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巴彦树贵嘎查牧民乌恩每天忙着办年货的同时,总也忘不了拿出手机看看。妻子高娃看着他的乐呵劲儿笑言:“不就是一条气象短信么,看把你高兴的!”
乌恩却自信地晃晃手机说:“有了这样的短信,就等于身边放了个气象员,有个变天啥的,咱也能早点应对,减少损失嘛!”
乌恩小两口接到的气象短信,源自当地1月12日刚刚启动的全盟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发布系统。乌恩则是首批受益的农牧民之一。
阿拉善盟地域广阔,农牧民居住分散,全盟2万余户农牧民很难及时掌握最新的气象信息,特别是不能及时掌握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据阿盟气象局局长陈杰介绍,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发布系统由政府统一出资建设,气象、农牧、通信运营企业等多部门合力开展,信息集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预报、农牧业生产建议、农牧业活动等多类信息为一体。系统的开通实现了全盟气象信息农村牧区全覆盖,提升了当地农村牧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王国英 石向军 责任编辑:王永庆)
气象观测员的日常生活:越是异常天气,越要多往外跑
1月22日,时间接近农历新年的凌晨,株洲国家基准气候站的观测场周围,万家灯火,爆竹声时远时近。
此时,当班的王站长打着手电筒来到观测场,查看温度、湿度等数据,返身回值班室准备发报时,背后忽然升腾起的一大朵烟花,照亮了半个夜空。
记录本翻到除夕的那一页,天气实况的信息很详细:1月22日20时开始下雪;23日凌晨,气温为-0.6℃,空气相对湿度为83%,西北风的风速为3.0米/秒;到凌晨4时,出现轻微的冰冻现象;清晨,草坪里已覆上一层薄薄的积雪。
下雪、冰冻天,观测场越要跑得勤
1986年,市气象观测站升级为国家基准气候站。从此,6位观测员每天4个班连轴转,24小时观测、发报。常年的轮班,他们已经没有了“长假”的概念。
1月29日7时30分,正月初七,不少人仍在酣眠,观测员彭胤已经在准备接班后的第二次记录。
7时40分,彭胤抱着记录本跑进观测场,先记录地温,目测云量、能见度,再查看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湿度。
随后,彭胤奔回值班室,脸已冻得通红。彭胤立即输入数据,反复检查后传给省气象台。
时针指向7时58分,彭胤马上起身查看气压表,因为,每一个数据观测时间,需要准确到分钟。而数据、报文的传递,必须在8时05分之前完成。
先把资料输入系统,整理后反复校对,观测员的一套流程走完,已是8时18分。
“每个小时都要到观测场采集一次数据,风雨、雷暴等天气就去得更多,”彭胤说,一旦出现下雪、冰冻等突发天气,会多出类似雪深、雪压的测量数据,还要及时发送重要天气报、加密报。
气象数据、预报,在50年代还是军事机密
据已退休17年的观测员谢石林回忆,在50年代,气象观测的数据,是用算盘“打”出来的,做成的报表,只能通过电报发给邮局,再传到中央情报局。
1949年,气象数据和天气预报,还是绝对的机密,仅作军事用途。1962年,株洲建立起气象服务站,初期仪器设备简陋又陈旧,也不配套。
1986年,建成株洲国家基准气候站后,除了进行常规地面观测,还担负起为军航、民航服务的航空气象报、危险天气报的发报任务,对人工观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如今,自动化气象站已遍布全国,每隔3秒钟实时更新、传送数据,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已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晴雨预报的准确度和温度预计的精细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汪雅婷 廖莉芝 责任编辑:毛艳)
“捕风汉子”卜雨测风三十载
48岁的杨万基,上川岛人都称呼他“岛主”,他就是江门市气象台上川岛气象站站长。
上川岛气象站面向茫茫南海,距陆地18公里,是广东省唯一一个三类国家气象基本站。为了实地采访,记者的登岛之路颇费周折———当天,一股南下的冷空气在海面上掀起6到8级大风,在风浪中颠簸近一个小时后,记者终于登上了上川岛。接着,在跋涉一段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后,记者到了气象站前。
海岛上自给自足
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水屋”。
杨万基说,上川气象站建于1957年,现有6个员工。当年建站时由于经费不足,加上岛上常年风雨,办公室和宿舍几乎成了“水屋”。水,透过窗缝,从四面八方钻进屋里,职工在做完天气“测报”后,接着就得花大力气清理积水。
