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中国气象局及全国各省气象部门围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了参观、科普知识宣传、有奖问答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上海:全市科普展览馆和上海中心气象台迎来参观者
3月23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向市民免费开放,共接待市民100多人。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瑾 张翔宇摄影报道 作为“3·23”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又迎来了一批“小客人”——徐汇区汇师小学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
在参观徐家汇地面气象观测站时,气象观测人员对同学们提出的气温是如何观测的、最高最低气象温含义是什么、雨量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等问题一一给以了解答。在现代化的移动探测设施之前,小朋友对移动雷达、应急观测车饶有兴趣。在中心气象台预报平台,大家对往日感觉神秘的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感到好奇,通过与首席预报员的“零距离”接触互动,了解了天气预报背后的许多“神秘故事”。随后,同学们到电视预报制作演播厅,了解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上镜头也做了一会“电视天气预报主持人”,指点“五洲风云变幻”。
此外,上海市气象局还向市民开放全市科普展览馆和上海中心气象台等工作区域,让更多人了解气象知识,了解气象工作。
(责任编辑:韩青)
陕西省气象局举办世界气象日纪念报告会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龙 通讯员肖科丽报道 3月23日,陕西省气象局举办“2012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报告会”,隆重纪念世界气象日。会议邀请陕西省政府应急办主任张小宁、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张晓黎以及省委信息处、省政府信息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民航西北空中管理局、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省水文水资源勘查局、陕西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省气象局领导表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积极探索陕西气象事业的特色之路,着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努力提升气象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的能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陕西人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气象服务,努力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为促进和保障人民的安全和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政府应急办主任张小宁、省气候中心博士肖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新田、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李金辉分别就“应急管理与气象工作”、“人工影响天气介绍”、“气候变化与大气气溶胶效应基本科学事实”、“天气、气候和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科技报告。
气象科普知识走进大学校园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龙 通讯员王建萍 任建芳摄影报道 3月23日下午,陕西省气象局科普宣传小分队来到西安工程大学,与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关注气象、低碳节能、善待地球”主题科普活动。
气象科普宣传小分队由陕西省气象台、省防雷中心、省气象服务中心的专家组成。气象专家为学生们发放了气象科普知识读本,并生动地讲述了气象科普知识。
(责任编辑:苏玉君)
黑龙江:气象日里揭秘气象科技
科普站台前挤满了索取材料的同学
工作人员讲解人工增雨知识
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解天气预报知识
好学的王博超在跟专家探讨龙卷风的形成
中国气象报记者任桂林 通讯员袁长焕报道 3月23日,黑龙江省各地气象局围绕“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这一纪念主题,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纷纷通过开放观测场、科普展厅,上街宣传等形式纪念世界气象日,呼吁人们关注天气、气候和地球环境。
气象知识走进你身边
记者在哈尔滨市天主教堂广场看到,气象科技人员专门设立了气象科普服务台,向公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发放气象宣传材料、科普画册,让市民享受到了一道丰盛的气象科普“大餐”。
现场摆放的20多块气象科普知识展板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不过,最引人关注的是摆放在展台边上的人工增雨教练弹和三七防雹高炮车模型。“这就是人工增雨炮弹啊!”“三七高炮真的有多大?”工作人员在回答市民问题的同时,借机讲解增雨防雹火箭知识。
科普从娃娃抓起
当天,黑龙江省气象台、省气象服务中心、哈尔滨市气象局等单位同时开放。活动现场布置了30多块气象科普展板,同时通过大屏幕为市民循环播放世界气象日主题宣传片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卡通气象科普片。100多名小学生走进气象科普基地近距离感受气象,同学们现场观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新鲜、丰富的气象知识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王博超是哈尔滨市奋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从小就是气象迷,所以今天才可以作为班级代表到气象局一探究竟。百叶箱、风向杆……一切的气象仪器都吸引着小家伙。他一会盯着专家追问龙卷风的形成原理、一会又想知道沙尘暴如何防御。专家讲的耐心,他也记得认真。“回去讲给同学们听,希望大家从小更好的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据悉,从前期的为省政府报送决策咨询材料,到后期的专家座谈会,送科技进农村,今年,黑龙江省的纪念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左右。
(责任编辑:叶海英)
华北空管气象人员气象日走进“54511”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人员参观北京南郊观象台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人员参观北京南郊观象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傅灵艳 梁鸥 齐乐摄影报道 在“3.23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十余名年轻党员和团员走进位于北京南郊的观象台“54511”进行参观交流。
节日的台站彩旗飘扬,标语醒目,“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是201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观象台副台长热情地介绍说:“南郊观象台是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中唯一一个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所以一般用观象台的观测资料来代表北京的气象资料和天气状况,它在全国气象站网系列和天气图上的台站代码为54511”。随后台站的气象专家讲解了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气候变化问题和制作气象观测图表的有关知识。
