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中国的城市发展,向来有着严格的一二三四五线等级秩序,但有时候也有例外。
比如这一次以杭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就再次完成了对北上广深的逆袭赶超:
12月17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杭州、上海、武汉分列前三甲。郑州、西安、合肥等同样表现抢眼。
为什么二线城市能够将一线城市比下去?数字化到底会如何重塑城市竞争的版图?
01
这份报告依据数字环境、数字政务、数字生活、数字生态4个一级指标及20个分指标,对各大城市进行综合打分。说的直白点,它衡量的是一个城市的数字化水平。
在前三甲中,享有“数字经济第一城”美名的杭州,不出意外拿下第一。武汉排名第三可能会让不少人意外,但事实上,武汉的数字化转型并不差,2018年其数字经济的增加值就高达5772.06亿元,占GDP比重达38.9%,位列中部第一。
其实不只是杭州和武汉,郑州、西安和合肥,同样有不错的排名。比如数字生活分项中,杭州、郑州、武汉位列前三,而西安和合肥都杀入前十。
这一次,二线城市能够和一线城市平起平坐,争当“数字一线城市”,其实并不奇怪。首先无论是杭州还是西安、合肥,它们基本都是近些年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城市。
像合肥,GDP从2001年的363.4亿,增长到2018年的7822.9亿,增幅全国第一。高速的经济增长,让它们能够在数字化转型上保持较高的投入。
另一方面,数字化水平并不是严格遵循从一线到二三线的梯度秩序发展的。
来源:智谷趋势
因为互联网的资源配置本身就是打破时空限制的,从“一次也不用跑”的数字政务,到生活缴费、电子证件搬到网上所代表的数字生活,二线城市完全可以做到更好。
事实上数字化的赋能的受益者,还不仅仅是二线城市。比如此前《互联网平台背景下公众低碳生活方式研究报告》,就揭示了一组有趣的数据:
杭州人通过行走,在蚂蚁森林年人均碳减排17.64kg,拿下全国第一。不过人均碳减排增长最快的地区,却是陕西宝鸡、甘肃武威、青海西宁、山西大同等三四五线城市。
02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数字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它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杭州身上比较清楚地感受到。
由于离上海太近,杭州没有拿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这并不妨碍杭州在新一线城市中的领跑地位。而且就在前两天,《求是》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杭州和南京被单独点名:
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注意,不是国中的杭州,反而被排在了二线城市的最前面。这种“发展势头较好”,正是得益于高度发达的数字经济。
来源:网络
在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加持下,杭州不仅是全国最早实现扫码乘车、电子社保卡全流程就医的城市,还拥有全国首个城市大脑、首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8年杭州的二产占比只有33.8%,不过在工业制造业相对薄弱的前提下,通过数字经济弥补了短板。尽管去年全年的GDP增速只有6.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接近垫底,但杭州依然成为资金、人口流入的重要地区。
资金方面,2018年杭州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9810.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人口方面,杭州去年新增33.8万常住人口,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和西安。
另外,在相关机构的排名中,杭州中高端人才需求位居第五,成为人才高地。
杭州之外,贵阳的案例,同样能够显示出数字化所带来的弯道超车效应。2018年贵阳大数据企业超过5000家,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增长22.4%。数博会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名片了。
03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市发展逻辑,至少经历了两次变化。
第一次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以及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兴起;第二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沿海产业内迁,中部的武汉、合肥,西部的重庆、成都等内陆城市站上风口。
但这两次洗牌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工业又是高度集聚的领域,其持续增长建立在规模效应上。因此面对土地瓶颈,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新区新城,接纳新的产业和人口。
工业化的城市发展逻辑下,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不断流向中心城市,它也塑造了当下的城市格局。可能有人觉得北上广深基本没多少工业占比,其实它们只是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而已,最尖端和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仍然被其牢牢掌控。
不过正如《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所揭示的,二线城市的弯道超车,意味着从工业化到数字化,第三次洗牌已经到来了。
当然数字经济不是空中楼阁,它依旧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逆袭不等于可以随便超车。
比如统计数据显示,全国4个直辖市加上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的软件与信息服务收入,占全国比重81.2%。数字经济资源依旧被头部城市主导。
来源:网络
只不过如杭州和贵阳,一线城市垄断资源的局面被打破了,城市竞争的赛道越来越多元,超车的机会越来越多。
数字化水平,不一定是GDP越高、人口体量越大,发展水平就越领先。比如数字发展指数的调查显示,点赞最高的10个城市中,超过七成在电子政务财算投入指标排名都在30名以后。投入较小的前提下,取得了较高的数字服务体验,这就是一种超车。
而且,数字经济影响数字化水平,但数字化水平不仅仅是数字经济。一些数字经济占比份额不高的城市,照样能通过政务服务接入支付宝的方式,推动政务创新,为民众带来便利。
04
可以这样说,在数字化引领的第三次城市洗牌中,经济资源依然会向中心城市集中,但中心城市想要赢者通吃,将越来越困难。
原因很简单,在度过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后,未来的城市竞争,不仅仅是纯粹GDP增速的竞争了,更是城市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较量。
比如在企业层面,西安市场主体的增长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榜首,2018年新登记突破50万户。这种营商环境的大改造,正是数字化拉动的成果。数字化让企业不用“跑断腿磨破嘴”,提高了服务效能。可见在前述榜单中,西安顺利杀入前十,并不是巧合。
而在人口和人才方面,从比拼增速到比拼服务,也意味着全新的抢人逻辑。
来源:第一财经
在前两天的推文《》中,西部菌提到,主要城市抢人的手段,已经在发生重大变化,单纯送户口和补贴已经起不到太大效果了。
在大中城市零门槛落户加速来临的前提下,户籍门槛越来越低,人口可以自由流动。今天在这里落户,明天就可以迁走。那么,要抢人并实现留人,就得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公共服务质量,体现在方方面面。往大了说,一个企业办事要经过多少审批,这是一种;往细枝末节来看,公交地铁可不可以刷二维码乘车,电子证件、社保公积金能不能在支付宝上手机一键办理,也是一种。
在数字化引领的第三次城市洗牌中,一些像杭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哪怕GDP增速不快,但服务质量可以做到超一流。比拼服务质量,能让它弯道超车,也让它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