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 詹璐
寒冷漫长的冬春让麦收推迟一周
在等待收割小麦的农民们眼里,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和春天尤为漫长。
“去年的这个时候,河南的小麦已经基本收完了。”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专家毛留喜说,老家在河南的他对此深有感触。
而国家气象中心6月6日公布的冬小麦发育进程图却显示,河南中部地区,如周口、南阳、许昌、驻马店等地的夏收仍在忙碌地进行着。
自去年11月份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频繁遭遇冷空气袭击,春季的温度也回升缓慢,一直到四月底,许多地方仍然维持着比常年偏低的气温。低温天气让小麦的发育期比往年推迟了4天至15天。尽管中后期的天气转好,小麦自身也起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今年北方地区的麦收时间仍然比往年推迟了一星期左右。“河南地区推迟了3天至5天,越往北,推迟的时间越长。”毛留喜说。
“老天帮忙,后期并没有出现大范围、严重的干热风天气。”毛留喜说,往年的五月下旬经常出现桑拿天,当温度大于30℃,风速大于3米/秒,相对湿度低于30%时,如果连续5天到10天,小麦不熟也被逼熟了。
但毛留喜告诉记者,今年只有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两天干热风天气,并未造成灾害,收获工作总体上比较顺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6月1日的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也表示,今年夏粮有望再获好收成。
“不利天气”也不全是弊
“麦盖三层被,头枕蒸馍睡。”持续半年的低温天气虽然让小麦生长略显缓慢,但也给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不少好处。
从去年11月以来我国降雪不断,积雪像一床御寒的棉被,既减少了土壤热量的外传,又能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帮助小麦安全越冬。
寒冷的冬雪还冻死了不少在地表层越冬的害虫和虫卵,因此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病虫害比往年有所减少。雪融化后的水又为土地增加了墒情,让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保持了充足的水分。
漫长的春天给了小麦幼穗足够长的分化时间。与往年相比,虽然每亩的穗数有所下降,但充分的孕育让每一穗的小穗数量和粒数增多,每颗麦穗也更加饱满。毛留喜告诉记者,在小麦形成的三要素——穗数、粒数、粒重中,后面两个方面在今年来看无疑是占优势的。
而在收获季节被农民敬而远之的雨水,在扬花灌浆期却广受欢迎。处在扬花灌浆期的小麦正是需要水的关键时期,雨水充足有利于提高灌浆速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小麦粒重。
抢收抢种 与天气赛跑
除了干热风以外,强对流天气、连阴雨和干旱都是“三夏”时期让农民们头痛的农业气象灾害。
“所以关于这段时间的天气,我们很两难。”毛留喜说,在收获之前他们希望不下雨,能保证收割和晾晒的顺利完成,但收获后又希望老天赶紧下雨,能给土壤带来水分,增加墒情,好利于下一茬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在晾晒阶段出现连阴雨天气,也是许多农民的心头痛。毛留喜建议,尽量挑选晴好天气进行晾晒,最佳晾晒条件是“空气湿度比较小,太阳比较高,也有一定的风速”。如果遇到雨天,在仓库内摊开放几天,等天晴再拿出去晾晒。
正所谓“三夏大忙”,农民们不但要抢农时,还要与天气赛跑。
毛留喜也说,三夏就是一个“抢”字,抢收、枪打、抢种。他建议小麦进入成熟期的地区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抢晴收割,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晾晒,切勿盲目晾晒,以防小麦淋雨受潮。此外,还要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和暴雨洪涝的危害。
背景链接:
“三夏”最害怕的四大天气
“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这句农谚充分体现了夏收的紧张气氛。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而且夏收时节正好处于前汛期和强对流天气高发的时期,各种天气过程十分频繁。毛留喜说,农民们最害怕的是四种天气:干热风、强对流、连阴雨和干旱。
干热风:
干热风是“夏收、夏种、夏管”过程中最受关注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在民间又被称为“火风”或“旱风”。当干热风到来时,温度升高,湿度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毛留喜说,如果出现高温、低湿、大风的天气,“麦熟一晌”,两三天内麦子就熟了并很快开始脱粒,如果没有及时收割,就无法做到“颗粒归仓”。
强对流:
6月份的大气层常常不稳定,强对流天气便经常以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形式出现。这些灾害性天气会造成小麦倒伏,使麦穗掉粒,严重的情况下雨水还会浸泡麦田,使收割机无法开入田中。这不但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和成熟,也给收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连阴雨:
麦收期间的连阴雨,农民们称之为“烂场雨”。如果连续5天,每天仅降下1毫米的雨水,小麦都会在地里发芽。即便是收割上来的小麦,如果没有及时脱粒,也会在仓库里发芽。
1977年6月20日至30日,天津麦收期出现的连阴雨,曾造成全市8000多万斤夏粮的损失,已经上场和未收割的小麦都发了芽,减产15%以上,该年所收小麦的籽粒干瘪,不能做种子,磨出的面粉也质量低劣。
干旱:
干旱虽然对收割的影响不大,但它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夏种的成功与否。如果干旱比较严重,作物没法种下地,土壤墒情不够,将严重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责任编辑: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