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村振兴“土特产”文章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02: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第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一个“一号文件”,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要意义。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让“土特产”的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念好“土”字诀,“土”要有“根”,找准产业“金元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我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差万别的气候、土壤、水源和文化孕育着独特的物产,这就决定了要依托本地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否则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涪陵榨菜、烟台苹果、吐鲁番葡萄、新会陈皮等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声名远扬,关键在于从一方水土中找准了乡土资源,守住了当地土特产的“根”和“魂”,把“土里土气”的农副产品华丽变身推动乡村振兴“金元宝”,真正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打好“特”字牌,“特”要有“品”,打造产业“金名片”。“土特产”重在“特”,是一个地方的优势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特点、特色、特产,蕴藏的是“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质朴密码;“土特产”贵在“品”,是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的内核要求,是品种、品质、品牌,彰显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竞争优势。打好“特”字牌,要在“品”上下足功夫,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质”升级为“好品牌”,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农业品牌,让越来越多土特产“金名片”翻山越岭飞入平常百姓家。

  奏好“产”字曲,“产”要有“链”,提升产业“金效益”。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优势资源振兴乡村产业,长远看势必要走产业融合、延链补链的集合发展之路。要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营销,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搞好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产业产品做精、产业品牌打响,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要从单一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借助新媒体、云平台助力“土特产”出圈出彩,多维度深层次让“土特产”的金字招牌换来“金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