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气象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全省气象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气象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极大增强。
1、探测网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和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建设一期工程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开始起步,监测业务拓展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完成了20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和64个一般自动气象站建设任务,完成了汉中、安康L波段高空探测雷达换型;建成了延安、西安沙尘暴和延安、榆林、安康、汉中酸雨观测站;建成了西安、延安、榆林、安康、汉中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建成了EOS/MODOS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完成了安康、商洛、延安、渭南等8个市局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利用站建设。西安、榆林、安康、延安新一代天气雷达相继投入观测运行,汉中新一代天气雷达完成了土建工作,宝鸡新一代天气雷达完成了选址工作。2005年1月启动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建设一期工程,涉及10个观测领域,51个观测项目,共建立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站点207个,涉及台站84个,初步建立布局合理的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完成了全省闪电定位监测网的建设,包括9个探测站和省级中心站。全省建成了320个人工雨量站,在秦岭北坡布设了15个自动气象(雨量)站。
2、通信网络建设成效明显。气象信息网络传输、加工和共享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租用移动和电信SDH电路完成了全省气象宽带广域网建设,省—市、市—县(含雷达站)传输带宽达到4兆;建成了省级高速计算机局域网,主干速率达到千兆;完成了渭南、西安、咸阳等8个市局计算机局域网升级改造,全省所有县气象局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市、县计算机局域网速率达到100兆,建成了省到市可视会商和视频会议系统,部分市局建成了市—县会商系统;中文电子邮件办公系统延伸到全省所有市、县局,省、市局和大部分县局实现了与国际互连网的接入,全部建成了气象信息网站(页),建成省地县三级农村综合信息网站109个。
3、预报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引进了理论浮点计算速度为640亿次/每秒高性能计算机和中尺度MM5数值预报模式,使用23层3重嵌套(15-45-135公里)。常规天气预报按照精细化要求取得明显进步,其中省台24小时预报按12小时间隔制作发布,并给出降水量值,早晚两次制作发布全省分县预报;市台按6小时间隔制作24小时、按12小时间隔制作48小时预报并对外发布;还实现了中期天气预报时段的全省分县天气预报。短时天气预报正式向社会发布。天气预报流程由传统的手工为主的定性分析方式向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分析的方向转变。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我省天气预报业务新格局已经形成。暴雨预报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沙尘暴预报正式列入预报业务;应用气象的领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宽,已成为天气监测、预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预报降水质量24小时TS评分稳定在70分以上,整体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在西北地区处于前列。
4、业务服务领域有了新拓展。 “十五”期间组建了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开展苹果气象服务。成立防雷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雷电检测、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业务以及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了植被生态遥感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并被省政府列入常规业务,在国内同行业中处领先地位。全省各级台站广泛开展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服务。在西安等主要城市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医疗气象预报、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城市环境气象服务。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得到健康发展。省台、部分市台和一些县气象局开展了地质灾害等级预报,省台开展了流域面雨量及洪水灾害等级预报服务。开展了土壤墒情综合监测业务和干旱预警服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城市灾害气象服务。以增雨和消雹作业为主的人影工作得到较大发展,目前全省一半的县都建成了标准化炮站,新增车载流动火箭发射系统已达 63 台,防雹作业高炮82门。预报服务手段除了常规的电视天气预报、电台广播天气预报、报纸外,还通过“12121”信息电话和手机短信、网络,发布形式多样的天气预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将预报、雨量和预警信息传递到有关领导和部门。
5、对外合作有了新进展。广泛开展局校合作,培养急需人才。我局先后与南京气象学院等9所院校合作送培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5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70余人。通过共建实验室,强化部门间的技术合作,与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建了“黄土高原气象—地质灾害实验室”,与西安农林科技大学共建了“农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广泛开展局局(厅)合作,拓展业务服务领域,先后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地震局、省环保局、省民政厅等7厅局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合作,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
6、基础设施有了新变化。省级综合气象科技楼建设完成并使用。省、地、县三级台站的职工住宅上了新台阶,职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1.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70%。按照 “统筹规划、综合配套、多方筹资、控制规模、提高档次、分类管理” 总体思路和 “改一个成一个,总体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安排了部分台站的综合改善,基层台站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
7、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省气象部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职工队伍总量控制较好,形成了结构和素质不断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由行政管理、业务科研和科技服务并举的三支队伍,各级领导班子知识、年龄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逐步提高,科技服务人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经营管理能力得到较大改善。
