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点】解码“枢纽西安”:从古丝路起点到内陆开放新支点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23 12:13

“陕味儿”掀起消费热潮、“无废城市”建设、26所高校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这一周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新闻,一起看看。

1、陕西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增至96个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公告,对我省佳县红枣、宁陕香菇、太白甘蓝、旬阳拐枣、榆林马铃薯等5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至此,陕西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增至96个。【详细】

微评:发挥地理标志品牌在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2、陕西基本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8年启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以来,陕西各地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抓手,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环境管理效能,服务重大规划和项目决策,有力助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详细】

微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精细化管理水平。

3、陕西各地推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走深走实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1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举行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推动大安全理念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根植群众心中。【详细】

微评: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共筑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4、“陕味儿”掀起消费热潮——第五届消博会陕西展区观察

椰风海韵迎盛会,繁花似锦聚琼州。第五届消博会正在海南火热举行,陕西300余款“高、新、优、特”消费品精彩亮相。从陕品到陕“智”,浓浓的“陕味儿”持续掀起消费热潮。“明天我要带1000个馍来。”415日上午,开馆一个半小时,兴平市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桐启正用油泼辣子为消费者夹今天带来的最后一个馍,“观众的热情完全超乎预期。”【详细】

微评:以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供给,助力陕西“高、新、优、特”消费品加快开拓国内外市场。

5、彩色兵马俑被复原,逼真细节有点震撼!

“太震撼了!在最近处看兵马俑陶俑上的发髻,每根发丝都能看得那么清晰,而且在当时那种工艺条件下,能做得这么逼真……”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彩绘文物修复室,经过三年修复,一件原本已经碎成了100多块的秦俑,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国军吏的样貌。【详细】

微评:为未来保留了完整的文化记忆。

6、陕西26所高校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 7所高校进百强

4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陕西共有26所高校跻身主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进入百强。【详细】

微评: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提供及时、可靠、丰富的高校信息。

7、陕西有效投资从何而来——2025年一季度全省项目建设观察

步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不强调扩大有效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持续回升。打好这场“硬仗”,陕西的着力点何在?在一季度收官之时,记者入工地、看项目、访企业,触摸陕西有效投资的脉动。【详细】

微评:为全年目标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8、一季度陕西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7% 增幅高于全国24.7个百分点

一季度,陕西汽车产量约45.3万辆,同比增长36.7%,增幅高于全国24.7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32.9%,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陕西乘用车产量41.4万辆,同比增长41.3%;商用车产量3.9万辆,同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产量31.8万辆,同比增长48.4%,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70.2%。【详细】

微评:稳住汽车增长基本盘,继续解决融资、环保、安全等问题,全力纾困解难。

9、陕西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3年,该厅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探索“无废”实践,传播“无废”文化,讲好“无废”故事,稳步推动陕西“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4月,国家确定西安市、咸阳市、神木市为“无废城市”建设市,开启了陕西“无废城市”建设的新实践。【详细】

微评:凝聚“无废”共识,全方位提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识度与参与度。

10、解码“枢纽西安”:从古丝路起点到内陆开放新支点

千年古都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历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横贯亚欧的“钢铁驼队”和日趋繁忙的“空中走廊”弥补了西安不沿边、不靠海的“短板”,又一次让西安站在了联通世界的“十字路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