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庐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2 22:04

安徽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山川地理、数据发布、摄影旅游、图说安徽

封面摄影@李红兵

庐江之名从何而来?

在史学界一直是个谜

庐江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

“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

这里庐江是一条江的名字

至于庐江指的是哪条江

史学界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青弋江

有人说是江西的乐安江

庐江发源于三天子都

一般认为三天子都指的是

石城山、三王山、庐山这三座山

▼古庐江猜测示意图,制图@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笔者认为

三天子都也许指的是衡山

这里的衡山指的是古南岳衡山

也就是今天的大别山一带

古时的彭泽并非指江西鄱阳湖

而是指安徽的巢湖

《尚书·禹贡》所记载的彭蠡

就是今天的巢湖

可能是班固撰《汉书》时出误

后人遂张冠李戴将“彭蠡”给了鄱阳湖

▼巢湖,摄影师@夏莲芳/安徽人文地理

“入江彭泽西”说的是

庐江从彭泽的西边注入

杭埠河为巢湖西边最大的河流

而且发源于大别山

很有可能

庐江就是杭埠河

▼杭埠河大桥,图片源自@中铁十局集团

不管怎么说

郡以江而得名

县又以郡而得名

这就是庐江县名的来历

▼航拍庐江,摄影师@李胜利/安徽人文地理

庐江地理

庐江县

位于合肥市最南边

面积有2343.7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有100多万

▼庐江在安徽的位置,制图@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庐江有多少故事

有多少波澜壮阔

也许你并不知道

了解庐江

我们从脚下的这片土说起

地质地貌

庐江地质构造古老且复杂

就构造而言

可分为“单元构造”和“断裂形迹”

抛去深奥的地质问题

我们主要说说

“郯庐断裂带”

它以山东郯城和安徽庐江取首字命名

这条断裂带上地震频繁

断裂带北起东三省到山东郯城

然后向南穿过庐江

直到华南

▼安徽地震带示意,制图@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地下水

深受断裂、燕山晚期岩浆活动

以及强烈上升的新构造运动控制

因此庐江境内温泉出露较多

最为突出的是汤池和冶山矿泉涌量较大

汤池温泉更是被誉为

“华东第一泉”

▼汤池温泉,摄影@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汉书·地理志》载:

“王,濯足东坑泉,冬月气勃如蒸。”

古时称温泉为“坑泉”,

因位于龙舒 “坑泉”之东

故有东、西“坑泉”之说

此即地方志载录庐江汤池为“东汤池”

舒城汤池为“西汤池”之渊源

地质构造复杂

也造就了庐江地貌的复杂

境内西南部层峦叠嶂、森林密布

东北部沃野平畴、河网密集

中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我们通过一张地形图来观看

▼庐江地形简图,制图@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西部低山区

这块区域主要分布在

汤池镇、万山镇以及柯坦镇境内

这里属大别山的余脉

这里是整个庐江地势最高处

这里有庐江第一高峰

也是合肥市第一高峰

牛王寨

又名刘郎寨

海拔有595米

▼牛王寨,摄影师@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这个区域雨量充沛、森林密布

相对湿度大、适宜林茶

是庐江茶叶的主要产区

▼柯坦镇龙池山茶园,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位于万山镇的果园山

也是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

▼果园山采茶大军,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茶草,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东南部低山区

这里是庐江面积最大的低山区

主要分布在矾山、龙桥、罗河三镇

这里山势陡峭、谷底切割较深

多呈悬崖峭壁、异常惊险

这里有双顶山、黄山寨、釜顶山、钟子山等等

三公山为枞阳、庐江、无为界山

▼秀美黄山寨,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釜顶山,摄影师@刘义明/安徽人文地理

矾[fán]山

因生产明矾而得名

矾山先民很早就发现了明矾石

但官方记载是从

唐中宗时期开始采矿采矾

到了北宋时期

这里已经成为

全国五大白矾产区之一

▼明矾冶炼,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明矾

常被拿来当作膨松剂(发粉)

用于油条和冬粉的制作

以及用于造纸、制笔、制皮革

古代做药用

明矾性寒味酸涩

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中医认为明矾具有

解毒杀虫、爆湿止痒、

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

▼白矾(明矾),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矾矿业的发展

山下逐渐形成了商业集镇

一时商贾云集、繁华不已

▼矶山镇,摄影师@李胜利/安徽人文地理

在矶山老街

我们可以看见街道上

深深的车辙印

它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荣景象

▼矶山老街车辙印,摄影师@李胜利/安徽人文地理

如今这里已经不再繁华

破旧的房屋和留守的老人

让人不禁有些伤感

▼矶山老街,摄影师@李胜利/安徽人文地理

矾山不仅是“千年矾都”

还是“富硒小镇、长寿之乡”

这里的富硒蓝莓基地

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光顾

繁华似乎又回归了矾山

▼矾山乐华村蓝莓基地采摘节,摄影师@李胜利

中部低山区

这里临近庐江县城

山势呈西南向东北走向

这里的冶父山

海拔有375.4米

▼冶父山冬韵,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冶父山

相传为春秋时期越人

欧冶子

在此冶铁铸剑而得名

这里有栖凤谷、铸剑池、响鼓岭、

伏虎洞、百尺崖等景点

由于冶父山景色秀丽、庙宇辉煌、古迹甚多

因此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冶父山大佛,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中部丘陵区

