方面均已达标。

西安文理学院也在积极推进更名为“西安大学”的相关工作。2023年8月,西安市教育局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时表示,西安文理学院制定了两步走战略,计划到2035年确保更名为“西安大学”,并力争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的历史渊源中隐约可见西安大学的影子——该校于2003年4月由西安联合大学与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而西安联合大学则是1990年由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与西安大学(创建于1980年)合并而成。

更为有趣的是,西安文理学院的英文名“XI’AN UNIVERSITY”正是西安大学的意译。

“南宁大学”这一名称也多次出现在南宁市的官方文件中,显示出南宁市对创建“南宁大学”的高度重视。

2022年发布的《南宁市“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再次明确提到:加大地方特色高校建设力度,推动南宁学院加快创建为南宁大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又一所名为“南大”的高校将应运而生。

省会高校的卓越实力

省会城市是各省发展活力最强、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汇聚了本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的高教最高水平。

以省会命名的高校,如江苏省的南京大学、湖北省的武汉大学、甘肃省的兰州大学等,均是当地高教领域的领头羊,引领着区域内高校的发展方向。

我们期待更多高校以坚定的步伐,早日成长为与省会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