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布26项措施加快文旅产业发展 力争到2026年新增2家5A级旅游景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7:08

1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官网发布“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涉及厚植文化根基、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共26项措施。

积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

厚植文化根基方面,措施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项目。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积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完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加强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制定地方戏曲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强秦腔品牌。建设一批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在社区示范工程。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和非遗购物节,推出“跟着文物去旅行”“跟着非遗去旅行”等系列活动。

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把“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陕北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更好融入文旅产品和服务。扶持一批弘扬主旋律、滋养大众心灵、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学、美术、影视、戏剧、音乐等精品力作,加强对剧本、编导、作曲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和优秀创作人才的资助,对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奖”“群星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的文艺作品创作单位给予奖励。搭建优秀作品多元传播展示平台,加强巡演展演,办好陕西省艺术节、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等文艺展演活动,让更多文艺精品走进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作品价值与群众口碑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力争到2026年

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不低于200个

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方面,措施提出,做精一批旅游景区。在3A级和4A级旅游景区中遴选培育对象,“一景区一方案”分批次有重点进行提升改造。支持有条件的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提升软硬件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到2026年,建成2-3家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新增2家5A级旅游景区,逐步实现5A级景区各市全覆盖。力争培育3-5家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8-10家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的旅游景区(街区)。

措施还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迭代升级乡村旅游标准,提升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等产品质量。支持乡村住宿业创新发展,培育打造“黄河民宿”“秦巴民宿”“窑洞民宿”等特色旅游民宿集群。鼓励丰富景观农业、农耕体验、休闲渔业、户外运动等业态,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实施动态管理,每年新增10个以上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5个以上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到2026年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总数不低于20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总数不低于350个。

加大144小时过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推介力度

加强宣传推广方面,措施提到,加强国际交流互鉴。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和精准营销,加密重点客源国航班频次,提高签证办理效率,加大144小时过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推介力度。完善入境旅游服务,提升入境游客持有效证件预订景区门票、车票、住宿登记和使用境外银行卡、外币兑换等便利化水平。争取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国家重大外事文旅交流活动落户陕西,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机构参加各类国际文化和旅游展会。加强与北京、上海等入境旅游枢纽城市合作,发挥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东亚文化之都、欧亚经济论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等平台作用,唱响“丝绸之路起点”“国风·秦韵”“兵马俑的故乡”等品牌,不断扩大陕西旅游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引导作用,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邀请陕籍名人、网红大咖等为陕西文化旅游代言。针对主要旅游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加强与国内大型线上旅游运营商合作,建立陕西旅游品牌专区。实施“引客入陕”计划,与相邻8省(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沿黄省(区)等开展结对互游、游客互送活动,探索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合作路径。推出文旅消费惠民政策,推广“文旅惠民卡(券)”“文旅护照”“旅游消费季”等做法,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研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自驾游等专项奖励措施。

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逐步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措施指出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酒店,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逐步实现5G网络全覆盖。优化升级陕西省文旅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实现A级旅游景区客流、视频数据全部接入。加强文旅产业统计监测分析,建立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统计、出入境等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推动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华商报记者 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