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四大名山,九华山和普陀山不太一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3 01:33

我在普陀山生活了很长时间。普陀山本身挺厉害,比如,它不归普陀区管,直接由浙江省舟山市直管,再如疫情期间也居高不下的进山套票(门票船票固定消费220元,佛诞日240元)。但是,当它需要对外宣称时,还是那个“四大佛教名山”里的“之一”。

后来,我又去九华山住了一阵。虽然它们统称为“佛教名山”,有着不小的差异。不研究佛教,略微比较一下,也还是挺有意思的。

远望九华山的天台峰 本文均为 作者 供图

1

最先要说的是,两地虽然都是作道场(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在用,但性质不太一样。

普陀山是观音道场,但真实世界里没观音菩萨这号人物。这和文殊菩萨之于五台山、普贤菩萨之于峨眉山类似,他们都是大乘佛教中的人物,谁都没有见过。

九华山就不同了,它是地藏王道场,而地藏王,确有其人,还是个外国人。

地藏王真名金乔觉,少年时从家乡新罗(今朝鲜半岛)来到九华山苦修,因其“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的长相,和“安忍不动,静虑深密”的脾性和地藏菩萨很像。从唐代开始,人们就把他当作地藏王的应身,尊称他为“金地藏”,九华山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如果说,观音信仰能减轻现世苦感,弥勒、阿弥陀信仰能维持对往生的憧憬,地藏管得宽泛得多——既管生前,也庇护死后,被广泛供奉。不仅登堂入室,就算在民间庵堂里,也可以看到他和城隍、土地信仰交融在一起。

地藏在民间的广泛性,也慢慢衍生出别的味道。有人认为,“地”就是阴曹地府,地藏管的就是人死后的事,拜地藏王是为死人超度。

一听到我要去九华山,还有朋友误以为我是为买房摇号而去。他们的理解是,“地”就是“地产”,和房子有关。直到我来到九华山,发现这不是一两个人的笑话,还真有不少人前往九华山做起了地产和建筑生意。

九华山的寺院大多古朴,保留了木结构,而且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

2

普陀山过去有三大寺、八十八庵堂、一百二十八茅蓬,现在人们一般只奔着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去。九华山全山现存的寺院有准确的数字:78座。不过旅游和朝拜的人也多只能在化城寺、肉身宝殿、百岁宫蜻蜓点水。

普陀山因为实行全山管理,大大小小的庵、茅蓬如今都统称为禅林、禅院。九华山依然则依然保留原来的叫法,像龙庵、广济茅蓬,大小规模一目了然。

在普陀山待久了,难免有种“出家真好”的错觉。山里除了梅雨季潮湿外(江南哪里不潮湿啊),其他没毛病。有次在码头晒太阳,看到两位背着双肩包的师父,朋友感慨:这苦修的样子,一看就是外地来的。普陀山上的师父个个神采奕奕,神气得很。

一到九华山,才又有了点当年金乔觉苦修的场景感。

寺院古朴老旧,很多年没有整修过了。百岁宫脚底下的木头地板极不平整,走起来一颠一颠的。老尼真的已经很老了,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就踮不起脚,得喊旁边的僧人帮忙,勉强把字符贴到在墙上。而旁边的僧人,也已经很老了。他们很少待在室内,尽管春天已至,因为光线和破旧的缘故,屋内总有种阴冷感。他们更乐意在外面晒太阳,裹着棉大衣,臃肿到无法伸展全身——棉大衣。我可从没在普陀山看到过,那儿的僧人无论叠穿几件僧服,都显得很轻健。

广济茅蓬外观

3

僧尼不同住。在普陀山,西天是比丘尼道场。

西天是个老景区,集中看摩崖石刻的地方,最广为人知的是全普陀山最大的单个字——心字石。小时候看大人们拍回来的照片,都是一模一样的拍照姿势——躺在“心”上。而西天也集中了最多的“庵”,自下而上盘陀庵、普慧庵、莲蓬庵、白象庵、圆通庵、修竹庵、梅福庵、灵石庵、观音古洞、广修禅林、芥瓶庵、伏羲庵等。这里要说一下,“庵”只是表示规模大小的建制,比茅蓬大,比寺小,不是比丘尼住处的专称。

九华山的比丘尼聚集在山脚白墙黑瓦的闵园。这个闵园大有来头,传说当年金地藏向当地一位乐善好施的员外闵公借地,闵公问他要多少,他说就“一袈裟地”,闵公欣然同意。结果,金地藏一展袈裟,罩住九十九座山峰。闵公也没有食言,不仅把这些地都给了金地藏,儿子也跟随金地藏出了家。后来,他本人也出家,称儿子为师兄。也因此,闵姓在当地就断了根。

4

同样都叫“山”,安徽的山和浙江的山又完全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确定普陀山算岛还是山。每次回去,都推敲不定是“进山”还是“上岛”。后来我跟自己妥协:岛,无非就是海上的山。

普陀山上有座佛顶山,全山最高处,主峰海拔291.3米,1088个台阶,有句营销口号是“不登佛顶山等于没到过普陀山”。虽说从香云蓬到法云蓬这最中间的一段略陡,走走还是吃力的,但半小时怎么也搞定了,还是在我怀孕期间。

九华山的山就不是“走走就能走到的了”,语文课里有关名山大川的形容可以拿来用上。

山高,且景区分散,九华山景区规划了三条索道线,分别通往天台、花台和百岁宫。比如天台峰,海拔1306米,光是坐索道上山单程就需要12分钟。下了索道还得再靠双腿往上爬,腿脚好的,一个来回也需要半个多小时。我在怀孕后期前往九华山,要是没索道,就不太有信心了。

就算不用索道,还有挑夫这种名山标配,在普陀山自然是不存在的。还在山脚,挑夫就来吓你了“肉身宝殿很陡的,你走不上去的”。的确,肉身宝殿前的81级石阶看着是陡。但没点诚意怎能近距离朝拜金地藏的肉身呢。

不过,普陀山因为地处浙东海边,山上植被常绿,虽说是爬山,更多的是走走看看的玩味。九华山则带点地质学的意义,由裸露的花岗岩构成,呈黛色,只能远观其雄伟壮丽。

九华山肉身宝殿一景

5

普陀山上没有市集,香华街是唯一一条以“街”命名的路,清末叫“横直街”,已经是山上最重要的商业区。本地人自己搭个棚,卖海产品、水果、工艺品,布满了短短300米的街。

如今,小街整饬一新,两边都是招商来的商铺,依然是全山最热闹的地方。虽说是旅游景点,好歹也藏着靠谱咖啡馆和本地老店,闲时都会去讨茶喝。

九华山也有这么一条街,在化城寺旁,名九华老街,聚集着饭店、客栈。拉客宰客的情况没有发生,听说前几年整饬过——因此寺院也不收香花券,不卖香火(普陀山目前是三大寺各5元香花券,南海观音6元,去年底有过改革的风声,目前还没执行)。

老街上走一遭便会发现,几乎家家都卖一种叫黄精的中草药,哪怕从没听过这个名字,一到九华山也会马上了解。它还击中了人们怕老怕死的痛点——很多人相信,99岁才圆寂的金地藏正是吃了黄精才长命百岁的。

问了当地朋友,说黄精确实好,拿来泡茶和做菜都行。当地有个名菜叫“油炸黄精”,只不过,哪来这么多野生黄精啊,后来大多数都是人工种植的了。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蒋瞰,作家,媒体人,著有《山居莫干》《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