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按照“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逻辑,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日前,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报告显示,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北京连续多年占据人才吸引力城市榜首,西安排在20位。
数据显示,2022年流动人才特征逐渐恢复至2019年水平。从性别看,2022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56%,高于求职总体的53%,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18-30岁人才占比66.9%,高于求职总体的61.1%,30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求职总体的45%,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30%月收入为8K以上,高于求职总体的28%,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0%分布在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行业,其中由于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等,人才异地求职比例较2021年明显增高。
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2022年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名,北京连续多年占据榜首,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无锡位居前十。从结果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连续三年第一;由于薪资优势明显,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随着人才引进政策放松,北京人才流入增加、流出趋势缓解,人才保持净流入,近几年排名占据榜首;上海市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2017-2022年分别名列第1、1、1、3、2、2位;深圳则位次有所下移,2017-2022年深圳排名第2、2、3、4、3、3位;广州2017-2022年排名第4、4、4、5、4、4位,较为稳定;杭州因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排名一直位列二线城市首位,2017-2022年排名分别名列第5、5、5、2、5、5位;无锡2022年首次跻身前十。
数据显示,2022年TOP50城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7、6、5、2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42.5%、7.5%、5.3%、5.9%,西安排在20位;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28、15、3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总数的100.0%、80.0%、18.5%、1.7%;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分别有19、7、3、3、2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73.1%、77.8%、23.1%、11.1%、12.5%。
华商报记者 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