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
《河南省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2014—2020年)》已经河南省政府、中国气象局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 中国气象局
2014年10月24日
河南省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4—2020年)
为加快推进河南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豫政〔2013〕63号)、《中国气象局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通知》(气发〔2013〕48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为宗旨,以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气象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努力实现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为实施国家三大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气象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突出特色。根据国家气象现代化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气象服务的内在需求,彰显河南特色,明确重点目标和主要任务,最大限度发挥气象现代化效益。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合力。
项目带动,提升实力。按照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协议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破除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增强气象事业发展活力和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从河南省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区域之间气象现代化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基本满足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符合国家气象现代化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成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的新型气象事业结构;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居全国先进水平,气象为农服务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2016年以前,郑州、许昌、漯河、平顶山等试点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四)主要目标
———2015年前县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覆盖率达到80%以上,县级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16年前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气象防灾减灾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7年前村(社区)气象信息员覆盖率达到98%以上,部门应急联动衔接率及信息双向共享率达到98%以上。
———到2016年,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城区站点间距达到5公里。到2017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部观测项目实现自动化,气象探测环境达标率达到100%;高标准粮田(5万亩方以上)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区自动气象站间距达到3公里;气象数据传输时效平均达到3分钟以内。
———到2020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75%、77%以上,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15%以上;遥感卫星森林火点(热点)监测报告准确率达到90%以上;建立完善的环境、交通、森林防火、旅游、水文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5分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发出;全省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达到98%以上;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年均增加降水量达到17亿吨以上,防雹作业保护区面积达到15000平方公里。气象科技人才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以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省级气象业务单位为主体、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社会人才和科技资源为补充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气象法律、法规有效落实;气象标准化体系成熟度达到80%以上。双重财务计划体制更加健全,县级财政综合保障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三、加快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体系现代化建设
统筹国家与地方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立体化、精细化、自动化、全覆盖、全天候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五)提高观测密度,提升自动化、集约化综合观测能力
持续推进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自动化。2016年前对全省119个国家级气象台站的自动气象站进行换型或升级,全部配备能见度仪,降雪日数多的台站配备固态降水传感器、雪深传感器等,实现能见度、天气现象、雪深等人工观测项目自动化。(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河南省气象局)
加密布设中原城市群城市及乡镇自动气象站。2014年建设53个乡镇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自动气象站覆盖率达到100%,站点间距达到8公里;到2020年,气象灾害敏感区自动气象站间距达到3—5公里。2016年前在各省辖市及省直管县(市)主城区布设185套城市自动气象站,站点间距达到5公里,初步建成精细化的中原城市群市级气象灾害监测系统;2020年自动气象站间距达到3公里。2016年前对达到使用年限的1200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全部进行升级改造。(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六)完善雷达监测系统,消除探测盲区
在目前全省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础上,2015年完成平顶山新一代天气雷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任务,2016年完成信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任务。根据中国气象局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规划,2018年前完成安阳、许昌、新乡新型局地警戒天气雷达建设任务。(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河南省平顶山、信阳、安阳、许昌、新乡市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
在目前已经建成平顶山风廓线雷达基础上,2018年前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风廓线雷达业务发展规划,完成郑州、洛阳、焦作、鹤壁、商丘、西峡风廓线雷达建设任务。(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河南省郑州、洛阳、焦作、鹤壁、商丘市和西峡县政府)
(七)建立完善各类专业气象观测网
建立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合作,对新建高速公路,按照《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交公路发〔2012〕747号)要求,将气象监测设施纳入规划,与项目同步建设。对已建成高速公路,按照技术要求新建和改造现有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到2020年,在全省高速公路建成10—15公里(团雾多发路段小于10公里)间距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实现对高速公路能见度、强降雨(雪)、路面结冰、高温等气象灾害的连续观测。(责任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气象局)