8、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狠抓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巩固和提高文明行业创建成果,积极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开展创建学习型部门和单位活动。目前,省气象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机关;气象系统被省文明委和中国气象局命名为“创建文明行业先进系统”。省气象局和吴旗县气象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气象系统103个应创建单位,建成省级文明单位8个,市(地)级文明单位49个,县级文明单位46个,市级文明系统2个。
9、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得以加强气象法制体系建设有了新突破,气象行业管理水平与标准化建设显著提高,气象事业结构在动态中不断调整。全省气象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思想上、源头上、体制上加大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全省气象事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全省统筹协调的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形成,以地基、天基、空基为主的地面气象监测网急需建立并完善,国家气候系统观象台、国家基本天气观测站、国家中尺度观测站等站网布局急需重新规划调整,气象监测能力不强等,仍然严重制约着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二是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体系,特别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尚未建成。三是空中水资源的开发以及风能、太阳能的利用还亟待加强,特色产业、环境能源、经济发展重点区域气象保障服务非常薄弱,地方气象事业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四是气象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尚不健全,气象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不强。五是全省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建设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功能划分不明,业务平台设置还达不到“一流台站”建设要求,尤其是40%的基层台站地处高山、村镇,出入县站的道路状况差,饮用水困难,交通不便。六是与“三个气象”理念和多轨道业务相适应的新的业务技术体系尚未形成,加快我省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总体要求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规划,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构建全行业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气象业务新格局,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西部大开发,为“一线两带”、“四大基地”和“生态陕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气象服务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突出“统筹、协调、效益”。坚持“三个气象”理念,努力提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服务能力。坚持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坚持把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作为动力,构建陕西气象行业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气象业务新格局。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
(三)主要目标
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和完善陕西气象行业业务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在省内各行业现代化建设处领先地位。逐步完成 “四大功能平台、六项工程体系、两个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天气预报质量提高5%-10%,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85%,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15%以上。“一流台站”数达到50%以上。建成全国气象行业文明系统。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拓展多轨道气象工作,构建集约化气象功能平台。
(一)拓展多轨道业务,构建“四大功能平台”
1、发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
增强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加强气象灾害、公共事件以及重要区域、重大活动现场监测、预警预报和快速应急气象保障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体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需求,加强专业气象能力建设,提升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能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预评估和后评估,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全程气象保障。按照以人为本原则,不断开发与民众工作、生活、健身、医疗和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气象信息。广泛利用电视、手机短信、广播、街区显示屏等手段,实现气象信息进社区、进农村目标。
强化气象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把气象发展战略纳入全省安全战略范畴,使气象事业更好地为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食物安全、水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提高气候变化预估水平,加强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工作,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开发气象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气象资源的保护,采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有力措施,减轻天气气候事件带来的损失,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突变。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气象资源的普查和评估,根据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制定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区划,建立示范基地。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高人工降雨效果检验的科学水平,探索人工影响、调控气候的机理和途径。开展多领域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和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大气环境的气象保障能力。
2、构建集约化“四大功能平台”
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气象预警预报、预测和评估业务,重点提高天气气候特别是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提供连续、滚动、无缝隙的预报产品。完善和规范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系列,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位置。增加气象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构筑专业气象服务平台。
