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网红打卡点”是怎样炼成的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23 00:08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胡英华 刘全民

走红,南京这些地方准备好了吗?

位于南京溧水石臼湖的“龙猫草海”火出圈,双休日、节假日前往景点的私家车排队一两公里成常态,甚至有外省网友专程前来参观拍照;位于浦口老山深处的“老母猪沟”,以其自然野趣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最多时一天涌入上万人;高淳的“最美茶园”、江宁汤山的矿坑公园、六合的池杉湖湿地,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网友争相打卡地。

南京的“网红打卡点”为何频频出现?它们有哪些共性特征?汹涌而来的人气和流量,给景点属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大众休闲时代,得流量者得天下。面对汹涌而来的人气,这些“网红打卡点”,反响虽有不同,但都面临一个共同话题:走红,你准备好了吗?

“网红打卡点”频现

使用智能地图搜索“龙猫草海”,会自动定位到溧水区张许村。从石臼湖特大桥南端沿环湖公路往东北方向驱车约25分钟,便来到这里。尽管已是深秋,这片数万平方米、从石臼湖滩涂上长出的草海依然翠绿葱茏。

酷似春天大草原般的独特风景,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影。上周六,“05后”令鹃和大学同学从江北专程赶来打卡,空旷的视野、清新的草原,让两人啧啧称赞。令鹃坦言,穿越大半个城市来打卡,就是为了拍漂亮的照片。

附近咖啡馆老板何敬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前来打卡的私家车沿路排队一两公里长,“我们经常遇到从市外、省外专程赶来打卡的游客。”

无需特别营销却能迅速吸睛,“龙猫草海”并非个例。位于浦口老山深处的“老母猪沟”远离城市喧嚣,高大的树林遮天蔽日,沿着山间小路前行,不时可见参天古树,林间幽深静谧、野趣盎然,步行约10分钟,一汪清澈的湖泊出现,湖水因富含矿物质宛如翡翠。经过市民口耳相传,“老母猪沟”红遍朋友圈,高峰时一天涌入1万多人;

高淳游子山下,淳青茶园连绵起伏的茶树层层叠叠,绘就一幅“醉”美的秋日画卷。这座拥有70多年历史的茶园,因丘陵地势起伏而呈现绿色波浪景观,成为春秋采茶季的网红旅游线路,单日客流量最多时超2000人次;

在紫金山明孝陵景区3号门外,燕雀湖上的那片落羽杉热度居高不下。落羽杉原产于北美洲东南部,羽毛状叶丛每年10月逐渐变色,经过青、淡黄、金黄、褐红,直至11月变成深红。此时,落羽杉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黄、红等多层次色彩,美如油画,每天都能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前来拍照。

明孝陵石象路“最美600米”,以其层林尽染的秋日美景全网知名;汤山矿坑公园,采石宕口峭壁“刀劈斧削”,与大片粉黛乱子草的生机盎然形成鲜明对比,双休日日均吸引5000余人打卡游玩;位于紫金山环陵路的梧桐大道、横跨浦口城南河的蒲云路大桥等打卡点,也是微信朋友圈“常客”。

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南京这些“网红打卡点”都吸引不少关注,外地摄影爱好者甚至为了打卡这些景点而专程赶赴南京。在小红书上搜索“南京网红打卡地”,可以看到1万多条分享笔记,抖音上一条燕雀湖落羽杉的分享,点赞超1.6万、评论近3000条,其中不乏外地游客询问观赏攻略。这些“网红打卡点”和明孝陵、夫子庙、中山陵等传统景点一样,都已成为南京文旅大火的见证。

有偶然也是必然

面对“突然”涌来的大批游客,溧水龙猫草海附近的村民“一脸不解”,“每年湖滩上都会长出青草,怎么突然成‘网红打卡点’了?”

村民们不解,但在摄影师魏望看来,“龙猫草海”爆火却是必然。“我2021年第一次去拍摄时,就预感到这里会火。”魏望是石臼湖“天空之镜”拍摄者,也是最早一批拍摄“龙猫草海”的摄影师,在他看来,“龙猫草海”景色优美,画面纯净,即使不用专业相机,只用手机也能拍出唯美的照片。

“出片”,是网红打卡点的第一个共性。“社交网络”兴起,年轻人养成“种草”和爱记录、爱分享的习惯,一张漂亮的照片或一段精美的视频就成为“网红打卡点”快速传播的利器。甚至有游客称,打卡网红景点,好不好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拍照必须好看。

“网红打卡点”爆火,还得益于自身个性化、差异化的独特风格。大众休闲时代,南京涌现出大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丽乡村等文旅景点,在这些景点中,“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靠的正是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它们和一般景点不同,具有唯一性、独特性。”打卡游客魏先生这样评价。

