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院位置图
摩天院,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群众路与引渭渠桥北相交的山坡上,是回族群众相对密集的一个聚居区。
关于宝鸡地区回族群众的历史源流,说来话长。据有关史籍记载和专家学者考证研究,唐天宝14年(755),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借大食(阿拉伯)回纥、西域精兵共计四千余人,协助唐军大败叛军。肃宗从蜀地返回京城长安途中,将一部分回纥留在凤翔府(辖宝鸡地区)。到了宋代,中西方海上贸易被大食、波斯、中亚等地穆斯林所掌控,他们与关中地区贸易频频,其中有一部分穆斯林因为种种原因就留居在宝鸡地区,苏轼在《会景亭》中有两句诗最能说明问题:“居民惟白帽”形容的就是穆斯林所戴白色礼拜帽;“风迥落醉巾”形容的就是穆斯林与其他居民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到了元代,许多蒙古人、色目军队驻守关中,其中有不少回回兵及其家眷,当时实行军民合屯政策,其中一些军民户逐渐转化为农业人口,留在了宝鸡地区。到了清代同治(1862—1874)之前,凤翔府大约有回民10万余人,分散在府辖各地。
关于摩天院的形成,则与抗日战争爆发及陇海铁路修建密切相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宣告抗战开始,陇海铁路从河南灵宝向西修筑,经潼关、西安,1935年通到宝鸡。河南人中的一些回民马车运输户开始“撵码头”,就是随着陇海铁路的不断延伸,他们在铁路沿线创建了各自的经商、生活立足点,推动了西北地区商业、运输活动的开展。宝鸡地区成为许多回民商人的首选之地,在火车站口(即龙泉巷口)这块黄金地段定居下来,还有一些马车队在今经二路东段的开阔地带停扎下来。
昔日摩天院一瞥
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宣告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6月9日,为了阻滞日寇西进,国民党政府炸开郑州花园口附近的黄河大坝,于是,黄淮平原形成了跨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泛区,导致89万中国平民丧命,1200万人踏上了流亡之路。许多河南人一路向西逃亡,拥进了当时只有数千人的宝鸡县城(今宝鸡市),在城外的河滩、山坡上搭下窝棚、开挖窑洞,繁衍生息,形成了一片片难民棚。据有关部门统计,1942年前后,从河南逃荒出去的难民有近百万人在宝鸡安家落户,这其中就有一些回民。
那些回民祖上遗传下来的善做生意的基因,使他们大多以赶码头(赶马车)、贩宰牛羊、倒卖皮货、经营饭馆为生。那时宝天线正在修建中,日本的飞机在1941年前后开始轰炸宝鸡的铁路干线和桥梁,企图破坏交通枢纽从而阻止我后方物资运到抗战前线。在这种情况下,金台观上的警报灯不时会挂起,一盏红灯为一般警报,两盏红灯为紧急警报,绿灯则表明警报解除了。一些回民发现金台观以北的山坡相对安全些,就选择这里作为居住之处。他们依山打洞晚上作为居所,白天若飞机轰炸则随时可以钻进洞中隐蔽。随着河南亲友陆陆续续前来投靠,也有甘肃、宁夏一些回民加入进来,宝鸡的回民逐渐扩大而形成一个群落,他们给自己的这个聚居区起名叫作“摩天院”。
摩天院,“摩”,大概是观望的意思;天,一方面可能指回民的宗教信仰——真主高高在上护佑众生,另一方面可能指所在山坡很高与天相接。随着战争的结束,回民们从山洞回到地面,在自家窑洞前平整土地盖起了房子,使摩天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解放后,建立了以回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小学——摩天院小学,后改称为龙泉小学。
龙泉小学位置图
基于相同的信仰,在摩天院建起了清真女寺。该寺初建于1939年9月,由两孔土窑和八间土木结构瓦房组成,占地面积1.2亩,院内还有一口井。1958年因“宗教改革”等历史原因被关闭。1995年3月重新修建,1996年7月完工,1997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另外,宝鸡地区还修建了杨庄清真寺(1937年,又叫“席棚寺”,位于今石油医院所在地)、龙泉巷口清真寺(1938年,位于今老火车站北)、虢镇清真寺(1938年,位于虢镇西关)、龙泉巷北寺(1938年,即今群众路清真寺)、旅宝清真寺(1946年,位于红旗路西,后改称“民权路清真寺”)、龙泉巷上寺(1948年,位于今二康医院对面)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平安小区
在战争中初步建成的摩天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雨侵蚀而险象环生,尤其因地处市区北坡边缘而成为全市防止滑坡的重点区域。一些原来用牛毛毡作屋顶的房子,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在滴水”;许多窑洞、房屋狭小潮湿甚至开裂和倒塌,成为危房、险房;门前道路狭窄,路面坑洼不平,时常会被冲断;房屋密度大,贫困人口多,卫生环境差,居住条件恶劣。市委、市政府对此牵肠挂肚,于2005年做出了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的决定,将北坡滑坡地带(包括摩天院)实施整体搬迁。如今,这项宝鸡建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摩天院大多数居民搬进了同心小区和平安小区,彻底告别了滑坡威胁,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
同心小区
(本文参见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由杨曙明、宋婉琴合著的《金台史话》一书;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