构建一体化综合观测平台。以气象部门为主体推进行业气象观测站网共建和数据共享,重点发展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接轨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现“一站多能”。按照“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天气观测站”调整现有观测站网布局和分工,构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天气观测网。逐步取消或取代大部分气象台站的人工并行观测和目测项目,逐步实现高稳定度自动化地面观测,发展气球高精度探空系统。
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数据处理业务流程和规范、数据政策和数据处理标准、质量控制体系。推进全省气象广域网向电信公用基础设施为主的宽带网络过渡。建立涵盖试验考核、运行监控、网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物资保障等的综合气象技术保障系统,建立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资源共享平台以及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构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加强研究型气象业务建设,整合数值预报模式、气象观测技术和观测方法等领域研究开发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气象工作科技内涵。发挥气象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建立研究型气象业务中作用,形成科研与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有效机制。建立健全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增强教育培训能力,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改善队伍专业知识结构。
3、拓展六条多轨道气象业务
天气预报工作着重加强0-10天天气及相关灾害预警预报、延伸期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以及相应的观测、信息处理、服务,提高预报水平和专业化、精细化程度,增加天气预报的科技内涵。
气候预测工作着重加强模式研究开发,开展气候系统监测与诊断、短期气候预测、气候系统影响评价、气候应用与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着重加强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估、应对措施等科技支撑等工作。提供有代表性的预估产品,开展我省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的综合评估,为气候变化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农业气象与生态评估工作着重加强农业气象监测、情报预报、服务及灾害评估与防御对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和设施农业的气象调控工作;开展生态气象监测、生态系统演变评估预测,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气象服务能力。
大气成分预测评估工作着重加强对气溶胶、沙尘暴、空气质量、酸雨、温室气体、臭氧、黑碳等进行观测、分析、研究、预警、预报、评估与服务,减缓与大气成分有关的各种污染与灾害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重点开展人工降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高山增雪、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服务、重大社会活动保障工作。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着重加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研究开发工作,增强对下指导能力,提高我省雷电灾害的整体防御能力。
(二)重大工程体系建设
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需要统筹气象事业相关领域的建设任务,重点实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及气候变化应对、气象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人工影响天气、雷电与气候生态等“六项重大工程体系”建设。
1、公共气象服务工程体系 建成全省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现代化的服务平台,向全社会提供生动、丰富、科学、可视化和精细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实现集多种服务于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更好地体现气象服务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窗口作用。重点建设服务产品加工处理系统,完善气象预警发布系统,强化农村和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2、气象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灾害预警体系,形成台风、干旱、雨涝、区域尺度灾害性天气以及交通运输、化学品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灾害预警系统,全面提高对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精细、准确和及时预报警报水平和服务能力。主要任务是强化灾害预报预警功能,增强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建设,建立防灾减灾决策指挥和科学的灾情评估体系。
3、气候预测及变化应对工程体系 发展短期气候数值模式和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系统,建立滚动的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进一步提升我省气候变率与气候变化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价及应用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并完善气候应用服务系统,重点增强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提供影响评价等咨询服务,重点加强应用气候业务系统建设,全面提高气候预测预估能力和水平。紧密围绕适应和减缓两个主题,建立并完善气候变化预测、预估、评估、应对和技术支持系统,增强我省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对我省敏感经济领域、区域以及重大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大力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建立食物安全气象保障体系。
4、综合观测和信息工程体系 对现有系统进行科学评估,整合资源,优化站网布局,建成气象综合观测体系以及与上述体系相适应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支持保障系统。完善由地面常规观测、高空观测、特种观测、地基车载移动观测构成的地基气象观测平台,建立由多种飞机、平飘气球和气象探测火箭组成的空基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以及由风云系列卫星为代表组成的综合对地观测平台。建设综合通信系统和高速计算机网络、高性能计算机共享系统以及省级科技平台气象数据中心。
5、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体系 建立重点地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完善作业指挥系统,紧密围绕防灾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建设,积极实施人工降雨作业,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技水平以及作业催化能力。主要任务是完善天气云况监测预测系统,构建各级人影作业指挥体系。