气象站不远处,是一块种菜的山坡。
“由于岛上的菜和肉供应困难,一般比陆地上贵3成,有时台风导致停航,只能吃自己种的菜。这就是自给自足的菜园。”杨万基指着山坡说。菜园的管理工作,也主要由杨万基承担。
下午3点,杨万基值班。他在办公楼跟同事交接班后,拿着数据本登上20多米高的观测台,下面是一望无边的大海,由于风大,很难站立,只能蹲着收集各种数据。回到办公室后,杨万基开始将数据发往广州、北京。
他说,气象站要求24小时不停向北京发布气象数据,职工全部三班倒。他们收集的南海气象数据,经北京再发往全球各地。这里的工作是每小时观测一次,每三小时采集一次数据并发报。气象站全天不停工作,设备一旦出故障要马上维修,记者登岛当天风大,风向标出了问题,杨万基顶风爬上20米的塔顶进行维修。
杨万基在站里工作了30年,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流程。他刚来站里时,还有十多位工作人员,现在只剩6个人。30年来,他每年春节都在站里值班,平时也几乎没有节假日。杨万基从未提出调离的要求,30年来只请假8次,其中包括双亲离世的探亲假。杨万基的妻子也在岛上从事气象工作,已经22年了,他们的儿子一直独立生活。因为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组织上专门将杨万基的妻子调到台山市气象局,以便照顾。杨万基说,30年来,他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到附近一个单位打球,还有就是种菜。
和台风走得最近
杨万基和气象站的同事是和台风走得最近的人,他告诉记者,一旦遇到台风,就要全体出动,几天几夜的抗风监测后,才能安排大家休息。
说,2003年的“伊布都”、2006年的“派比安”、2008年的“黑格比”、2009年的“天鹅”……每次台风过境,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特别是超强台风“黑格比”正面袭击上川岛,当时阵风达到16级, 风速高达51.6米/秒,是上川岛气象站有史以来最强的台风。杨万基回忆,当时值班室外乌黑一片,狂风咆哮,树木被连根拔起,窗户噼啪作响……然而,这种情况下更是“绝对不能缺测,不能漏发一份报文”。为了能到户外观察,杨万基和另两名观测员3人绑在一起走出值班室,其他人在值班室拉住绳索的另一端,门外的气象观测场仅20米之遥,他们却走了十几分钟……
2008年上半年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因为有了上川岛海域短时天气预报,当地船务公司减少停航11天,单程多运送旅客达7000人,增收60多万元;在2008年“龙舟水”期间,广东遭受持续性强降水袭击,上川岛灾情严重,由于及时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全岛未发生一例人员伤亡事件。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苏玉君)
福建平潭:天气守望者
来源:东快网
“做我们这一行,有一种职业病,没有生物钟概念,下班后无论何时都可以睡得着。”今年已经47岁的周建宁说。
福建省平潭县气象局,承担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业务工作,是福州市唯一一所国家基本站,而周建宁就是这个站的一名地面气象观测员,他的工作就是守着气象观测台,记录各时段的气象信息,为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2012年1月13日晚,周建宁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时钟,19点30分。根据程序,在观测之前必须先检查一遍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在完成巡视后周建宁回到了值班室,为整点的观测做好必要的准备。
19点40分,他拿起放在桌子上的记录本、铅笔和手电筒,整理了一下大衣,特地将大衣的帽子扣在头上,推开值班室的门,呼,一阵大风顿时冲进值班室,一下就将他的帽子吹掉。
“今天这样的风不大,大约8级,风速18米/秒左右。”周建宁说着打开手电筒,顺着值班室旁的楼梯,快步走到楼顶上的观测平台。呼呼的风声在耳边此起彼伏,他边走边再次将帽子扣在头上,但很快又被吹掉。
19点45分,周建宁蹲在地温场开始观测地面温度表。记录完7根地温表的数据后,他随后起身,抬头看着天空和远方,记录着。他说,这是在观测“云、能、天”,也就是云层厚度、高度和能见度、天气现象等。目前气象局很多观测都有自动观测设备,唯独“云、能、天”只能人工观测。看似很主观,但必须准确,很考验经验。因为“云、能、天”的状况是地面气象观测的基础数据之一。
19点48分,周建宁打开一个百叶箱的门,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箱内一共有4根温度表,是测量气温、湿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仪器。记录完数据后,他又快步走到边上的一个水池旁,掏出带尖头的测针,垂直地轻碰水面,他记录下测针上的数值,等下回去和昨天观测的蒸发原量相减,就是当天的蒸发量。
