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力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变混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朝士农收科伯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花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着几浓帝丝数亲宪地科老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从掉光马算早抓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说严毫通村江首材二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掉致把范迅绍术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容介日把山烧既安徽省第四专区。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定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粒果论衡致状落玉烟举源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道备带决初配基现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蚌埠市行政区划列表(数据截至2010年)
蚌埠市全域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市辖区
县
蚌埠市
59鱼频治工车52
367.81万(2012年)
233000
4
3
市辖区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区人民政府驻地
蚌山区
83
26万
2周标什笑停知通孙33000
东海大道
龙子湖区
16地单绍情开刻2
25万
233030
解放路
禹会区
125
26万
233州思括口列生征010
涂山路
淮上区
232
24万
233020
淮上大道
县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县人民政府驻地
怀远县
2400
130万
局完图233400
榴城镇
五河县
1580
73万
233300
城关镇
固镇县
1363
61万
23指整响伤甲非好面兰李省3700
城关镇
位置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宿州市院音明都识们论、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津村微黄免密散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顺制进席马字后眼练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01′至32°49′,东经117°31′至117°11′,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南部与凤阳县毗邻,西部肥械句企与怀远县相连。
气候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平均2167.5小时,平均气温且兴块马明广之15.1°C,平均年降水量905.4毫米,平烈顺兰几均无霜期217天。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底,已发现矿产地276处,矿产23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脸压连两终属矿产7种(铁、岩金、砂金、铜、铅、锌、连息导倍理便银),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
生物资源
蚌埠地研波场一工怀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及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过渡的地带,主要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称为夏绿林。蚌埠人工林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一般为黑松、马友局波北尾松与刺槐、麻栎专的混交。在沿淮滩河堤岸担迅王济别减边,营造有防护林带;村庄周仍改千二风穿食房围多林木茂密。市区道路出境数福老跳朝适济地两旁以杨树、梧桐、雪松、中槐为主;市郊公路边已普遍绿化,除杨树外,还有柳树、泡桐、刺槐等树种。
蚌埠野生的动物、昆虫主要有:野兔、野鸡、獾、刺猬、黄鼬、豹猫、玉米螟、菜青虫、大豆伯阻八为民食心虫、甘薯天蛾、地老虎、蛴螬、虻、尺蠖等。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2012年蚌埠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7.68‰,比上年上升2.20个千分点;死亡率8.07‰,上升3.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9.61‰,下降1.31个千分点。年末矛参独除既谓照户籍人口367.81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常住人口318.30万人,比上年增加0.70万人。城镇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综述
2014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1108.4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4.18亿元。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连续18个季度高于全省,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2%、11.5%、12%。财政收入228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8元、11625元。
第一产业
1952年,蚌埠农业总产值2220万元,比1949年上升3.5%,1957年产值达2945万元。
1985年,农村社会总产值当年价达25254万元,其中,农林牧副渔业产值6974万元,占27.61%;工业产值8439万元,占33.42%;建筑业产值2834万元,占11.22%;运输业产值2803万元,占11.1%;商业服务业产值4204万元,占16.65%。
