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名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21 20:46

品    牌:西岐名吃

编    号:293

代言人:郝忠平

单    位:陕西天利花餐饮食品有限公司

职    务:董事长

一、“西岐名吃”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情况

郝忠平,男,现年51岁,陕西岐山县人,中共党员。宝鸡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宝鸡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现任陕西天利花餐饮食品有限公司、陕西天利花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岐山县“一碗面”产业联合会会长、岐山县餐饮旅馆业商会会长、岐山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从事餐饮食品工作三十多年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回馈社会,在岐山县餐饮食品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立志子承父业,多处潜心学艺

岐山县是西周文化的摇篮和故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积淀而成的礼仪道德,民俗民风,饮食文化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岐山人,不断谱写着崭新的篇章。郝忠平出生于烹饪世家,父亲郝福明曾是岐山有名的掌勺师傅,在当地餐饮业界无人不知,是餐饮界的领军名师。他从小就立志要继承父业,做一名西岐饮食文化的传承人。

从1988年开始,他先后在西安市焦化厂招待所、宝鸡金陵饭店、宝鸡天外天大酒店等单位打工学艺,在打工的日子里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烹饪技术,厨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餐饮名企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和经验积累,1995年9月回到家乡的他多方筹资20万元开办了岐山县天利花大酒店。酒店以“发扬特色,传承文化”的品牌意识和“规范管理,周到细致”的经营理念,很快博得了人们的青睐。他博采众长,借鉴行家的智慧和经验充实自己,注重请教各方人士,广纳真知灼见,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强化经营理念,改进经营策略,坚持以饮食文化为主线,以陕菜尤其是西府名优小吃为重点,努力开发西岐地方名吃及特产,并辅以精工制作的上百种面点小吃,形成独特的天利花饮食风格。

为了充分发掘岐山民俗文化内涵和名吃资源,加大对传统名特小吃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系列产品,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品牌。2002年,注册宝鸡天利花餐饮食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陕西天利花餐饮食品有限公司),规模生产经营岐山臊子肉、擀面皮、油酥锅盔、口口酥、酥饺、油泼辣子等地方风味产品。同年在宝鸡开办了天利花美食城,拓展了发展空间。2003年5月,他借助周公庙风景区,投资380万元在岐山生态民俗园征地16亩,建成天利花食品加工厂,采用以公司加农户形式生产经营,公司提供技术包装材料、资金等,然后统一组织人员销售,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而且为当地农户拓宽了新的致富门路。“天利花”品牌食品风味独特,热销西安、宝鸡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天利花”品牌荣获首届陕西省食品行业十大品牌之一,并被认定为宝鸡市知名商标和陕西省著名商标。

(三)规范行业发展,宣传饮食文化

他担任岐山县餐饮旅馆业商会会长以来,带领全县广大餐饮工作者积极进取、守法经营、艰苦创业,在加强同业联络和沟通,维护同业利益,树立同业形象,共谋同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4年3月,他与岐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制订了《岐山臊子肉地方标准》。这套地方标准一经发布,省内不少餐饮同行争相学习和推广,有效推动了西岐名吃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多年来,他先后资助岐山民间美食艺人李正义、退休干部李明录等人,编写出版了反映西岐饮食风俗的《西岐饮食礼仪风俗》、《岐山名吃历史故事及制作工艺》、《岐山臊子面史话》等西岐名吃技能、文化传播书籍,这些文献对传承和弘扬西岐名吃饮食制作技能和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组织免费培训,带动就业创业

企业的发展采用“食品厂+餐饮+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形式,利用深加工当地面粉、食醋、辣椒、挂面、蔬菜等原材料,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年可收购当地农产品原材料近亿元,累计带动农户13000余户,其中贫困户1000户以上。

在坚持守法经营的同时,他时刻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注重吸纳就业和带动创业。自2008年以来,他先后与宝鸡市劳动局、岐山县人社局、岐山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岐山县餐饮旅馆业商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县厨师技能培训、扶贫开发“雨露计划”酒店服务礼仪烹饪技术培训、岐山名吃创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免费培训班130余期,累计为当地及周边地区解决就业12000余人次,带动创业1000余人,并成功帮助1500余名贫困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助力扶贫帮困,投身公益事业