加快旅游专业气象监测网建设。2017年前建成老君山、重渡沟、宝天曼、青天河、红旗渠等山岳型国家级景区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和负氧离子观测站网。2020年前完成省级景区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和负氧离子观测站网建设任务。(责任单位:河南省有关省辖市政府和省旅游局、气象局)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监测网。针对云水资源监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分析、作业效果评估和科学试验等需求,建设4部移动式X波段双偏振雷达、33部雨滴谱仪、3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利用机载探测系统,开展云雾雨粒子、云体、水汽等人工影响天气专业观测。(责任单位:河南省有关省辖市政府和省气象局)
加强雷电灾害监测网建设。在已建成19个雷电监测站的基础上,2016年前在全省建设159套大气电场仪,建成全省雷电监测系统,其中每个省辖市布设2—5套,每个县城或县重点区域各市设1套。省级建成数据接收处理中心站。(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
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完善全省干旱监测网,2017年前新建设20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粮食生产核心区内每个县(市)达到3个以上。在全省39个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站、5万亩方以上的高标准粮田及重要设施农业生产区建设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2020年前完善主体功能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开展无人机航空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丰富卫星遥感反演参数种类,实现作物、土壤水分、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责任单位:河南省各省辖市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气象局)
加强生态环境气象监测。2016年前在省辖市布设18个气溶胶观测站,2020年前在省直管县(市)布设气溶胶观测站。省辖市建设18个反应性气体观测站,全省建设18个紫外线监测站、18个负氧离子观测站,与全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实现组网运行、资源共享,为生态河南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责任单位:河南省各省辖市、有关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环保厅)
加快建设森林防火气象监测预报网络系统。做好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建设全省森林防火监测预报网络系统,2017年前新建设10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使36个国家森林火险一级县(市)每个县(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达到2个以上;2020年前再建设15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使我省国家森林火险二、三级县(市)每个县(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至少达到1个,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和湿度、林下可燃物干燥度、林区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及时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随时掌握和提供火场及其周边天气情况。建设完善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利用气象遥感卫星实时监测预报森林火点,及时提供森林火情发生发展信息,不断提高遥感卫星监测预报森林火点的精度。密切行业合作,建立森林火险形势会商机制,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形势预报,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责任单位:河南省各省辖市、有关县级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林业厅、气象局)
(八)改善和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坚持就地改善与科学迁址相结合,2017年前完成不达标气象台站探测环境整治任务,全省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达到国家保护标准。依法加强气象设施探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2015年前已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的省辖市、县(市、区)将气象部门增补为规划委员会成员。2017年前气象部门会同城建、规划等部门完成全省9个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和1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由当地政府公布实施,并竖桩立界,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气象局)
四、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建设
建立与综合观测体系发展相适应的快捷高效的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和信息网络与数据处理系统。
(九)提高气象信息应用和支撑能力
加强气象信息应用。2016年前重点发展雷达、卫星及区域观测资料快速融合分析系统及基于区域观测资料的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提升气象信息传输交换能力,开发数据流通信接口,实现资料传输、质量控制和资料入库等环节的优先“流”对接和文件备份落地,实现地面观测资料1分钟内、省内雷达资料3分钟内送达预报员桌面。2020年各类气象信息在预报预测业务中得到更充分应用,信息资料要素、时空分辨率和准确度基本满足预报服务需求,对预报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
提高气象信息应用共享水平。坚持统筹集约原则,开展一体化信息资料业务。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集约化数据环境,搭建省级气象观测基础数据中心,实现对省、市、县级业务系统的直接数据支撑和数据共享。到2017年,整合我省气象业务及科研信息资源,实现系统集约化,建成气象大数据中心。到2020年,完善省级气象观测基础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虚拟化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服务。(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增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能力。深化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各级气象台站相互补充、实时反馈的质量控制业务,实现对观测资料从测站到应用的实时质量监控,优化相应业务流程。到2017年,建立全省实时质量控制体系,发展省内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实现质量控制体系稳定运行。(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
(十)提高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系统保障能力
发展集约高效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在已经建成省—市气象防灾减灾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基础上,到2016年,建设省、市、县级气象部门与省应急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气象防灾减灾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以电信运营商运行维护为主的高速地面气象广域网络系统。2014—2017年升级省、市级多业务传送平台线路带宽到10兆位/秒,多协议标记交换虚拟专用网络线路带宽到20兆位/秒;升级市、县级同步数字体系线路带宽到8兆位/秒,多协议标记交换虚拟专用网络线路带宽到10兆位/秒。到2020年,争取省级接入速率达到1000兆位/秒,市级接入速率达到100兆位/秒,县级接入速率达到50兆位/秒。(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通信管理局)
