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脱贫攻坚又一年。
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在这里展开,振兴发展的欢歌笑语在这里响起。
周口,正穿越承载荣光的时空,在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向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铿锵进发。
不忘初心的脱贫答卷
5月9日,河南省举行贫困县脱贫退出情况新闻发布会:全省1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4个省级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周口市淮阳、商水、太康、郸城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西华、扶沟2个省级贫困县榜上有名。这是继2017年沈丘县等成功脱贫摘帽后,周口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脱贫路上,决不落下一户一人!”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神圣使命。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以上率下、常抓严管,“四级书记”抓扶贫,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如磐石,以行动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细。
脱贫攻坚,关键在落实。近年来,周口市狠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四个意识”的大熔炉、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检验干部能力的新标杆、推进发展的好机遇,脱贫攻坚的澎湃合力浩荡而来……
为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石,周口市建立健全了三项机制、两项制度、一个责任体系的责任落实格局,确保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周口落地生根。建立脱贫攻坚领导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县挂乡包村到户制度,明确29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7个重点县和29个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在县乡层面,为各乡(镇)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实现村级脱贫攻坚责任全覆盖。建立驻村帮扶长效机制。在每月扶贫日工作基础上,把每周五定为全市“扶贫日”,所有帮扶责任人全部入村入户开展工作,并至少办一件实事。市县两级派出1031个工作队,实现了村级脱贫责任组对有脱贫任务的行政村全覆盖,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全覆盖。
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周口市还建立了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奔现场,开展以暗访为主的督查巡查。
健全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制度。对脱贫攻坚优秀干部采用“火线优选”等方式,优先考虑提拔重用。近两年,市派驻村干部提拔13名、重用1名,县派驻村干部提拔52名,其中2018年提拔14人,重用12人,470人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
与时俱进的攻坚作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这张温暖民生的答卷里,蕴含着一次次精准的发力。近年来,周口市狠抓政策落实,“四场硬仗”力促稳定增收,“四大行动”提升保障水平,“四项工程”改善生活条件,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重大专项工作为抓手,分路并进,协调联动,打好政策组合拳,真扶贫、真脱贫的良好态势日益显现。
产业扶贫发力。周口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引扶结合,统筹谋划扶贫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光(渔光互补)、游、电六种业态,探索出“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形式。截至目前,全市发展农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77万家,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达到4600家,217个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带动脱贫,带动贫困户1.47万户。几年来,全市分三批培育市级产业扶贫基地213个,实现关联扶贫户年收入增加900至1800元,有效带动22.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持续增收。通过发展产业,基本实现了每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培育发展1至2个优势特色产业,每个贫困户有1至2项稳定增收渠道。
就业扶贫提速。统筹人社、农业、扶贫、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春风行动”专项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维权等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已就业人数3.02万人,就业率87.21%;累计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8500多个,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筛选认定市级标准化扶贫车间320个,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转移就业1.69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65户。
生态扶贫做实。陆捷园林等20家绿化公司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林下经济、木本油料、森林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带动70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825.75万元。全市累计选续聘2842名生态护林员,确保5个贫困县森林资源管护无死角,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目标。
金融扶贫助力。2018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99亿元,带动贫困户7.74万户;“政融保”产业扶贫融资项目41个,授信扶贫资金14.2亿元,发放扶贫贷款7.7亿元,带动贫困户1.17万户,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风险保障。
健康扶贫“应保尽保”。资助43.83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2852万元;全市门诊救助4432人次,发放补助资金428万元;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住院救助9.58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27亿元;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机构276家,累计实施先诊疗后付费21.97万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5.90亿元。
教育扶贫阻断传递。学前教育阶段发放建档立卡生活费860.6万元,发放学前教育保教费1243.71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发放建档立卡省定营养改善计划费用2080.16万元,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4亿元,其中建档立卡5356.28万元;普通高中阶段发放国家助学金9882.7万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发放国家助学金3724.44万元。投入资金3.9亿元为1122所学校实施“全面改薄”项目。
扶贫助残送上关爱。认真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60元制度,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935.9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603.99万元。
危房改造成效明显,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79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万户),拨付资金2.68亿元,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脱贫道路更通畅。修建农村公路2291公里,是省定责任目标任务450公里的5倍,贫困村实现行政村道路、客车、邮政“三通”。
安全饮水有保障。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在2017年底已全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电网光纤全覆盖。全面完成45个深度贫困村和160个行政村的电网改造任务,贫困村实现户户通电、村村通动力电。
美丽乡村迎面来。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六改一增”,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显著改善。
扶思想、扶技术、扶干劲,志智双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贫困群众志气鼓起来了,自我发展能力强起来了,脱贫攻坚真正从“输血”走向“造血”,确保成果可持续。
感恩奋进的激越交响
脱贫后,扶沟县崔桥镇张坞岗村村民刘富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多为乡亲们做好事、实事,来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情。”
饮水思源,方知幸福的来路。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一幅幅老百姓得实惠、共产党得民心的暖人画面正在黄土地上涌现。
建强了基层组织。广大驻村干部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培养后备力量,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强了基层组织。全市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学习1.6万余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176人,发展党员1282人,培养村后备干部3048人,整修村室1010个。
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驻村帮扶、“扶贫日”办实事、“大宣传大落实大整改大提升”等一系列走村入户专项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急难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
畅通了信访渠道。市、县(市、区)两级全部建立了扶贫公共服务热线机构,实现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邮箱接收全覆盖。
解决了难点问题。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敬老院升级改造基本完成,积极推进太康“五养模式”(集中供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邻里助养),保障特困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
决战贫困勠力同心,共奔小康责无旁贷。
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倾情支援脱贫攻坚,“互联网+”社会扶贫吸引大批爱心人士、社会资本聚力周口扶贫……在周口,全社会参与扶贫的“交响乐”越奏越嘹亮,推动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落地生根,一项项真心实意的扶贫行动开花结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周口,正汇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奋进在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脚步铿锵、响鼓劲催、旌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