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一种表演方法
2024-06-25 20:02
发布于:北京市
鼓 / 楼 / 西 / 戏 / 剧
DrumTower West Theatre
- 戲 劇 文 化 的 傳 播 者 -
导语
自从鼓楼西夜校开始引入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以来,这一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员的认可,比如有近乎一大半参加过第一期工作坊的学员依然愿意继续参加第二期,以至于工作坊的现场也成了大型的重逢仪式。在在他们的反馈中,有一个词会经常出现,即“健康”,这是一套对演员的身心比较健康的表演技术,并且直指创作,乃至生活,如一套非常有效的实践工具。
除了该技术本身的科学性外,苏珊娜老师的专业和耐心也是吸引学员很重要的因素,她教授与实践迈克尔·契诃夫技术三十余年,且有着比较丰富的国际教学的经验,即便一个最简单的游戏及其变形,也可深入浅出地带学员进行“四兄弟原则”、质感、身体与声音等多层次训练,其生活中的随和幽默与教学上的专注耐心让学员可以在比较放松的氛围里集中学习,训练,甚至获得一对一的具体指导,进而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扎实有效的技术训练。比如第一次参加其工作坊的学员杜杜就有非常大的启发和收获,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其工作坊的徐方琪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契诃夫技术和苏珊娜老师的喜爱。
以下是杜杜和徐方琪的分享:
杜杜:
这次的工作坊体验很丰富很立体。第一天的四种质感,“风、火、水、土”,之前在一些工作坊都接触过,但这次的感受尤其不同。当然每个人的感受都很独特,如果用四个词来形容这四种质感,我会觉得是:“自由”的风,“力量”的土,“从容”的水,“欲望”的火。
体验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成为了它,也可以想象自己被它包围。“风”和“水”有什么区别呢?我其实一直很困惑,因为它们都会流动。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风”,飞翔,扶摇直上九万里,豪迈而自由;“水”,涌动,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开阔而从容。别忘了,有狂风、微风,也有湍流、止水。速度有快慢,同种质感细品也会有差别。
以前的我会觉得“土”的质感是紧张的、肌肉紧绷的,因为要抵抗自己肌肉的张力,所以就很难运动。老师让我们想象我们在泥浆当中,动的时候要排开旁边的泥土,可能会有很大的阻力,用物理学来讲就是每个状态都处于静止状态,动的无限慢。但其实也不一定非得很慢,有力量的话可以在里面移动的快一点——搅动整个宇宙。火的力量灵动又飘渺,火苗跳动,忽明忽暗,忽闪忽灭。它就像欲望,在纠缠着你,欲火焚身,它是一种躁动的能量。
另一个收获就是做动作与说台词的前后。之前需要有准备,可能是呼吸。动作开始,台词开始,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被扔出去。之后,是在这个状态里停留一会儿,让自己的能量辐射出去。往往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就开始了说台词和做动作。往往我们会很快的结束我们的动作,并没有让它持续一会儿,这个劲马上就消散了。一切都是和能量有关。
当然这个工作坊的主题是心理姿势,我觉得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一种表演方法。之前接触过方法派,方法派要求你用自身相似的经历体验来平替角色的境遇,用相似的情感或者反应来表现。我觉得那对演员会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正向的情绪还好,不过我们总需要在剧中表现自己的忧伤、难过、愤怒、绝望。如果总是唤醒自己的经历,唤醒身体深处的记忆,但是这些创伤的经验如果演员自己没有包扎处理好的话,对演员来说是二次伤害。虽然在一次次的暴露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漠然,苦痛的伤害力可能没那么强了,但我们依旧受伤。
契诃夫的心理姿势则健康得多。身体往往是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一些外在的姿势来体验,然后将它内化成心理姿势。原型姿势有给予、接受、伸展、收缩、推、拉、托举、打碎、撕扯、拥抱、向远够……这些动作都是在日常生活常见的。这些动作也会有很多隐喻,象征的含义。给予和接受是最常见的,这也是我们在工作坊经常练习的抛接球。演员也不停在舞台上和对手互动,给予和接受。
姿势是what,质感是how。每种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姿势,每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会有不同的姿势,或许是在类似姿势下不同的质感。斯坦尼要求我们成为角色,去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不过有时候,这种情感的分析很容易变成头脑中的想法,契诃夫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抓手。比如我们很快乐,我们可以不用去想自己快乐的事,而是去做,我会在排练场上做一些扩张的动作,带着飞翔的质感,记住这种感觉,并在舞台上调动出来。
我还觉得契诃夫方法不仅对表演有帮助,也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尝试新的体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跨过眼前虚拟的门槛,想象自己再做某种心理姿势,拥有某种质感,然后把这种感觉带入做事当中。如果我害怕舞台,想更自信,可以应用扩张的姿势,让自己更大,或者用拥抱的姿势,去拥抱观众,加上水的质感,从容镇定自信。有时候,想象能召唤我们的能量,脑海中发生的就会变成现实。
徐方琪:
作为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的忠实拥趸,很高兴又能跟随苏珊娜老师学习,首先工作坊非常的纯粹,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演员要把创作从大脑归还给身体,这也让我可以在工作坊中抛开繁杂的工作与生活的烦恼,在学习到表演技术的同时,回归到心灵最纯粹的时刻,只是单纯的去感受情感的涌动,这样我感觉很好!