面对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郝忠平始终没有忘记奉献社会,回报乡亲。他先后为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新农村建设、残疾人事业、困难职工救济、捐资助学等捐款100多万元,也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岗位。

2017年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他联合岐山县农业局、扶贫办和信用合作联社签订产业脱贫托管协议,对94名贫困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产业托管,目前94户均已实现脱贫。

在帮助家乡仓颉庙村完成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中,郝忠平个人带头捐款50万元,并广泛发动群众集资、个人捐款,共筹集600多万资金,为该村实施了电力设施升级改造、道路拓宽硬化、排水管网铺设、天热气安装改户等工程。另外,郝忠平还出资修缮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资助村上举行了仓颉公祭仪式,并在仓颉庙周围建起一个占地近7000平方米的庙前广场。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他第一时间带头向岐山县红十字会捐赠10000元用来帮助我县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并牵头联合岐山县餐饮旅馆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积极呼吁全县餐饮行业相关企业及个人为抗击疫情捐资捐物,在他及商会的积极奔波和倡议下,全县餐饮行业相关企业及个体累计捐款捐物共计6万余元。2021年7月,为了支援发生灾情的陕南群众,他联合陕西省志愿者联合会、宝鸡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向商洛市山阳县捐助了价值1.2万元的油酥锅盔,积极践行了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多年来的不懈付出,使他成为当地企业界的一名领军人物,也使他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2004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农村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2007年8月,被评为陕西餐饮业优秀企业家;2007年12月,被评为宝鸡市创业成功者;2008年1月,被评为宝鸡市“创业之星”;2008年12月,被评为岐山县“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1月,被评为宝鸡市回乡创业先进个人,同年6月被评为省工商联行业商会先进个人;2011年10月,荣获第21届国家“金厨奖”;2012年4月,被评为“宝鸡市劳动模范”;2017年4月,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18年1月被授予宝鸡市“品牌盛典•非公经济年度人物”精准扶贫人物奖,同年12月被评为岐山县道德模范;2019年5月,被评为岐山县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二、“西岐名吃”劳务品牌情况介绍

岐山县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现代欧亚大陆桥沿线的关中平原西部,南接秦岭,北枕千山,怀抱滔滔渭水,总面积856平方公里,耕地58.5万亩,人口46万,自古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年古县”、“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之称,也有着“中国臊子面之乡”、“陕菜之乡”等美誉。县人社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省人社厅评为“先进集体”,先后成功创建陕西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陕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岐山县“1+N”培训模式入围全国就业扶贫典型案例评选,投资近千万元建成标准化创业中心。

近年来,我县始终以“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为总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坚持实施产业引导、技能培训、延伸链条三大战略不动摇,全面培育打造“西岐名吃”劳务品牌,西岐名吃、名菜、名品已多达百余种,孕育的自主创业者和技能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干酥白香的锅盔,酥香沁甜的酥饺、酸辣可口的醋粉……百余种西岐名吃、名菜、名品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岐山臊子面,起源于周的臊子面,历经传承与演进,依然保留着历史的味道,延用三千年前的祭祀礼仪,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点闻名遐迩,誉为“神来之食”,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与岐山臊子面一同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到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还有岐山空心挂面、擀面皮,始于周代祭祀的岐山空心挂面,工艺独特、中空白细、食用方便,岐山擀面皮经过揉、洗、擀、蒸等十二道工序,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

2021年“西岐名吃”劳务品牌年产值已达140亿元,带动9.3万人就业创业。

2021年10月中旬,“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代表陕西省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通过劳务品牌名品展示、协作洽谈、一省一美食、技艺技能展示、交流研讨等5项活动,在全国第三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互动中荣获“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和“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两项全国大奖,在人社部举办的我最关注的100个全国知名劳务品牌网络投票中位居第12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