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青黛美泰山 | 国宝大家说·第二季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2-14 18:07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山石阴阳处,昏晓轮转间

万物生灵在此生生不息

看云海玉盘,赏碧霞金光

登临泰山感受造化神奇

泰山

坐落在山东省中部

古称“岱宗”

主峰玉皇顶

海拔1545米

1982年,泰山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7年

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批准列为中国第一个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同时也是世界首例双重遗产

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也为世界遗产开创了

综合遗产的先例

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先生

曾在泰山考察中题词:

“泰山把自然与文化

独特地结合在一起,

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

开阔了眼界,

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泰山历经五千年的发展

自然与文化和谐相融

成就其独特价值

“就从泰山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

泰山能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保护的结果。”

泰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站长申卫星表示

泰山属于华北植物区系

由于受黄海、渤海的影响

雨量丰富

是我国南北动植物物种的

过渡地带和交汇地

古书记载

泰山茂林满山、古木参天

明清之后泰山植被

历经战火摧残

森林覆盖率不足2%

残林不足3000亩

“1948年泰山林场成立,

第一代泰山林业人

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到1961年

历经十几年的植树造林

我们现在看到的植被就是

老一辈泰山林业人植树造林的成果。”

申卫星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看到的泰山植被,

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4.8%。

同时,我们保护了泰山

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895种,

有23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植物界的“国宝”泰山花楸

对温度、湿度和生存环境十分“挑剔”

目前,野生的泰山花楸仅剩1株

生长在泰山后石坞

一处海拔1000多米的山崖上

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红果

其种子自然落地后

无法自行发芽成苗

为了保护好泰山花楸

泰山林场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努力

野外移植成活68株

今年又繁育了将近3000株

初步缓解了泰山花楸

野外只有一株的危局

据近代泰山名医高宗岳

编纂的《泰山药物志》记载

泰山有药材近600种

称得上“特产”的药物有60余种

其中何首乌、泰山参、黄精和紫草

被中医药界誉为“泰山四大名药”

泰山如今的生态环境

也为泰山中草药的培育种植

奠定了坚实基础

鸟类和昆虫

也是泰山生态系统

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动物

对生存环境非常敏感

可以说是泰山的“生态试纸”

“泰山的鸟类目前统计

已经达到了371种。

其中一级保护有12种

二级保护65种。

既有中国特有种

比如中华秋沙鸭

也有世界濒危种

比如青头潜鸭。”

申卫星表示

青头潜鸭数量极其稀少

同时由于其对环境

要求非常苛刻

也是湿地生态系统

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

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

有一句话叫

“水中无倒影,青头不落脚”

也就是说青头潜鸭

不会在不够干净的水域落脚

2021年,在泰山大汶河

发现的青头潜鸭

是截至目前

我国调查到的最大的

青头潜鸭的种群

申卫星说: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修复工程成果日益显现

生态友好、环境美丽

功能完善、文化永续的

生命共同体已经初现雏形。”

生态兴则文明兴

进入新时代

生态文明发展

成为一道必答题

这是一份

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

新一代的泰山人

正在用新的方式

延续泰山之美

科学传承泰山之美

科技创新泰山之美

《国宝大家说》第二季

世界双遗产系列纪录片第1集

青黛泰山

2月6日(星期二)18:00全网上线

水脉陪伴飞鸟

古树相伴灵石

斗转星移造就泰山之美

凝聚自然精华,传承千年工艺

历史沉淀酿造茅台之魂

正如泰山之青黛

由时光发酵出深邃光彩

茅台也在自然与文化的传承中

酝酿出浓厚醇香

这是一起迎接过

无数个日出和风雨的万物生灵

生生不息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