6、雷电与气候生态工程体系 建立雷电业务技术体系,增强业务服务能力。雷电业务包括雷电监测、雷电预警预报服务、雷电检测与技术服务、雷电基础理论研究等。加强省级雷电业务中心能力建设,促进省级雷电业务、科研和服务三位一体,提高科技含量,基本形成雷电研究、监测、预警预报和防雷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业务体系。针对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气象服务特点。加密全省土壤商情监测网。完善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开展气候变化对陕西省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建立陕西省现代农业气候区划。加强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科研与应用服务能力,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定量评估。建立渭北优势果业基地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立畜牧业基地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立陕南中草药材种植基地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重点开展省级生态气象服务,市、县针对当地重点生态区域或重大生态对象开展监测、预测、评估服务。
四、重点项目建设
两个重点建设项目是我省上报中国气象局《陕西省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陕西省“十一五”气象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及2020年展望》的重中之重的组成部分。两个重点建设项目将按照国家和地方7:3的投资比例共同筹资建设,项目总投资需要3.4亿,其中需要国家投资2.4亿,陕西省投资1.0亿。
通过两个重点项目的建设,为我省未来15年气象事业“六大工程体系”建设的全面完成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极大提高全省局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服务项目
1、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完善由国家气候系统观象台、国家基本天气观测站、国家中尺度观测站组成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网,完成全省自动气象站建设。建设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系统,在全省建设中小尺度地面监测网,以站网格距10 X 10千米,全省共布设自动雨量监测站2000个,基本达到每个乡镇一个,其中布设50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全省主要大中城市气象自动监测网络,在大中城市主要城区内,建设可代表不同下垫面的6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网,站网密度为1~5千米,其布局密度由主城区向城市郊区逐渐减小。
建设地面车载移动式气象综合观测系统3个,包括移动式自动气象站和GPS定位系统以及天气雷达系统、卫星通信双向站(VSAT)、移动数据通信(GPRS、CDMA)、无线扩频数据通信、甚高频无线话音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地基气候系统观测网建设。完善沙尘暴监测网,对大气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建设3个大气成分监测站。建设1个大气本底监测站。建立7个B级沙尘暴监测站。建成70m气象塔进行大气边界层大气污染探测。开展十个地级城市大气环境、城市酸雨、紫外线、花粉浓度等特种气象监测,建设48个加密空气污染浓度监测系统。6城市开展风廓线仪和激光雷达城市大气边界层探测。
启动全省生态气候环境监测服务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在全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建立自然物候监测点,建设94个土壤水分监测点,进行土壤水分和干土层、降水渗透深度的监测,开展旅游气候监测。
地基遥感和中高层大气探测系统建设。完善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实现多普勒雷达探测信息全省共享。在重点防汛地区(渭南)和商洛市布设C波段局地警戒多普勒天气雷达;在6个人影作业重点市(县)布设小型移动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全省天气雷达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全省闪电定位监测网,建设能覆盖全省的云地闪监测网和覆盖陕北、关中等重点区域的云间闪监测网。建设对流层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GPS大气参数探测站网。
高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完成西安高空探测站L波段雷达设备换型;建设延安GPS探空系统;建设无人驾驶飞机试验基地,开展无人驾驶飞机气象探测试验。
气象卫星监测地面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建设。完善省级极轨气象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在全省十城市气象局建设气象卫星数据DVB系统;完成市级同步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建设与改造,建设省级气象卫星数据信息共享系统。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7600万。
2、气象灾害信息传输与资料共享系统建设
气象灾害信息网络与资料共享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省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省级单项气象灾害信息系统,市级、县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连接以上系统的覆盖全省各县的宽带通信网络系统,气象卫星广播通信网,省级气象业务异地灾难备份系统,视频会商系统等。
省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应具备资料收集和加工处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维护、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检索、资料归档、数据分发、用户管理与安全控制和数据的Web共享服务等功能,实现实时灾害信息和历史灾害信息共享。
宽带通信网络系统采用SDH方式,建设省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与各省级单项气象灾害信息系统、市县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的宽带广域连接,是气象灾害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气象卫星广播通信网主要负责全省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建设气象卫星接收站的升级,提高卫星、雷达、自动站等实时监测资料的接收能力,并与各级灾害信息系统接口。
视频会商系统以宽带通信网络系统为基本通道,构建多媒体视频会商系统,各分会商室之间能够实时交互收看到对方的信息,包括音频、视频、电子信息、操作演示等。其中省级8个主要涉灾部门之间、省级与10个市级之间的远程视频会商系统采用中央视频控制单元(MCU)解决方案,各市级与县级之间采用软件解决方案。
建设省级气象业务灾难异地备份系统,当出现重大灾害等紧急情况使现有省级业务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时,异地启动该系统,保持省级气象业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4060万。
3、气象突发事件及精细化预报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建设
全省共建设三套应急系统,陕北、关中、陕南各一套。每套应急系统由现场气象探测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加工处理服务系统和保障系统四部分构成。
现场探测系统负责灾害现场及附近气象情况的实时监测,包括移动式天气雷达系统、自动气象站和GPS定位系统等。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主要为气象探测、预报制作、服务、指挥等信息交换提供支持和保障。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双向站(VSAT)、移动数据通信(GPRS、CDMA)、无线扩频数据通信、甚高频无线话音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信息加工处理服务系统负责对获取的各种气象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并与省气象台或临近市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制作出符合现场需要的气象信息和气象预报警报产品,为现场指挥部提供专用气象决策信息。系统包括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气污染扩散数值模式和小区域高精度浅层风场预报模式等。