特别感谢苏珊娜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一对一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引让我更深一步了解到心理姿势在探索角色情感上的应用,而且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
还要感谢老师带领我们对《三姊妹》的学习。通过对人物最高任务的分析,演员通过对原型动作和质感的选择并可以用身体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方式,这让我收获很大。谢谢苏珊娜老师,期待未来再次相见!
工作坊主题
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工作坊(第2期)
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策划寄语
自2023年11月第1期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工作坊在鼓楼西举办以来,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学员的认可,即使在工作坊期间,也不断有新的学员加入,或原计划只参加部分模块的学员决心推掉其他事情进行长达三周的完整学习,大家认为它提供了新的观察世界与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情感记忆之外非常有效的创作工具,因为可以借助想象力来内化为真实且有层次的表演。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学习完就回到舞台上继续表演的学员尤其有体会。
此后经常有学员向我们表达十分期待苏珊娜老师再来中国,时隔半年,我们和苏珊娜老师再次约定,将在6月22日-23日以及6月29日-30日两个周末,继续举办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工作坊第2期,并根据中国学员的情况,重点训练人物性格刻画技术。
工作坊简介
什么是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
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杰出的学生”,被戏剧家安东·契诃夫赞为天才,他于1928年离开俄罗斯艺术剧院,逐渐创立自己的演员训练方法,并将后半生主要精力用于演员培训,近一个世纪以来,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他的学生包括英格丽·褒曼、格里高利·派克、玛丽莲·梦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伊利亚·卡赞,以及我国戏剧家黄佐临,此外,杰克·尼科尔森、安东尼·霍普金斯、约翰尼·德普也是其训练法的拥趸。
相比斯坦尼对情绪记忆与的重视,契诃夫技术强调形体之于演员的重要性,形体是表达内心感受的工具,创造性的想象力则有助于通过“心理姿势”通向演员的潜意识,唤醒演员的内在生命,让“角色的灵魂与表演者的肉体相遇”,实现表演的身心合一,进而与观众充满情感地交流。
本次工作坊有哪些特点?
本次工作坊特别邀请迈克尔·契诃夫技术欧洲协会(MCE)联合创始人苏珊娜·尼克里奇,重点分享由该协会创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践近20年的培训计划,重点选取了六大板块中的板块3和板块4,以人物性格刻画为主题,每个板块可独立购买。
苏珊娜在全球范围教授迈克尔·契诃夫技术近20年,此次特为中国学员设计了为期两个周末的浓缩性工作坊,并以安东·契诃夫的剧本《三姊妹》为实践材料,以期让学员在充分学习时间的保障下深入学习更高品质的内容,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每一板块结业时,学员将可获得由迈克尔·契诃夫技术欧洲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工作坊大纲
板块4:我是TA(人物性格刻画2)
2023年6月29日—6月30日(Sat-Sun)
该板块鼓励演员超越个人经历,完全沉浸于角色的世界中。学员将重点探索表演中的转换,即让角色变得比演员的个人自我更伟大。学员通过体现角色的目标、人物关系和精神质感,来深入理解角色的本质和动机。本模块的关键元素包括想象的身体,思维、感觉和意志的中心,有机呼吸和情感表达的中心。
导师简介
[克罗地亚] 苏珊娜·尼克里奇
(Suzana Nikolić)
迈克尔·契诃夫技术欧洲协会(MCE)联合创始人,迈克尔·契诃夫技术欧洲表演艺术培训项目联合创始人,克罗地亚契诃夫工作室(SCC)创始人与艺术总监。
2004年获得迈克尔·契诃夫技术协会(MICHA)颁发的教学资格认证,在全球范围教授迈克尔·契诃夫技术已有近20年,足迹遍布德国、奥地利、西班牙、丹麦、芬兰、日本、新加坡、美国、哥伦比亚、以色列、土耳其、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等,2019年至2021年在上海戏剧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班教授迈克尔·契诃夫技术。曾在2004年和2019年编辑迈克尔契诃夫《致演员:表演的技术》克罗地亚版的第1版与第2版,并于2023年在中国出版了介绍迈克尔·契诃夫技术的《未来的演员》一书(北京电影学院李浩老师翻译)。
2004年至2006年担任萨格勒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ADA,UZ)副院长,负责国际交流工作。2006年至2010年担任发声与演讲系主任。2016年至2018年担任表演系主任。
参考书目
《表演的技术》迈克尔·契诃夫 著;
李浩 译;
后浪出版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
《致演员》迈克尔·契诃夫 著;
朴廷燿 译;
后浪出版公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演剧六讲》米哈伊尔·契诃夫 著;