丘陵是庐江的主要地貌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

位于庐江西南部的岱鳌山

它是桐城、枞阳、庐江的界山

山形宛如一头巨鳌

岱鳌山脉主峰为龙王顶

海拔265.4米

这里峰奇石怪

有着许多的美妙传说

有“皖中小桂林”之称

▼岱鳌山石小姐,摄影师@李梦婷/安徽人文地理

圩畈区

庐江的圩畈区主要分布在

北部巢湖之滨和黄陂湖、白湖周边

这里地势地平、河网密布

是庐江的主要粮食产区

▼白湖农场机收,摄影师@刘义明/安徽人文地理

白湖农场

1953年围湖造田建成

分东西两个大圩

162平方公里

为全国特大型农场之一

▼白湖农场卫星图,标注@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和白湖一样

黄陂湖部分也被围垦造田

注入黄陂湖的河流

常年夹带大量泥沙流入湖内

日久天长,湖底平浅

湖水常泛一层微黄涟漪

故得名 “黄陂湖”

经过多年的河道治理

黄陂湖生态得到修复

已经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黄陂湖精灵,摄影@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白湖、黄陂湖、巢湖

历史上深受泥沙困扰

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注入

导致湖泊沦为浅滩

慢慢失去防洪、灌溉等功能

这与河流上游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

加上庐江境内水系较为发达

因此情况越发的严重

河道治理就必须从源头入手

除了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修建水库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水库不仅可以防洪、灌溉、提供饮水

还可以发展养殖业

果园山水库

▼果园山水库,摄影@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余月水库

▼余月水库,摄影@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金汤水库

▼金汤水库,摄影@李胜利/安徽人文地理

移湖水库

▼移湖水库,摄影@李胜利/安徽人文地理

水滋润着庐江大地

孕育了庐江的文明

自隋朝初年建县至今

庐江人在此已经生活了1400多年

他们铸城开埠

城郭和集镇慢慢形成

人文庐江

庐城镇为庐江县治所在

嘉庆《庐江县志》记载

今县治大概始于六朝

县治几经兴衰

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

▼清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城图,图片源自@《庐江县志》

位于庐江县城东新区的奎星楼

原址位于庐江县环碧公园西角

为清朝康熙年间初建

此后几经毁坏和重建

它见证了一代代庐江人的崇文之路

▼新建的奎星楼,摄影师@李梦婷/安徽人文地理

西汉时期

庐江人 文翁

深受故乡崇文风气的熏陶

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时

他注重兴教育、举贤能

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文翁像,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庐江崇文的风气

影响造就了一代代的庐江人

三国东吴名将

周瑜

庐江舒人

今天庐江西南人

“虽然周瑜出身地尚存争议

但根据目前考据的信息

周瑜为庐江人证据更充分”

▼周瑜墓,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正史上评价周瑜

“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并非《三国演义》描叙的气量狭小

周瑜不仅精通音律

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誉

他还是有胆量、有谋略

文才与武功双备的儒家大将

他指挥的赤壁之战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周瑜像,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到了清朝晚期

庐江又出了一位爱国英雄

丁汝昌

他官至北洋水师提督

在甲午海战失败后

拒绝投降、服食鸦片自尽

丁汝昌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

其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难能可贵

▼丁汝昌像,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在庐江

人文不仅体现在人物上

在建筑、习俗方面亦有体现

位于庐江县龙桥镇的

黄屯老街

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因东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黄穰

屯兵于此而得名

▼黄屯老街,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黄屯老街长约800米

有明代建筑3间

清代建筑108间

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

▼黄屯老街,摄影师@李红兵/安徽人文地理

传统的手艺

在老街依然延续着

▼铁匠,摄影师@夏必俊/安徽人文地理

传统的民俗和艺术

从古至今世代相传

比如

每年的秋收庆丰年

重大的传统节日

人们会舞狮舞龙来庆祝

▼舞龙,摄影师@黄江华/安徽人文地理

▼婚俗闹新春,摄影师@刘义明/安徽人文地理

大鼓书

是安徽传统的民间艺术

旧时

艺人们走街串巷表演

这种接地气的说唱艺术

备受人们的喜欢

▼《大鼓书》非遗传人朱启祥,摄影师@李红兵

和传统习俗一样

庐江小红头这种美食

也深受人们喜欢

小红头始创于清光绪八年

它又名油糖烧麦

因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

顶端染一点红而得名

▼庐江小红头,摄影师@李红兵

美食、老街、民俗、风景

在庐江是应有尽有

2011年庐江划归合肥后

俨然成为了合肥的后花园

成为了合肥人度假的好去处

他们或徒步牛王寨

▼徒步牛王寨,摄影师@徐学超

或漫步于白云禅寺

感受山中之空灵

▼白云禅寺,摄影师@李红兵

又或者坐在湖边

静静欣赏这座温馨的小城

▼湖光魅影,摄影师@李梦婷

旅游业的发展

和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

使得庐江这座小城发展迅速

建成区快速的扩张

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航拍庐江县城,摄影师@李胜利

夜色下的庐江县城

灯火辉煌、景色怡人

▼航拍庐江县城,摄影师@李胜利

随着合安高铁的开通

从合肥可以直达庐江

▼庐江高铁西站,摄影师@陈玉莹

2020年1月22日

庐江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在庐江达成共识

潜川大地,未来可期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什么是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