健全气象装备保障体系。2014—2015年升级改造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开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维护维修、供应储备、计量检定校准等业务。购置移动计量检定设备和维修设备。增强县级气象部门综合业务人员技术保障能力。推进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气象技术装备中的应用。建立气象装备部门保障和社会化保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
五、加快推进气象预测预报体系现代化建设
按照预报预测业务精准化要求,以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观测资料和技术方法,完善集约化预报业务布局和流程。以格点化、概率化为目标,加强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气候监测预测和水文气象、环境气象等业务建设。
(十一)发展格点化预报技术,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
提高精细化、格点化气象预报水平。推进集合预报应用和格点化预报技术研发,综合应用数值预报及多种探测资料和预报技术,开展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014年前开展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2015年前开展格点化定量降水概率预报、极端降水早期预警业务及其他要素预报业务,2016年前开展格点化冬季降水相态预报业务。以格点化预报业务为基础,完善专业预报业务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针对农业、森林防火、交通、旅游、电力的要素精细化预报,2017年前形成完善的业务流程。(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
强化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和解释应用。提高中尺度模式预报准确率,2017年前建立空气污染、农业气象、森林防火等专业化数值预报系统;加强集合预报产品解释应用,2017年前建立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要素客观预报产品体系;完善多种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系统,2017年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值预报模式产品检验评估业务系统。(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
(十二)强化机理研究,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
提升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开展中尺度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和分类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技术研究,发展基于雷达、卫星等资料的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技术,加强卫星天气应用平台和临近预报系统应用,以多源资料融合的监测技术和中尺度天气诊断分析技术为基础,建立强对流天气自动监测分析平台,2015年开展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业务,提升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和时效。加强部门合作,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2017年实现临界雨量的自动分析报警和产品生成发布。加强对影响河南省的暴雨、强对流、雾霾以及农业农村高影响天气等形成机理、机制和预报技术的研究。推进多元资料快速融合分析和应用,发展基于精细模式的网格释用技术,提升灾害性天气强度、落区预报技巧和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客观化、定量化预报水平,到2017年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提高暴雨(雪)、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超前度和精准度。(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水利厅、国土资源厅)
提高高影响天气定量化预报水平。综合利用雷达、卫星及区域观测信息,基于智能分析方法增强定量降水估测效果,应用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研发高分辨率定量降水预报产品;建立基于统计或动力释用技术的分灾种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方法,2017年前实现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
(十三)发展客观预测技术,提高气候监测预测水平
提高气候监测能力。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体系和监测业务系统,开展以气象干旱、强降水、高低温等为重点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重要气候过程监测业务,开展黄河流域与河南省气候异常有关的诊断及归因分析业务。(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
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机理研究和气候模式产品的应用研究,发展干旱、雨涝等重大影响气候灾害以及汛期和农业生产关键期的气候预测技术和方法。发展客观化的预测技术,2016年前实现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动力—统计结合的季节预测系统和月内重要过程预测业务系统的本地化应用,建立客观化的月、季和延伸期气候预测技术体系。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平台,发展月、季和延伸期气温降水客观化预测业务,提高对强降温和强降水过程的预测能力,提升汛期、农业生产关键期、森林防火紧要期及重要时段的气候预测水平,逐步开展年及年际气候预测业务。(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
(十四)加强水文气象业务,提高黄河流域气象预报水平
加强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开展流域雨洪关系分析,选取面雨量最优计算技术,结合流域暴雨预报模型开展面雨量预报。2016年前面雨量产品空间分辨率达到2级支流及山丘区200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防汛关键期能够提供0—3小时面雨量预报产品,24小时面雨量预报准确率达到87%以上。2020年前面雨量产品空间分辨率达到5公里网格,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24小时面雨量预报准确率达到90%。(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河南省气象局、水利厅)
提高黄河流域气候预测能力。重点开展黄河流域汛期气候预测业务,优化流域汛期预测概念模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黄河流域气候预测业务平台。加强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动力—统计结合的季节预测系统在黄河流域预测业务中的应用,提升流域短期气候预测水平。逐步开展流域月内强降水、强降温过程预测业务。到2020年,黄河流域汛期降水预测准确率较目前提高3%以上。(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
加强流域水资源调度气象服务业务。加强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流域中期及延伸期降水过程和连阴雨预报方法,到2017年,通过7—20天过程预报提供黄河调水调沙和水库蓄排水气象预报服务;逐步开展流域或区域空中云水资源分布调查,到2020年,提供水资源利用业务服务。(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十五)推进环境气象业务开展,提高专业气象预报水平
强化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基础研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利用综合环境气象要素监测、数值模式等技术方法和手段,组织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进行影响环境空气质量要素、成因和机理研究,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深入开展中原城市群雾霾、沙尘、空气质量指数、重污染、光化学烟雾等高影响天气形成机理、输送路径和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评估等研究;开展雾、霾中长期预报技术研发,为雾、霾旬预报和月预测业务提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河南省科技厅、气象局、环保厅)