随着现场讲解员的介绍,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预报员们不时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观测、设备员则对一些“陌生”的气象观测仪器产生浓厚兴趣,纷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来,并与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便携自动气象站等等这些仪器零距离接触。
参观结束后,华北空管的气象人员纷纷表示,他们领略到了在先进气象科技支撑下“首都气象,首字为先”的气象服务理念与创新发展的氛围。作为国门空港的“天气守护者”,未来的航空气象设施设备建设在民航“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必将飞速发展并会在临近预报、应急预警、排堵保畅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为空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运行提供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气象服务。
(责任编辑:叶海英)
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气象日接待参观市民近万人
中国气象报记者曹颖 通讯员彭海燕报道 3月24日,世界气象日活动期间,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全天接待参观市民近万人。
市民们从室外展区依山而上,参观古代历史人物群雕、竺可桢铜像、观象台塔楼,感受气象人物、气象文化,步入博物馆室内展厅后,一步步领略从古至今的气象变迁,感悟气象科技的飞速发展。南京国际学校、《南京晨报》小记者团、解放军理工大学等组团前来参观。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是今年江苏世界气象日活动的重要主题,在开放日活动中,专门设立了气象科普片放映区,全天候滚动放映科普宣传片,气象台、气候中心、气象服务中心、科研所、防雷中心、探测中心等单位的气象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咨询科普展区,省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来到现场,为公众答疑释惑。
在此次开放活动中,江苏省局组织了40余位青年志愿者为社会公众进行讲解服务。据了解,江苏省气象局将把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青年志愿者队伍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活动相结合,这支队伍将在气象科普宣传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据悉,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学会认真部署2012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全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与宣传活动,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制定纪念活动和宣传工作方案件。世界气象日活动期间,省局、省气象学会联合举办了世界气象日新闻发布会;张祖强做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回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省局门户网站联合新华社江苏分社制作专题宣传世界气象日,普及气象知识;各地气象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活动动态。
(责任编辑:王永庆)
山东省气象局走向城市“大客厅”纪念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现场公众填写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彦 通讯员孙明云摄影报道 3月24日,济南“大客厅”——泉城广场彩旗飘扬,人潮涌动。山东省气象局、山东气象学会、济南市气象局隆重举办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
围绕201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山东气象部门面向广大市民开展了气象科普知识咨询、气象科技服务推广,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等主体活动。纪念活动现场,移动气象台、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等众多高精尖的气象仪器、设备走向前台,与广大市民见面,附之以气象科技人员的现场讲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活动期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慧敏、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书长高洪波等省领导同志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向广大气象职工表示亲切慰问。
(责任编辑:王永庆)
广东气象卫星地面站气象日开放 上万市民参观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刘婷婷报道 3月24日是广东省气象局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的公众开放日,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学会、天河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举办开放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参加。
上午九时许,开放时间还没到,从广州各区过来的市民就已进入站区,卫星站四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呈现出热烈的气氛。在这些参观的市民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稚气未脱的孩童,还有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学生。
开放日活动为广大市民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参观学习、走近气象、了解气象的机会,为气象科普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科普活动中,市民们体会到的不仅是气象科技的独特魅力,还有广东气象人不断前行所付出的努力和深厚的气象文化底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众参观了卫星资料接收大厅,了解卫星数据实时接收,观看卫星从太空拍摄的云图。在卫星馆参观,零距离感受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的实物样星,以及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静止气象卫星的模型,在互动体验中不断了解卫星气象知识。在观测场,了解每天获取的天气第一手资料的出处,知道了气象要素的采集过程。在空间天气科普馆里,了解太阳家族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科普知识。借助气象卫星,公众看到美丽的地球。展示的内容还包括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车、风廓线雷达、移动式气象雷达、气象应急指挥车、气象与生活知识展板、不同时期的气象卫星处理设备及各式天线群等。
