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推进“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综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20:09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

  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安阳市教育系统又是如何发力,如何施策的?连日来,笔者走进安阳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甲骨文文化长廊、甲骨文课程、甲骨文书法社团、甲骨文书屋、甲骨文拓印……校园内处处可见甲骨文,徐徐浸润童心。

  近年,安阳市教育局立足安阳市甲骨文化资源优势,围绕“传承发展甲骨文化”主题,积极推进“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用“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校园里书写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历史新篇,为安阳市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贡献教育力量。

  编教材 设课程

  甲骨风韵进课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月3日下午,走进市第二十中学,古诗吟唱声声声入耳,不绝如缕。在该校八年级课堂上,伴随着古乐,同学们手捧一本甲骨文校本教材,正吟诵着《小雅·鹿鸣》。

  “这是学校今年编写的校本教材《甲骨文,打开国学经典的钥匙》,我们依托校本教材,安排甲骨文课程,通过对甲骨文的字形演变、释义、引经据典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甲骨文这把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市第二十中学校长王海贤说,“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将甲骨文教育引进了课堂,通过吟诵、书写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发现甲骨文文字之美,把传统文化嵌入孩子的血脉之中。”

  “同学们,你们看甲骨文的‘虹’字就像拱桥形的蛇,甲骨文中有‘有出虹自北,饮于河’的记载,就是说虹出现在北,并且吸取河中的水……”在市崇义小学的课堂上,青年教师姜宁在教授一年级《彩虹》一课时,将甲骨文知识引入了课堂。

  “为追寻甲骨风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通过设立‘甲骨文小讲堂’,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组织编写6册甲骨文校本教材,创编甲骨文韵律操等,让古老的甲骨文在校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市崇义小学校长姚颖说。

  目前,安阳市各学校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原则,构建了可操作性强的甲骨文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为更好地推进甲骨文教育,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和学者指导各甲骨文特色校编写了《汉字小时候》《好玩的甲骨文》《甲骨文书法教程》等50余种专门的甲骨文校本教材(读本),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为系统、专业的资料,真正让甲骨文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甲骨文化根植学生心中。

  营氛围 做社团

  甲骨文化润校园

  “我认识这个字,这是安阳的‘安’字”“老师,这个甲骨文是什么?”1月4日上午,在北关区区直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正沉浸在户外游戏“玩骰子”中的欢乐氛围中。只见每个骰子上都有汉字和相对应的甲骨文,通过开展“翻骰子”游戏,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甲骨文、爱上甲骨文。

  甲骨文雕塑、甲骨文十二生肖墙、“穿越甲骨”游戏体验区……作为安阳市首批“河南省甲骨文特色学校”之一,在北关区区直幼儿园,随处可见的甲骨文元素让孩子们仿佛穿越了数千年的时空,领略着亘古及今的中华文明。

  “我们不仅在校园布置各种甲骨文元素,还将丰富多样的甲骨文‘园本化’游戏和主题活动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将甲骨文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在游戏和项目探究活动中亲近甲骨文化。”北关区区直幼儿园副院长王英如此说。

  “铺好宣纸,用水打湿宣纸后,抚平气泡,把纸砸实在凹槽里,晾干后就可以进行拓印了。”1月4日下午,中华园小学的甲骨文社团辅导教师正在演示模拟甲骨片拓印过程。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原创的甲骨文绘本和模拟甲骨拓片小活动,加深对甲骨文文化的了解,提升学习甲骨文的兴趣。

  “我们将甲骨文特色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以语文课堂为主、艺术课堂辅助、校本课程引领、社团课程补充、研学基地拓展的教学体系,初步实现了识字教学、美术手绘、甲骨文文化特色教学的巧妙结合,让甲骨文深厚的意蕴、优美的线条、隽永的历史滋养学生心灵。”中华园小学校长张丽娟说。

  据了解,近年,市教育局积极推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传承创新,推进诵诗识字系列活动,研发特色性甲骨文识读、甲骨文书画、甲骨文陶艺创意等特色课程,引导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提升甲骨文教育特色。截至目前,全市建成47所省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让甲骨文文化浸润校园,讲述焕发生机的甲骨文校园故事。

  学体操 促研学

  甲骨文化闪耀新时代光芒

  右手向上,左手向下,两腿分开,这便是甲骨文的“走”字;身体左转,手臂前伸,双腿微屈,提腕,便是一个甲骨文的“人”字……连日来,走进安阳市各中小学,在金石雅乐声中,学生们舒展手臂、旋转跳跃,以灵动肢体演绎古老的甲骨文,让古色古香的甲骨文焕发新的活力。

  “我非常喜欢这套甲骨文体操,跳好这套操,就是宣传安阳特色文化。”市中华园小学学生刘玲宇说。

  学生口中的甲骨文体操是去年2月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该校音乐学院主创开发,将文字、音乐、舞蹈、体育等多学科融合创新的甲骨文广播体操。“目前,全市共有30余所学校推广甲骨文广播体操,参与师生超过5万人,艰涩生僻的甲骨文字在孩子们的演绎下变得鲜活起来。如今,甲骨文广播体操已经走出安阳、走向北京、山东、湖南等地的部分学校,甲骨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欣然接受,也在新时代闪耀着文字的魅力。”张公建说。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市南关小学的学生们近距离了解甲骨文的前世今生;在安阳市甲骨文研学劳动实践基地,市钢二路小学的学生们端身正坐,在点横撇捺间感悟甲骨文字历久弥新的魅力…… 近年,为传承发扬甲骨文化,安阳市依托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殷墟博物馆两个国家级研学基地,全力拓展“殷商文化和甲骨文”主题研学游活动,每年吸引线上、线下的青少年游客达100万余人,并建立安阳市甲骨文研学劳动实践基地、安阳市甲骨文造字场景体验馆等多个甲骨文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甲骨文字之美。

  组织山东、安阳两地甲骨文经验交流研讨会,200余名甲骨文特色学校校长、一线教师齐聚安阳;“中华字都·安阳”红旗渠——殷墟文化旅游推介会在香港成功举办;来自全省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的60余名校长齐聚安阳参加河南省甲骨文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研讨会……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更是沟通的桥梁,近年,安阳市教育系统坚持用“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让甲骨文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甲骨文的传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今后,我们将围绕安阳市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战略定位,以新的形式传承发展甲骨文化,真正将以甲骨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内涵提升、课堂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为把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贡献教育力量。”安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红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