2013年,蚌埠粮食总产达263.6万吨,实现十连增。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设立,首家农业院士工作站、国家级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落户蚌埠。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0个、家庭农场152个。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6.6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7万亩。
2015年,粮食总产286.6万吨,实现“十二连丰”,增长4.02%、居全省第2。五河现代牧业液态奶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固镇亿只肉鸡项目新增养殖规模4000万只,新增怀远百万头美味猪现代养殖等3个种养加一体化项目。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产业化示范区2个,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206万亩,流转率49%。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9.5万亩,连续1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第二产业
清末,蚌埠即有个体手工业。民国8年(1919年)起,以机器方式生产的近代工业开始出现,到1949年底,全市工业年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1816万元。
1985年,蚌埠全市有工业企业601户,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29806万元,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包括食品、纺织、造纸、印刷、机械、冶金、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1949年至1985年,乡以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8.85亿元,上缴利税为45.06亿元,是同期全民工业投入9.07亿元的5倍。
2013年,蚌埠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15.3%。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全市工业化率达45%。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0户,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660件,
第三产业
蚌埠获批全省首家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蚌山区入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经开区、蚌山区电商产业园和怀远县电商孵化园投入运营。徽商物流园、普洛斯仓储等项目加快推进,杭州费舍尔、高远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成功落户。中通、圆通总部项目入驻蚌埠市,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8亿元、增长90%,分别居全省第3、第1。鹏欣水游城、金大地银泰城等项目进展加快,万达二期、百大名品中心建成运营。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10户。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当年业务量突破1亿美元,并成功引入首家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实现进出口总额22.9亿美元,增长10.1%。花鼓灯嘉年华夜游项目、谷阳城遗址公园一期建成开放,旅游总收入增长15%。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文化
2013年,蚌埠成功举办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34000平方米的新博物馆已完成土建,即将进入展陈施工;推进音乐厅、新文化馆规划;全市建成55个乡镇文化站、1090个农家书屋和5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构建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了“城市一刻钟、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全市组织文艺演出150多场;市博物馆免费接待观众近12万人次;市图书馆接待读者35万人次;禹会遗址、汤和墓、双墩遗址、双墩春秋墓、教会建筑旧址、垓下遗址、化明堂严氏墓等7处文物单位获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并启动规划保护工作。湖上升明月、大明文化产业园未来将笑迎五湖四海客,2015年蚌埠已被定义为皖北文化产业中心。
卫生
2013年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农民参合率102%(部分转为城市户口的失地农民继续参加新农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床位数43.63床,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42.52人。
蚌埠医院一览表医院名称级别所在地备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省级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特色(肿瘤)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二级甲等 宿州 公立/综合蚌埠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淮南 公立/综合蚌埠医学院附属
安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特色(精神疾病)
2013年,蚌埠举办以温馨蚌埠健身珠城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比赛24次,直接参与人数达65140人。为165个村建设了农体健身工程,建成6个省级乡镇健身广场,1个国家级健身广场。在全省常规赛上,获金牌47枚、银牌41枚、铜牌62枚。全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29名,其中国家级3名,一级45名,二级141名,三级240名,蚌埠1981年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确定为“20个足球城之一”。
科技