提高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开展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研究,建立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区域联防联动气象决策服务机制,增强重污染天气等突发环境事件气象应急服务能力。发展空气质量浓度预报、指数预报和霾预报等动力统计释用技术,完善预报方法,提高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霾天气精细化预报技术水平;改进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工作,建立集约化、规范化的预报业务流程,加强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开展全省72小时内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落区预报和县级以上城镇站点预报。检验和评估动力统计预报效果,不断增强数值预报产品准确性;到2020年,雾霾、沙尘和重污染气象条件的预报预警时效提前3天以上,预报准确率提高15%。(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环保厅)
(十六)完善平台,提高业务科技支撑能力
优化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流程。2015年前完成省、市、县三级业务流程优化调整工作;组织梳理省级预报业务和产品,实现省级预报业务全时效、无缝隙、精细化,支撑市、县级业务开展。2017年前对已有业务规范进行梳理修订,进一步完善各项业务管理规定,完善全省预报质量检验通报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逐步加强对专业化预报技术体系、精细化预报业务的规范化管理。(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完善预报预测支撑系统。完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气候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等,强化省级预报预测支撑系统建设;完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建立上下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县级对上级预报产品的应用能力,强化市、县级综合业务支撑保障能力;完善预报预测产品质量检验系统,实现气象要素预报、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号、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定量降水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及专业气象预报质量检验自动化、规范化、常态化。(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六、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
(十七)强化公益服务,完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
强化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制定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列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制度体系。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财政厅、气象局)
提升防灾减灾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不断丰富气象灾害监测、天气预报及警报、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为农服务、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服务、城市气象服务等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时效、频次和质量。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建设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和气象信息应用水平。(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
(十八)增强应急能力,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组织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全面提高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气象灾害分灾种的专项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强各部门气象灾害联防联动,强化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社会应急联动响应机制。2020年前完成所有省辖市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建设任务。(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应急办等部门)
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建设。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队伍、有乡镇服务站、有监测预警网络、有风险地图、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有效益评估”的标准,2014—2015年开展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工作。2020年前完成全省所有乡镇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等部门)积极完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服务队伍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到2020年,全省每个乡镇(街道)有1—2名气象协理员、每个村(社区)有1—2名气象信息员。建立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地方管理体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并列入财政预算。(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
(十九)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农用天气预报与情报服务。拓展气象为农服务空间,提升农用天气预报时效性和空间分辨率,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提高农业气象情报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定量化水平,农业气象情报信息分析评价覆盖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农业厅)
开展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前、灾中、灾后预警与评估。逐步开展冬小麦、夏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等主要粮食与经济作物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并适时开展冬小麦、夏玉米、水稻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到2020年,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时效提前3天以上,准确率提高15%以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覆盖冬小麦、夏玉米、水稻三种主要粮食作物。(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农业厅)
进一步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完成全省冬小麦、夏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适时开展地方特色支柱产业的经济作物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开展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农业厅)