之后他又走到边上的雨量筒旁,将雨量筒中收集的雨水倒入量杯,两只手不够用,就用嘴巴咬住手电筒,腾出手记录着。
19点54分,周建宁终于记录好观测场全部观测数据,回到值班室,开始风向、风速和气压的观测。之后,便坐在电脑前。他说,他要将数据形成报文,报文中的每一个气象信息都必须用特定的代码编报。就在他工作期间,时间已经是20点30秒,另一台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自动仪器的观测数据。周建宁一边对照自己观测的数据和电脑上的数据,一边继续编制报文。
20点02分,周建宁终于编好报文,点击发送。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舒了一口气说,这个时段他的工作完成了。他观测的数据经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会传到国家气象中心。平潭气象局是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云、能、天”每1个小时观测一次。
“晚一分钟发送,那就是重大错情和责任性事故,事关重大。”周建宁说,看似简单的操作但需要承担着极大的压力,每个正点时段的观测天气报文必须在正点后5分钟内发送,每小时的航危报必须在正点后3分钟内发送出去。气象观测员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真实的气象信息准确无误编发出去。
周建宁工作20多年来,荣获众多荣誉,包括气象观测员国家级的最高荣誉“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和省级“百班无错情”。
周建宁和他的同事实行3班倒,每两天换一次班,因为这样的职业习惯,他和同事在刚接触这项工作时都患上严重的精神衰弱,生物钟被打乱,睡不着。如今,周建宁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4年,为了保证上班时不犯困、不出错,他已经养成下班后随时随地都能睡的习惯。
周建宁说,很多气象观测员经常会做一个梦:梦中,他正在观测天气,突然发现百叶箱的温度表不见了,或者编报时电脑的键盘找不到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一急之下就醒过来了。
平潭县气象局高诚良局长说,对一名气象观测员来说,时间性和真实性是最重要的,不夸张地说,一个细小的差错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就比如“云、能、天”的数据用于军事、航空飞行,云层多厚、能见度多少、天气什么状况,直接影响着军事训练和航空飞行安全,丝毫不能出差错。
周建宁用量杯测量当天的降水量
平潭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周建宁在楼顶上的观测平台观测温度
在一个小水池旁,周建宁借助手电筒的光亮来观测当天水的蒸发量
周建宁来到地温场观测地温数值
(来源:东快网 责任编辑:苏玉君)
气象预报员坚守中的快乐
“桐庐大雾消散了吗?”
“没有,能见度还是很低,在1000米以内。经分析,桐庐明天上午多云转阴,下午到傍时起阴有时有小雨……”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龙年正月初四早上10点整,在桐君街道对门山顶桐庐县气象台值班室里,值班人员黄春涛正通过电视电话与杭州市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会商。
龙年春节老天的脸色咋样,是晴是阴,哪天下雪、哪天有雾或者大风等,春节期间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市民比平时更关注天气变化。气象台值班人员黄春涛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他在气象云图、天气图等几块大屏幕前,实时监测气象数据,给老天“把脉”。
电脑屏幕前的黄春涛,正全神贯注地分析各种气象资料,手指熟练地敲击着键盘切换着页面,在各色曲线的天气图中,黄春涛逐一寻找各种天气密码,破译未来几天天气发展方向。还时不时抬起头看看窗外的天,思忖天气状况会怎样发展,手中的笔还不停地在值班日志上记录数据。他说,每天必须早晚各两次参加浙江省气象台、杭州市气象台组织的电视电话天气预报会商,并通过网站、短信平台发布天气预报。
2009年参加工作的黄春涛,在当年回老家江苏溧阳过春节后,之后的两个春节,都是因为值班而难与家人团聚。当别人与家人共吃年夜饭,共赏春晚时,黄春涛正忙着分析气象资料、发布天气预报。当得知除夕夜也是黄春涛值班时,就问:“那你的年夜饭呢?”“年夜饭就我一个人呀,值班24小时不能脱岗的,我准备了一些速冻饺子。”他答道。因为是轮班制,黄春涛说他已经没有双休的概念了,节假日值班也早已是家常便饭。从值班表上,记者看到,从1月20日至1月29日,黄春涛共要值6天班。