建设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中期跟踪预报系统。对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结合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通过探索大气环流运动规律,研究及开发滚动的3-10天天气预报系统,并能及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和建议。
建设灾害性天气发生短期预报系统(1-5天预报)。利用中国局、欧洲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建设3天内以12小时为间隔、3天以上24小时为间隔的精细化预报系统。完善目前现有的预报方法和手段。
灾害性天气邻近预报、预警系统。在中尺度加密资料和雷达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建立灾害性天气短时(0-6小时)强度和落区预报系统。同时建立暴雨、雷电、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系统。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1615万。
4、城市和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城市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包括: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城市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城市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建设、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包括:监测分系统、预警服务分系统、通信传输分系统等部分的建设。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5180万。
5、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成立干旱遥感监测服务实体,开展干旱评估预警业务;建设干旱遥感监测综合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94个土壤水分监测点;建立遥感干旱监测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干旱遥感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业务平台的开发;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业务。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474万。
(二)生态气候环境与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1、生态气候环境监测评估预警服务系统建设
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网:升级改造省级NOAA、FY、EOS/MODIS、LANSAT TM、SPOT、中巴资源卫星资料接收及处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我省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手段。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高新技术,对全省生态气候环境、气象灾害、作物产量等进行客观、全面、快速、准确的动态监测。
地面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以现有气象观测网为依托在全省建立100个地面生态植被监测点;在秦巴山区建立30个小气候监测点;在农业主产区建立35个土壤微气候监测点;在陕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20个综合生态监测点。
大气成分及环境要素监测系统:大气环境监测是指对生态环境及大气质量有明显影响的大气特种监测。建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大气光学厚度、大气浑浊度、大气尘降、大气水分含量、太阳辐射、酸雨等监测站点10个。
气候生态环境评估预警服务系统平台:建立气候生态环境评估预警服务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态气候环境综合信息数据库、气候系统数据库支持下,以各种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评估和预测不同生态区域、人与气候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围绕气候生态环境变化、不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相互影响等重大问题,定期及不定期的提供全省及不同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与保障服务。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6650万。
2、陕北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评估服务系统建设
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100个风速、风向监测点,6个太阳辐射监测点,对陕北风能、太阳能资源进行监测。
依托多年来开展气候资源评价的经验和现代气象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数理统计、流体力学等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评估系统。
利用陕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系统和上述观测资料,对陕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状况进行详细分析,计算陕北地区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太阳年辐射总量,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结合数字化地形图和地表粗糙度情况初步评估这一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利用初步评估结果绘制本省风功率密度等值线图、平均风速等值线图、太阳总辐射等值线和本省风能、太阳能区划图。编写完成《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可再生能源储量评估报告》。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1317万。
3、渭北优势果业基地气象保障和人工防雹系统建设
建设气象灾害、次生灾害监测系统
建立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监测网。对低温冻害、花期冻害、大风沙尘暴、冰雹、干旱、高温热害、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及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病虫害发生发展信息监测。观测点的设置:27个苹果基地县,每个县设3个观测点。
建设果业气象防灾减灾试验示范基地
在全省建立4个试验示范基地,在陕北南部的洛川、渭北西部的淳化、渭北东部的白水、关中的礼泉各设1个面积为500亩的基地,在基地对可控气象灾害(冻害、冰雹、干旱、病虫害等)探索科学、经济、实用的灾害防御措施,并进行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初步实验内容为:花期冻害、干旱、高温热害、连阴雨、病虫害等防御试验示范。
建立气象灾害、次生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及信息服务系统
建立包括灾害指标体系、信息加工系统、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反馈和效益评估的业务服务系统。将卫星遥感、地理信息、GPS技术、短期气候预测、中期预报和中尺度数值预报,应用于果业气象服务中。针对我省苹果生育期间面临的气象灾害,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进行准确及时的灾害预警。为领导和群众提供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及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机。
