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西安“双中心”片区揭晓:丝路科学城为全国唯一“双核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2 11:25

图片

随着,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简称“双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后,围绕西安“双中心”片区落子何处的猜测,也终于迎来揭晓。

丝路科学城:

全国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

西安“双中心”建设定位:将以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为核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具有前沿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衍生地和“一带一路”顶尖人才首选地。

可以看出,丝路科学城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双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这就是说,丝路科学城不仅是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同样是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

【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

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由“一核两翼”构成:

“一核”:位于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

图片

图片

中科院西安科学园

西安科学院选址沣河西岸,高新区国际社区西南部 ,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将有效整合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两院七所”的优势资源,落户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和科技项目,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深度对接。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设施集群和制度体系。

“两翼”: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创新港长安大学城

图片

图片

西翼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集合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工大翱翔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部云谷等高等院校与新型科研机构,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翼的长安大学城,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大学城之一,是西部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区域。

【西安科技创新中心】

图片

西安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一核一圈一带”空间布局,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核”: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

“一圈”: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生态圈

“一带”:面向“一带一路”的丝路科技创新合作带

建设“双中心”核心承载区

打造四大圈层

建设“双中心”核心承载区,要以“硬科技”为特色,以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为主要承载空间,聚焦打造“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图片

第一圈层:科学圈层

以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为核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投用,加快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启动建设,争取布局新的大科学装置,争创国家实验室,围绕优势领域申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重大原始创新核心区,实现重大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成果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图片

西安科学园启动区整体鸟瞰图

第二圈层:科创圈层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谋划建设西部概念验证中心,构建“一站式”概念验证服务体系。组建秦岭小试基地,对接科研与市场,提供数据积累、工艺优化、二次研发等服务。搭建产业共性中试平台,开展中试熟化、样品试制、工艺改进等中试验证服务。打造科技企业创业孵化集聚空间,加速构建科技孵化育成全链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价值。

图片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科学城园区

第三圈层:产业圈层

围绕信息、生命、空间、能量、物质等5大领域,开展颠覆性技术研究,培育“5+N”未来产业体系,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推动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协同化、多元化发展,开展未来核心技术攻关、未来领军企业培育、未来产业载体建设、未来产业场景示范,勇当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

图片

第四圈层:服务圈层

以建设吸引集聚百万人才、三生融合的高品质未来理想城为目标,谋划建设科学家社区、院士岭、海归小镇等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和服务载体。以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为主承载打造科技金融中心,搭建丝路科学城高新技术检测基地、知识产权服务基地、科技智库大厦等科技服务业承载载体,提升高品质硬环境和高效率软服务,促进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加速集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创既是经济动力,也是发展之源。“双中心”的获批对于西安来说,又是一次重大的城运机遇!

西安获批建设“双中心”城市,

将为西安带来什么?

图片

1.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对高层次人才和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对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创新发展意义非凡。当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创建,是城市走向世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布局。

2. 如今“双中心”获批,意味着西安不仅在多城都积极争取申建第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第六个科技创新中心的激烈竞争中,已取得了先机;而科教资源和历史文化一直并列为西安最厚的家底。西安拥有63所各类高等院校,西安交大、西工大两所高校,基于其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力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势,每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

3. 2021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79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产业支撑方面,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重点建设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已建成建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6700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从R&D经费投入强度看,2021年,西安5.18%的R&D经费投入强度,仅次于北京和深圳。

图片

4.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拥有自身优势,如科技人才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迅速,拥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等 — 积极建设国家级科学中心,引领和带动西北地区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西安近年来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首个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同时,“硬科技”已成为西安新名片。

5. 西安正在与中科院合作建设西安科学园,项目建成后,中科院西安分院、地球环境所、授时中心、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陕西省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整体搬迁至新址。推动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创新力量集聚效应。

6.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定位是“科学中心”,将通过汇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战略科技力量,吸引世界级科学家集体攻关,努力形成基础科学和原创能力的重大突破。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要建设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辐射区域性创新、探索科创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并突破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为发展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西工大翱翔小镇

7. 如果说GDP意味着经济基础实力,那么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R&D)则是体现城市是否愿意大力发展科创产业。拿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入场券”,关乎西安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切入点”,更关乎一座城市在全国创新大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8.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非特指某一区域,而是指其所在城市正在形成科学高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概念。从这个角度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是某一个城市的独角戏。纵观其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有基础条件和科学优势。西安正是西北地区引领性、综合性的国家级科创引擎。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推动西北地区自主创新,为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增长极,更好服务于我国高质量发展。

9.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有助于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提高国家科技领域竞争力;不仅能提升西安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更有利于在我国科技强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中形成新的科技和创新节点支撑。

图片

10. 本次获批的还有科技创新中心,相比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侧重于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营造创新氛围与环境,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发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最大效应,吸引全球创新资源。也就是说,科学中心是基础科研的研究和突破,科创中心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成功转化。不管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是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城市科技创新资源迎来新一轮竞争时,抢占科技制高点,既是各大城市自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切入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图片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关注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读懂中国!

- END -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