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天气预报——气温篇 【字体: 】 2015-03-29 10:02:58 来源: 中央气象台
之前我们聊了关于降水预报的话题,今天再来说说气温。相比降水,气温与我们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因为降水不会天天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缺席个把月甚至数月都不足为奇;但气温则是一种恒定的存在,你无时不刻都要面对,每分每秒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气温,顾名思义,指的是空气的温度。在我国,气象学上以摄氏温标(℃)表示气温。有关气温的预报,最常见的模式当属“北京晴,5℃到20℃”这样的表述,意为未来24小时内,北京最高气温为20℃,最低气温为5℃。如果你以为关于气温的预报仅此而已,那你就错了。看似简单,实际上气温预报中也有很大的学问。
大气温度和体感温度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预报的气温与我们人体感觉到的温度常有出入。比如说在盛夏,我们总觉得气象部门的预报特别保守,或者说有意在“瞒报”,高温已“变态残暴”若此,怎一个“37℃”了得?实则不然,预报界不存在“瞒”,预报员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愿意说真话的人。真实的原因是我们被自己的感觉“欺骗”了。
通常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然状态下空气的温度,而体感温度指的人体感受到的空气的温度。当然,人体对外界温度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但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两者不会完全等同,预报的温度或者说实际温度(当然,预报准确时这两者应该是吻合的)与我们的体感温度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
比如说,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等都会影响人体的冷暖感受。湿度小、风速大时,即便高温天气也不会特别难耐;而如果湿度大、风速小,就会显得闷热难熬。又比如说,地面性质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人体对外界温度的感知。盛夏的午时,在明晃晃、白花花的大太阳的直射下,你站在水泥地、柏油马路上,想想天气预报给出的日最高温度,一定会有一种被欺骗了的委屈和愤怒。其实不是预报不准确,是因为地表温度过高,所以人体感觉到的温度要比实际气温高。
冷空气和降温
冷空气和降温在冬半年的预报中出镜率非常高。冷空气来临时,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未来三天,在这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8℃,局地甚至超过10℃”的说法。这里气温下降的数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在气象部门目前的业务规范中,日平均气温指的是当日02时、0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次的气温平均值,在一次降温过程中,降温幅度就是日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日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之差,也称为过程降温幅度。有些时候,冷空气带来降温之前会有一个增温的现象,随后随着冷空气主体的到来气温才开始逐渐下降,所以尽管有时过程降温幅度较大,但人体感觉并不十分寒冷。
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
日最高温度,指的是测量地点当天地表大气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同理,日最低气温就是测量地点当天地表大气所达到的最低温度。
日最高、最低气温未必出现在整点。一般来讲,一日内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14至15时,这个时间就是一天最热的时段;而日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
这是因为空气的温度是间接从地面得到的,阳光先晒热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放出去烘热空气。虽然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所以此时并非是热的时候。中午以后,地面温度仍能继续升高,一直等到地面放出的热量等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时,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而近地面气温的升高,必须从地面放出的热量得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午后2至3时的时候。
同理,太阳下山后,空气和地面都同时失去了太阳光热的供应,因此开始不断地散失热量,气温也就不断降低,到第二天清晨,地面温度下降到最低值。所以一般在日出前空气温度最低。
编辑: 中国天气网安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