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如何琢磨透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06:55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在近些年的全国两会上,“土特产”经常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创意农业,建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100条。对普通人来说,“土特产”是土生土长的家乡味道,是记忆中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可见在乡村振兴中,“土特产”这篇文章大有可为。那么,蕴含着浓浓乡情的“土特产”如何才能琢磨透,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一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因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地理空间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品类繁多的“土特产”,陕西的苹果、新疆的大枣、四川的榨菜、黑龙江的大米......耳熟能详,不胜枚举。

  在信息、交通不发达,人员流动少的短缺经济年代,各种“土特产”往往深藏闺中,仅盛名于一地,没有市场和品牌知名度可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吃得好”“吃得健康”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需要质量更好、品质更优的农产品。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各地开始依托特色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

  “土特产”虽顶着“土”的名头,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魅力。不少“土特产”已走出“米袋子”“菜篮子”的局限,变成了乡村旅游文创产品、乡村文化的传播载体,甚至拓展到非遗文化、特色旅游,进而探索出一条事关“钱袋子”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子。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已累计建设达180个,全产业链产值超4.6万亿元,辐射带动了1000多万户农民。

  在广大乡村,“土特产”已经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比如,“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就有覆盖山河湖海、春夏秋冬的各类“土特产”,不少产品畅销全国。在诸暨,四溢的榧香滋养着土地,是美景,更是“钱景”。资料显示,诸暨现有香榧栽培面积13.8万亩,年均香榧干果产量3000吨,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土特产”也是一方水土的记忆集成。比如浙江盛产茶叶,茶叶不仅是一种受欢迎的饮品,更蕴含着各地的劳动智慧和中华美学,涵养着文化自信。嘉兴由来已久的“粽子标签”,则是深厚稻作文化的集中呈现。嘉兴素有“浙北粮仓”之称,嘉兴粽子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属于自己的辨识度。

  “土特产”还承载着游子化不开的乡愁。有人说,闻过绍兴酒,就像回到了绍兴。“土特产”的味道,便是故乡的味道。鲁迅在北平时,就常常思念绍兴的“土特产”。挚友许寿裳托人购来鱼干、酱鸭、糟鸡送给他配绍酒,让鲁迅感念至极。

  二

  近年来,在电商加持下,“土特产”形势持续向好。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平台一年可助销农特产47.3亿单,平均每天就有1300万个装有农特产的包裹被送至全国各地。不过,在产业化的道路上,问题和挑战并不比以往少。在笔者看来,还需闯过三道关键关口。

  其一,信任关。“土特产”到底靠不靠谱?“土坑酸菜”事件一度引起舆论哗然。对于当地农户来说,这一生产模式已传承千年,是地道的老底子风味。然而,消费者用行动作出选择,涉事产品销量在短时间内大幅下滑。后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相关团体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空白,才让“土法”技艺有了现代标准。然而,综观当前的“土特产”行业,类似的标准规范屈指可数,不免令人担忧。

  其二,品牌关。一旦“真特产”火起来,常常会有一群“假特产”蜂拥而上。不知情的消费者,安能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五常大米就曾遇到过大规模造假的问题。一边是“年产105万吨”五常大米,另一边是“市场在售1000万吨”五常大米,这让居于中间的消费者徒留一脸迷茫。还有一些“土特产”,即使有了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知识产权,但依旧没能摆脱被“李鬼”的命运,品牌被抢注、产业被收购等“为他人做嫁衣”现象也时有发生。

  其三,产业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

  “土特产”要是久久成不了产业链,那农民赚不到钱,自然不会投入时间和成本;加工层次难以提升,品牌则难以走出去;外部营销跟不上,消费者自然不会产生消费行为……

  三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土特产”的发展,柞水木耳、大同黄花、延安苹果、茂名荔枝、枣庄石榴……每到地方考察,他总会看看当地的“土特产”。

  他还为“土特产”发展指明方向:“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土特产”只有三个字,内在却大有乾坤。“土”,意味着把独具优势的乡土资源用足用好;“特”,强调差异化,指引着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产”,则要求打造出融合发展的产业链。

  有专家曾这样诠释三者的联系。缺了“土”,产业根基不稳;失去“特”,竞争优势不足;没有“产”,发展难以持续。对此,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可以进一步着力。

  用好一方山水,深挖文化才能发掘潜力。“妈妈的味道”是一种“土”的味道,背后有精心挑选的食材、世代传承的工艺、独具特色的口感和令人回味的乡愁。不少“土特产”还停留在包装简陋、价格低廉,“卖原料”“卖初加工品”的层面。“土特产”姓“土”,但要从“土”的味道里吃出“土”的气质、“土”的时尚,就离不开文化这一灵魂。

  地处钱江源头的开化县,把一条沿袭明朝的古法养殖的清水鱼送进了杭州的“楼外楼”,现在又开发出“全鱼宴”,每道菜都有一个故事、一种寓意,食客们吃的不只是鱼,更是一种文化。有的地方还把“土特产”做成了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创产品,用创意和情怀打动消费者,充分凸显农产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

  放大特色资源,制造卖点才能形成爆点。一些地方的“土特产”与周边地区的高度同质,在产品差异性上没有区分度,在农文旅融合上跟风学样,导致“千村一面”,“色”上相似,“质”上无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弄清本地家底,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在特色资源、创意转化和特色产品三个层面的联动推进上多动脑子,才能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创出“特质”。

  像浙江省内光一只“饼”就有衢州烤饼、缙云烧饼、金华酥饼、永康麦饼、温州鱼饼等十多种,各有各的特色。再如广西螺蛳粉,短短几年从路边摊成为全国网红,其话题、流量带来的“网感”,也让柳州体验了一把“泼天的富贵”。追求错位、形成特色,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

  顾好两头,留下利益才能培育活力。“土特产”这根金扁担,一头是田间地头的农产品,一头是善于创新的专业人才。比如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一方面组成县域农业集体,引导农户有意识地种植初级农产品;另一方面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建起产业园,从东部沿海引进电商团队。“有一种美食叫情怀,有一种情怀叫土豆”,昭觉的土豆“出山记”,切实在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同时,年轻人的返乡回流也让曾经寂静的山村有了久违的活力。

  一篇“土特产”文章,有着农耕传承、文化绵延、科技创新、热血青年、产业升级,合起来正是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您的家乡有什么“土特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