开放日专为小朋友们设置了的各种活动同样精彩。这边,天气主持人“兔子姐姐”和小朋友们的愉快互动,寓科普于游戏,着实让小朋友们学到了气象知识,同时也玩得开心,更向市民朋友们展示了广东天气主播的智慧与魅力;那边,广东新闻出版局和各学校组织的小记者们,热热闹闹的围绕在气象专家的周围,向专家们询问气象知识。
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庄旭东、天河区科协等领导莅临活动现场指导,庄旭东就气象部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开放日活动正式开始之时,首先举行了“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的启动仪式,庄旭东给社区代表赠送气象科普书籍、气象预警信号画报等科普材料。气象科普走进社区,旨在促进社区科普事业蓬勃发展,提高居民的科学素质。
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对气象开放日活动进行现场报道。
(责任编辑:王永庆)
云南开展丰富多彩的“3.23”气象日纪念活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达月珍 冯颖报道 为做好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3月23-24日,云南省局结合当前蔓延全省的干旱灾害,向公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23日,由15位气象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普宣传队在昆明市圆通山动物园向公众介绍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针对全省当前的天气气候实况,云南省气象学会还专门编制了“天气、气候、水和我们的生活”彩色宣传材料,向公众介绍云南近三年的降雨、水资源,以及连续性干旱出现的自然原因。
为迎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到来,云南省气象局向公众送出的另一个礼物是从3月23日开始,中国气象频道云南本地节目正式开始插播,云南的观众每半小时可以通过气象频道收看到云南本地的天气预报节目。24日,云南省气象局向公众开放省气象台、气候中心、影视中心等主要业务单位。上午9点开始,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进了省局业务大楼。省气象台派出了12位气象专家接待前来参观的公众,并且制作了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的PPT,由专人分批次向观众介绍。针对参观公众关心的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流程等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全天约有20000余名观众参观了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学会制作了干旱、大风、冰雹、雷击等云南主要的八种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宣传画页,共向公众发放了25000余份宣传材料,强化了“3.23”气象日科普宣传的品牌效应。
(责任编辑:王永庆)
闹市中的气象大集市——海南省气象部门举办世界气象日纪念宣传活动侧记
宣传活动现场
气象科普展板区
中国气象报记者熊瑛摄影报道 “今天怎么比平时还热闹?”3月23日一大早,在海南省海口市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明珠广场,路过的行人一眼就看出今日与平常的不同。1排堆满宣传材料的桌子、2辆装载着奇怪装置的车、24块五颜六色的展板,引得来来往往的行人纷纷停下匆匆前行的步伐,好奇地一探究竟。“哦,原来是气象局在这里搞世界气象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在飘扬着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标语的宣传咨询台前,人头攒动,咨询问题的、取阅宣传材料的、填写气象服务调查问卷的群众络绎不绝。“今年持续阴雨天气这么多,是什么原因?”“往年这个时候海南都挺热了,今年是否反常?”“听说今天冷空气又要来了?”群众们问得最多的就是今年的气候情况和最近频繁到访的冷空气。省气候中心和气象台的专家成了抢手人物,被记者和群众团团包围,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耐心的讲解和介绍。“防雷的宣传材料很有用!”一个黝黑的壮汉一边翻阅手中的小册子一边说道。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很受欢迎,工作人员来不及挨个递送,很多群众自发取阅,其中以灾害防御方面的材料最为畅销。“这个中国气象频道我每天都看,听了天气预报再出门有备无患啊!”在填写气象服务调查问卷时,一位大爷乐呵呵地说。
另一群人则满怀兴趣地围着气象现代化设备展示区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车和气象应急指挥车。“为什么打了这个炮弹就能下雨啊?”“炮弹是怎么发出去的?”“什么季节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在百姓眼中比较神秘,不少群众在发问的同时还好奇地摸摸教练弹,并请讲解的工作人员演示一下操作流程,与人工增雨设备来了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工作人员在耐心地进行一次次演示、一遍遍讲解的同时,还介绍了海南的干旱情况和作业的主要区域等内容,加深人们对人工增雨作用的认识。气象应急车周围也聚集了不少群众,人们查看着车身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资料,并到车上一睹视频会商、卫星通讯、气象小站等系统。
与这些地方的热闹所不同的是气象科普展板区,这里显得比较安静,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展板前,人们静静地仔细阅读上面的气象知识、防雷安全知识、人工影响天气、气候系统、气象法律法规等内容,不时小声交流两句。一位来自河南的毛大爷告诉记者:了解气象知识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在海南常见的台风和雷电等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知识很重要,知道它们是什么,怎么防,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做好防御。
据统计,3月23日活动当天,海南省气象局共发放各类气象宣传资料12000多份,接待参观咨询的群众2000多人。
(责任编辑:韩青)
湖南:创新形式开展气象日纪念活动
十佳气象科技创新人物颁奖现场。
湖南省气象局党组副书记陈晓元向气象信息员赠送科普书籍。
中国气象报记者杨玲 陈琼 通讯员姚宏权摄影报道 2012年3月23日是第52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湖南省气象局创新形式,在湖南省气象局预警中心,开展了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宣讲世界气象日主题、表彰气象“双十佳”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日活动,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
23日下午,来自省政府办公厅、省农办、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直工委等有关部门以及气象科技创新人物、气象信息员、主流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百余名代表走进省气象局,参观现代化气象业务平面,了解从预报预测、雷达卫星监测、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到农业气象业务等围绕社会需求所开展的各项气象服务,代表们认真听讲解、兴致勃勃地参观。
在随后召开的纪念世界气象日大会上,省气象局总工、气象学会理事长汪扩军宣讲气象日主题。同时,表彰了一批湖南省气象科技创新人物和气象信息员,并向气象信息员代表赠送了气象科普书籍。出席此次活动的湖南红网副总经理沈国清、湖南省科协巡视员田明星对湖南气象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大会由省气象局副局长潘志祥主持,党组副书记陈晓元作了总结讲话。