黄春涛还告诉记者,值班当天发布的是第二天以后几日的天气预报,由于天气预测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因此只有不断追踪其最新动态,不断地进行监测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预报结果。春节假期中,准确预报天气不仅能为市民走亲访友提供出行参考,若有雾雪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及时的预警还可以减少人身安全、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来源:桐庐新闻网 作者:叶凌 责任编辑:苏玉君)
冰路寒风观气象
来源:科技日报
初一晚上还在和家人讨论下过冻雨的路有多滑、多难走,1月24日,初二一大早,记者去贵阳市气象局就真被“定”在了这样一个铺满“桐油凝”的坡上。
贵阳市气象局位于东山接近山顶的位置,三步一滑走到气象局门口,好不容易想喘口气,没想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前面。气象局进门后的一个大坡,几乎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由于走的人少,这里显然比之前上山的路滑得多。横着走、斜着走、跺着脚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几十米的路走了十几分钟,爬完这段坡,记者甚至有种重获新生的快感。虽然气温接近零下4摄氏度,后背却已经被汗浸湿。
后来才知道,当天采访的吕海,2008年就曾在这里摔了一跤,锁骨都被摔断。“地势矮的地方,容易受到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离城市太近,还有热岛效应。这里观测条件很好,就是路比较难走。”贵阳市气象局副局长罗文芳介绍说。
吕海是贵阳市气象台台长助理,30出头,沉稳老练。见到他时,正在和头天值班的同事交班,整理数据、翻看值班记录、接收最新图像信息……好像得忙活一阵。
再次“溜”过一段“冰路”,可以看到一片平坦的草地和几排百叶箱等设备。一位瘦瘦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个“小玩意”,正在仔细观测。这里是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担负着提供贵阳地区地面气象信息的任务。中年人叫薛晓光,是气候站的副站长。“我手里的是轻便风向风速仪,上面的箭头是风向,下面的读数是风速。今天有一个风向风速仪被冻住了,只能使用这个。”薛晓光向记者介绍,百叶箱里的温度计可以记录最高和最低温度,地上的温度计则是记录地表温度。“这是模拟电线积冰观测的。”他指着面前两个拉着晾衣绳似的金属线的铁架子说,“电线原始直径已知,用游标卡尺测量现在的直径,和已知直径相减,就能知道积冰厚度,主要是提醒电力部门注意积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薛晓光说话时总带着亲切的笑容。
“气象观测是我们所有工作里最辛苦的,虽然现在有了自动观测,但我们这里是国家基准站,要求同时进行人工观测,无论打雷下雨、白天晚上,必须每小时观测一次,一点都不能耽误,也不允许出现一丁点的错。”罗文芳说,“大半夜跟鬼似的,每隔一个小时就在这荒山野岭的地方转,这种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时候下冰雹,别人都往屋里跑,而他们却抱着脑袋往外跑,就是为了测量冰雹的直径……”
气象台大厅,吕海的交接工作就绪,正在准备11点的全省气象会商。记者翻开气象预报员的工作日程,密密麻麻写满几页纸,从凌晨四五点到晚上十一点半,几乎没有空隙。“上面写的只是日常工作,要遇到汛期或者其他极端天气现象,会更忙。不过,干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吕海一边看显示屏上的地面天气综合图一边说道。地面天气综合图上标注了非常多的信息,吕海科普了半天,记者也就看懂皮毛,而气象预报员却能从这些图像信息和数据中,推测出未来的天气走势,不得不说是一项技术活。
气象台是气象局的核心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分析全球共享的气象资料,制作中、短期预报产品,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相当于成品组装车间”,罗文芳介绍说,制作的气象产品,每天都要发送给水、电、气、公交等公共部门和相关单位,以及市里的有关领导。当天早上的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采访过程中,吕海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要么穿梭于几台电脑间,要么准备视频会商,要么就在接电话。这已经是他春节期间连续第三天值班年三十和初一上的是行政班,而当天的业务班要上到第二天早上9点。吕海的女朋友是医院的护士,春节期间也几乎没有休息。在别人走亲访友,上街逛公园时,这两个人却连见面的时间也很少,正像罗文芳之前说的那样,这样的辛苦和付出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栾菲)
