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快乐搬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01:42

  天有多高,雪山就有多伟岸;地有多广,草原就有多慷慨。

  行走在大美青海的雪域高原上,伸手能触天。极具视觉冲击的壮丽风景让目光来不及停留,耳畔又传来跨过高山、越过草原的飒飒风声,仿佛在向你讲述这片土地上藏族同胞生活变迁的故事。

  在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黄金地段的久美家园的小区广场上,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千年游牧话沧桑,万代定居颂盛世”。广场周围井然排列着25栋五层楼房,居住着来自周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7个乡镇21个村的716户牧民。这里户户南北通透,家家推窗见景,入户水电气暖,出门亭台廊榭……

  久美家园牧民安置小区的建成,只是青海推进易地搬迁宏大工程的一个缩影。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兴海县,再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牧民易地搬迁所产生的效应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绵延铺陈,真实描摹出牧民小康生活的美好画面——

  13岁的美朵告别翻山涉水,就读于家门口的民族中学;32岁的达日卓玛结束四处打工,应聘公益岗位有了稳定工作;71岁的尕罗加不再担心看不起病,享受着医保带来的实惠……

  阳光照进新房,美美的

  “我叫华旦扎西,中华的华、元旦的旦……今年11岁了,刚升五年级。”小小少年华旦扎西坐在书桌旁,手里捧着书,阳光透过新房的落地玻璃窗,照在他黑黑的头发上,闪烁着光泽。

  华旦扎西家所在的移民小区位于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他们于2018年通过易地搬迁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房前花园的草地上开满了花,散落着华旦扎西妹妹的塑料玩具。循着一声“扎西德勒”的问候,记者走进厨房,华旦扎西的妈妈正在案板上切洋芋,我们的对话也就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开始了,而华旦扎西则充当起了“翻译”。

  “以前我们住在山脚下的帐篷里,夏天漏雨,冬天钻风,一家人饮水、如厕都是大难题。家里更谈不上置办什么家具,谁家里有个收音机都令人羡慕不已。”妈妈的话把华旦扎西逗笑了,“现在的新家里,光冰柜我就买了2台,厨房通了自来水,厕所也是水冲式的,干净又方便。”

  同一个太阳,同一缕阳光。这道光还照进了玛沁县牧民安置小区久美家园初中生美朵的家里。

  记者走进美朵的家,她正伏案写作业。“前些年我们住在偏僻的乡里,土坯墙上盖着茅草和木板。每次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既害怕又孤独。现在搬进县城里,上学近多了,爸爸有时也会开车接送我。”美朵说,现在的新家有组合家具,有软软的床,还能洗热水澡,“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大的落地窗,阳光照进来,心里美美的。”

  在家门口就业,稳稳的

  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青海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95.44亿元,完成38个县1234个村20万人易地搬迁。

  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只有让搬迁牧民能就业、敢创业、有收入,才能保障一代又一代的“华旦扎西”和“美朵”们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开启未来人生的美好前景。

  在与美朵说话间,美朵的妈妈达日卓玛回家了。“以前的家住得很偏,父母养几头牛,而我则四处打工,最差的时候,一个月挣不到1000元。2018年搬进县城小区里,政府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从事保洁工作,一个月能拿到2600元的工资。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稳的。”达日卓玛掰着指头说,搬迁后全家一年的收入近4万元,包括工资、低保金、养老保险金、资产收益扶贫分红和生态补偿金等,“国家把我们扶上马送一程,今后我们要努力奋斗争上游。”

  如今,达日卓玛夫妇有了一些积蓄,开始入股老家的藏羊合作社。平日里夫妇俩在城里上班,到了年底还能享受合作社分红,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规划、有奔头。爷爷奶奶对美朵说:“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达日卓玛在玛沁县城里上班,而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直播室里,索南扎西正端坐在镜头前,向手机另一端的“粉丝”们推介高原优质牦牛肉干和牦牛奶。

  “从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城市里漂着,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老家朋友发微信说,移民新村里建起了电商服务中心,要打造高原电商直播第一村。我一听就来了精神,第二天就启程回到老家。”索南扎西说,在摸索学习做直播的同时,平日里还频繁奔走于各食品加工企业、饮用水厂和合作社之间,协助厂家做产品推广,帮扶贫困牧民销售牛羊、食用菌、皮革等,“如今回到移民新村就业,我找到了奋斗目标,在大学里学的营销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下一步,打算和村里其他几个哥们合伙开一个自己的直播室,把更多高原优质农牧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

  看病享受医保,暖暖的

  雪域高原既造就了奇峻至美的壮丽风景,更孕育了神奇瑰丽的藏医药宝库。因为搬迁,疾病缠身的尕罗加不仅得到藏医的悉心治疗,更享受到了城乡居民医保带给他的实惠。

  在兴海县藏医院的病房里,记者见到71岁的尕罗加。“以前住的地方,十里八乡都找不到一个有规模的医院。去城里看一次病,医药费付不起不说,光来回赶路都得一两天,太遭罪了。那时谁家有病人的,都是有病不敢看,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尕罗加说,“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在两年前结束了,我和其他牧民通过易地搬迁住进新区,不仅离县城近,更重要的是看病方便了,还上了医保,几十年的胃炎、胆囊炎等老毛病终于得到了及时治疗。”

  说话间,尕罗加的主治医师多杰才让走了过来,他手中拿着的计费单显示:总治疗费4083.17元,自付261.77元。“尕罗加老人的费用减免主要来自基本统筹基金、医院减负、医疗救助基金和特殊病种疾病救助等几项福利政策,这样极大减轻了老人的医疗费负担,你看老人现在的精神多好!”多杰才让说,类似尕罗加这样享受医保政策的搬迁牧民还有很多。

  “没错,困扰我多年的肩周炎老毛病,现在可以定期来医院做针灸、药浴等治疗,自付不多。”一旁的卓玛向记者竖起大拇指,“这是全靠易地搬迁带来的好生活,我们心里都暖暖的。”

  小康生活是什么?“安居乐业,看病不愁;子女有工作、有产业,孙辈有学上、上好学……”尕罗加扶了扶眼镜直起身子说,“等身体养好些了,准备到老家的养牛合作社再入几份股,等着年底多分红。”

  有一种小康叫“安居”。易地搬迁如同下了一着好棋,满盘皆活,让牧民们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境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属于青海搬迁牧民的小康生活,乘风破浪,红红火火。(买天 郜晋亮 裴逊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atalogs:51457;contentid:6186418;publishdate:2020-09-14;author:张魏桔;file:1600049834853-df6b18de-2320-49ca-99a8-db6aaa0092e2;source:29;from:农民日报;timestamp:2020-09-14 1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