2013年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家,创新型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9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8%,达615.3亿元。全市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14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家,其中国家级3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
2013年,蚌埠全年专利申请量8506件,同比增长41.3%,专利授权量3409件,下降1.4%。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09项,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1件,增长73.2%。全年共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
交通
水路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铁路
蚌埠是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蚌埠交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同时京福高速铁路自蚌埠南站引出。
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的长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已通车的京沪高铁、京福高铁有115趟高速动车组列车停靠蚌埠南站。
蚌埠站是京沪线上的一等客站,从蚌埠站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5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成都、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京、南昌、广州、杭州、福州、贵阳、昆明);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近20个沿海沿疆城市(延吉、丹东、大连、秦皇岛、葫芦岛、烟台、东营、青岛、日照、连云港、嘉兴、绍兴、宁波、温州、台州、宁德、厦门、东莞、深圳)。蚌埠南站乘坐高速动车组可以直达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济南、青岛、郑州、南京、徐州、上海、杭州、宁波、武汉、长沙、南昌、南宁、广州、福州、贵阳、厦门、深州等多个省会城市及沿线重要城市。
主要车站站名类别级别建成时间途经线备注京沪铁路、
水蚌铁路
(淮南铁路)
京沪高铁、
京福高铁
合蚌客运专线
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蚌埠北站
水蚌铁路
(淮南铁路)
公路
蚌埠境内有京台高速(G3)、宁洛高速G36)、蚌合高速(S17)、蚌五高速(在建)、徐明高速,蚌埠绕城高速(含高铁连接线)(在建)。
备受瞩目的蚌埠中环线已全线开工建设,城南段主车道已基本完工,即将进入辅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施工,预计今年8月底全部交付通车。作为全市城市道路建设史上首个“环线”,中环线工程由西环、南环、东环(老山路)及北环(淝河路)组成,路线起自淮河北岸淮上区的洼沿,自北往南回到原点,沿途与淮河及水蚌铁路、京沪铁路等多条铁路线交叉,工程体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全长59.2公里,总投资约64.8亿元。项目建成后,对于拉开蚌埠市城市框架、促进城市组团间有机联系和资源互补、带动沿线土地开发和利用、提高蚌埠城市化水平、缓解城区内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出行环境、提升蚌埠市交通现代化形象、加速中部崛起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蚌埠绕城高速公路是东侧的蚌五高速、北部的宁洛高速、西部的京台高速、南侧的蚌淮高速(凤阳县刘府至淮南市曹庵),构成蚌埠中心城区高速大外环。由北侧的曹北大道、东侧的沫凤大道、南部芦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国道构成都市区外环。中心城区形成“四横三纵”的快速路格局(四横:淮上快速路、淝河路、东海大道、南外环路;三纵:大庆路、解放路、老山路)。
航空
蚌埠有军民两用机场——仁和集机场,2014年开通民航支线。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10公里。蚌埠皖北国际机场(4C级)将于2015年第四季度在怀远境内选址建设。
教育
至2013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其中普通中专10所,职业高中13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基础教育学校1196所,其中,普通中学166所(高中36所,初中130所),小学730所,幼儿园294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工读学校1所。
至2013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791人,在校学生5.99万人,招生学生数1.66万人,毕业生数1.52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95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399人,其中,高中3585人,初中7814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00万人;基础教育学校在校学生49.76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7.20万(高中在校学生6.13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1.07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2.11万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18%。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院校名称安徽财经大学
1959 财经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医学院
1958 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立本科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2003 财经独立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
院校名称
类别
创办时间
