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批复!合肥3大省级开发区更名,肥西、长丰、巢湖要火!庐江正式纳入合肥半小时经济圈,撤县设市更近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20 05:53

官方批复!合肥3大省级开发区更名,肥西、长丰、巢湖要火!庐江正式纳入合肥半小时经济圈,撤县设市更近了!

2018-02-04 14:03

重磅消息!官方批复!

合肥2家省级筹建开发区被撤销

3家省级开发区正式更名;

肥西、长丰、巢湖规模要扩大;

庐江正式纳入合肥半小时经济圈

撤县设市真的要来了……

省发改委批复 合肥3大省级开发区更名

近日,从省发改委获悉,合肥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获得了省政府批复,合肥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并取得突破。

今后,除了2家省级筹建的开发区被撤销之外,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去年6月底,我省出台《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以国家级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开发区; 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县(市、区)原则上实行“一县一区”

此次省政府批复合肥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有两大亮点。

一方面,撤销2家省级筹建开发区。

1、撤销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筹),将其整体并入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保留“合肥上海产业园”牌子; 2、撤销安徽庐江龙桥工业园区(筹),将其整体并入安徽合肥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另一方面,将变更3家开发区名称,实行规范命名。具体来说:

1、将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区更名为安徽肥西经济开发区

2、将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长丰经济开发区

3、将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省发改委地区处相关人士表示,该方案获批有两大重要意义。一是,合肥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由16家整合至14家,将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开发区优化整合,既做大了开发区体量,也避免了同质恶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此外,合肥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正式获批,也标志着我省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也为提升开发区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力,扩大带动张力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合肥四县一市大升级,撤县划市真的要来了!

此次开发区优化升级,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位于合肥周边四县的经济开发区。他们分别是: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桃花工业园、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巢湖经济开发区

不仅是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土地、扩区升级等方面给予倾斜。

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7年7月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合肥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起步区建设累计投入达5亿元,已完成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区内路网、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绿化、亮化同步到位,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入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官方回复,庐江撤县设市要来了!

去年3月份的时候,有市民向庐江县政府询问撤县设市的进程,县民政局回复:目前在申报中。

信件内容:请问庐江有撤县设市计划吗?撤县设市是一百多万庐江人的心声啊!!!!

县民政局回复:您好! 你所咨询的问题答复如下:感谢您对庐江县“撤县设市”的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撤县设市”是大势所趋。庐江县申报“撤县设市” 始于自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在申报中

从政府回复中可以知道,庐江县很早就有撤县设市的意向,也一直在积极申报中。

去年12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文件中提到:要有序启动县改市、县改区工作。

为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若干政策》里提到,安徽将有序启动县改市、县改区工作,积极培育镇区人口达10万以上的特大镇。

可以看出,一旦综合实力达到,庐江撤县设市是迟早的事。作为合肥市“最穷”的地方,庐江也是苦尽甘来了!

庐江融入合肥半小时经济区

今年,徽州大道南延将开工,投资45.5亿。届时庐江到合肥距离缩短至半小时!

徽州大道南延起点接徽州大道与深圳路交叉口,向南布设,向西绕过引江济淮工程派河枢纽继续向南,跨杭埠河、省道S351(盛同路)、白石天河,终点接庐江县移湖北路。

沿线经过包河区、肥西、庐江县,全长约48公里(庐江段约30公里),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宽度为32米,工程造价约45.5亿元,2018年开工,工期二年。

徽州大道南延将加速区域融合,实现主副中心快速对接,对庐江有着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庐江由市区原一小时经济区落入半小时经济区,为庐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徽肥西经济开发区

桃花工业园成立于1991年,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目前园内共引进各类项目290多家,其中工业项目260家,协议总投资近210亿元,初步形成集汽车、家电、机械装备、新型材料及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一体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园区按照项目推进“六个一批(洽谈、签约、拟建、开工、投产、达产)”的要求,在项目入园最重要的洽谈、拟建、开工和投产4个阶段,安排园招商、企业服务、建设和经贸等部门分头对应,提供“一条龙”服务。

当前,桃花工业园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统领,以转型升级为方向,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朝着千亿元国家级园区目标迈进。

长丰经济开发区

双凤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是长丰县域经济的龙头,也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33.1平方公里,现辖十个社区,常住人口15万人。

开发区分为三大功能板块:

蒙城北路以西,依托万亩生态保护区建设体验式休闲、旅游观光综合利用区;

蒙城北路、双凤大道沿线,建设高档房产、高端服务和现代化商务办公区;铁路沿线及以东区域,建设新型工业化集聚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节能环保、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及机械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聚集了鸿路集团、伊利乳业、宝湾物流、万博电气、恒大江海泵业等一批知名企业。

当前,全区上下正紧紧围绕“超高对接主城区,打造北城升级版”目标,全力推进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工作。

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

合肥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9月设立,2005年经国家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5月13日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合肥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园区正式更名为肥东经济开发区。

2013年12月省政府下发扩区批复,肥东经济开发区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扩大至14.26平方公里(至2020年)。截止目前,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2平方公里。

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区的东面,距市中心距离15公里,距合肥新桥机场50分钟车程,距合肥火车站15分钟车程,距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现有两条城市快速通道与合肥市无缝连接,开通24小时城市公交。未来的合肥市地铁2号线将经过园区。

作为合肥市“141”城市发展战略的东部新城核心区,开发区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于1995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2004年经国务院核准保留的规模较大的省级开发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具有市一级审批权,是合肥市市属四大开发区之一。

位于巢湖市区东北部,管辖面积达6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0万余人,其中工业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温泉养生度假区10平方公里、高铁站区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扩至100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了半汤区、花山新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半汤区主要发展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三产服务业;花山新区主要发展工业;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利用温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开发区位于合芜马的“几何中心”,是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交通便捷,物流低廉,区位优越。

除了上述5个省级开发区外,合肥这些开发区也是省级以上。

1、合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汽车配套、装备制造、家用电器、轻工产品、日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

3、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及软件、电力装备、先进制造加工、日用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

4、合肥包河产业园区:省级。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加工、汽车配套、食品加工等产业。

5、合肥庐阳产业园:省级。电子产品、钢材加工、装备和印刷包装。

6、合肥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电力设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子、IT软件、服装加工。

7、合肥循环经济园区:省级。化工、材料。

喜欢的请~

来源:安徽房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