童宁 译;
线装书局
《未来的演员》苏珊娜·尼克里奇 著;
李浩 译;
(出版中)
招募对象
演员、导演、舞者、选角导演
以专业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深度爱好者
招募人数
10人-20人
10人成班
时间与费用
板块4
6月29日-30日
体验价
1250元/天
报名费用
报名费:2500元
老学员:2100元
工作坊地点
鼓楼西剧场
北京市西城区小八道湾胡同6号
往期学员反馈
学员 | 何雨繁
虽然之前通过书籍资料时对契诃夫技术有所了解,但光从书中描述还是很难切身体会,通过这次初步的学习我终于能够概括性地将这门技术对于表演者的作用予以定位,我将其类比为自我催眠。
因为在之前对于“能量”这个概念在贾克·乐寇技术中也贯穿始终,所以在接触契诃夫技术时,很容易发现他们理论上的相似性,但恕我浅薄的认知,契诃夫技术的能量并不直接作用于身体,而是作为一种内心感受的催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引起身体的自发性变化。
这一点是与乐寇技术截然不同的,就像在催眠中,催眠师并不直接对受者身体进行操作,而是通过引导受者的内心而使其身体发生变化。而契诃夫技术中的身体的训练,更多是为了打通身体与心灵之间的通道。所以我们看到契诃夫技术中的身体训练的原型感很突出,包括原型姿势还有连续、断续练习等,典型的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心理形态的典型性,从而更有效地给予身体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契诃夫技术中讲到可以通过这个技术中的任何元素,比如四兄弟、心理姿势、想象的身体、两极性等等出发都能达到完整的效果,因为这些都是引发身体自发性的工具,是我们的身体本身在工作,这是这次课程我的一个重要收获。
学员 | 丁午
我就是觉得我可能知道了,我要怎么样成为一个更好的创作者、创造者,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形式、用什么样的介质。因为我觉得它教会我的是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学员 | 大路
我觉得特别的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和朋友们。感觉朦朦胧胧,但还是增加了很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想象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后看到它是如何具体、具象化地去做这些事情,觉得非常的有趣。
学员 | 张云川
这个课它给了我很多全新的概念,让我对表演的认识又增加了一些。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是自己做不到的,但先认识再说吧,最后还是得归到实践中来,但如何到实践中去,如何应用到自己的身上,这个还得自己去慢慢找。
学员 | 孙略洋
让我重新梳理了以往发生的无论是好的状况还是坏的状况,它究竟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我更明白它的本质是怎么回事。给了我很多曾经演过的角色和我即将还要重复去演的那些角色一个重新梳理的思路。我相信灵感这个东西它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有依据的,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找到它。
(了解学员孙略洋的更多分享请戳→TA让我的表演不再空洞干瘪,演员也不再是“病态的”职业)
学员 | Steven
我觉得很棒,我们能够去做一些全身运动的探索,对我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
学员 | 路路
兴奋。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创作工具和思考的方法。老师在书上写给我的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永远要记得保持轻盈感。
学员 | 续忻谣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信心。演员的天性有时候比较混乱,学的多了会有点杂乱无章,这次工作坊把身体里面的那些东西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就感觉它的能量更加坚实了。
学员 | 田甜
就觉得获得一种特别全新的工作方法,以前除了靠情感记忆之外,其实创作方法很有限。这次工作坊给了我很多的工具,虽然使用不熟练还需要继续去练习。有两点可能是我近期需要去达到的目标。第一个是真实性,就是别去“演”,去寻找真实性。第二点就是虽然老师没有用具体的词语来总结,但我自己理解的是“层次感”,比如老师昨天举的例子一下就把我震撼到了:她嘴上在和我们讲解这个工作坊的运作方式,但是她内心在走falling down,她的心已经破碎的感觉,我就觉得哇,好厉害!这个是我近期想要去努力的方向。
学员 | 李腾飞
见识到了从想象来,真的内化到一个真实的表演上,怎么能“收”得很真实、很有层次感。对我来说很感兴趣的是,试戏前的一秒钟想到一种情绪,比如“破碎感”,下一秒就有了,很神奇。打开了一个非常想要去探索的空间。
学员 | 姜均
这个课程,对我表演上的启蒙是非常准确、非常靠近本质的,而且它这个系统是具有完整性的,我觉得特别好。
学员 | 香菜
我是理解了表演的内心技术到底是哪些东西。在我看别人表演的时候我知道要看什么。之前觉得人家表演得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现在明白怎么看了。
学员 | 离岛
就是Full body movement很重要,它让我更相信身体感受。我觉得要传达出来一些东西就得先有身体上的感受而不是单纯在思维层面或是心里的情绪,就是要让身体知道,然后你的身体就会告诉你怎样去呈现,就是let body konws.
