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融合活力显 ——看我市积极培育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05

      莆田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入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这就是莆田”数字文旅平台入选2023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入选2023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一张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区域品牌文化品位“拔节”向上,激活莆田文旅“一池春水”,让灵秀莆田散发更耀眼的光芒,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近年来,我市以创新文旅融合机制为抓手,做热市场、做活业态、做强链条,推动文旅经济走出“供需两旺、高开高走”的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980.19万人次、比增48.7%,实现旅游总收入229.44亿元、比增57.6%。

  优化产业布局  招商赋能强链

  开展“莆田市长带你游”活动,提高了关注度,带来了流量,形成了声势;推出“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系列文旅活动,全网总曝光量超1亿人次;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水间的家》《三餐四季》等热播;发布莆田城市LOGO,策划推出100余条旅游线路……盘点2023年我市文旅经济,莆田元素“热辣滚烫”,“出圈”出彩。在各大主流媒体、社交平台上,我市通过开展“大宣传”、办好“大活动”等方式推介引流、聚集人气、做热市场。

  文旅市场热度的背后,是我市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取得的成效。明确目标定位,优化发展布局,策划生成项目,让文旅经济迸发更加强劲的势头。

  “文旅是莆田的一张靓丽名片,事关群众福祉,‘怎么做都不过分,老百姓总是受益的’。”“莆田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发展文旅经济大有可为、恰逢其时。”市委书记付朝阳在谋划、部署、调度我市文旅经济工作时如是说,为新形势下文旅经济发展定向引航。据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庄金清介绍,结合市委、市政府“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我市聚焦“妈祖故里 灵秀莆田”文旅定位,加快构建“1246”发展思路和布局。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和旅游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主要领导坚持俯下身子抓产业,推动文旅经济产业链强核提质、上拓下展。聚焦木兰溪和妈祖文化两大品牌,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带、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带、北部山脉生态旅游带三条文旅景观带,从空间和产业方向谋划布局了文旅经济新路径。通过整合山区与沿海、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文旅资源,推动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旅游开发离不开项目支撑。去年,围绕木兰溪、生态绿心、1号滨海风景道等特色资源禀赋,我市策划推出20个龙头型、旗舰型文旅招商项目。大型木雕《京杭大运河》《百里兰溪图》文旅融合项目、仙北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等24个新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率50%。全年实施重点文旅项目42个,跟踪推进在建文旅项目18个,投资完成率106%。

  招商赋能,项目支撑,集群成链,持续凝聚起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聚焦市场主体 积蓄发展优势

  3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99家企业和单位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我市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上榜,成为全省红木家具行业唯一入选单位。依托“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三福集团利用“非遗+文旅”的模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昨日,记者在我省首批观光工厂三福工艺园内看到,“福字纹”“福寿图”“五福(蝠)临门”等“福”主题红木家具琳琅满目、美轮美奂。游客们或通过全息投影、环幕大屏沉浸式体验红木发展历史,或走进观光走廊了解红木家具制作流程,领略“仙作”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发展模式,让企业在助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坚持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福艺术馆管理中心总监林玉珊说,我市文旅部门在非遗传承保护扶助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还结合非遗特色将企业纳入工业旅游的经典路线,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客户前来参观、购物。

  据介绍,为了做大做强文旅市场主体,我市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23条”,文旅消费年行动“12条”、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条”、促进莆仙戏高质量发展“13条”、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7条”等系列政策措施,重新制定文旅行业“白名单”企业准入条件,公布“白名单”企业41家、“白名单”重点支持企业4家,新增规上企业7家,协助11家企业获得贷款1.38亿元。同时,加大梯次培育力度,重点抓现代演艺、数字文化、特色文创、工美非遗、景区餐饮住宿、温泉康体等市场主体培育。目前,在库规上文旅企业188家,市场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我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丰富文旅业态 释放消费活力

  瓣香湄洲。轮渡上岛,晨拜祖庙妈祖祈福,骑行观看海上日出、乐游鹅尾山神石园,观赏精彩文艺演出,近距离、沉浸式感受妈祖文化热潮。

  寻迹古巷。夜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漫步于骑楼连廊间,看油纸灯笼摇曳生辉,从品鉴、体验红团等传统小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中窥见古城风貌。

  泛舟溪上。从北大村起航,乘坐“水上巴士”沿着绶溪、城涵河道航道徐行,往返于历史文化村落洋尾、东阳、延寿,置身生态绿心,品味荔林水乡的独特韵味。

  指尖云游。上“云端”观看工艺美术慢播,领略匠人们精湛的传统雕刻技艺,见证旷世巨作《京杭大运河》木雕的诞生。

  ……

  节假日期间,我市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独特的消费场景,吸引着市民走出家门、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沉淀、轻盈的青春活力。

  “立足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等特点,把文化元素有机植入旅游产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构建文旅发展新业态,孕育旅游经济新动能。”庄金清介绍,我市着力激活文化基因,推进“文物+旅游”“非遗+旅游”,集非遗市集、民俗演艺、非遗美食等于一体,打造全省首个“非遗一条街”;创新文化赋能,三清殿莆仙戏传习所开展沉浸式演出48场、非遗研学30场;以百姓大舞台、乡村“村晚”等品牌活动为引领,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865场次。积极拓展文旅业态,实施绿心综合开发,利用绿心水系河道资源,串联推出5条“水上巴士”航线,培育集观光、文化、休闲等于一体的荔林水乡生态旅游新业态。此外,还推动九鲤湖—九龙谷融合发展,霞客古道互联互通,实现两大景区资源共享;开发“金秋水韵·月下白塘”国风主题游园会等沉浸式体验式项目;开拓“福往福来”湄洲岛至南日岛海上旅游精品线路。

  我市将坚持龙头带动、全域推进,深挖内核、打造高地,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好生态、做强产业、做优服务,抢占新赛道、寻求新突破,着力提升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力争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为福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莆田力量。

  短评

  激活文旅发展潜力

  文旅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既是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莆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发展文旅经济大有可为。在资源开发、配套供给、文旅品牌等方面,持续挖掘盘活妈祖文化、木兰溪等特色优质资源,做好“+文旅”“文旅+”文章,构建主题明确、定位清晰的“旅游廊带”,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线路和景区,打响区域特色旅游IP。创新营销手段,引燃文旅“热点”“引爆点”,变线上“流量”为线下“游量”,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 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让百姓感受家门口的福祉,吸引更多游客到莆田来寻找“诗和远方”。(全媒体记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