预报预警业务及服务建设内容为:果树生育期气象条件预报;果园土壤墒情预报;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包括低温冻害、花期冻害、大风沙尘暴、冰雹、干旱、高温热害、连阴雨);果树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预报预警;果树生育期预报;苹果(梨)产量预报;气象灾害、次生灾害数值预报系统;信息传输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特别是利用农经网、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与果农建立互动式的信息服务体系,第一时间使果农得到各类防灾减灾信息。
建立渭北人工防雹系统。冰雹监测预警系统;作业指挥通信系统;冰雹云雷达识别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冰雹云及降雹预报研究;实验区防雹效果评估研究;防雹保障体系建设;标准化炮站建设。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4712万。
4、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增雨基地系统建设
建设延安飞机人工增雨基地。购置、引进机载云物理探测仪器,(包括PMS粒子测量系统、热线含水量仪、温—湿度探测仪等)作为云系微物理结构探测的的主要手段。采用PMS测量系统对大气中直径为0.15~6400μm的气溶胶粒子和降水粒子等进行探测研究,包括PMS系统FSSP-100探头,测量云水含量、云滴谱;SOAP 2D-C探头,测量云中冰晶(大云滴)含量及粒子谱,SOAP 2D-P探头,测量云中雪粒子(雨滴)含量及粒子谱。
建设机载图形图象、语音传输系统,在飞机和地面上实时显示飞机的空间位置和状态,以便地面指挥系统准确指挥作业。
建设自动催化系统,包括碘化银(液态、烟剂)自动播撒系统、液态CO2播撒系统,以便根据云内实际状况,合理使用催化手段,提高催化效果。
完善延安、榆林新一代天气雷达配套设施自动、手动雨量点建设,为科学评估增雨效果,提高人影科学研究水平提供精确资料。 地面微波辐射计建设。在西安、延安和洛川分别建设双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站,用以连续遥测大气中的液态、汽态水和温度的分布规律,及时了解空中水资源分布,人工影响潜力以及人工催化的效果。
建设地面火箭作业示范区建设。WR-1B火箭购置。在作业示范区内增加WR-1B火箭15付,使得示范区有效影响范围扩大到0.2万km2以上。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增加 WR-1B火箭20付,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增加WR-1B火箭30付(不包括示范区增加数),在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增加 WR-1B火箭37付(不包括示范区增加数),使之有效影响范围分别扩大到0.3万km2、0.5万Km2和1万km2。
自动雨量监测点建设。在榆林市范围内布设50个自动雨量点,在延安市的作业示范区内及周围布设100个自动雨量点,用于加密收集雨量,掌握不同区域降雨变化情况,随时调整作业方案,提高效益。同时进行科研和增雨效果评估。
指挥系统建设。完善省级人影指挥系统。省人影指挥中心设在省人影办,其任务是承担快速反应的作业指挥任务,依据数据采集分析的结果,针对层状云系、对流云系、冰雹云及地形云和有关作业指标,确定具体作业实施方案,通过无线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数传或语音传递向各地市发布作业指令,要实现气象信息采集自动化,作业决策客观定量化,资料指令数传化,指挥作业科学化。
延安人影分指挥系统建设。建成先进、快速、人机交互式的指挥决策系统,发挥延安人影分指挥系统对延安飞机增雨基地和洛川、富县示范区的适时指挥功能。
榆林增雨作业分指挥系统建设。主要负责承担对地面增雨作业体系的作业指挥任务,建成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和语音传递通道,向各县发布作业指令,收集作业效果。
陕北黄土高原区域内45个县的人影指挥中心建设。根据省、市人影指挥系统传递的信息,向各乡镇、作业点发布作业命令,收集作业效果。
建设通讯设施。通讯系统是把握作业时机,提高作业水平和效果的关键,该系统建设要着眼于沟通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影业务部门和有关空域管辖部门,同时要能承担起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双重传递任务。
省—延安飞机增雨基地通讯主要依托远程网,市—县—作业点间采用程控电话和高频通讯网络,与省人工增雨指挥中心自动传输,以达到将作业区内的高炮,火箭和飞机作业体系统一协调指挥作业,最大限度提高作业效果。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3006万。
5、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陕南中草药材种植基地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中草药材气象观测试验示范基地;陕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化监测评估服务系统;建设绿色农业种植基地农业气象精细服务系统;建设茶树生产基地气象精细服务系统。
建设时间和投资规模:2006-2010年。工程总投资2175万。
为更好地实现气象事业“十一五”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在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从制约气象事业整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入手,完善气象投入机制,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和科技政策,建立健全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强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推进气象管理和文化的创新,为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一是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立与陕西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现代气象业务技术发展方向,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综合配套的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业务技术体制,大力提高综合探测水平、预报预测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涵盖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农业气象与生态等多轨道研究型气象业务体系,实现全行业整体业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省内外资源,调动部门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科技创新促进业务发展的研究型业务,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科研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明显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优化各项气象业务在不同层次的布局和分工,调整业务组织结构,实现集约化发展,提高业务的整体效益和效率。充分考虑部门沿革、资源条件和成本效益,努力突破体制性障碍,分类分级推进改革,做到区别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二是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整体推进气象人才资源开发。提高人才资源的竞争力,实现气象队伍协调发展。推进人才机制与体制创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大力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以控制队伍总量适当小于国家编制数为原则,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制。