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村庄的名字文化丰富,其中有一部分村子直接以人名来命名,以此表达对一个人的推崇、喜爱和怀念。有的村名纪念的是历史上颇有名望的人,有的村名纪念的是平凡人中的英雄。这些以人名命名的村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岐山县焦六村乡贤焦六助困济贫
“咱村为啥叫焦六村?”“因为一个叫焦六的好人,焦六爱助人,所以他住的村子叫焦六村。”
岐山县青化镇焦六村的村名故事听起来很简单,民间传说,西周时,在今青化镇孙家村以西,有一名老者叫焦六(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此人是个热心肠,一辈子乐善好施,尤其喜欢扶贫助困,非常受当地百姓爱戴。焦六享誉一方,周围乡邻常去拜访他,路人问:“你去哪里呀?”答:“我去焦六呀……”长此以往,焦六渐渐从人名变成了村名,以此来启迪后人要像焦六一样做好人做好事,这个故事也叫“焦六助人”或“焦六济贫”。
乡贤的作用不可小觑,焦六是焦六村最早的乡贤,他用自己的仁德尚善,换来了村子的和睦亲善、团结互助。有了“焦六助人”的好榜样,如今的焦六村人更加重视和珍爱乡贤,村上群众推选 40多名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和退休干部,组成乡贤理事会。他们向村民宣传周礼优秀文化,并评选出村里助人为乐、善行义举、邻里互助等优秀示范户,设立善行义举榜,树立身边的“好人明星”,引导村民争当新乡贤、好村民。
焦六村的可说之处,不只在于村名故事,更在于如今焦六村对周礼文化的宣传和实践。在焦六村可以看到一个孝文化广场,墙上印着“遵守村规民约,倡导德孝礼和”,并有《百孝篇》全文。距孝文化广场不远处,还有一个周礼文化园,园里至德亭旁有块石碑,碑上刻着“泰伯奔吴”的故事,背后刻着“五常”“五德”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各个街道几乎都能看到周礼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宣传牌……走进焦六村,似乎一砖一瓦都在宣传周礼文化。焦六村村规也传承着“焦六助人”的精神,村规是“以德为先、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自强自律、创优争先,以和为贵、传承家训、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村规乡约充满正能量。
焦六村人在先祖仁德尚善的影响下,在周礼文化的熏染以及村规民约的约束下,展现了焦六人独有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一批好人好事,有人常年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有人主动为村上修路修灯,有人义务打扫广场街道,有人免费维修健身器材……
“焦六助人”的故事已然从一个人做好事,演变成了一个村子的人都在做好事。
眉县二郎沟村孝子李二郎带父归乡
初听眉县汤峪镇二郎沟村(现已和黑峪村合并为新联村)村名的人,以为这村名和神话人物二郎神杨戬有关,其实不然。该村村民讲,二郎沟村村名源自一位历史人物——李二郎,李二郎是谁呢?他父亲是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水利学家、蜀郡太守李冰。李冰去世后,李二郎为完成父亲归乡的遗愿,扶父亲灵柩从蜀地回到秦地,李二郎终老于二郎沟村,人们为纪念这名孝顺的西府儿郎,就把村名唤作二郎沟村。
二郎沟村已辞世的女教师胡月桂,生前曾走访村落认真收集了二郎沟村的地名故事。她认为,李二郎的故乡就在眉县,李冰在任蜀郡太守之前,就生活在现二郎沟村所在地,李冰当官勤恳又敬业,干了不少为民谋利的事情,可惜积劳成疾,病逝在任上。李冰的儿子李二郎颇通水利,知晓天文地理,且懂事孝顺,李二郎一直默默跟随父亲在外干事,是李冰的好帮手。父亲去世后,李二郎知道父亲有落叶归根的愿望,便扶着父亲的灵柩,跋山涉水颠簸千里,终于从蜀地回到秦地,回到二郎沟村。因为李二郎才学出众,又十分孝义,他回乡定居后成为四里八乡颇有名望的人。西府乡亲为了纪念孝顺、能干的李二郎,便将李二郎定居、终老的村子,唤作二郎沟村,这个村名一直未曾变更,直到近几年与邻村合并为新联村,但二郎沟村作为一个自然村村名依然存在。
在《眉县志》主编杨虎平看来,胡月桂的说法很可信,因为在史料中,李冰籍贯不详,在2008年以前,都江堰二王庙曾有块古碑,刻有“李冰,秦郿人”的字样,许多到都江堰游玩的眉县人都曾目睹过这块古碑,并将这个信息告知眉县地志办。杨虎平还专门托成都的朋友寻找这块古碑,得知在汶川地震中,二王庙遭受破坏,古碑被毁了。结合村名故事来看,李冰父子是眉县人并非空穴来风。
二郎沟村的地形也很有特点,一个北窄南宽的法牛塬,将两条河流隔开并列流入渭河,两水夹流,却无水灾发生,这正如同都江堰的修建原理,利用都江鱼嘴将岷江分流。听村民讲,一到下大雨的时候,两条河流量迅速增大,大水汹涌而来,但二郎沟村却从没被水淹到。而且,该村土地肥沃,种啥长啥,旱涝保收,以前川道里家家有米吃。