据悉,湖南省气象部门将以纪念世界气象日暨“双十佳”表彰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社会联动机制,实现气象预警服务与各部门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在防御山洪地质灾害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工作,适应和满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为湖南实施“四化两型”发展战略、建设“四个湖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韩青)
河南省气象局举办“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建忠 周爱春报道 3月23日,河南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联合举办了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市民前来近距离体验气象万千。
当天,省气象局在局大院内设立气象科普宣传咨询台,发放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同时,还举行了防雷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挂图展览。气象台、人影中心、农业气象遥感中心和气象影视中心业务平台也向公众开放,工作人员现场向大家揭秘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讲解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原理和电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等内容。
在活动现场,省气象局副局长孙景兰接受了媒体采访,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意义、河南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和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等。
(责任编辑:栾菲)
厦门:多种活动喜迎世界气象日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王美娜报道 3月23日上午8点半,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厦门狐尾山脚下外贸酒点路口半圆型的充气拱门上清楚的张贴着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沿途一路彩旗飘扬,厦门市气象局所在的狐尾山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200余名厦门群汇小学学生从气象主题公园经过世界气象名人区、气象仪器展示区等一路参观过来,感受气象文化,最后达到狐尾山顶上厦门市气象局所在地,参观了厦门市气象科普基地的精华部分“厦门市气象少年天文气象馆、穹幕电影院、海上明珠雷达塔楼”。这只是厦门市气象局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一个缩影。3月23日,厦门天空晴朗,很多热情的市民来参观厦门市气象科普基地,在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里汲取气象科普知识,在“海上明珠雷达塔楼“登高远眺厦门美景,在穹幕电影院观影。
据悉,为了更好的庆祝世界气象日,让市民有更多的机会走进气象,了解气象,厦门市气象局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迎接世界气象日的到来。3月23日,厦门市气象局举办“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气候变化展馆免费对社会开放,“海上明珠”雷达塔楼、穹幕电影院实行优惠票价,并加映场次,满足市民观影需要,联合有关移动、电信、保险进行气象科普和防灾宣传。厦门市气象局现场派发中国气象报3·23世界气象日增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小册子等,并进行气象问卷调查,直接地了解了市民对气象工作的要求和需要,以便更好的从满足市民、满足用户的角度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孙祎)
内蒙古:借助媒体扩大气象日活动宣传效果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薇薇报道 3月23日,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的主题,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各种纪念活动同时开展,异彩纷呈。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内蒙古区局提前安排部署,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上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就年气象日主题及意义、内蒙古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状况、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今年黄河内蒙古段开河气象服务、沙尘天气趋势、森林火险等级影响、近期天气情况、2011年主要气象灾害及“两个体系”建设情况向十余家媒体记者进行了通报。
会后,有关专家接受了内蒙古电视台新闻频道、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直播节目、内蒙古新闻网等记者的采访。记者们前往开放单位内蒙古气象台、气候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大气探测中心地面站对参观人员、讲解专家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孙祎)
青海:省局开展世界气象日宣传咨询活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戴随刚 通讯员赵海梅报道 3月23日,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学会组织有关单位气象技术人员、专家前往西宁市中心广场利用展板、各种气象宣传材料开展气象宣传和咨询活动,这是青海省气象局围绕纪念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
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不少晨练的群众和过路的行人都前来观看展板和索取气象宣传材料,了解气候变化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一上午时间,气象宣传人员就向社会群众发放应对天气气候变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和开展防雷减灾等各类宣传资料数千份,回答前来咨询有关气象知识及相关内容数十人(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孙祎)
北京: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李竞报道 3月23日,正值第62个世界气象日,北京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在中海雅园社区活动广场举行。气象工作者布设了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内容和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展板,开展气象科普咨询活动,发放气象科普宣传材料,进行社区气象科普需求问卷调查、气象科普知识有奖问答,丰富的气象科普内容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辽宁:气象科普知识走进小学生课堂
气象科普讲解员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小学生专心阅读气象科普书籍
小学生专心阅读气象科普书籍