发挥室—站—园多层次科技支撑体系作用。加快适用技术研发、推广、试验、示范,推进高标准粮田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科技示范园建设,提升农业气象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农业厅和有关县级政府)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省、市、县一体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整合形成农村气象综合信息“一键式”发布平台。拓展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强化面向决策、农村农民、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显著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提高对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农业厅)
推进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建设。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标准化农业气象示范县建设的标准,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到2020年,全省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达到20%以上。(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农业厅,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二十)大力提升中原城市群气象服务水平
开展中原城市群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加强气象灾害引发的城市内涝等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安全与发展的灾害风险评估。开展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逐步向学校、企业等高影响单位延伸。推进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发挥城市网格管理责任人在预警信息传播、灾情调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做好城市煤、电、油、运、水等安全运行的气象保障服务,将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运行管理体系。(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河南省各省辖市政府和省气象局)
加快建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气象服务体系。根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加快建立监测、预报及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防灾减灾、航空、物流、商贸等气象服务工作。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试点,探索区域主体功能区综合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人事司,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和省财政厅、气象局)
(二十一)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建立环保与气象数据交换规则和信息传递模式,实现气象观测数据与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及时交换与实时共享,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空气质量预报的联合会商、联合制作和信息发布机制。(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环保厅)
在获取高速公路气象观测信息基础上,建立预报模型和服务系统,加强能见度、路面温度、路面状况等预报方法研究,增强预报预警针对性和实用性。制作并提供与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网布设密度相匹配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实况监测信息。(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交通运输厅)
提升地质、水利、林业、旅游、电力等重点领域气象服务能力。加强黄河流域暴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及流域协调机构需求制定流域服务周年方案,为水资源调度和流域防洪提供更好决策参考。加强测墒数据与遥感反演结果的订正研究,研究和验证流域干旱指标,开展黄河流域遥感墒情监测。加强森林火险天气中、长期预报,积累森林火险气象观测资料,研究小气候、各个气象因子同森林火灾发生的相关关系,开展森林火灾快速评估和监测预报。开发灾害评估技术和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开展黄河流域气象风险预警。(责任单位:河南省各省辖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厅、旅游局、气象局)
(二十二)强化灾害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应急服务水平
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省、市、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制定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实现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的预警信息接入,实现发布系统与大喇叭、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显示屏等多种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对接,做到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收集和发布。(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财政厅、应急办)积极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稳定提高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播出率,到2020年,省、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播出率达到95%。建立紧随电信媒体业务拓展的捆绑式服务机制,不断拓宽电信媒体发布预警信息的渠道。与交通运输、交警、城管等部门签订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合作协议,公共电子媒体播出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探索与广告企业合作方式,不断提高社会广告单位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占有率。加强网格化社会管理单元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将气象综合预警信息接收列入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行政管理内容,着力解决全社会单元信息接收“最后一公里”问题。(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通信管理局、交通运输厅、公安厅)
提高预警终端覆盖率。在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力争预警接收设施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及社区。根据各省辖市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加快中国气象频道在全省落地和本地化节目插播工作,完善预警信息传播功能,即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气象预警信息手机短信传播“绿色”通道,优化流程,提高时效。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公众覆盖率。(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通信管理局)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针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及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多部门联合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与风险普查,建立覆盖全省的气象灾害普查数据库和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建立完善敏感行业致灾气象条件指标体系。提高针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民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林业厅、卫生计生委、水利厅、新闻出版广电局、通信管理局)
