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如今这两大名地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05:47

发布于:山东省

原标题: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如今这两大名地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前言

殷商干戈频迁,周命运起于西岐,承载的不仅是夏商周鼎盛时期的历史沧桑,也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大义凛然。殷商兴衰至周初一段历史,见证了华夏文明由蒙昧到辉煌的巨大飞跃。

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段历史,既要深刻汲取经验教训,也要铭记正义之士的人生价值,在当今时代谱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一、盘庚殷墟初筑,商业兴旺民生美

殷商之先,远在夏商时期。当时各部族之间战争不断,黄河泛滥成灾,导致人口频繁迁移。南亳、隞、相、耿、邢等地先后成为商人活动的中心,最后商王盘庚选择在殷(今河南安阳一带)定都,商朝国势逐渐兴旺起来。

殷墟作为商朝的发源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古籍记载,盘庚筑聚居之城,建立宗庙与王宫,是为殷墟之始。殷墟周边逐渐形成城区,各种手工业者云集于此,供应王宫需求。殷墟之外,则是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之地。殷都居民们勤劳耕作,生活富足。各代商王为告慰先人与神灵,常来殷墟祭祀。郊外则是诸侯朝见商王的所在,殷墟内则遍布庙宇与宗庙。殷墟之外,则是手掌经商、喧嚣繁华之地。

当商朝进入鼎盛时期,殷墟之外已然是一座规模巨大的都城。城里居民众多,市井繁华,商贾云集。越来越多的民众涌入这座都城里谋生,也为日益壮大的商朝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殷墟周边的村民们时常入城,为都里的居民提供蔬菜、肉食等日常所需。

他们赞叹这座都城的富丽堂皇,也对殷商王朝心怀敬畏。殷商全盛时期,郊外牛羊成群结队,田野丰收,百姓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二、帝辛迁都朝歌,村民口中称颂昌公

然而好景不长,当帝辛——这一个暴君登上王位后,一切都变了。

帝辛是一个骄奢淫逸而残忍嗜血的昏君。他手下的宫女妲己阴险狠毒,操弄帝辛为非作歹。为取悦妲己,帝辛常用残忍的刑罚折磨人民,其中最残暴的就是炮烙之刑。

村民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都说国君已丧失人性,行为亦如禽兽。人民苦不堪言,却也只能忍受帝辛的暴政。殷墟外原本繁华的城区,也逐渐衰败下去。商朝边境频繁爆发战争,男丁被征调境外打仗,农田荒芜、村落冷清。商朝国力日渐衰微。

为给自己的都城再扩张些空间,帝辛将殷都向南迁移百余里,定都于朝歌之地,大肆营建宫殿以自娱。他取“朝歌暮舞”之意,将这座新都命名为朝歌。殷墟遂成为商朝的副都与祭祀中心。朝歌新的宫殿与花园一一落成,帝辛则成天与妲己饮宴作乐,不再理会国事。

西伯昌见殷民不堪帝辛暴政,多有流离失所者来到自己封地避难。他伸出援手,收留这些逃离朝歌的难民。村民们都说,西伯仁厚宽和,真正以百姓为念。西伯昌派人四处张贴告示,说自己的城门永远对普通百姓敞开。一个个农家逃荒的身影进入西伯昌的城池,终于能够喘口气,不再为残暴君主所扰。

三、牢狱中的叹息,西伯之子志在匡救

西伯昌决心匡救天下苍生,为此不惜献上自己半壁江山。他将洛水以西之地尽献给帝辛,只求其停止残害人民。帝辛欣然受地,暂时收起狠毒本性。然而西伯仁德被人忌,终遭帝辛囚禁。

牢笼之中,西伯昌唯有叹息。他预见这暴君终会灭亡,唯盼天降救世之人。狱卒们见西伯昌气度从容,仍心怀天下苍生,不禁也佩服他的大德。西伯昌向狱卒吩咐,希望他们也能多保重自己,不要随波逐流,走上邪路。

西伯之子姬发志在救天下,他联合四方诸侯,在牧野决战殷军。殷军物力人丁早已消耗殆尽,战场上杀声阵阵,浓烟滚滚,殷军顷刻溃败。姬发即席登基,是为周武王。他建立周朝,以西岐为都,商朝遂告终结。

四、周武王登基,实行仁政民兴旺

姬发为政仁厚,他减轻赋役,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村民们纷纷向他致谢。周武王下令修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百姓们终于可以安居乐业。 姬发在位时,天下归心如铁,四方归顺周室。他采取联姻等手段,巩固诸侯关系。在他英明的治理下,周朝国泰民安,进入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文化艺术亦日臻典雅大方。学者们提倡“礼乐射御书数”,音乐、舞蹈、诗歌遍地开花。从此中国进入一个文明新纪元。姬发喜爱读书,他设置博士掌管教育,还创立遍县学校。人们终于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百姓们也乐于通过学习来丰富内心世界。

五、暴政苛政终究难长,正义之士当兴仁政

夏商周的更替启示我们,暴政苛政终将遭天谴。正义之士当以民为本,方能平定亂世、化解危机。唯有仁政和睦的国家,方能长治久安、源远流长。

西伯昌视民如子,他的仁政获得百姓衷心拥戴。姬发继承父志,最终推翻殷商统治,建立周朝盛世。历史总会恰恰证明,正义之士的宽厚仁德,终将感化天下,赢得天下人心。

结语

人文历史,道义为先。殷商覆灭启示我们,天道昭昭,唯有行正道、兴仁政的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我们当以历史为鉴,引领时代进步;以正义为纲,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