中国气象报记者周恩泽 通讯员孙婧摄影报道 3月22日,辽宁省气象局与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开展了“气象科普知识走进课堂”活动。在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辽宁省科普报告团副团长王奉安为孩子们讲解气象科普知识,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为他们送去了一顿丰盛的气象科普知识大餐。为拓宽气象科普知识覆盖范围,辽宁省气象局还向文化路小学赠送了《辽宁省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常识》等千余册气象科普书籍。
(责任编辑:孙祎)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开展“3.23”世界气象日活动
拉萨市地面观测工程师李文华正在给学生讲解日照观测知识
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拉巴给学生讲解卫星遥感监测积雪、森林火灾、干旱等知识
中国气象报记者次吉 通讯员扎珠摄影报道 3月22日下午,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的40余名中学生前来自治区气象局观摩学习。学生们参观了拉萨市气象局地面观测场、自治区气象台预报会商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影视中心、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等,气象专家向学生们讲解了地面观测知识,展示了气象设备,介绍了气象知识,并发放宣传资料和《中国气象报》世界气象日专刊报纸,使学生们对气候变暖、遥感监测、防雷减灾等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还将召开专家座谈会,结合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开展专家讲座。自治区气象局还在《西藏日报》、《中国气象报》上组织了两期防灾减灾专版,呼吁全社会关注天气、气候和水,关心气象。“通过观摩学习,使我懂得了珍惜水资源、爱护人类生存的气候、关心天气等方面的知识,我们作为学生,要从现在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西藏的蓝天碧水。”参观学生潘雄说。
(责任编辑:苏玉君)
青海:多部门专家共话世界气象日主题
座谈会现场 戴随刚 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戴随刚 通讯员宁新红报道 3月21日,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学会邀请省科技厅、省环保学会、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科院、省国土资源厅、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民航青海空管分局、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以及气象部门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 “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主题进行交流探讨。这是青海省气象局围绕纪念世界气象日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国胜主持会议,副局长孙安平作了总结讲话。
与会者认为,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敦促人类重新审视自身活动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其给自然界带来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以及大自然据此给予人类的反馈,汲取前进动力。同时,与会者对近年来青海气象部门积极改进服务方式,主动及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气象预报给予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高气象工作服务广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局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孙安平指出,作为“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时又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东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域,气候变化有明显的超前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安全评估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不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对天气、气候和水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科学预测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提高人类利用天气、气候和水改善生产生活的能力。新时期气象部门要围绕青海实际,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天气、气候与水资源的科技支撑能力,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做好为各行各业的气象服务工作,努力减轻工农业生产面临的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对生产造成的风险;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使天气、气候和水为青海高原社会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苏玉君)
山西:“气象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
活动期间,一位身穿锣鼓表演服装的村民利用休息时间领取科技资料 张向峰摄影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张向峰摄影
活动期间,一位村民抱着小孙女一起领取科普资料 张向峰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向峰 通讯员赵海英报道 3月20日,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却热闹非凡。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敲着欢快的锣鼓,迎接山西省气象局和山西省科协的两辆“科普大篷车”的到来,这是由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科协、山西省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气象科普大篷车三晋农村行”活动启动仪式的现场。来自寿阳县14个乡镇、206个行政村的200多名农村气象信息员,宗艾镇300多名中小学生和广大村民,热情洋溢地参加了这场农村气象科普大聚会,拉开了山西3·23世界气象日活动的大幕。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气象科普工作,山西气象部门开展了面向社会、面向农村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农民朋友的防灾减灾仪式,为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营造了良好氛围。