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人文】李军科 | 古籍中所载的“姜水”“姜氏城”今在何处!
2017-05-12 11:15
古籍中所载的“姜水”“姜氏城”今在何处!
文/李军科
关于古籍中所载的姜水究竟在那里的问题,虽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明确而详细的记载,但却是一个多年来争而未果的问题。据原宝鸡教育学院教授成宗田(78岁)的介绍、回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七十年代,新中国的第一代文化学者、考古专家,就进行过争论,但却争而未果,没有定论。那时,人们对名人故里的争论还不象今天这样看重,还不带有强烈的地域之争的色彩,也就是较为客观公正而较少带有私心私利,但却没有定论!在今天名人故里之争十分激烈而且带有私心私利的文化气候下,恐怕更难形成定论、达成共识!成教授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关于姜水的地望问题,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会长、宝鸡市社科院研究员霍彦儒在他新写的《周原与中华性氏的起源》一文中不但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作了简要的回顾。请看:“北魏道元《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明确指出姜水为今宝鸡渭河北岐山境内岐水的某一段(有说为今‘湋河’)。明清以后。又有一种说法,姜水是指今宝鸡市区渭河之南的清姜河(原名清涧河)。明代李贤编写的《大明一统志》对姜水和姜氏城作了考证,在‘凤翔府、古迹’条目中说: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凤翔府志》、《宝鸡县志》等历代志书均记载姜水是指今清姜河,‘姜氏城’是指‘姜城堡’。所以,无论是岐山之姜水,还是清姜河之江水,皆在今宝鸡地区即周原之内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霍会长最后的结论是:从大处着眼,姜水必定在周原之内!
对于明清以后《宝鸡县志》的记载,文史 专家徐旭生在其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姜氏城在渭水北,《水经注》中说得很清楚,姜城堡在渭水南,而渭水在这几百里内全在塬中间走,没有改道的可能。然则姜城堡与姜氏城虽有两个字相同,一定不能是一个地方。《宝鸡县志》勉强附会的说法靠不住......”。从地名学的角度来看,清姜河原名清涧河,没有“姜”字,因而清涧河同姜水并不存在一个承接关系,因此我认为今天的清姜河不是古姜水!又从地名学的角度来看,姜氏城和姜城堡所表达出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姜氏城是姜姓人居住的城郭,归宿点是城郭!姜城堡的归宿点是堡子!堡子也叫寨子,是用夯土和砖块建成的高台土城,是明清时期才兴起的,用来防止土匪侵扰的明间修建的寨子、土城。姜城为地名,因此地盛产一种生姜,此姜块大、汁多、味鲜,又因此地建有土城,用特产和土城取名,便是姜城,再加上西府明间广泛流行的“堡子”,便成姜城堡!可见姜城堡,这是明清时代才取名的地名,而并非远古的“姜氏城”!
中国历史上隋朝之前有个南北对峙的朝代叫南北朝,居于南方的四个小国叫南朝,居于北方的五个小国叫北朝,北朝北魏有个地理学家郦道元,他写了一部地理学著作叫《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权威的地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他对中国古代的河流都做了详细的考察和介绍,其中也介绍了渭水的支流——岐水、姜水。
《水经注.渭水》:“雍水又东南流,与横水合。(横)水出自杜阳山(杜阳山在今麟游县,此县在秦时称杜阳),其水南流,谓之杜阳川。(横水又)东南流,左会漆水,(郦氏在介绍渭水时是自上游向下游介绍的,也就是自西向东介绍的,左边应为东边,意为东会漆水),(漆)水出自杜阳县之漆溪,谓之渠。故徐广曰:漆水出杜阳县之岐山者,是也。(岐山曾是杜阳县的辖区),漆渠水南流,大峦水注之。(大峦)水出(自)西北大川道(西北大川道应在岐山县京当镇一带),东南流入漆(水),即故(古)岐水是也。这个大峦水在现今的扶风、岐山县地图上都找不到,也许在干涸之后成为沟谷,方位应该在岐山京当一带,在周原遗址以北汇入东南流向的漆水。)《淮南子》曰:岐水出石桥山,东南流。(从现今的扶风县地图上可以看到,七星河(漆水)发源于扶风县北部西观山的刘家坡,在刘家坡的东北方向有石沟门的地名和石沟门水库,此水库应为漆水之源头。在“岐水出石桥山”中,“石桥山”为地名,而石沟门也为地名,且均有一个石字,既然此地为石沟门,人过石沟必架石桥,可见“石桥山”、“石沟门”只是同一个地方的两种不同称呼罢了,说穿了,“石桥山”就是“石沟门”,因此也可以说“岐水出自石沟门”。