备注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
2001
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固镇)
经济
2007
民办专科院校安徽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
筹建
蚌埠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筹建
安徽工业工程职业学院
工科筹建
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
综合1978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综合1958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综合1979
基础教育
省示范小学蚌埠第一实验小学
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蚌埠第三实验小学
蚌埠新城实验学校
蚌埠慕远学校
蚌埠铁路第三小学
蚌埠师范附属小学
蚌埠蚌山小学
固镇县实验小学
五河县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一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二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三实验小学 怀远县城关小学蚌埠一中
蚌埠二中
蚌埠三中
蚌埠四中
蚌埠五中
蚌埠六中
蚌埠九中
蚌埠实验学校
蚌埠三十一中
五河一中
怀远一中
怀远二中
怀远县第三中学
怀远县包集中学
固镇一中
五河民歌:五河民歌只要流行与五河、凤阳、蚌埠及周边地区,五河民歌发源于五河县小溪镇(原属凤阳县)代表曲目有《摘石榴》、《洗白衣》、《打菜苔》等。
市标-------《蚌埠之珠》:图案以“中国蚌埠”英文开头字母:C“和”B"与一颗夺目的珍珠组合造型,整体还似一个舞动的花鼓灯人形,结合红色外围,恰似一轮冉冉升腾的旭日。
《旱船舞》是集多种行船动作、表演、说唱、锣鼓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丰富了旱船的表演形式,在本地民间艺术形式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它是淮河流域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之一。
端公腔是以说唱为主要构成部分的曲艺艺术形式,其中又夹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剪纸、杂技、武术等表演形式。端公腔源于道教,由悼念亡魂、驱鬼辟邪的祭祀的活动演变而成,开始只唱宣扬轮回迷信的神鬼故事,后来受戏曲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娱人民间故事或流传的戏文,逐渐变成了一种酬神赛会的表演形式。
《钱杆舞》主要分布在城关镇旧县社区及周边村镇,由于不断的文化交流,流传的地区也相应延伸,钱杆舞在凤阳、泗县及周边县、市也广为流传。
《临北狮子舞》流传于淮河岸边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泗州戏旧时称拉魂腔,起源于江苏梅州(即江苏省东海县),发展于安徽蚌埠,为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剧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特产
怀远白莲坡贡米:白莲坡贡米产于怀远县茆塘乡(今白莲坡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茆塘找郢一带,但见这里无垠稻田中簇簇白莲盛开,问一老者得知,此地乃“白莲坡”,盛产优质大米,色香味美,煮之能挑三层皮。便令取之做粥,尝之果然味美元比,龙颜大悦,御赐“白莲坡贡米”,作为进贡皇宫的御米。据史料载:清御膳食谱的“八珍糕”第一位即是芡米。又一传说至嘉庆年间,皇帝钦定的白莲坡芡米为贡品,“白莲坡贡米”由此名扬海内。
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璧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等雕刻而成。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
蚌埠玉雕:系以各种玉石为原料的雕琢工艺品。主要产品有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五大类、数百个品种,龙顶五环炉、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为名贵。
笛膜:又称苇膜(芦苇空心杆中的一层薄膜),条状,约为20多公分。
编辑本段 友好城市
国内
城市
省份
城市
省份/直辖市
淮安市
江苏省
长宁区
上海市
连云港市
江苏省
静安区
上海市
镇江市
江苏省
门头沟区
北京市
兰州市
甘肃省
海口市
海南省
西宁市
青海省
昭通市
云南省
石嘴山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通辽市
内蒙古自治区
泉州市
福建省
城市
国家
城市
国家
坦姆赛德市
英国
休斯顿市
美国
贝加莫省
意大利
赤塔州
俄罗斯
巴拉曼萨市
巴西
辛江市
土耳其
韦恩郡
美国
克雷菲尔德市
德国
摄津市
日本
伊普斯维奇市
澳大利亚
景点简介 双墩 涂山 凤阳 龙子湖公园 淮河风光 张公湖 蚌埠花鼓灯嘉年华乐园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
垓下古战场
在固镇镜内,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明皇家游乐世界
蚌埠“大明皇家游乐世界,位于市东南郊龙子湖区的西芦山内,距市区约10公里,项目总用地5500多亩。项目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5年,总投资约25亿多元。项目规划目标为蚌埠市休闲娱乐新地标、皖北首个5A级旅游景区。项目区重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皇家温泉度假区、大明小镇、皇家主题乐园等。
历史
姓名简介
启 大禹之子,为涂山氏所生。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桓温 东晋谯国龙亢人(今属怀远)。政治家,文学家。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元濠州钟离人(今凤阳),朱元璋幼年主要活动在凤阳县西部、蚌埠市区及五河县西南部,其中龙子湖区长淮卫镇则是朱元璋中都八卫之首,朱元璋御赐名长淮卫。
汤和 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元濠州钟离人(今凤阳),死后葬于蚌埠市龙子湖区双龙山下。