有人说,也许这是当年李二郎回乡后,仿照都江堰修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有人说,这个地形是天然的水利工程教材,是它给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提供了灵感。总之,在二郎沟村人眼里,这个村子与李冰父子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怀念为民造福的水利专家李冰父子,也赞赏李二郎的才华与孝义,所以,便以村名的形式,将村庄与李二郎“拴”在了一起。(记者 张琼)
凤县永生村战士孙永生勇救村民
翻过秦岭梁,在凤县红花铺镇有一个村子叫永生村。这座村庄以长寿老人多出名,许多人都以为这个村名与长寿有关,其实并不是,永生村的村名与一名解放军战士有关。
永生村过去的名字叫长桥村。早年间,嘉陵江江水泛滥,村民就在半山腰搭长桥栈道出行,久而久之,这里就叫长桥村。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上世纪 60年代,才被一位英雄壮举改变。
这位英雄名叫孙永生,是一个河南小伙儿。当时,孙永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凤县某部服役。 1967年 4月 21日,孙永生在长桥大队附近执行任务时,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名妇女落水,他想都没想便前去营救,后来,因营救妇女而光荣牺牲,牺牲时才 21岁。
孙永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当地群众,他们不但在村北的嘉陵江畔为孙永生建起了烈士墓,还决定把长桥大队改名为永生大队,并在孙永生牺牲的地方建起一座永生桥,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英雄。后来,永生大队就成了永生村。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村名故事,像一块有魔力的磁石,吸引着永生村人团结互助、建设美丽乡村的脚步,尤其是这几年,永生村的村容村貌简直大变样。
过去,受经济条件所限,永生村是个道路泥泞、房屋破旧的贫困村;可这两年,村上团结起来,将臭鱼塘改成荷花池,将垃圾场改成村广场,道路宽了,房屋干净了,村子美起来了。这不,村上还入选了 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现在,永生村村容村貌格外美丽,每逢假日,都有许多游人专门前去游玩,游客在村中采摘水果,吃农家饭,欣赏荷塘月色以及村庄美景。同时,永生村的长寿老人格外多,现在,村里有 80岁以上老人近 20名,还有百岁老人。许多人都问为啥?生态环境好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村上有良好的爱老敬老风气,子女孝顺,乡邻爱护,老人活得舒坦,自然就长寿了。因为村里寿星多,永生村也有了“长寿村”的美誉,“岭南养生第一村”的美名也越传越远。
扶风县杨继岭村名将杨继业在此宿营
在扶风县天度镇东边,有一个名叫杨继岭的村子,传说曾是杨家将屯兵练武之地,村名的由来也与杨家将有关。
说到杨家将,首先要说的是杨家“一家之长”杨业。杨业戏曲中又名杨继业,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后徙并州(今山西太原),曾为北汉大将,骁勇善战,人称“杨无敌”。北宋灭北汉,杨业随北汉皇帝刘继元归顺北宋,受到宋太宗赵光义的赏识和重用。太平兴国五年,辽国皇帝辽景宗耶律贤御驾亲征,带着十万大军杀奔北宋北方咽喉雁门关。杨业与名将潘美(戏曲中又名潘仁美)北上迎战,以少胜多,击败辽军,取得雁门关大捷。
雍熙三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任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王侁、刘文裕为护军。北宋大军先后攻下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个州,朝廷命西路军护送这些州的百姓撤回内地。然而,王侁却讽刺杨业:“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为何遇到敌人退而不战,难不成对大宋怀有二心?”刘文裕也赞成王侁,向杨业施压,逼迫他应战。身为归顺北宋的降将,杨业立下赫赫战功,却遭人妒忌,明知要被坑也只能毅然决然地往下跳。他辞别潘美,率千余人阻击辽国万余大军,不幸被俘,绝食而亡。杨业殉国的消息传回朝廷,宋太宗悲愤交加,追赠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对潘美降职三级,对王侁、刘文裕免官流放。
杨继岭村以前被人称作“黑松林”,传说杨继业北上抗辽时曾经过此地,而其六子杨景为报父仇,曾捉拿潘仁美于此地。后人为了纪念杨继业,将此地更名为杨继岭。有资料记载,岭东南原有潘仁美之墓,但时至今日已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