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相争,西安最大的悬念来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2-12 03:39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去年,西安曾一度在时隔38年后,GDP再次进入全国前20强。

之所以说是“一度”,是因为济南合并莱芜后,GDP排位连升多位,最终的年度排名中,西安依然跌出了前20名。

最近,第一财经做了一个分析报道——四城争夺20强卡位战,网红西安今年能否入围?

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的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第19—22名的四个城市分别是南通、东莞、西安、泉州,它们的GDP刚好都处于6000亿级别。

其中排名最靠前的南通与排名最靠后的泉州,GDP相差也不到400亿。

来源:城市GDP

因此,今年全年GDP第20名城市,最有可能在这个四个城市中产生。当然,如果考虑到第23名的烟台相差也不大,也可以说是五城争夺。

今年前三季度,这五个城市的GDP恰好都在6000亿级别;去年全年,则也都在8000亿级别。

所以,没有例外,这五座城市应该是未来几年GDP20强最有力的竞争者。

01

这五座城市,除了GDP规模相近,很难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归类。

区域分布上,除西安外,其它四座城市都属于东部沿海城市,且都属于一般地级市。

而西安,作为大西北龙头,是省会,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其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

就外界的关注度、区域地位而言,西安毫无疑问可以排第一位。综合实力上,西安在科教、交通枢纽地位、机场吞吐量等指标上,也都有明显优势。

2018年主要城市GDP排名

但人口最多、地位最高的西安,在GDP规模上确实无优势可言。即便在今年第三季度反超烟台后,依然排在南通、东莞之后,排位刚好处在五座城市的中间。

这一排位,可从历史原因、发展阶段、工业基础等多方面作出解读,但影响西安GDP规模最大的因素,恐怕还是工业上的短板。

西安的工业“弱”到什么程度呢?

与同处中西部的重庆、成都、武汉相比,西安工业增加值只有它们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

即便在这五个GDP同为8000亿级别的城市中,西安的工业增加值也堪称是唯一例外——不到2000亿,不及泉州和东莞的一半。

因此,对西安来说,要成功跻身并稳住20强的地位,最亟需的还是要补工业短板。

2017年初,西安明确提出要壮大实体经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有效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

2018年初出台的《西安市工业补短板实施方案》更是明确:

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次力争前移1-2位。

近两年,西安在招商引资上确实展现出了大手笔。这也是助推其在时隔38年后GDP一度进入20强的关键因素所在。

不过,今年以来,西安工业明显经历了一个低谷期。第一财经的分析显示:

虽然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一季度下降了3.3个百分点,但是8.7%的增速在全国仍然是比较高的增速。

不过,表现坚挺的工业却在7月也出现滑坡。1-6月,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而1-7月,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比1-6月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很大程度上,西安从去年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的GDP增速(8.2%),滑落到前三季度的6.7%,与工业方面的疲软,有着直接关系。

这也反映出一种现实,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城市来说,稳定的工业增速至关重要。

02

前三季度,西安GDP排名第21位,前被东莞超出200亿,后与泉州的差距不到150亿。全年要进入20强,就必须在四季度赶超东莞,并巩固对泉州的优势。

从前三季度的表现看,能否进入20强,应该说不确定性很大,其中关键就看第四季度的工业表现。

西安2018年至今的GDP增速变化 来源:第一财经

从长远角度来说,西安做强工业,当下是存在着两大契机的。

一,打造硬科技之都,非常契合西安工业发展的现状。

西安工业为何不强,可以找出很多现实原因,但有一点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西安作为西北内陆城市,缺水一直是发展大工业的突出软肋。或者说,水量不足限制了西安做大做强工业的天花板。

在这种客观环境下,西安提出打造硬科技之都,也即发展高精尖技术,既契合产业升级的大势,也可谓是扬长避短。

毕竟,高端产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水资源不足的限制,而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方面,西安具有相对突出的比较优势。

前不久,西部菌分析过,目前整个中西部地区,仅有三家科创版企业,它们都位于陕西,而其中的两家就在西安,这也说明西安在科技方面的确具备实力。

当然,打造硬科技之都,相较于发展传统大工业,它的投入更大、见效时间也相对更慢。这方面的成果和规模效应,可能得3—5年后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二,西安目前的主官,有过在工业城市主政的经历。

像烟台、唐山都属于典型的工业强市,唐山2017年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就达到了3772.6亿元,是西安的2倍。

这表明决策层,对发展工业,应该有较高的认同度,并且亦具备相关经验。

另外,相较于东北、重庆这样的重工业地区和城市,缺乏深厚工业根基的西安,在转型升级上反倒可能少了包袱和牵绊,有着“船小好调头”的比较优势。

因此,即便今年的GDP未能跻身全国20强,未来西安的工业倍增还是值得期待。建好硬科技之都,在当前整体工业发展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很有可能帮助西安实现弯道超车。

03

有着古都的辉煌,并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再次“慢下来”的西安所面临的发展焦虑,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去年GDP跨过8000亿门槛,常住人口过千万,对西安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新的起跑线。

眼下来说,GDP过万亿,跻身全国20强,也都是比较现实的目标。

但是,这些目标对西安来说,既重要又不重要。

重要是指,在目前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西安仍是唯一一个未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当前的体量,与其国家中心的地位和西北龙头的角色,确实呈现出明显反差。

因此,作为西北唯一一个特大城市,西安在人口和经济体量上应继续做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不仅陕西需要,整个大西北也需要。

说不重要,亦有两个原因。

首先,如果只是为了追求GDP排位上的升级,西安和陕西是有现实选择的,那就是被讨论多年的西安、咸阳合并议题。

一旦这个成为现实,西安可以一举实现人口过1500万,GDP过万亿的目标,在全国的排位,自然可以迅速上升多个位次。济南就是最好的榜样。

其次,相对于GDP排位,西安当前确实需要好好修炼内功。

比如,经历两年的快速发展,人口、招商引资、房价等方面,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安排和消化。

来源:第一财经

主打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和规划等方面,西安都有短板需要补。

所以,面对国家中心城市、自贸区、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物流枢纽建设等等国家机遇,眼下的西安,最需要的还是埋头发展,少走弯路,把国家机遇抓住用好。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速进入相对平缓的阶段,犹如此前西部菌所言,大西安最需要的是——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