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购得一册南通的日军野战医院军事文档,其中的游记《狼山登攀记》引起了我的兴趣。藏友告知,这批资料总共有几箱子之多,都是从日本回流之物,原本是当年参与侵略南京的日军步兵中尉濑尾一郎的遗留物,其他情况已不得而知。我又询问其中这批资料中有关南通方面的有多少。藏友回复:南京相关方面的较多,南通地区的比较少。除了《狼山登攀记》,另有一份当时南通县自治会天生港分会(汉奸组织)一名叫魏仲栋的人请求日军军医诊治的要求书,以及一份野战医院的“勤务日期记录表”,上面记载:野战医院驻扎天生港的具体时间为“昭和十三年五月十六日至七月二十九日”(1938.5.16—7.29),《狼山登攀记》正好写于此时间段内的6月18日。我请人翻译了这篇《狼山登攀记》,在此尝试对此文进行一些初步的解读。
这册《狼山登攀记》是由一名叫“河本常一”的日本士兵写于昭和十三年六月的游记性文章。该册长27厘米、宽18.5厘米,纸质为上等竹纸,总共16页,无版权页,竖排日文,其中最后一页为黑色毛笔手书,其余15页文字均为蜡刻油印,整体保存完好,文中赫然出现“支那正规军”“通州游击队讨伐”“狼山广教寺”“野战病院”等字样。
河本常一在文章开头写道:
“六月十八日上午八点二十分,按计划要去狼山进行观光考察,我们一行六十多号人,在田冈队长的指挥下,踊跃从天生港出发。当天,前些日子阴沉沉的天气一扫而光,显得格外晴朗,我们一路踏浪前行,在远处模糊的水平线上,隐约可见一座秀丽的小高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标——狼山。愈行愈近,山体逐渐浮现出了全貌,山顶上屹然矗立一座五重塔……”“我们最先到达的是OO(注:原文如此)山,此处是支那正规军、游击队的驻扎地,我们在登陆战斗交战时,曾遭到对方顽强抵抗,个中遗迹仍可见一斑,无数的机关枪阵地连接成片,有排山倒海之势的散兵壕,布置巧妙,让人感慨不尽,若排列开来,或可遮天蔽日……”“利用断崖下方的岩穴做成掩护沟壕等举措,确实值得我们学习,那些巧妙的选址布置,令人称奇!”
这里所提到的“正规军”应指苏北挺进第七纵队,又称“南通独立大队”,由南通负责警戒江防的区司令部少校参谋兼大队长张星炳率领的有五个连队的地方部队;“游击队”主要是保卫总队(它的最高机关是“通海崇启指挥部”,保卫总队分四个大队,有四十个中队,分驻南通、海门两县)、特务总队(有九个大队)、人民自卫军(南通沦陷后最早成立的群众游击队伍)、常备团(三个团)、护航游击队等地方游击队。
河本常一又写道:“夏季行云的天空里有和飞舞的风筝比肩的古塔,向下俯瞰,是绿色绵延不绝的南通路,不愧为李白等人所怀念的广教寺……据说此古刹历史相当悠久,只是语言不通,关于古刹的更多细节我们不得而知。”
此处的描写表面诗情画意,殊不知就在两个多月前,就在狼山古刹广教寺刚刚进行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三月三十日,停泊在小洋港的日舰开走的那天上午,日军到狼山上把庙里三四十人赶到大观台。高泽民(如皋县马塘人,在山顶香烛部以卖香烛为业)、邹顺发(上海浦东人,是在山上修理支云塔的工人)、沈金堂和黄少堂(因日军占领上海无家可归而滞留南通)等4人,被日本鬼子残酷杀害了。狼山广教寺名僧苇一法师曾写下“惨死灾黎多浩劫,长江万里血日流”的诗句,悼念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的同胞。
河本常一接着又写道:“就这样我们边看边聊……星星点点的农家,散落在柳树的阴凉处。水稻栽种已经告一段落,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青绿色的绒毯,让人心旷神怡。在草房子前面,四五个人聚在一起忙着收割稻草,画面诗意盎然。他们一人拿着月牙样的镰刀,像是在摇荡小船上的桨,我们就这样眼睛一眨不眨地痴看……”“过了会儿,终于到了五重塔的顶端。整个通州街景,一览无余。杨柳掩映下的农家,鳞次栉比,绵延不绝。虽说是大陆景象,却又好似很有日本味道,甚至有种‘我们这不是到了奈良了嘛’的错觉……”
描写的美丽风景和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河本常一在文章结尾处写道:“我们结束了狼山观光之行,返回天生港,每个人脸上都满心欢喜,洋溢着‘留下的都是美好’的神采……在痛苦难熬的时候,想起这些,便会重新燃起生还的希望。是啊,活下去,或许又会演绎出更多的谈资和回忆。”
《狼山登攀记》的最后一页上有用黑色毛笔手写的一段日文,译成中文是:“本文为驻扎于天成(生)港的野战医院所赠,出于纪念,特此带来,文章中和我当年讨伐通州地方游击队所处的环境描述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资料至少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一、《狼山登攀记》应该是侵华日军占领南通期间写成的,不会是战后追记的文章,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二、作者河本常一很有可能是驻扎天生港的日军野战医院的一名士兵。
三、这册游记印后,日军野战医院出于某种原因把它送给了中支派遣军岩松部队之大熊部队高明寺队步兵中尉濑尾一郎。战争结束后,濑尾一郎把它带回了日本。若干年后,他应该在某次所谓的纪念活动中拿出来展示过,并回想起当年侵华战争期间的种种经历,提笔写下了后记。
四、相关日本侵华战争的事实记录大多数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载,比如:《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东史郎日记》《森冈周治日记》《荻岛静夫日记》等等,南通基督医院留守护士麦文果1939年1月所写的文章《一艘搁浅的船重新启航》一文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日军侵占南通期间的种种暴行以及她如何积极救助百姓的事迹。而《狼山登攀记》是以一个日军普通士兵的视角,以游记的方式却呈现出了侵略事实,时间、地点、所属部队名称、士兵姓名等信息完整明确,这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是鲜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