从地图上还能看到:岐水在源头刘家坡和南边的周原遗址之间的流向是向南稍偏东的,这同“岐水出石桥山,东南流”是吻合的。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漆水,是由他的源头在漆渠而得名的,而岐水是因它的源头在岐山而得名的。漆水、岐水是同一河流的不同名称而已,而且“岐水”之名早于 “漆水”之名。因此,郦道元说:“漆即故(古)岐水也”,那么这个过去的石桥山,现在扶风县地图上所称的西观山就是岐山吗?回答是肯定的。《诗经》中所说的周太王率族“止于岐下”,不是指整个岐山山脉,而是指与周京、周邑最近的那座山,这个山就是岐山(箭括岭)的东岭,而东岭,岐山人把它叫做岐山,扶风人则叫它西观山。二川(漆水、大峦水)并逝(流)俱(合)为一水,(向)南与横水(汇)合,自下通得岐水之目。(会合后就叫岐水而不叫“横水”),俗谓之小横水,(俗称小横水),亦或名之米流川。(也叫米流川)。迳(过)岐山西(部),(岐水位于西观山之西,是扶风与岐山二县的界河),又(弯)屈迳周城(之)南。(北魏时扶风北部归周城县管辖,县址就在今法门寺以北十里的周原遗址),(周)城在岐山之阳(南)而近(偏)西,所谓(周人)居岐之阳也,非(不是一)直因(为)山致(取)名,亦(也)指水取(名)称矣。(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岐水在周城西南方向呈现出“C”的流向,站在法门寺的位置向北望去,周城在岐水以北,“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以岐水给周城取名,也叫“岐之阳也”。(岐水)又历(经过)周原(向)下(流去此地地势为北高南低,向南流去自热称为“下”了),(周城)北则(是)中水乡成(为)周聚(周人聚集居住之地,也称周邑、岐邑),故(所以)曰(说)(才)有周(周邑)也。(岐)水(之)北,即(就是)岐山矣。昔秦盗食穆公马处也。”《汉书.地理志补注》:“水中乡,周太王所邑”。这是郦道元对汉书此话的引用,周聚即周邑。水中乡是志书中未见解释的一个古代地名,查看扶风县地图可以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在法门寺的北原上,有南北流向的两条河流,一条是法门寺之东的美水,一条是法门寺之西的岐水即七星河,这两条河之间的东西距离不足十里,处于二水之间,且位于二水的中段,自然取名为“水中乡”了。水北即岐山。岐水(今之湋水)又(向)东(流去),径(经过)姜氏城南(称)为姜水。从上可见,“姜氏城”是岐水与姜水的分界线,姜氏城以西为岐水,以北为岐水,以东才叫姜水,姜水横穿扶风中部平原,向东偏南的方向流去,在武功境内注入南北流向的漆水河。关于姜水的取名,也许古人是以导因,先把姜人居住过的城取名为“姜氏城”,再把从姜氏城南边流过的水叫姜水。)
那么,姜氏城在哪里?既然岐水在扶风地域之内,是扶风地域最西段的界河,那么,姜氏城必在扶风境内。《扶风地名志》载:“早在神农氏时代,就有先民生活、活动在这里,近年考古发现,今县城东原案板坪、下河村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地形、河流的位置来看,古姜氏城就在这里。”由扶风县档案馆编的《扶风大事记》载:在神农氏时代,扶风疆域为姜氏国。南宋人编写的《路史》载:“扶风美阳有姜氏城”。《水经注》载:“岐水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古城在今案板坪附近,那里有仰韶文化遗址。雍正十三年(1735年)《陕西道志》载:“扶风美阳有炎帝城,南有姜水。”从上述三种志书中可以看出:姜氏城的确在扶风境内!
从上述我对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解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籍中多次提到的姜水就是今天扶风县城南边向东南流去的湋河,扶风县地图上标注为湋河,而最新版陕西省地图册上标注为后河。而姜氏城就在扶风东原上的案板坪,距县城为七里,那里有案板遗址碑。“恕我直言,倘若案板遗址早于西安半坡遗址被发现,这里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默默无闻,被世人淡忘。这处被考古学家认为与半坡遗址同时期的史前文明,便隐匿在这无尽的灰土层中。”这是扶风作家扶小风在他的获奖散文中对案板坪遗址被人淡忘所发出的感慨。我也深有同感!以上是我个人对 “姜水”、“姜氏城”在何处的观点。那么,有没有专家和我的观点相同呢?有的!考古学家李仲操先生在《姜炎文化论.姜水辩》中指出:“姜水的确在三畤原雍水旁的畤沟河下游,姜氏城就在扶风县城附近的东原上。”近几年我从《宝鸡日报》看到,岐山籍的文人学者认为,岐山境内的鲁班沟水就是姜水,宝鸡籍的文人学者认为,宝鸡的清姜河就是姜水,但如果用《水经注》里的记载来衡量则统统不是姜水!清姜河不是姜水,清姜河与《水经注》里的姜水没有关系!