(二十三)加强风险评估,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建立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开展温室气体和大气成分监测评估业务,组织开展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对粮食安全、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水平;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工作和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监测评估,促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统筹考虑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责任单位:河南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二十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能力
建成高水平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建成一流的省、市、县和作业点四级综合业务系统,包括作业条件分析预测、作业综合决策、自动化空域申报、指令传递、作业监控等功能。增强省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分析能力、指导产品制作能力、作业方案设计能力、作业效果分析能力,增强市级产品订正分析能力、地面作业指挥调度能力,增强县级地面作业实施保障能力。建立空域自动化申报系统,提高空域批复效率和地面作业规范化程度。(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财政厅)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作业能力。购置1架、租赁1—2架作业飞机,实现省域全覆盖作业,开展中部区域联合作业。在郑州、商丘、洛阳建设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增强作业指挥功能、飞机和机组后勤保障功能。新增10门57式高炮,用于地面防雹实验和作业;更新200架新型自动化火箭发射装置,提高地面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增加20部高山烟炉,提高无需申报空域作业方式比例。配置287套作业视频监控和指令接收终端,实现移动式作业装备监控和实时指挥。改造和新建各100个标准化固定作业点。(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气象局)
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在商丘建立积云增雨试验示范基地并配建外场试验区,在试验区建设高分辨、多要素、多层次观测网络,用于积云增雨效果检验及作业技术研究。在豫西山区建立防雹实验区,布设监测设备,用于研究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建设室内实验室,加强云降水物理机理研究,提高对观测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应用能力。(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河南省商丘、洛阳、平顶山、南阳市政府和省气象局)
七、提升气象现代化支撑保障能力
(二十五)坚持开放集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
积极实施关键领域科技攻关。以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为主线,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综合观测自动化和集约化水平、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主攻方向,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制定不同阶段研究目标和任务,建立滚动的科研项目储备库,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瓶颈。(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河南省科技厅、气象局)
强化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能力建设。配备一流的科研装备,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开展新型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叶面积指数测量仪、冠层分析仪等研发;开展新型无人飞机遥感、遥测技术研发应用,促进卫星遥感与作物模型技术相融合,围绕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动态评估、监测预报预警和综合调控等开展技术攻关,开展针对设施和特色农业的气象指标及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基地基础条件建设,建立农业气象人工气候模拟室和作物根系生长观测室等,提升基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试验分析能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河南省气象局、科技厅)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骨干人才为主体,以重大关键任务为导向,按照学科领域组建科研业务有机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打造省级科技创新核心力量,解决河南省气象业务服务和科技发展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继续巩固发展暴雨预报、强对流预报和农业气象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加快建设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创新团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承担重大业务建设项目,对创新团队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项目支持。建立完善对创新团队的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人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河南省气象局、科技厅)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面向气象业务服务需求的科研课题立项机制。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制定气象科技成果业务化的相关程序与标准,完善气象科技成果业务化认证与准入机制。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激励和投入机制。构建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交流、推广和培训工作,提升业务服务贡献率。建立成果应用跟踪评估机制,加强对转化应用效果的检验评估,并对其持续优化和改进完善。建立以科技对业务发展的实际贡献和应用价值为核心的科技成果、人员和团队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河南省气象局、科技厅)
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家级相关业务科研单位、国内先进省份及省内外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合作交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交流,联合组织实施重点科学研究计划。以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河南省气象局、科技厅)
(二十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人才支撑保障能力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改善基层气象机构人才结构;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完善与岗位能力相适应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基层气象机构职称评聘办法,完善按需设岗、依岗聘用的岗位聘用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人事司,河南省气象局)
实施人才支撑工程。河南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支持当地气象部门做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努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一线人才、优势学科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人才建设工程。到2020年,力争全省有10名以上气象人才进入811工程(青年人才工程)和中国气象局双百计划人才工程。(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人事司,河南省各省辖市政府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气象局)
