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故里 周礼宝鸡】在宝鸡 品味寓意美好的典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6 22:34

编者按

宝鸡是周文化的发源地、《诗经》发源地之一,由此源起的典故,以及典故的寓意,成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让我们一起寻觅与宝鸡相关的典故,品读其间的故事和美好寓意!

“振鹭于飞”显现高洁

近日,在市区金陵一桥北,河畔一群白鹭经常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除此之外,在我市千湖湿地、王家崖水库、金渭湖畔,每天下午3时至5时,也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白鹭,悠然自得,嬉戏在夏日的陈仓大地。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这两句出自《诗经•振鹭》的诗句。

《振鹭》这首诗歌是《诗经•周颂》中的一首,这首诗歌描写的是周天子宴饮来朝宾客的情景,整首诗歌短小、精美: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这首诗歌的首句是以飞翔在天空的白鹭起兴,鼓歌吟诵,以迎嘉宾。“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人将来朝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微子,即被周所灭的殷商之后人,他相貌英俊,风度翩翩,才华也十分出色。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昕,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三仁”之一。

微子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广施仁德,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他的德行堪受称扬。“在彼无恶”,是指微子在宋国之内受到殷民的拥护,“在此无斁”,是指微子朝周时受到热烈欢迎。微子在胜利者周天子面前,不卑不馁;而作为胜利者的周室之人,在微子面前,也表现出不亢不骄的气度,并对昔日的敌国之后以礼相待,体现出一种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国之风。最后两句是对双方而言的,即,作为失败者的后裔和作为胜利者的周室君臣,双方都应团结各邦各族,彼此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始终保持美好的声誉。

这首诗歌比拟生动,既赞又戒,情意殷切,读起来清新而明媚,传诵数千年,在历史中,成为迎接、赞美宾客,促进和睦相处的礼乐之歌。 

如今的宝鸡,水清岸绿生态美,白鹭翩翩入画来。据了解,白鹭被誉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检测专家”,对生存的自然环境要求较高,近几年成群出现在宝鸡,说明宝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白鹭或贴着水面飞行,翅膀掠过水面,溅起点点水花;或振翅高飞,冲向天际……这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诗情画意的靓丽美景。 

    

“剪桐封弟”颂扬诚信

在市区中华石鼓园内,有“剪桐封弟”的雕塑,讲的是关于“诚信”的故事。

“剪桐封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重言》、《说苑·君道》和《史记·晋世家》中都有记载。说的是周武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诵,次子名叔虞。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其弟周公辅政,周武王长子、13岁的姬诵继承王位,史称周成王。一天,年幼的姬诵和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弟弟,并说:“给你这个玉圭,封你去做唐地的诸侯吧!”叔虞双手接过梧桐树叶剪的圭放于胸前,并向周成王行礼致谢。而后,叔虞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听后去见周成王,求证封侯一事的真假。周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呢。”周公道:“天子无戏言,天子说出的话,史官会记下来,朝廷上下的人都会谈论,怎么可以当儿戏呢?”于是,周成王把唐地封给弟弟叔虞,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而叔虞到达唐地之后,也不辱使命,发展农牧生产,兴修水利,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受到了后人的赞誉。

剪桐封弟告诉人们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

时至今日,诚信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是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讲诚信、守信用中,西府大地上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标杆、模范。

出租车驾驶员姚海燕爱岗敬业,始终坚持诚信经营、文明服务,曾将45万元现金物归原主,她拾金不昧的故事一直被同行津津乐道;

90后退役军人王乐,面对亡故父亲生前欠下的工程款,他对母亲说:“没啥说的,父债子还,这钱我还”,他的这份诚信和坦然令人动容;

80后创业带头人肖倩,在返乡创业中,以诚实的品德受到高度评价,她坚持诚信经营,打造了综合性全产业链猕猴桃示范基地……

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正能量,让“一言九鼎,诚信宝鸡”的品牌形象更加耀眼。

“呦呦鹿鸣”展示和美

“周王手持酒樽,气宇轩昂,把酒临风;群臣也手持酒樽,表情各异,有的喜形于色,有的若有所思;乐师正在鼓瑟吹笙,鼓簧击磬;一群全身通红的小鹿,仿佛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在宝鸡市石鼓文化城“鹿鸣宴”广场上,有一组“鹿鸣宴”群雕,正是《诗经•小雅•鹿鸣》里描述周天子宴请群臣时其乐融融的景象。

那么,三千多年前的这场宴会是怎么开场的呢?

最先登场的不是主人和客人,而是可爱的小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广阔的原野上,一群鹿儿悠然的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鸣叫,此起彼伏,和谐悦耳。在这优美的田园牧歌中,宴会的主角登场了。在古人看来,鹿是一种高雅的动物,群鹿相呼引,也比喻国君所宴请的嘉宾都是贤人。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的好朋友,然我们一起聆听这美妙的琴声之乐。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我的好朋友们,品德高尚……

这组石鼓文化城的雕塑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群鹿,它们神态各异。群雕高9.5米、宽12米,夜幕降临,在灯光的映衬下,流光溢彩,令人震撼。

笔者看到,“鹿鸣宴”雕塑北面的底座上,刻有《诗经•小雅•鹿鸣》。据记载,“鹿鸣宴”因宴会上演奏《诗经》中的《鹿鸣》篇而得名,是在周代“乡饮酒礼”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聚会形式。乡饮酒礼的历史,最早见于“周王亶父在岐山宴会群臣宾客”。

《鹿鸣》一诗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首诗歌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诗中的“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皆是礼遇君子的种种表现,也说明了主人德行高广。

“呦呦鹿鸣”的典故被后人经常运用,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就引用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诗,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思慕。唐代时,“鹿鸣宴”成为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地方官举办“乡饮酒”,以祝贺中榜的学子。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后来,这种宴饮习俗不断推广,在日常的宴会上也流传开来。

还有一个鹿被古人视为吉祥象征的例子,宝鸡扶风有一种特色小吃名为“鹿糕馍”,小巧便携,香甜可口,馍中间为红色小鹿图案。古时,长辈为年轻人制作鹿糕馍,寓意刻苦读书、努力学习。鹿糕馍延续至今,依然有鼓励孩子成才的寓意。

(毛丽娜 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