最后,对位于扶风、岐山两县的界河七星河的名称作出梳理:七星河是现在的名称,最早的名称叫岐水;在北魏郦氏写《水经注》之时叫漆水;在明、清时期叫畤沟河,大约在建国后才叫七星河的。还有“畤沟河”“凤泉水”“三岔河”此三个名称均来源于此河源头的地形地貌特征,而七星河之名则来源于我国古代音乐家师旷的传说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盲人音乐家师旷,他的故乡就在法门寺之西的漆水河畔,是他发明创造了“七音碑”,此碑曾放置于法门寺上殿的檐口,在文革中被焚毁。为了纪念师旷,当地人便把古代的漆水河,明、清时期的畤沟河改叫七星河,认为此名比原名更亮丽、更现代、更具有纪念意义。在扶风县文物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师旷坟”,它位于法门寺以北的七星河东岸,县民政局在坟头树立了“师旷坟”的石碑。地址在法门镇马家村。
《水经注》在详细叙述了“姜水”、“姜氏城”的位置之后,接着又写道:“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生长之地在姜水流域,在今天扶风中部的湋河平原一带,先民们已由原始社会前期的狩猎时代过渡到了后期的农耕时代,创造了最早的农耕文明,为了纪念炎帝部落在农耕方面的伟大成就,后人就把他尊称为“神农氏”,炎帝被史学家列为“三皇五帝”之中的“三皇”之一。因而研究炎帝部落的起源地、居住地、成长地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意义十分重大。
炎帝时代距今约五千年,由于时代久远只是传说,故而炎帝故里目前有四省五地之争: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以及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各地围绕炎帝故里大做文章。如果用《水经注》作为标准来衡量,来作结论,那么,这些四省五地之争自然会烟消云散的。在湖北随州的炎帝庙前,原国民党主席连战写了这样一幅对联:“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古界所说的“刘家文化”也是对炎帝部族“长于姜水”的一个证明!岐水的发源地在扶风县北端西观山脚下的刘家坡,而刘家坡之南就是刘家村,而刘家村就是“刘家文化”的产生地。1981年陕西周原考古队在扶风北端的刘家村发现了一批带有竖穴墓道的洞式墓,随葬品是以高领分鬲为代表的陶器群,显出独特的文化面貌,被考古界称为“刘家文化”,其年代一般认为早期约公元前16——15世纪中叶,晚期应在周武王克商之前(公元前1046年以前)宝鸡地区是刘家文化的中心分布区。刘家文化的偏洞式的墓又与甘青地区偏洞式的墓相近,而与周原及中原地区所见的竖式墓不同。甘青地区偏洞式墓属古羌人的文化遗存,因此刘家文化的族属当是羌戎 ,更确切地说是宝鸡一带的土族——姜姓羌戎 。这就表明从距今7千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代到距今三千五百年前的商周时期,作为炎帝之后的姜姓人一直活动于渭水流域,尤以岐水、姜水流域更为显著!就在刘家文化所在地的刘家村建有姜子牙封神台和封神庙并保存至今;在法门寺以北五里的张吴村曾建有占地半亩的“姜太公墓”,因此可以断言:岐水、姜水一带不但是炎帝部族的故乡,而且是炎帝部族永久的家园,是炎帝部族产生、发展、壮大之地!
对于编写中国通史的史学家来说,炎帝、姜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那么,这些史学家对姜水在何处持有怎样的观点呢?文史大家郭沫若在他的《中国史稿》一书中写道:“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之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岐山之东”是哪里?无疑是扶风!吕思勉先生在他编著的《中国通史》一书中写道:“距今4500年以前,炎帝的部落地处在黄河上游的陕西岐山姜水一带。炎帝是有功于农业起源的圣人,故炎帝又有‘神农氏’之称”。《中国古代史常识》(先秦部分)中认为“炎帝族发祥地在陕西岐山东面”。照此说法,炎帝的降生地就在今扶风一带!
2010年12月14日《宝鸡日报》在“宝鸡姓氏寻根之二”活动中,记者张琼和炎帝研究会会长霍彦儒,第一站来到了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姜城堡村,寻访结果令人失望——姜城堡无姜姓!第二站来到了岐山、扶风交界处的岐山县益店镇妙敬村,此村有一个姜家沟组,此组有260个姜姓人居住。73岁的姜风岐回忆说,在他12岁时,曾跟爷爷前往扶风西部的新店乡秦家庄祭祖,爷爷说他们是从扶风迁到姜家沟的!现在扶风东部杏林镇东北角有一个姜家窑组,此组住有姜姓人。上述观点和事实都在说明和证明——姜水就是湋河流经扶风的最后一段!炎帝的降生地就在扶风中部方圆四十里湋河流域,“姜氏城”就是今天扶风县城东南的案板坪遗址!
(作者系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员)
2017.2.11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