3月20日至6月30日,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科协、山西省气象学会将联合举办山西“气象科普大篷车三晋农村行”大型气象科普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将在全省农村,围绕气象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建设、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服务体系建设等主题,以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和农业气象科技知识为重点,通过编辑出版科普挂图、图书、小册子、印发科普报刊、制作各类展板、编发三农手册等等,广泛开展以气象信息员为主题的气象科普培训及气象科普咨询和宣传活动。同时,气象科普专家,农业气象专家,科研专家等将深入农村,为广大农村信息员提供授课和培训,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农业生产指导,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科普知识讲座等等。一系列活动为增强广大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启动仪式上,山西省气象局和省科协共同向寿阳县农村科技骨干赠送农业科技书刊900多册。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科协、山西省气象学会以及晋中市气象局、晋中市科协、晋中市气象学会、寿阳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责任编辑:孙祎)
天津市气象局迎来少儿采访小分队
图为小记者们在气象影视中心亲身感受“气象主播”。
图为小记者们采访市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刘锡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赵敏摄影报道 3月20日下午,天津市气象局迎来一支特殊的采访队伍,他们就是天津电视台少儿艺术培训中心的“小记者”。刚刚走进气象局大门,一个小朋友就手持话筒,对着跟拍的摄像机说到:“马上就要到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了,今天,我们带领大家走进天津市气象局,看看天气预报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
天津电视台少儿艺术培训中心的贾蔚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想在上3.23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做一档特别节目在少儿频道播出,为广大少年朋友进行一次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加小朋友们对气象科普常识的了解。
小记者们第一站是到气象影视中心,在演播厅里,气象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气象预报节目的制作流程。小记者们惊讶地感叹道:“原来气象预报节目不是电视台做的,而是气象局做的啊!”“快看,我‘隐身’了!”,原来这位小记者身穿蓝色上衣,由于该演播室的背景板是蓝色,所以被“抠像”技术变成了“透明人”。当主持人告诉小记者这个原理后,他们还不忘对着摄像机,将刚刚学到的知识录制下来,希望尽快告诉更多的小朋友。
来到气象科普馆,小记者们更是被各种气象仪器深深吸引。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刘锡兰指着一个躺在圆弧里的大玻璃球说:“过去观测日照都要用到这个仪器,借助的是透镜原理,把一张纸放在玻璃球下,太阳晒过来的时候你们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吗?”一个小记者迅速给出正确答案:“会燃烧”。面对风力模拟器、龙卷风形成器、雷电演示仪等各类模拟仪器,小记者们来回看了好多遍,临走前还流连忘返。
最后一站小记者们来到了天津市气象台会商室,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刚。一听说是首席预报员,小记者们立刻拿起话筒,大有要开展深入采访的架势:“现在天津已经进入春天了吗?”、“今年天津为什么下雪这么少呢?”、“为什么南方雨雪不断呢?”面对一个个问题,赵刚一一为他们进行了解答。
临走前,贾蔚老师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次采访活动很成功,不仅录制了很多素材,还让小朋友们对气象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可以说是为孩子们揭开了气象预报的‘神秘面纱’。这次录制的节目,我们将在周五晚上在天津少儿频道播出,让更多的小观众认识世界气象日。也希望借助我们的平台,让更多小朋友了解气象知识。”
(责任编辑:李文勤)
江西:感受气象的“万千变化”
来自南昌铁路局的“动姐”参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
中国气象报记者钟微 通讯员饶志娟报道 3月18日,江西省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学校、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市民。这是江西围绕纪念世界气象日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
8时30分开始,来自南昌市育新小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以及广大市民分批参观了省气象台、气象影视制作中心、气象信息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等单位,省气象局工作人员为参观者播放气象科普专题片,气象专家为参观者讲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普及防御气象灾害尤其是防御雷电灾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江西教育学院大一新生余东明是一位气象爱好者,从高二开始,他就试着自己制作天气预报。他对记者说:“参观了省气象局,我才知道以前自己的天气预报制作方法太粗浅了,原来天气预报有这么多的科技内涵!
来自南昌铁路局的“动姐”给参观的人流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经常在列车上听着气象科普知识的她们都是第一次来到省气象局,参观了省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听了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的讲解后,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气象与铁路交通安全密不可分的关系,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旅客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提高旅客的防灾减灾意识。
(责任编辑:苏玉君)
湖北:在世界气象日体验气象科技魅力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李傲报道“各位观众,上午好,欢迎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小三年级的商涵菲小朋友第一次在镜头前体验了一把当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感觉,“原来电视上的天气预报节目是这么做出来的,可真是太神奇了!”
3月19日是湖北省气象局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的对外开放日,武汉中心气象台、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省气象影视中心等单位面向公众全天开放,为促进公众了解气象,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科普知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活动当天,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小的近300多名小学生、湖北大学的近50名大学生在这里观看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演示,了解了卫星云图的科学用途,看到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验了气象节目主持的荧屏风采,现场感受气象科技所带来的非凡魅力。
“不来气象部门不知道,原来天气预报这么有科技含量!”
