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0城,哪座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4:37

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的 " 城市抢人大战 ",寓示着城市对于年轻人口和人才的渴望。因为年轻,意味着正当年的优质劳动力,意味着产业的新可能,意味着活力、生机,还有希望。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陆续放宽了落户政策,给学历型、技术型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加大补贴和优惠力度,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着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人口的流动其实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城市需要人来建设和发展,人同样依托着城市来生活和成长。选择一个怎样的城市定居,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思考和 " 用脚投票 " 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我们用 " 年轻力 " 来定义一个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结合个体生活和发展所需的方方面面,给出一座城的 " 年轻力指数 "。希望借此给城市和想要流动的人口群体提供一种思路。

2020 年 5 月,厦门曾厝垵;摄影 / 余乐

每一座城市,都在渴望年轻人

2016 年以来,先后有上百座城市通过放宽落户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补贴或优惠等方式来吸引年轻人才,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唐山、佛山、临沂等三四线城市,各种体量和规模的城市纷纷下场 " 参战 "。

在这背后,是城市对于人口问题的焦虑。

自 2016 年开始,中国出生人口逐年减少,直至 2022 年,死亡人口数超过出生人口数,人口进入到负增长的阶段。在这期间,15-64 岁的劳动人口规模逐年下降。随着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最核心的 " 资源 " ——人力变得紧俏," 抢人 " 现象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2017 年,武汉启动 "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通过买房租房优惠、放宽落户政策、优化就业环境等一系列举措,计划在五年内让 100 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这个计划成效显著。武汉市招才局的数据显示,2017 年至 2019 年,新增留汉大学生(参加社保)109 万人,其中落户 45.8 万人,提前两年完成了原定计划。数据显示,武汉 " 人口年轻化指数 " 增幅居大城市第一位;海归回流、博士留汉人数明显增加,近三年达 9000 多人;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武汉签约就业的比例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热门城市。

2018 年,天津也推出 " 海河英才行动计划 ",出台多项奖励细则,鼓励各类单位吸引人才。计划发布 20 小时内,就有 30 万人登陆并下载 " 天津公安 "APP 办理落户申请。五年过后,2023 年 " 海河英才计划 " 再升级,扩大奖励范围,增强了对留学及海外人才的支持,在姿态上更加积极主动。

人才大战看似是一场人口存量时代的 " 零和博弈 ",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都在同步提升。例如连续多年位列 " 百强县 " 第一的江苏昆山,持续优化对人才的精准服务,在相关人员的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做好配套服务,以此来帮助拴心留人。

每一个年轻人,都在 " 蹲 " 理想城市

许多年轻人戏称,选择工作城市就是 " 二次投胎 "。

如果说出生地划定了成年前的起点,那么毕业后的工作地则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提供了 " 重启 " 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软硬件设施奠定了年轻人的生活基调,更影响着就业、定居、成家、子女教育乃至养老等人生轨迹。

就像城市的发展呼唤背景丰富的多元化人才一样,在决定要不要去一座城市落脚时,年轻人也有多方考量。

2021 年 10 月,苏州观前街;摄影 / 余乐

首要的标准就是就业难易度。经济基础是最为重要的生存条件,因而备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空间就成为关键的评判标准,平均薪资更高的一线城市,依然是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的首选。

然而,更高的收入水平,往往也意味着更高的生活成本," 北京赚钱北京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 的玩笑背后,是在大城市存不下钱的真实写照。身处商业社会,衣食住行都需要开支消费,其中住房又构成花销大头。刨去月供或者房租后,结余部分才是真实的消费和储蓄能力。

大城市的高压生活也劝退了不少年轻人。近年来,繁华大都市的高薪和看上去光鲜亮丽的生活不再是所有人的追求。相反,一座安逸的小城,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舒适的环境,也可以成为年轻人新的归宿。