山东海阳:亚沙会是搁不下的惦念
中国气象报记者 苗艳丽
1月27日,正月初五,记者走进山东省海阳市气象局。
海阳地处中国东部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是烟台市所辖县级市,作为革命老区曾因“地雷战”而闻名。
2012年,这里又将有一件盛事,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将于6月16日举行。海阳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洲际运动会的县级城市,对于这个城市而言,无论是赛事组织运行还是气象保障,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考。做好常规工作是本分,服务好亚沙会是提升自我的机会。因此,这个春节,亚沙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始终是海阳气象工作者搁不下的惦念。
11时35分,海阳国家基本气象站值班室外响起了摩托车声。“是老姜,他来接班了。”上午的值班测报员孙鹏程告诉记者。
老姜,名叫姜兆秋,干了30年的测报工作,不止一次获得过“250班无错情”表彰。他的习惯是提前半个来小时接班,春节也不例外。“吃完晌午饭,在家闲着也坐不住,早点来看看,心里踏实。”
海阳是国家基本气象站,要求观测人员24小时值守,老姜30年的工作经历让他的生活与职业完全交织在一起,习惯了这一切,也满足于如今工作条件的改善。
记者走进海阳市气象局。当天上午的值班测报员孙鹏程在观测场记录地温。苗艳丽 摄影
在海阳亚沙会赛场,张雪冬告诉记者,气象部门已在亚沙会赛场附近安装了一批自动气象站,为亚沙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苗艳丽 摄影
接受完上岗培训,从今年1月刚刚开始独立值班的年轻测报员孙鹏程则不禁感叹这项工作的严格性:每天要发20次航空报,观测数据的质量是天大的事。为了给亚沙会期间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观测资料,观测场内增设了从烟台市气象局迁移至此的风廓线雷达,还安装了大气电场仪等设备,“为看护好、利用好这些设备,我们得更加谨慎了。”
在天气预报服务值班室,值班员郭雪霞已经值了这个春节假期的第三个班。“我们预报科有两个人,一人值一天,和平时一样。”16时,她将春节期间天气预报服务材料发送给海阳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春运专报,我们从1月8号就开始发送了。”这一天,她还要在三个时段对烟台市气象局提供的本地预报进行订正,并发布。除了这项工作外,平日里,郭雪霞还要兼任文秘、档案、宣传等工作。
如今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多样,而县级台站人手少,老龄化严重,许多工作都要压在少数几个年轻人身上。海阳市气象局局长张雪冬说,面对这种矛盾,就更加要靠责任心,做好为农气象服务等常规工作如此,开展亚沙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工作也是如此。
“我们经验不足,人员短缺,许多工作都是在摸索着干,”张雪冬说,烟台市气象局和海阳市气象局都多次到亚沙会工作办公室了解亚沙会的有关情况及其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亚沙会赛场相对集中,所有项目地点均在室外,80%以上项目与天气有关。针对服务需求,海阳已经做了加密观测等大量基础工作。在离亚沙会海滨赛场300米左右的沙滩上,具有沙温观测功能的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已经架设完毕;在举办公路轮滑赛的黄海路路边,也完成了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安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海阳市气象局还着手对天气会商室进行了改造。春节过后,用于远程视频会商的电子显示屏和一批新的办公设备将进驻于此,赛事开始前,这里还将迎来外援专家团队。