气象部门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也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19日一早,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卫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腾讯大楚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聚焦湖北气象,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就气象部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和空中云水资源等方面接受了媒体专访。
据了解,开放日仅仅是湖北省气象部门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一部分,3月中旬开始,湖北省级天气预报节目、《湖北天气》官方微博就开始进行纪念活动的相关宣传工作。开放日之后,湖北省气象局还将举办“湖北省气候变化事实和影响评估”、“卫星遥感生态监测”等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户气象需求及气象科普问卷调查等活动。
(责任编辑:苏玉君)
辽宁:小学生探索气象奥秘开启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小学生触动电子显视屏亲身体验气象奥秘
小学生认真填写气象调查问卷
中国气象报记者周恩泽 通讯员董博 马晓晨摄影报道 “这是什么仪器?”“今天下雨,还能测出太阳辐射吗?”“雨量怎么计算?”3月17日的沈阳市气象科普馆热闹非凡,充满好奇心的参观者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世界气象日期间,辽宁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3月17日,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来自沈阳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辽宁分院的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共同走进了沈阳市气象科普馆,参与探索气象奥秘活动。
在气象科普馆内,气象工作人员向参观者演示了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介绍了风向风速测试仪、龙卷风模型、雷电演示等仪器,让前来参观的学生及家长大开眼界。
“我从小就对气象很感兴趣,一直觉得风雨雷电中藏了很多秘密,今天特意和爸爸一起来到气象局,不看不知道,天空真奇妙!”来自文化路小学的梁中正今年10岁,他在参观科普馆时,边观看边认真记录。
在气象观测场,气象工作人员打开百叶箱,为到访的参观者演示温度、湿度等各类气象数据的采集过程。
沈阳市文艺一校三年级的吴佳容爱好摄影,他的父亲特地把照相机拿来,让她为观测场内的仪器拍照,回到学校之后向同学讲解。
活动期间,辽宁气象部门还向参观者发送了各类气象科普宣传材料近3000份,收回调查问卷200余份。
据了解,3月17日的探索气象奥秘活动只是辽宁气象部门纪念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的一个开始,在接下的一周里,气象部门还将组织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进地铁、走进你身边的气象、气象科普知识户外宣传等系列活动,并通过新浪辽宁气象微博、气象手机短信、及其他社会媒体介绍201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宣读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M·雅罗的2012年世界气象日献词,发布《辽宁省2011年气候公报》《辽宁省2011年气象灾害公报》《辽宁省2011年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报告》,通过辽宁日报专版刊发世界气象日专版。
(责任编辑:孙祎)
北京:一座大舞台同唱两幕科普戏
3月18日,纪念世界气象日暨北京市第十届“走进科普的春天”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郊观象台召开。
中国气象报记者曹冀鲁 李竞报道 3月18日,清早起北京南郊观象台前人潮涌动。在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前来参观的市民百姓和中小学生们排起了长队,他们与气象部门以及市相关单位科普专家们汇集一堂,参加纪念世界气象日暨北京市第十届“走进科普的春天”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和开放活动。
观象台前彩虹拱门烘托着节日氛围,彩球悬挂的“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和“践行北京精神,科普走进生活”标语分外醒目,展示着科普活动的主题。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市科协、市教委、团市委、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等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博物馆科学家出席启动仪式,500余名来京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和近千市民们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和开放活动。启动仪式上,市气象局副局长邓北胜致欢迎词,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市科协的领导同志先后讲话,原中国科技馆馆长、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宣布纪念世界气象日暨北京市第十届“走进科普的春天”系列活动启动。同学们向来宾敬献了红领巾,接受了一批气象等科普读物图书。
启动仪式后,市民和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观象仪器,参与现场的科普活动,尽情地享受着科普活动“大餐”。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观象台活动现场布置了200多块气象、环保、节能等内容展板科普,专家志愿者在现场开展了科普咨询、气象科普有奖问卷调查等活动,为公众们发放《中国气象报》专刊和科普宣传资料等,气象应急车、边界层探测车等在现场陈列供参观。活动大厅现场为公众们循环播放世界气象日主题宣传片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片。观测场里,气象人员的现场讲解和演示让参观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天有近三千多市民陆续到市观象台参观学习,同时气象北京微博互动吸引了大批网友粉丝,驻京新闻媒体记者赶来进行了报道。北京天文馆及地质、排水、植物等行业的博物馆和相关单位也进行了科普宣传活动。
北京朝阳、昌平、丰台、怀柔、延庆等区县气象局也开展了气象台站开放和在公共场所气象科普活动。世界气象日期间,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和密云气象局到上甸子水晶石小学开展气象科普共建活动。北京市气象局有关单位和北京气象学会还将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纪念世界气象日系列科普活动。