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契约管理,搞活内部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三是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以公共财政改革为契机,满足公共需求。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继续深化综合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三项财政改革,严格执行银行账户管理制度。积极落实全省财务代理工作,完善全省会计电算化业务。加快全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四是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气象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共享。推进气象业务和体制创新,加强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工作。推进气象科技与文化的互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科学计划。积极参加中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业务计划和活动。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我省地位。
五是大力实施源头治腐“三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政(事)务公开、财务监管及集中采购三项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审计,构建从源头治理腐败的科学防范体系。加快全省气象部门省级文明系统建设。
六是建设健全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气象标准体系。完善气象专项立法。严格气象执法监督。增强气象普法实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做好了防灾减灾,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形成,人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灾害中尽量避免人身伤亡已成为政府重要的工作职能。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也提出了建设“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环境气象”的三大气象理念。这一战略思想突出了气象事业的公益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陕西气象事业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到2020年,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率达到90%以上,天气预报能对8天内任何地区的常规气象要素做出精细预报,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整体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一)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与之相应,气候系统的各个圈层(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是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和强度显著增强,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1994年以来我国气象灾害的年平均损失达2000多亿人民币,个别年份达3000亿元,而我国气象灾害损失的70%以上是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据统计,每年由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陕西每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0亿元,2003年因水灾严重,当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5亿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生产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影响畜牧业、轻工业和食物加工业的发展。事实上,近年来全国粮食不仅没有增产反而连续减产,对国家的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气候与环境变化又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生态和环境领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如干旱化、荒漠化、盐渍化、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臭氧洞增大、酸雨增加、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我省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不仅大中城市而且小城镇也快速发展。但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浑浊岛、城市雾、城市大气污染等。气候、生态和环境问题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的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组织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不利影响,是使气候、生态与环境逐步走上良性循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通过对可再生、无污染的风能、太阳能、大气电能、光能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可以使气象资源真正成为基础性气象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进而起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减灾目标
“十一五”期间是气象事业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善气候业务预测系统,明显提高准确率,对国民经济规划、布局及应对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决策发挥重要的咨询作用。
2006-2010年,气象事业快速发展阶段。气象事业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大力加强能力建设,使我省气象工作水平达到西部气象部门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西部领先。陕西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接近世界同期先进水平。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效果增强。年人工增雨10-15亿T,人工消雹效果达到80%左右,冰雹灾害损失减少50%以上。天气预报质量提高5%-10%,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85%,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15%以上。
2011-2020年,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阶段。全面提升陕西气象事业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继续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个一流”要求,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事业体系,使我省气象工作整体水平进入全国气象部门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体系全面形成,年人工增雨20-25亿T,人工消雹效果达到85%左右,冰雹灾害损失减少60%以上。天气预报质量在“十一五”基础上再提高5%,气候预测水平再提高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0%,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5%以上,为实现我国从气象大国到气象强国的跨越作出突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