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军主力留在朝歌 西岐入侵会成功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7 11:29

公元前1046年2月,在殷商首都朝歌附近的牧野战场上。周武王麾下的西岐大军,在300辆新式的战车带领下,冲垮了号称70万的商王帝辛大军。自觉走投无路的纣王随后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延续了近600年的商朝宣告灭亡。

不过,在一些今人看来,西岐的胜利多少有些胜之不武。道理也很简单,当时在牧野迎战周军的商军并非国家的主力军队,而是临时拼凑的奴隶。那么,如果历史给后来被扣上纣王贬称的商王帝辛重来一次的机会,将自己的主力军队留在朝歌,能否抵挡西周,延续自己的王朝呢?

殷商主力军队在东方

牧野之战中的周军进军路线

公元前1046年2月,当蓄势待发的西岐大军在牧野列阵时,对面的商朝军队号称70万人。然而,这支队伍主要都是由朝歌附近的奴隶临时拼凑而成。所以,周军虽然人数稀少,周武王与重臣吕尚都信心满满。反而是人数占优,更在主场作战的商王帝辛,有些心里发虚。

现在的历史考古与典籍考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过去关于商王帝辛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昏君形象。帝辛实际上是一位非常有野心,也有不少作为的君主,抛开成王败寇的史观,他也不失为“大有为之君”。

西岐入侵前夕的商朝,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弱小邦国,迅速壮大为一个控制黄河流域,并向南方和东方不断挺进的城邦帝国。当商王朝的军队继续对外进行征服和惩戒作战,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沿海之时,磨刀霍霍的周人发动了终结商王朝的致命一击。

商朝中前期是一个经常迁徙的邦国

由于帝辛在继位以来,一直将东方的东夷与南方的各类南蛮作为自己主要的征服对象,所以经常在这几个远离首都的地方,大量用兵。其结果就是商军的数量扩增,赶不上帝国控制地区的增涨。

作为一个补充办法,商朝人会征集附属于自己的邦国和部落军队,来加入自己的战争队伍。可惜在西岐入侵时,这些附属国的辅助军要么已经同西岐串通一气,要么就是对双方的态度模棱两可。总之,要他们继续为帝辛这个宗主作战,他们是非常不乐意的。

更要命的就是商朝自己的主力军队,已经被调往东方,参与同东夷部落的又一次战争。这才有了西岐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易突破到殷商的首都面前。帝辛临时调用奴隶参战,也是无奈中的权宜之计了。可惜,面对武器系统与战争技术更为先进的西周,大批奴隶也是力不从心。不少心怀不满的人甚至在开战后就临阵倒戈,造成了商军势力的迅速溃败。

牧野之战的失败也让纣王在此后几千年里名声被搞臭

西周军队远胜商军

西周的军队比纣王那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让武王与吕尚都自信心爆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的西周已经在军事水平上,超过了长期居于中原地区的殷商。

201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亳城乡岸上村,村民在村头取土时意外发现古墓群。考古学家通过大面积集中发掘,基本已确认这一大片古墓群属于商朝中前期的贵族墓葬。而让人意外的是,明明已经算得上是中原一霸的前期殷商,其贵族墓穴却显得格外的寒酸。整片亩地都很少有人殉奴隶与随葬品出土,仅在4个墓内找到了一些人骨、玉器和青铜器的碎片。

少得可怜的其他陪葬品,也在向我们说明这些早期商朝贵族的生活并没有我们原先想象中的那么铺张和阔绰。除了棺椁使用的都是非常粗柏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彰显身份与财富地位的物品证据,更别说象征着当时顶尖军事技术的青铜武器了。

之前出土的一些商朝陵墓显得富贵了不少。著名女军事家妇好的墓穴,然墓室不大,但墓却保存完好。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其中还包括了16名殉人。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绝对是权利与财富的象征。

但在武器方面的发现,依然差强人意。至于传统印象中,殷商军队都会装备的青铜长矛、斧子和剑,发现的也很稀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石器和骨质武器,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弓箭用的箭头。其他的战争装备还包括了铜或皮革制成的头盔,以及数量有限的早期战车及马匹。这种战车已经被证明,缺乏真正的移动作战能力,只能作为贵族武士的代步工具,起到战略机动的作用罢了。

商朝武士与民兵形象

相比之下,西周早年的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差距明显,但在装备与实际战斗力上都做到了更胜一筹。

在牧野之战中,除了领头的300辆战车及车上的贵族武士。整个周王朝军队的核心还包括了3000名精锐的虎贲和45000其他各类步兵,不少人都装备了早期的甲胄。这种西周式的战争技术在当时的中原还是新鲜之物,却在后来成为了西周及春秋大部分时期里,中国军队的标准作战风格。

驰骋战场的战车首先对敌军阵线发难,精锐的甲士稍后跟进,余下部队在精锐取得成果后收割战果。这种战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战人员是专业化的武士,必然让军队中相当部分的核心力量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和训练自己。

西周的分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供养武士阶层

长期在西部地区与西羌等蛮族混居的结果,让周人很快学会了这个战术,并通过几代人的国力积累,凑出了足以掀翻殷商势力的军队。从西周时代的一些墓葬来看,周人不仅将剑带入了中原,也发展出了镶嵌有铜片的胸甲。这种胸甲虽然面积有限,但比起没有护甲出土的商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这也就怪不得纣王强征的奴隶,在发起攻击的周人面前丢盔卸甲了。当时的中原战场,远不是战车四处奔驰的竞技场。无论是装备较好的殷商贵族武士,还是一空二白的奴隶们,都在从未见过的压力面前,手足无措。

让这样的军队去面对一群战车实在是勉为其难

殷商主力若在依然战败

西周的军事优势让落后的商朝很难返身

看到这里,相信对于很多人做出的浪漫式假设,你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底。哪怕帝辛将全国各地的驻军都拉到朝歌,也不过给西边送人头,不会让历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稍后的历史上,西周早期的东征大军也的确不止一次同商王朝势力麾下剩余的部队交手。

周军在牧野之战大获全胜后,周人并没有在中原地区立刻建立有效的直接统治。帝辛的儿子武庚被周武王封为周朝贵族,继续统治商城的旧都安阳地区。结果,不出几年,武庚就在周武王死后,挑唆西岐驻军与自己同盟,发动了反抗西周贵族统治的三监之乱。

然而,虽然有鼓动自己一起动手的西周贵族军队帮助,武庚的军队依然被周武王弟弟——周公旦带来的平叛大军一举消灭。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商朝军事技术水平在西周面前的羸弱。

所以,即便是帝辛提前得知西岐东征的消息,将主力部队留在朝歌防御,也很难在牧野之战中获得胜利。这样反而会更加加速商王朝核心势力的衰退,让西周中央无需分封更多贵族到中原地区建立诸侯国,后来的中国历史,也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