“在省、市气象局的业务指导和协调下,下一步会尽早确定外援专家团队,进行气象保障演练,尽快完成浮标、多媒体显示屏的安装。”张雪冬说,为了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我们除了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外,还会在运动员的餐厅、宾馆等显著位置安装十块气象液晶电子显示屏。总之,我们将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在省气象局亚沙会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从提升短临及精细化预报能力、增加服务手段、组建培训团队等方面不断推进亚沙会气象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苏玉君)
“气象”夫妻春节守望洋山港
中国气象网讯 27日清晨5时,当城市里的人们还嗅着迎财神的爆竹味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洋山港气象站探测科副科长沈其艳已准时站到了洋山港气象站门口的平台上,眺望海上浮标目测今天的能见度,并把观测记录数据传回上海中心气象台。
这是她从1月21日起这轮值班的最后一项任务。今天白天,她才汇合在同一气象站工作的丈夫费燕军回南汇给亲友拜年。她说,作为老站员,已不记得这是第几个在山上过的年。
不能有0.0的观测误差
洋山港气象站,位于东海上的小洋山岛,隶属大都市上海,却远离都市,独守空山。气象站的生活特别枯燥和寂寞。“这儿只见山不见人。”最近的生活区和气象站“隔海相望”。虽然,去年站里设施翻修,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附近没有商店、没有菜场、没有医院、没有娱乐场所,站员每次下山回南汇要走上40多分钟前往港区中心唯一的车站乘车,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得在上山时带上。
沈其艳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4年,和丈夫费燕军是同事。“站里只有5个站员。作为老站员,几乎每年我都会在站里过年。”沈其艳说,由于交通不便,气象站的值班一般每10天一轮,通常由两位站员搭档轮流观测和处理数据。“每天的交接班时间是傍晚6时,一上就是24小时。工作时看上去很‘闲’,每天只要进行三次主要观测,分别在早晨8时,下午2时和晚上8时以及清晨5时的一次能见度目测。但每个数据都要求不能有0.0的误差。比如,天空确实飘了几点小雨,但雨量太小无法在雨量计上显示出来,就得记录下‘降水量0.0毫米’,否则就是失误。”
恶劣天气是家常便饭
沈其艳说,三个观测时间是国家统一的,观测下来的气象数据不仅是为了天气预报需要,也是为了长期的气候研究提供依据,因此,观测时间不能有一点偏差。
在观测点遇到恶劣天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记者翻开沈其艳的记录本发现,在洋山港气象站,每年平均有60天会出现大风,有59天会出现大雾;2005年“麦莎”台风路经时站里的风速超过了13级,而最严重的一次飚线风速甚至超过了每秒57米。“夏季观测遇到滚地雷是常有的事,去年8月一次打雷火球就窜进了屋里。”
“每次风大了、起雾了,我们会第一时间提供实测数据给港区,并根据海洋台的预报提供最及时的服务。”去年“梅花”台风来袭时,为了保证港区的港务安全,沈其艳和同事每小时一次去观测点加密观测。为了不被风吹跑,每次观测都是两个人用绳子拴着上坡,持续了整整两天一夜。
曾经是一名渔家小丫头
1997年,为了配合洋山深水港的筹建和论证,洋山港气象站就建在了小渔村里。2005年,洋山港站被正式列入国家观测站,才搬迁到现在的小山上。当时,沈其艳是一名19岁的渔家女,被破例招进气象站工作。“刚开始,我对气象一点也不了解,还曾迷信地认为打雷是雷公发怒。为了业务上手,开始是跟着老站长学,后来就每晚自己琢磨气象书籍。只要市区有培训,哪怕来回赶上五六个小时也会去参加。”现在,她已连续多年“百班无错情”,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依靠目测就能说出大概的风速、能见度等基本的气象数据。
夫妻双双献身气象工作
沈其艳的丈夫费燕军一身黝黑的皮肤。和沈其艳这个“老”站员相比,他两年前才加入洋山港气象站,如今是海上气象站的巡检能手。“在东海海域,共有13个海岛自动站。许多自动站设在浮标上,需要每月维护。”一有故障,小费就得出发,通常是乘船到附近的岛,再租条小船靠近直径只有3米多的浮标爬上去检修。
沈其艳和丈夫已经好多年没在家过年。今年春节,他们把女儿也带到了站里。“虽然在山上过年也比较冷清,但关键是一家三口在一起了。”
沈其艳说,其实站里每个站员都有故事。今年和沈其艳全家一起留在站里过年的潘丹刚从学校毕业两年,而老观测员蒋杏娣则放弃了晚年安逸的生活来站里工作。
如果没有到过洋山港气象站,一定无法理解在上海这个大都市怎么可能有艰苦台站?如果只是到过洋山港站,也许无法理解设备先进的洋山港站何以艰苦?而只有沉入洋山港站人的生活,才能够真正触碰到这里“与世隔绝”的那份无奈与清苦,感动于他们面对生活的乐观和长年累月的坚持。
(责任编辑:李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