促进气象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河南省市、县级政府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3〕3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根据豫政〔2013〕63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等机构,落实人员,建立完善相应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用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各类新进人员的专业性,为区域公共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将气象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气象规划,科学配置气象人才资源。(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
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河南省各级政府要将气象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级政府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利用当地教育培训资源,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气象教育培训标准体系。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每两年至少参加一次气象为农服务及灾害防御技术培训。加强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到2016年,全省气象系统建成省、市、县级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气象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
(二十七)完善机制,壮大气象科普事业
落实《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公务员等,大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意识和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依托天气雷达站和气象台站,建设一批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在各类科普场馆、文化场所等建设气象科普展区。在中小学校、社区和乡村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气象科普示范项目。统筹社会资源,加强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设科普宣传平台,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等主题活动。采用多种形式推进气象科普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河南省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科普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科协)
(二十八)坚持依法发展,推进气象工作法制化建设
健全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进程,到2015年,配合省人大出台《河南省气象灾害评估条例》;到2018年,配合省人大出台《河南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形成以气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组成的气象法律体系。(责任单位:河南省政府法制办、气象局)
加快气象标准化建设。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宣传工作,认真落实已颁布实施的标准。加快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做好气象探测、气象为农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网络技术、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评估和防雷安全等地方标准的申报、制定及修订工作。(责任单位:河南省质监局、气象局)
(二十九)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加强气象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工作。到2016年,实现市、县级气象行政审批全部进入行政审批大厅(中心),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入政府联审联批流程。落实社会安全生产气象监管职责,到2015年,河南省市、县级气象部门全部加入当地安全生产委员会。加强部门合作,气象部门与安全监管等部门联合做好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工作。依法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准备监督检查、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评估、预报预警统一发布等工作。强化对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的执法监督与业务指导,建立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强化行业气象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安全监管局)
八、重大工程建设
(三十)积极实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完成国家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三农”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台站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落实配套资金。完成“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工作。(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计财司,河南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三十一)高标准实施气象事业建设项目
2014—2016年完成河南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二期工程、河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信息处理及装备保障能力。抓好河南省县级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6年完成80%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17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计财司,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三十二)精心谋划“十三五”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
“十三五”期间,在与国家建设项目衔接融合基础上,聚焦气象防灾减灾、为农服务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生态环境气象保障、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黄河流域气象服务、交通气象服务、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选好建设项目,纳入河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中国气象局有关专项规划。(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计财司,河南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九、保障措施
(三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河南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成立协调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和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完善措施,切实履行职责。(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等部门)
(三十四)加大经费投入
河南省各级政府要将发展气象现代化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事业经费及其他经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预算及投资计划,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加大气象现代化投入。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力度,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及时落实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地方配套资金。(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气象局)
