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推动特色农副产品直接流入市场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激活贫困山区经济活力的“鲶鱼”。2016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从长远谋划和布局,以“一村一品”为指引,引导村民革新观念,发展特色种养殖经济,构建长短结合、特色突出、产品丰富的产业大布局,为稳固脱贫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熨斗镇农家田地。
定制+:“土货”穿“华丽衣裳”
“食物重要的是对食品口感的回归,我们就需要把最真实的质朴用最简单的包装体现出来,既要方便会员使用,也要突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各合作社在听取陕西般若宏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实地调研建议后,分别设计特色鲜明、使用便捷、对方认可的产品外包装,为“土货”穿“华丽衣裳”。
无公害大米“华丽包装”。
长岭村无公害大米一斤装抽真空,七斤为一盒,外包装用大米产地长岭峡谷小桥流水人家的航拍图,格外夺目;中河村黑猪肉五斤一盒,采取猪油包裹猪肉的方式,既保证了猪肉的新鲜口感,也便于储存,便捷了消费者;熨斗大白菜“连根拔起”,带着泥土直接发到会员手中,十颗一箱;土蜂蜜经过简单过滤, 一斤一瓶,对方负责贴标出售;红薯粉条十斤装打包寄送,被陕西般若宏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会员抢购一空……在与对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后,沟通产品包装,让纯天然、无公害的农特产品穿“华丽衣裳”,成为熨斗镇“土特产”变成“金疙瘩”的“敲门砖”,简单的诚信和品质为后期稳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长岭峡谷无公害绿色农田。
定制+:开拓让资源共享
“这里的环境很好,我们公司会员预备把这里的大米全部预定完,一是爱心助农,二是古法种植的产品很好,三是这里生态环境很好,很有特色。”为了让农户的土特产变成正儿八经的“金疙瘩”,熨斗镇积极对接外围企业,邀请对方公司实地参观,品尝产品、推介产品,最终以“定制+”模式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
农家自制腊肉。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为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熨斗镇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资源共享模式,积极开拓资源,制作图文并茂的农特产宣传手册,引进外来企业开启深度合作,通过政府把关和推介让每个村、每个单品、每位群众都能共享到优质市场资源,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带贫能力和益贫作用。
表彰爱心扶贫企业。
定制+:“严管”保“货真价实”
农产品要走的长远,就必须发挥群众和政府的监管作用,在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同时,也要追求品味和质量,通过合作社“托管”、技术指导、股份合作等形式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从源头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标签和品牌。
熨斗无筋白菜。
为了多方监督获得市场认可,熨斗镇白菜、马铃薯、蜂蜜、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均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熨斗白菜获得GAP认证,在农产品市场有了“话语权”,通过和本地商户、外地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原生态优质农产品内销和流出。同时,各驻村工作队通过与帮扶单位的紧密联系,以稳定的产销帮扶联系建立深厚的帮扶友谊,激发贫困群众的发展动力,为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