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是中国或者华夏的代称。该词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中,是战国时期的地理概念。据说,大禹曾经铸造了九鼎作为九州的象征。那么九州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是虚数还是实指?相当于现在的哪些地区呢?
在古文中,州和洲通,原本指水中的陆地。大约在5000年前,由于冰川大规模融化,黄河流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水,人们只能避难于较高的陆地,人们将这些陆地称为州。《书·舜典》记载:肇十有二州。班固等解释道: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可见,当时的州就是水中高地,类似丘。
从古文献来看,上古时期的州有弇州、兖州、台州、幽州、济州、薄州、阳州、神州、昂州、戎州、冀州等,数量很多,很难统计。这些州到底位于哪里也是非常难以考证。不过可以确定,上古时期冀州是天下之中,也就是华夏族最初活动的地区。这里的冀州可能位于山西到河南北部地区,也就是《山海经》中描述的《中山经》一带。
大禹时期,有九个州。《国语》记载有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不管是九州还是十二州,这里的数据都是虚数,并非一定准确。大禹时期有九州,并铸造九鼎,说明夏朝的管辖范围内可能有九大部落,但是具体是哪些部落已经不清楚了。
西周时期,周人自称继承了夏朝的事业,于是将自己统治的区域称为华夏诸夏九州。随着华夏范围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过去自称蛮夷的荆楚吴越也逐渐加入了华夏大家庭,于是九州的范围得到了扩大。例如,屈原在辞赋中就经常提到九州一词。
战国七雄范围
战国时期,由于华夏文明的传播,诸侯兼并战争的兴起,人们的九州理念的范围基本被确定在了战国七雄的疆域之内。《尚书·禹贡》就是战国时期的一篇文章,其涉及的地理知识就基本是在当时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内。
《禹贡》中的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总体来讲,其范围基本在长江黄河流域。其中,冀州主要指今天的山西、河北、京津一带;兖州是指黄河和济水中间的土地,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北部;青州位于山东半岛,相当于齐国的位置;徐州位于泰山之南,淮河以北;扬州,位于吴越一带;荆州,主要是长江中游;豫州,大概在河南一带;梁州,包括四川盆地和汉中;雍州,主要是关中地区。
不过,当时还有其他版本的九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提出的九州分别是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和《禹贡》版本相比,多了幽州和并州,缺乏徐州和梁州。幽州,主要指京津冀一带,并州指山西一带。
《吕氏春秋》也提出了九州,并且将每一个州和当时的诸侯国对应了起来。该书提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在九州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大九州的概念。邹衍认为中国就是赤县神州,其内部有九州,这个是小九州。但是中国只是中九州之一,而中九州也只是大九州之一。因此,中国只是占据当时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这样的说法非常新鲜,有利于扩大人们向外探索的好奇心。
州首次成为真正的行政区是在汉代。汉武帝时期,综合《禹贡》《周礼》的说法,将全国划分为了十三州,每一个州派遣一名刺史来监察。这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交州是南越之地,由交趾一词演变而来;益州也就是梁州;朔方指河套平原一带,在古文献中代指最北的地区;凉州也就是雍州演变而来。
西汉十三州
东汉时期,州成为了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东汉也划分为十三州,不过和西汉有细小的区别:东汉没有朔方州,而是将司隶校尉部简称为司州。东汉末年,州的长官州牧和刺史割据一方,成为了军阀。三国的历史,就是由这些军阀演变而来的。
东汉十三州
此后,州的数量开始增加。三国时期,曹魏有十二州,东吴有三州,蜀汉益州。西晋统一初期,全国分为十九州,后来增加到了二十一州。到了南北朝,州的数量猛增,管辖范围大幅度缩小。根据统计,南北末期,全国有300多个州。到了隋朝,也就是废除了郡,让州直接管辖县,实际上就是州取代了过去郡的位置。此后,州也就沦为地方第二级的区划机构,高于县,低于道、路、省等。
唐朝的州分布
在唐宋时期,几乎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带一个州字,这是行政区划影响的结果。许多带州的名字流传到了现在,例如扬州、徐州、杭州、苏州等。这就让人们有了带州就是大城市的感觉。在近现代,许多城市从县城转为了地级市,过去称为某县的都纷纷改为某州,如郑县改为郑州、万县改为万州、盘县改为盘州等,这些县的名字来源和古代行政区划没有多大关系。
同样在近现代,人们在翻译外国的行政区划时,也往往将该国的一级行政区称为州,如美国有50个州,俄罗斯有46个州。一般来说,翻译为州的行政区,都具有联邦的特征,也就是地方名义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而对高度集权国家的行政区则一般翻译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