观察员 | 郗望
虽然我就来了两天,但也还是给我一个特别大的启发。我看到了用迈克尔·契诃夫方法排安东·契诃夫的戏是特别特别有趣的。比如昨天做的关于火车站的练习,虽然每个人在自己的路线里面,然后也没想这到底是不是一个火车站,但这其实就是安东·契诃夫的剧本里所有的人物——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个自己想象的火车站,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路线,每个人都要记住前一个人在干什么,可能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他们的台词在安东·契诃夫的剧本里就都是对的。比如像“质感”“下落”这些东西,它是身体的、是视觉的,不是一个文字的、头脑的,所以它看起来又是感情充盈的,非常视觉化、非常好看的。我今天看她们四个女孩一组做的练习,真的被震撼到了,因为在国内我看到所有排契诃夫的戏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瞬间。
译者 | 张倚铭
当你用身体去引领你的思维的时候,有时会有惊喜发生。我觉得这个对于不管是写作还是以后导戏都会非常有帮助。
工作坊策划 | 树儿
看大家练习下来,其实想的比较多的是现象和本质、规则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语言、动作,看到的很多事情都是碎片。但在本次工作坊老师所讲的内容中(比如“四兄弟”原则等),我从现象中抽出了一个更本质的理解、一种方式。虽然我平时不创作,但是它可能对平时说话、对身体语言的管理会有一些帮助。
文案:树儿
摄影:蔡园
排版:家葳
报名方式
请添加“妮卡 | 鼓楼西小助手”官方客服微信,留下您的姓名+电话。
付款成功后,我们将邀您进入本工作坊的专属社群,在群内通知具体活动相关事宜。
添加妮卡微信:13031119378
温馨提示
1、因工作坊时间既定,故报名成功后不可延期改期,请您安排好时间再下单。
2、因报名人数有限,如因个人原因需退课,请于开课前申请,以开课首日计算,提前7日申请可退还90%学费,提前3日申请可退还50%学费,开课前3日及开课期间不可退课,不可抗力等因素除外。如未达开班人数,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准时开课,将全额返还学费。报名名额依缴费顺序排序。
3、为保护课程版权,请勿盗录视频或音频;为记录存档与推广传播,工作坊期间会安排拍照、录影,若不便出镜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
4、鼓楼西乐于为学员创造各种学习、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工作坊期间及结业后,学员之间友好的共享、互助、共学、共创氛围则是工作坊的特别礼物。
鼓楼西戏剧|演出日历
第二届南大戏剧周
北京 |鼓楼西剧场
2024.07.05—07.21
《风筝误》
北京 |鼓楼西剧场
2024.07.25—07.28
《西厢记·红娘》
北京 |鼓楼西剧场
2024.07.26—07.28
《寂静》
北京 |鼓楼西剧场
2024.08.02—08.03
《我不是潘金莲》
常州|常州大剧院
2024.08.01
郑州|河南艺术中心
2024.08.04
昆明|云南省大剧院
2024.08.11
南宁|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2024.08.14
鼓楼西夜校日历
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技术工作坊(第2期)
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6月29日-30日
导师:苏珊娜·尼克里奇(Suzana Nikolić)
周二即兴剧场
学员团练场:6月25日
方法派与天性解放表演工作坊:破除恐惧与脆弱,建立自信
7月6日—7日
导师:杨文杰
鼓楼西好物
特别提醒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鼓楼西剧场无法提供车位,请大家绿色出行;
为了不影响胡同交通,营造更好的观演环境,请骑共享单车的观众朋友,妥当停置单车(小八道湾胡同与鼓楼西大街交叉口指定停放处),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因剧情需要,迟到观众演出开始15分钟后方可入场;
演出票当日有效,逾期不作退换。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购买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