例如,长沙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却曾多次被评为更适合年轻人的宜居城市。

衣食行的便利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虽大,但每个人的生活半径往往集中在住所周围,生活圈内的配套设施与生活质量直接挂钩。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约上三两好友,出门逛逛商场、看看电影、打卡网红餐厅,偶尔相约运动,年轻人就靠着这些平淡但朴素的日常充电续命。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座城市的活力蕴藏在它的生产和生活中,但很多细节往往需要时间去经历,没有人能走遍所有城市,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网上的二手经验去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线上曝光量更高的 " 网红 " 城市,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青睐。

以 IFS 爬楼熊猫地标和茶馆文化闻名的成都、集合了茶颜悦色和香辣香菜的美食胜地长沙、凭借大唐不夜城火出圈的十三朝古都西安,这些网红城市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的热榜和推荐页上,也是年轻人择业定居的热门选项。

不过,在就业环境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务实。除了多姿多彩的文娱生活,落户难度、人才引进、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条件,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置业前的重要关切。

以教育为例,地理位置比邻的京冀,前者的落户难度和房价物价明显高于后者,但河北是众所周知的高考大省,而首都则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两相比较,很多来自河北的年轻人依然愿意进京闯荡。

标准千千万,不同人的侧重点各有区别。如果说选择城市相当于二次投胎,那么去往哪座城市,取决于每个人对于 " 重生 " 生活的想象。究竟是挤进北上广深的人潮,还是在低线城市闲庭信步,每个年轻人都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谁是真正 " 年轻力 " 的城市?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进行了此次年轻力城市榜单的评选,望通过多个维度来呈现城市的不同气息,给年轻人们在就业生活上的城市选择提供一种参考,也为城市吸引人才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在城市范围选取上,我们确定了 32 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 18 个 2023 年 GDP 排名位于前 50 的其他城市,共计 50 个城市。

本次年轻力城市评选体系从" 就业吸引力 "" 生活成本 "" 生活便利度 "" 政策支持力 "" 人文吸引力 " 五大维度出发,下设 25 个具体指标,详情见下图:

" 就业吸引力 " 主要是从城市经济情况来考察,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选择城市的重要因素。我们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统计了 50 个城市最新的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比、新增就业岗位、平均招聘薪资这五个指标。由于部分城市 2023 年的数据尚未公布,我们为了保证数据口径的一致,个别指标采用的是 2022 年的数据。在这一维度下,我们通过绝对性的数据比较得出相应城市的得分。

" 生活成本 " 则是从年轻人在城市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住房与支出来进行考虑,房价与房租取二手房交易网站上的 2022 年平均数据,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除,从而计算出 50 城的收入房价比、收入房租比," 打工一年可以在这个城市买几平米?" 反映在相应城市居住的基本成本。

生活便利度维度其下设置多个指标,覆盖交通、文化娱乐、医疗、体育等年轻人生活的多个方面的需求,从这些基本设施的需求来看每个城市的生活便利与生活舒适程度。

除了就业、居住、文娱生活之外,城市的年轻人的落户、人才优待也是现在选择发展定居城市的主要因素,因此政策支持部分我们也将其放在较为重要的部分,落户、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教育等等政策,通过多档赋分的方式进行评分。

此外,我们还增设人文吸引力这一维度,希望能从网红属性、城市文化、语言环境、城市包容、穿衣自由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呈现城市的年轻力。网红属性这一指标根据百度、抖音、微信的城市热度指数综合赋分计算,城市文化、语言环境、穿衣自由等指标则是根据网络相关热搜与网友评价来进行评分。

最后,依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我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各维度之下的小项得分与权重相乘,得出相应指标的实际得分,并进行加总,得出城市的最终年轻力指数。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列出各个指标的具体评分数据。

当然,由于政策支持、城市文化等属性很难用某个具体的数据去评价,我们在这些维度的评比中虽然尽量以数据为基础,但也难免会有一些主观因素。最后得出的分值仅供参考。

以下为 30 大 " 年轻力 " 城市名单:

同时,根据各城市在 " 就业吸引力 "" 生活成本 "" 生活便利度 "" 政策支持力 "" 人文吸引力 " 五大维度之下的表现,我们也汇总了相应的细分榜单来加以体现。

以下为细分榜单:

未来,我们还会根据上述评价体系,陆续推出单个城市的 " 年轻力报告 "。看看哪座城市最符合你的要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