宁夏:红风车扮靓气象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柳荐秋摄影报道 3月17日-18日,每一个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参观的小朋友都得到了一份惊喜――带着“笑脸”的红风车。
此外,为配合“3·23”世界气象日活动,宁夏气象局还精心制作了笔筒、拉杆笔、环保袋等多种宣传品,将气象知识和法规条例的内容印刷在宣传品上。气象日活动现场还开展了有奖问答和问卷调查活动。
四川省气象局举办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桑剑报道 3月18日清早,一群来自成都市石室中学的孩子们便在四川省气象局大院里闹腾开了。他们人手一个笔记本,分头前往各个参观点,认真记录着在气象局的见闻。“我们每个班选出9名代表来气象局参观学习。”带队的老师说,“同学们回去还要把今天看到的、学到的告诉给其他同学。”
为进一步推动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社会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四川省气象局围绕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主题,开展了气象台站开放、气象科技装备展览、气象业务现场模拟等活动,组织了现代化移动气象设备、防雷装置以及气象应急指挥车、自动气象站、避雷针、野外观测车、人影火箭车等气象设备展示。在开放活动现场,气象局还开展了人影增雨作业等业务模拟演练和气象科普咨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石室中学、金建小学等院校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广大热心市民自发前往省气象局与气象专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了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和天气气候变化、防灾避险等知识。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待参观5000余人次。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栾菲)
河北:走进开放日活动感受“气象万千”
中国气象报记者达芹
3月17日8时30分,河北省气象局准时对外开放,来自石家庄大马庄园小学的100名学生成为了开放日的第一批小客人。“每个班级可以来15个人,我们是老师挑出来的。”当记者询问怎么被选中来参观气象局时,小学生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演播室里“过把瘾”
“气象影视中心就是制作天气预报的地方……”气象节目主持人高程引导着小学生们参观。“我在电视里见过他,”小学生们说道。
“下面我们到演播室参观,小朋友们可以‘体验’做天气预报主持人。”和刚刚积极回答记者问题时的态度不一样,刚刚进入演播室里的小学生们则显得有些害羞。高程见此情景率先站在了摄像机前演示了一番主持的情景。“可是后面只有一块绿布啊?”小学生们活跃起来。原来,天气预报节目采用的是“抠像”技术,主持人站在绿色背景前,身后并不是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预报信息,而是像拍照时背景一样的一块绿屏。录制节目时,摄像机取下主持人的人像,和气象云图或者预报信息合成到一起,就形成了大家看到的节目。“这位穿绿衣服的小朋友过来试试。”“oh my god!”学生们纷纷叫着,“她变透明了!”“所以,‘抠像’技术要求主持人对穿着要十分在意。”高程解释道。
“我也上去指指!”……学生们听完讲解后争相体验起来。“我家4岁的宝贝现在每天看天气预报认字呢,真应该带他一起来。”大马庄园小学的带队老师遗憾的说。当得知气象局下午还将对公众开放时,这位老师当即下了决定,“下午就带他过来!”
“应急车可不能少”
“这里头都装啥了?”记者在气象应急车的展示场地前,不时听到公众的疑问。应急车前,长龙一样的队伍排了起来,参观者们翘首以待,都希望着早点进到车里看个究竟。
“应急车就像一个袖珍的观测场和移动的气象台,灾害天气发生时,可以开到现场采集气象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还可以通过卫星系统进行连线,和你们刚刚参观的气象台进行视频会商。看,电视里就有你们了!”信息中心的气象专家在车里一遍一遍的向参观者介绍应急车,“大家下车后还可以看看车顶的天气雷达,像盘子一样……”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原本枯燥的知识修饰得生动形象。
气象应急车的展示是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的保留项目,公众关注度非常高。“应急车可不能少,孩子们对这个最感兴趣了。”当省局的开放日还在筹备的过程中时,河北省气象学会首先协调起应急车的开放程序。为此,省气象台与信息中心通力合作,早早就把车辆开进场地,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为公众参观提供完美的服务。
不光应急车,所有摆放出来的气象仪器都成为了公众追捧的对象。日照计、气压表、温度计、湿度计、风向风速表、增雨防雹火箭弹模型、自动气象站前无不围满了观众。
两套方案应对不同公众需求
邢台学院从事地理教学的老师们应河北省气象局邀请,一大早特地从邢台赶到石家庄,省气象台、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门为老师们开辟了“新课堂”。“和给公众讲的知识不一样,那个通俗易懂,这个就比较专业。”专家特意准备了两套方案,应对不同受众需求。
面对自发前来的公众和学校组织的学生,省气象台专家从河北天气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讲起,为引起参观者的共鸣,着重就大家熟知的“96·8”暴雨、2009年暴雪进行详细介绍,并把气象预报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作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而面对邢台学院的教师们,省气象台专家从基本情况、预报服务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的工作进展等方面主要介绍了省气象台的工作,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
在跟随参观者转场的过程中,刚从气象科研所出来的参观者极力推荐着刚刚听过的讲座,“就在5楼,快去吧,可有意思了。”卫星遥感监测沙尘、大雾、海冰、积雪、森林大火等等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灾害,吸引了公众的视线。当听到我国发射的气象卫星无论质量还是应用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时,公众们连连惊叹“好牛!”。
“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希望公众了解气象知识,提高防灾意识,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类气象灾害……”河北省气象学会秘书长李根娥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准备离开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是自己看了天气预报之后要求来参观的,学到了很多知识,他就是遗憾刚刚在演播室没‘上去指一把’,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