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褒河大坝上遥望褒斜古道南端的褒城镇。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蜀道难
李 白(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纸上得来终觉浅。李白《蜀道难》所云“蜀道”,是实指还是虚指?若真“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诗人极尽刻画之能事的“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青泥盘盘”,今又何在?
“蜀道”,其实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所经道路的统称,李白走的到底是哪条“蜀道”,如今已难考。狭义上,“蜀道”多指由关中翻越秦岭通往汉中的“四大古道”,包括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和傥骆道,都是过去连接古都长安与川蜀地区的交通命脉。其中最富人文底蕴与传奇色彩的,正是著名的褒斜古道。
清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前不久,记者“按图索骥”,驱车花两天时间,重访了这条诗歌中所描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沿途见闻,可谓“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
褒斜古道在北端的起点,正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斜谷村。从斜谷村入秦岭,山势陡然升高,沿途一路上行,首先抵达的便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太白县。在县城稍事休整,继续前行,将通过一段漫长而清幽的山路,沿途可谓“崇山拱持、层峦叠嶂”“碧流穿峡、山清水秀”,这里是真正的秦岭深处。
一路向南进入汉中市留坝县境,县城附近有两处景致不可不去。一者,相传为汉留侯“辟谷”之所在的张良庙,庙内有6大院,保存有明清古建筑150余间,现存各时期石碑100多块,木匾50多面,木、石刻对联30多幅。张良庙依山傍水,实为“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一处人文胜地。二者,张良庙背靠的紫柏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山顶广阔平坦的“高山草甸群”闻名,海拔2200米以上的亚高山草甸面积达2万多亩,大小锅坦100多个,已被证实为“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记者攀至山顶,举目四望,竟有身居草原之感。秦岭虽多山,紫柏不可谓不奇。
出留坝县城,过武关驿镇继续南下,便与316国道重叠,路上会经过一处名叫马道镇的地方,相传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发生地。接下来,沿途两山间褒河水势渐涨,这源于褒河大坝的修建。蓄水一方面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却也将过去的褒斜古道淹没在了水库之下。古道南端著名的“石门栈道遗址”如今也已不可见,栈道中闻名全国的书法名作摩崖石刻“石门十三品”已被迁至汉中博物馆。过水库,记者抵达了褒斜古道南端终点的褒城镇,越秦岭群山,面前终现平坦开阔的汉中盆地。
褒城镇也有故事,相传便是西周末年“一笑倾国”褒姒的故乡。巧合的是,另一则发生在褒斜古道上“红颜倾国”的故事,正是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逃往四川,正是取褒斜道入蜀。
历史多少风流,最终幻化为诗人笔下的文化记忆,与曾经的褒斜古道融为一体,令人神往。纵贯秦岭、连通宝鸡和汉中的宝汉高速如今正在修筑,未来的“蜀道”终将“不再难”。
顺道游
黄柏塬: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深居秦岭腹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区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红腹角雉、细鳞鲑等珍稀动物栖息,是秦岭原始生态的保存较完好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