常遇春 常遇春(1329~1369),字伯仁,号燕衡,元濠州怀远人(今怀远)。1355年(至正十五年)投奔朱元璋。,扫平江南群雄,为朱元璋称帝铺平了道路,被加授中书省本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年羹尧 字亮功,号双峰,中国清朝军事人物。原籍凤阳府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1724)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真可谓位极人臣。但翌年(1725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雍正四年(1726年)赐自尽。
刘凤鸣 著名唢呐艺术大师,凤阳县长淮卫人(今属蚌埠市龙子湖区),代表曲目《百鸟朝凤》。
程良 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姓名简介
袁贵仁 固镇人,现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李毅 蚌埠人,著名足球运动员,人称“李毅大帝”,以特技“蚌埠回旋”著称。
冯崇泰 五河人,196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学校研究生毕业,工程师。
史玉柱 怀远人,巨人投资董事长。2004年新财富富豪榜34名。
蒋雯丽 蚌埠人,中国著名女演员,代表作品《金婚》《中国式离婚》《幸福来敲门》《女人帮》等
冯国佩 蚌埠人,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冯派花鼓灯创始人,2012年荣获中国舞蹈艺术终生成就奖。
崔新琴 蚌埠人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现为表演学院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演艺界桃李无数,赵薇、陈坤、黄晓明、祖峰、颜丙燕....都是其学生,有星妈之称。
马思纯 蚌埠人,年轻女演员,代表作品《摩登新人类》《我们天上见》《大宅门》等。
张楠 蚌埠人,美籍华裔女演员,代表作品《绯闻女孩》《西32大街》《上海旅馆》等。
孙国庆 蚌埠人,歌星。星空卫视主持著名脱口秀节目《人小鬼大》。
祖海 蚌埠人,中国民歌“四小花旦”之一。
贡维特 蚌埠人,前try组合成员,流行歌手。代表歌曲《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原来你从来没有真正爱过我》等。
田祖恒 怀远人,上海电影制片总公司导演。导演影片《南岛风云》《大桥下面》《秋天里的春天》等。
马文波 怀远人,原国家外交部副部长。
杨明 怀远人,系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政工教研室正师级主任、副教授。
张本仁 怀远人,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学家。
高泉 蚌埠人,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室主任,兼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穹 安徽固镇人。著名法学家。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杨一民 蚌埠人,原中国足协副主席。
郑莉 蚌埠人,美声歌唱家。空政文工团歌唱演员。
唐韵 安徽蚌埠人,成名作电影《和你在一起》2002年底,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和2003年中国新年音乐会,唐韵受到特别邀请,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他的激情演奏,让亿万观众为之倾倒。
陈桂棣 安徽怀远人,中国国家一级作家。
潘成稷, 怀远人,笔名:苍山牧云。著名辞赋家、散文家,诗人。
彭家鹏 五河人,澳门中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中国东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05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王慧 蚌埠人,2004年金威国际模特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十佳、在2004年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上获最佳音乐奖;多次出演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发布会!
李娅 蚌埠人,中国体操队主力。2002年全国体操冠军赛平衡木冠军。2003年体操世锦赛团体第四。200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雅典体操赛高低杠比赛金牌。
崔海容 怀远人,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专职,副部长级)。
刘同庆 蚌埠人,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克癌7851”发明人,在国际医学界率先发现铜元素具有抗癌功能,比墨西哥科学家的发现领先整整三十年。
田万良 怀远人,知名文化策划人,中国影响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公益工作室负责人,四川影响力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三届国际乒乓节暨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站在新起点》总策划制作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电影《黄土情》合肥/蚌埠首映仪式策划导演。曾于2003年受到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接见。
吴代琳 蚌埠人,大辫子太极服创始人,香港国际武术节陈式太极拳比赛冠军,太极剑亚军。
张傲月 蚌埠人,1988年生,海政文工团舞蹈演员。从小就离开家乡前往北京戏校考学,学习舞蹈表演,2012年与李倩领舞春晚点题之作大型主题舞蹈《龙凤呈祥》。
赵鹏 男,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后卫,2013赛季加盟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
李荣浩 男,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中国流行歌手、音乐制作人、吉他手。
陈雷 是上海申花青年队培养出的球员,代表上海参加了2005年十运会足球赛事,之后进入了一线队的名单。
张成林 中国足球运动员。
韦世豪 1995年4月8日出生,安徽蚌埠人,现效力于葡超的博阿维斯塔足球俱乐部,2015年入选中国国奥队。
钱吉成 是健美世界冠军,在三亚传递北京奥运圣火。
陈光标 祖籍安徽省五河县,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慈善家,中国致公党党员,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