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天气预...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7 13:45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曾接到一位恼怒的陌生人在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原因是当天北京机场出现大雾,但天气预报没有对这次大雾作出预报,结果航班延迟,耽误了这位乘客的行程。

  “几乎每一次重大天气过程发生,我们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有的态度非常严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对记者说。打电话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口音各异、身份不同,但抱怨的主题却一致:天气预报不准。

  天气预报准吗?

  在中央气象台所处的北京,天气预报不准的例子就有不少。今年3月18日至2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实际最高气温比前一天的预报值偏低5℃—6℃。3月30日,北京市气象台预报夜间有雨,然而,这场雨第二天早晨7点40分才开始下,导致很多人在上班途中淋雨。更让气象工作者尴尬的是,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天气预报说阴天,结果北京城区却下了小雨,很多人参观中国气象局时,发现工作人员不得不撑着伞接待他们。

  那么,天气预报真的不准吗?

  不久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新华网做在线访谈时指出,从过去几年的统计来看,我国24小时的天气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是83%,这个数字在国际上属于前列。在回答网民提出天气预报为什么有偏差的问题时,郑国光说,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实现百分之百准确预报一个天气过程,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预报10天、20天以后的天气,要达到百分之百准确更是不可能的。

  今年4月13日,北京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全面公布了天气预报准确率,其中24小时气温预报的准确率为70.4%;24小时雨雪预报准确率为72.2%;5级以上大风预报准确率为84.6%。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影响天气变化的系统复杂多变,要想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别说我们这代人不可能实现,下一代人也做不到。

  统计表明,我国暴雨预报准确率为平均15%左右,明显低于美国平均22%的水平;200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3%,温度预报准确率(正负两度误差)仅为57%;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4小时为120公里,48小时为220公里左右,均大于日本、美国的预报误差;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虽在65%-70%,但不稳定。社会调查表明,81%的公众期望能够提高预报准确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精细化的需求随之提高,加深了人们对天气预报信息的依存度。这使得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希望”和“失望”同时增加了,抱怨天气预报不准的声音也越来越响,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中央气象台及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湖北检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时曾总结过导致天气预报准确率较低的几大因素。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影响天气的因素比较独特,天气现象和灾害种类多,存在着难以全面准确预报的客观因素;其次,气象不是一门精准科学。大气系统的混沌特性决定了天气预报存在可预报极限,人类不能摆脱预报的不确定性,天气预报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预报时效也不可能无限延长;预报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发展水平都会直接影响预报精准度;一些突发性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其发生发展规律复杂,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还相对薄弱;我国天气预报业务有过度依赖数值预报产品的倾向,预报员自身的能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各类新型气象资料应用能力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气要素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

  此外,缺乏经验丰富的预报业务人才、业务流程不尽合理、预报平台功能不强、薄弱的预报检验、业务持续改进缺乏依据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提高。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也经常出现。2005年,美国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是103公里。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说,他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一本小册子,内容是提醒气象工作人员面对公众嘲讽,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如何有效地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今年6月29日,中国气象局举行了提高预报准确率研讨会,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许小峰、宇如聪、张文建出席了研讨会,陶诗言、李泽椿、陈联寿、丁一汇、许健民等院士在会上就如何提高预报准确率畅所欲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建议,把提高24至48小时短期天气预报和每年的汛期降水趋势预测列为中国气象局的中心工作,由局领导亲自抓,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单位。他特别强调要重视预报员的劳动,部分恢复手工分析,并将手工分析的结果输入模式,还要在人才评价中重视做出实绩的人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特别指出,预报过程要强调效率和质量。天气会商要集中在预报员层次,预报员要负起责任来,要有思考过程,只有日积月累的思考,才能增加对天气预报的认识,大型会商限于警示型,一般会商集中在预报员层次,这样预报员才有时间做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十分担心气候预测发展问题,因为气象科学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我国面临日本、韩国两个对手,它们几年前建立了亚太气候中心,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模式,已经开始发布预报。在这个转折的时期,统计预报、气候预测必须坚持系统化、集合化、集成化、客观化和定量化的指导思想。此外,预报人员的素质需要大大的提高,要选拔一些人才,使之真正成为我们的苗子、尖子和精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倪允琪研究员认为,预报准确率反映了我们气象预报整个科学和技术水平的能力。现在天气预报领域人才培养薄弱,天气分析人才奇缺,这是很大的危机;天气学分析难度大,资料少,不容易出成果,所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于如何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增强气象服务能力,满足社会需求,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郑国光认为,首先要切实树立先进的预报预测理念。要真正面向国家需求确立预报预测系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掌握气候系统各学科的知识,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

  二是要大力发展先进的预报预测技术。要加强预报预测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综合观测技术、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技术和专业数值预报技术以及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工作,加强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方法的开发研究与改进。

  三是要着力推进先进的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自主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有针对性的区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面向用户需求的专业化预报业务系统以及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

  四是要扎实构建现代化的预报预测体系。要把预测预报系统建设作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加快改进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加快建立研究型业务,建立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的机制。

  五是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预报预测业务人才队伍。要坚持高标准培养和选拔预报预测人才,创造良好的预报预测人才培养环境,建立预报员定期短期轮岗培训或参与科研活动的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预报员的基础教育和岗位培训。

  去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气象局随即启动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中国气象局确立的目标,到2010年将实现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和相关灾害的全天候连续监测,监测预警率达80%以上。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大气要素中短期精细化定量预报业务,使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大气要素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归根到底,预报预测准确率只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多少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应对,把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到最少,获得各级部门及百姓百分之百的认可才是气象工作者永恒追求的目标。

  

  链接

  临近预报  预报时效:0-2小时  

  预报内容:灾害性天气警报,明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影响区域和时间等。  

  短时预报  预报时效:0-6小时  

  预报内容: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明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影响区域和时间等。  

  短期预报  预报时效:0-72小时  

  预报内容:灾害性天气落区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画落区线),明确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落区和影响时间等。 

  中期预报:预报时效:3-15天  

  预报内容:主要针对降水、气温和灾害性天气、转折性天气的变化。一般有3-5天的预报、周报、旬报等。 

  长期预报:预报时效:10-15天  

  以上预报内容:有旱涝、冷暖、雨量、气温等天气趋势展望,形式上有月、季、汛期和年度预报等多种。   (来源于2007年08月24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