如果说自身的独特性是“网红打卡点”走红的前提,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快速传播则是打卡点爆火的强力引擎。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打卡点快速走红,大多源自几张图片、一段几十秒的视频,“爆点”经过用户大量转发、即时分享,“病毒式传播”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带动更多网友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拔草”(打卡)。南京数百位旅游博主、庞大的摄影爱好群体、数十万大学生群体等,则为“网红打卡点”快速传播提供强力支撑。

“网红打卡点”快速成为爆款,同样离不开地方的适时引导。为了保障“龙猫草海”游客安全,每到节假日,溧水区和凤镇就会组织志愿者引导车辆停放,维持现场秩序。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村里还安排专门保洁员负责保障。

在业内专家看来,南京文旅市场今年持续发力,对全国旅游市场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以及南京优越的交通条件、浓郁的旅游氛围、深厚的人文底蕴,都为“网红打卡点”走红提供了极佳土壤。

幸福之余有烦恼

“网红打卡点”迅速蹿红,为当地带来了海量人气,带动了周边居民、村民增收致富。

淳青茶园依托网络热度,丰富采茶体验,近年来持续“吸粉”,今年春季采茶季,仅茶文化体验一项就增收超百万元,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灵活就业。高淳区依托淳青茶园打造的国际慢城红色茶乡之旅成为南京采茶界网红线路,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50万人次。

旺盛的人气,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财气”。和凤镇因势利导,在做好“龙猫草海”游客安全引导的基础上,导入产业配套,并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张许村4栋闲置农房变身落日餐厅和咖啡馆,村民还在自己家开起了小卖部、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何敬说,上周六一天的销售额近2000元。

不过,伴随人气而来的也有烦恼。位于老山的“老母猪沟”走红后,大批游客前往打卡,有人安营扎寨,有人下水游泳,甚至还有市民带来了充气皮划艇。高峰时期,“老母猪沟”一天产生的垃圾将近5吨,远远超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当地管理部门不得不限制人流量。

未经开发的“野生”景点,超高人流量则带来了安全隐患。位于江宁云台山的“爱情隧道”曾一度爆火——往来的火车与周边的树木不断摩擦,渐渐形成了一条森林隧道,相关图片在网上引发强烈关注,网友将之命名为“爱情隧道”,大批情侣慕名而来拍照打卡。然而,当时的铁轨并未废弃,货运路线仍在运营,打卡行为给铁路运营带来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打卡最终为安全让路。

“网红景点的出现客观反映了市场需求和大众关注,但部分‘野生’网红打卡点在科学合理规划和有效规范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长、江苏匠工营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邵颖萍表示,相应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当“打卡”游客蜂拥而至时,就可能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

如何从“网红”到“长红”

“网红”,字面意思为“网络红人”,广义指的是在现实或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个行为被网民关注而走红,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一家店、一个景点等。

“网红打卡点”自带强力聚焦效应,和该打卡点自身条件、资源禀赋、独特价值等密切相关。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走红,也是给有准备的城市的。”

但“网红”也有其两面性——在不少专家看来,一方面“网红”得益于流量经济而蹿红,短平快影响来得迅猛;另一方面单纯的网红景点也有因内涵不足、厚重不够而陷入难以持久的困境。当注意力消退以后,“网红”往往会陷入流量困境而不能“长红”。

那么,“网红打卡点”应该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从‘网红’到‘长红’,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规律遵循、历史文化存续、新兴业态升级、设施配套支撑、运营开发机制、治理服务效能等,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邵颖萍表示,“网红打卡点”大多属于自然景观,地方首先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其次是季节性景观和常态化文旅产品的关系、吸引物与消费场景的关系等,尤其要兼顾文化生态保护性转化与可持续发展。此外,属地应及时完善餐厅、酒店、卫生间等旅游配套设施,让游客能停留下来,还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从“网红”到“长红”,地方政府大有可为。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野生网红打卡点”,往往会因为注意力消散而慢慢回归平淡。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立足区域文旅发展规划,围绕“网红打卡点”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开发文旅资源,让“网红”变“长红”,成为文旅新亮点、消费新场景,从而有力带动周边居民增收致富。

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的银杏“时光隧道”就是一个生动案例。银杏“时光隧道”两侧栽植了1900多棵树龄超30年的嫁接银杏,当地摄影家陈智拍摄这条小路后,这条隧道被推成中国“最具情怀”的乡村旅游点。

徐州当地随即将银杏“时光隧道”作为特色旅游景点启动改造,打造了300米银杏创客街区,统筹布置30多家农家乐、民宿、康体养生馆等,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如今,当地这条银杏文化旅游线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收入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