(三十五)深化部省合作
坚持部省合作年度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年度合作重要事项,抓好落实。中国气象局在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基层台站建设、气象科技创新及其他业务建设方面,继续向河南省倾斜和优先支持。中国气象局会同河南省政府,加快推进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计财司,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气象局)
(三十六)强化考评督查
建立河南省气象现代化考核指标体系,将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评体系。河南省政府每年对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气象、统计等部门制定河南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监测评价体系,每年对各地、相关部门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责任单位:河南省市、县级政府和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统计局)
(三十七)全面深化改革
围绕加快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力量参与的气象服务新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气象服务,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满足各级、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通过深化科技业务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气象关键技术突破、提高气象核心竞争力和气象综合业务能力的体制,建立集约高效的业务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拓展气象业务领域,实现气象业务提质增效。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气象管理体系,完善依法发展气象事业的制度体系。完善双重领导管理机制及双重财务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区域气象事业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建立新型气象财政保障机制。围绕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继续调整优化县级气象组织机构,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强化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积极稳妥推进省直管县(市)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支持力度。(责任单位:中国气象局有关司,河南省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
附件:河南省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14—2020年)
附件
河南省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14—2020年)
类别
序号
指标
预期目标
完成时限
权重
气
象
灾
害
监
测
1
气象观测网建设
乡镇自动气象站覆盖率达到100%,城
区站点间距达到5公里。
2016年前
8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部观测项目实现
自动化,城区站点间距达到3公里。
2020年前
2
农业气象监测网
建设
5万亩方高标准粮田农业气象自动观测
系统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丘陵、山
区建设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
2018年前
4
3
雷达监测网建设
建成完善的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监
测网。
2018年前
5
4
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
建成环境气象、雷电、人工影响天气监
测网。
2016年前
4
建成比较完善的交通、森林防火、旅游
监测系统。
2020年前
5
气象探测环境达标率
气象台站探测环境达标率达到100%。
2017年前
4
气
象
预
报
预
警
6
天气预报准确率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
75%、77%以上,暴雨预报准确率达提
高15%以上。
2020年前
6
7
突发灾害性天气
预警提前量
15—30分钟。
2020年前
5
气
象
服
务
8
农业气象服务
开展主要农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全程服
务;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气象服务
覆盖率达到80%以上;高标准粮田气
象信息服务实现全覆盖。
2020年前
5
9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飞机作业全覆盖,地面作业面积控制区
域达到60%以上,防雹作业保护区面
积达到15000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年均增加降水量达到17亿吨以上。
2020年前
4
10
重点行业气象服务
区域内开展水文、交通、森林防火、旅
游、电力、卫生、环境等专业气象服
务,并实现信息共享。
2018年前
4
11
气象灾害预警
信息覆盖率
98%以上。
2020年前
6
12
气象服务满意度
政府、公众、行业分别达到85分以上。
2020年前
5
13
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率
80%以上。
2020年前
2
气
象
社
会
管
理
14
基层气象
防灾体系建设
县级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覆盖率达到
70%以上;乡镇气象管理机构及协理员
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社区)气
象信息员覆盖率达到98%以上。
2020年前
4
15
依法加强
气象社会管理
市、县级气象行政审批全部按要求进入当
地行政审批大厅,纳入联审联批流程。
2015年前
5
依法开展防雷安全社会管理、气候可行
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资源
开发利用及保护等工作。
2016年前
各类违反气象法律、法规案件及时查处
率100%。
每年
当地气象部门进入当地安全生产委员
会、规划委员会。
2015年前
保
障
措
施
16
科技创新
将气象科技创新纳入政府科技创新规划
和计划,落实科研项目,支持科技推广
项目。气象科技成果应用水平、气象科
技研发能力、气象科技投入等指标达到
中国气象局有关要求。
每年
5
17
人才队伍
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
70%以上,人才总体素质、高层次人才
队伍建设两项指标达到中国气象局有关
要求。将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
入当地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2020年前
5
18
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及建设项
目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
计划。
2016年前
3
19
落实地方气象机构、
人员和经费
健全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
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工作
经费。
2015年前
3
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
等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建立完善相应
的投入保障机制。
2015年前
3
20
一流台站建设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中国气象局要
求,完成“一流台站”建设任务。
2017年前
5
21
财政保障能力
根据中央部署,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气
象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体制与机
制,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
制,将乡镇气象协理员、村(社区)气
象信息员纳入公益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