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擦亮“四张名片”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03 19:50

央广网武汉3月2日消息(记者赵玲)3月1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奋战开门红,市长话经济”第四场发布会。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在会上介绍,2023年全市GDP增长6.1%,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为今年首季“开门红”和全年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24年,十堰锚定全年目标,在山、水、车、城四个方面进一步下功夫。”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擦亮“山”名片,全力构建大美武当

武当山是十堰的城市名片。

去年,首届世界武当太极大会成功举办,万人同步打太极,盛况空前,让十堰又一次“出圈”。

“今年春节期间,武当山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游客接待量、人均消费额均居全省5A级景区第一,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拉动十堰全域旅游增长10%以上。”十堰市文旅局局长吴善宏介绍。

今年,十堰将继续举办第二届世界武当太极大会,全面展示武当太极的博大精深,推动武当文化国际化传播。

十堰还将深化与北京故宫合作,数化活化武当,全新展示“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大美胜景。

“我们用一座山带活一座城。” 王永辉介绍,十堰正在加快打造景城一体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文旅产值1300亿元,为湖北建设文旅强省展现十堰担当。

擦亮“水”名片,做大“水”经济

“十堰是‘首都水井’。境内2489条河流、525座水库汇水北送,水质好坏关系京津冀豫1亿多人的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王永辉说。

2023年,十堰一体推进引水、供水、排水、治水,丹江口水库供水水质稳定达到I类标准。

2024年,十堰推进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及扩面,全面治理33个小流域、174条重点支沟,实施库滨带消落区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天罗地网”水质监测保护体系。此外,十堰今年再节能改造高耗能企业107家,创建一批绿色工厂、零碳园区。

“我们积极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升‘中国好水’品牌价值,做大水经济,打造千亿级水产业。”王永辉说。

擦亮“车”名片,助推汽车迭代升级

十堰是中国商用车之都。全市有整车企业12家、零部件企业3167家,能生产100多种车型、4000多种零部件。围绕汽车产业,十堰每年举办多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活动。

“十堰将继续举办中国商用车论坛、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国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等重大活动。”十堰市政协副主席、重点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耿梅介绍,今年力争全市汽车产量增长10%以上,商用车产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全年新招引签约集群项目100个以上。

目前,十堰新能源汽车占全省产量的21%、出口的80%。

“今年,我们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东风商用车D600平台、车身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落实好国家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举措,实施‘千企千亿’技改提升三年行动。”王永辉介绍,十堰着力推动汽车迭代升级,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构建“千亿龙头、百亿骨干、上市企业、专精特新”竞进矩阵。并同步发展生物医药、循环经济、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产业,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一主引领、多点支撑、多维发力”的现代产业格局。

擦亮“城”名片,打造活力之城

十堰工业基础雄厚,有30万产业工人;科教资源富集,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全省第二;医疗资源丰富,太和医院全国地级市前十,这些都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之源。

去年,外地人在十堰购房占比13%、就医208万人次。今年一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40个,总投资1291亿元,同比增长16.3%。

“十堰作为全省第四个城区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又是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一直以来,我们把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作为出发点,推进城市建设。”十堰市住建局局长龙春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

今年,十堰围绕建设“公园城市”,将推动208个城建项目落地实施,一季度开工过半,全年超额完成省定投资目标。争创儿童友好型城市,改造292个老旧小区、惠及6.1万户群众,加装电梯180部;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50公里、创建垃圾分类达标村400个,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