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第34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公示:饸饹出山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05:58

e91d8e35b57f32938f6dcdf0b27e4fd5.png

b90db0a0600de573c488791e2375964c.png

饸饹出山

阎晋

从“土”得掉渣到“特”得到家,一年来,线上线下,淳化荞面饸饹彻底火了!

一碗普通的农家饭食,到底有多火?12月26日,冬至刚过,正是山里人传统的“猫冬”时节。记者在淳化县十里塬镇的荞面饸饹厂内看到: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穿着无尘工作服的工人却正干得热火朝天。“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全力组织年货生产!”手拿一厚沓订单,回乡青年罗兆彪一边忙着核对发货装车,一边兴奋地说。

“一碗饸饹”走红,忙了一镇群众

荞麦属于传统杂粮,饸饹是中国北方传统特色面食。淳化是全国优质荞麦主产区,淳化荞面饸饹更是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荞麦是倒茬作物,由于产量低、效益差,加之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劳动力短缺,几十年来,已鲜有种植。当地群众虽仍有红白喜事待客吃饸饹的习俗,但也是“干撒种子粗上场,够吃两顿喜洋洋”,谁也没把这不起眼的荞麦当回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荞麦因为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排毒减肥等功效,越来越受欢迎。在乡村振兴中,淳化县紧紧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把荞麦产业列入“一县一策”首位产业,以生产荞麦工业产品和餐饮产品为抓手,推进荞麦精深加工业,促进现代荞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带动产业兴旺和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助推乡村振兴的“淳化路径”。

位于淳化县北黄花山下的十里塬镇,属黄土高原南缘丘陵沟壑区,境内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是淳化荞麦种植和荞面饸饹生产的核心区。“做好土特产‘从传统到现代、从零散到集约、从古老到时尚、从农家到市场’这篇乡村振兴大文章,根本在产业,关键靠人才。”该镇党委书记张卫平对此深有感触。

去年秋天,正是张卫平招引当地青年罗兆彪回乡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年产300万袋的全省第一条标准化荞面饸饹生产线,以及荞麦种植基地、非遗工坊展示体验馆和电商运营中心。

一年多时间,罗兆彪把普通的荞麦,利用集约化、工业化、标准化手段,做成了年产值过千万元的网红产品,走上了央视,他还请来王雪涵等6名世界冠军为产品代言,让淳化荞面饸饹一时声名远扬。

“我们现在真正是‘地无闲田,村无闲人’。”十里塬镇“90后”镇长赵晨宇说起饸饹产业来如竹筒倒豆子。全镇22个行政村9786户30546人,有专门种荞麦的、专门种油菜的,有为配料专门种土豆、红萝卜、辣椒、大葱、大蒜的,有种豆子磨豆腐发豆芽做豆干的,有开石磨磨荞面粉的,有专门做包装搞物流的……今年全镇共种植荞麦6810亩,种植用于制作饸饹汤头配料的油菜3274.6亩、黄豆451亩、胡萝卜418亩、土豆423亩。群众根据自身条件,几乎家家参与其中,除过老人和孩子,有近2万人在围着“一碗饸饹”转。

41岁的农家妇女任串,3岁丧父,母亲改嫁,靠叔父拉扯长大。成家后丈夫常年打零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加上身体残疾,任串“从来没到人前去过”。去年,她到饸饹厂打工后,特别能吃苦,还慢慢学会了管理,从普通员工干到了生产主管。

“厂里现在给我交着保险,每月工资4000多元按时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这样的人也能有今天。”说起她第一个月领到工资,把娘家叔父、婶娘和公公、丈夫、孩子一起叫到镇上餐馆吃饭时,任串眼里闪出了泪花:“那是我人生挣的第一笔钱!”

一条产业链兴起,富了一方百姓

“新碗装上老饸饹”,非常懂网络营销的罗兆彪,一上手就注册打造“荞花郎”品牌,并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合作,连获两项发明专利,开发出的非油炸荞麦方便面条,保持和还原了荞面饸饹鲜面条的口味,保证了消费者在没有线下门店的地方也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淳化荞面饸饹。

凭借现代技术,在解决了食用场景的局限后,市场一下子变得广阔起来。饸饹不但卖到了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3天发国内,7天销海外。”因为业务量大,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把渭北智能农业园建在了这个山区小镇。

“一碗饸饹”,作为“链长”,也激活了全产业链的生产细胞。十里塬镇因势利导,建成市场经营主体25家,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推出区域公用品牌“塬生优品”,申请发明专利、外观专利9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土特产产业矩阵。

“公司日产面粉15吨,除了厂里自用外,一公斤荞面在网上能卖到20块钱。荞麦过去几乎都没人种了,现在饸饹热卖,又把群众的种植热情点燃了。”60岁的沟圈村村民田海龙是远近闻名的“能行人”,他拥有大专毕业证和全省高级职业农民证书,学校毕业后回村当过电工,开过拖拉机,还曾是一家大型果业公司的技术专家。“年龄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了”的他,现在是饸饹厂下属的古法石磨面粉公司和荞麦种植基地负责人。“领着十几个人,一月能挣5000多元,咱也算是在家门口上岗再就业了。”田海龙笑着说。

看着在公司门口排队卖荞麦的乡亲,田海龙算了一笔账:一公斤荞麦10元钱,一亩地产100多公斤,今年全镇种了6000多亩荞麦,算下来就是750多万元。“种子是国家免费发的,群众只出了耕地钱,一亩能增收1000元。咱这地方庄稼是一年一熟,荞麦一值钱,这等于是净多了一料收成。”

听着田海龙的话,旁边有人指着正在排队的村民赵建设打趣说,“吉祥如意他爸挣得更多”。一问才知道,赵建设今年不但承包了50多亩地种荞麦,家里还经营着一台大型拖拉机,光耕这一茬荞麦地,就多挣好几万元。“咱不是娃多嘛,现在趁着风正好,不用劲多扬几锨咋办……”原来,赵建设的媳妇生了双胞胎,一个叫吉祥、一个叫如意。

最新数据显示:十里塬镇今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85元,其中荞麦产业的贡献三分有其一。

一群青年回乡,闹红一塬光景

“谁说现在农村留不住人?我们镇上这几年,年年都有几百人回来,年龄大多在30岁到40岁,正是创业干事的好年龄。他们围绕荞面饸饹发展种植养殖业、加工业、特产销售和乡村旅游业,总投入过5000万元。只要有产业支撑,群众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张卫平信心满满。

“春风十里,塬上等你。”回到塬上的青年们,带着资金、项目和技术,带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满腔热情,在古老的黄土地上掀起了阵阵创业热潮。罗兆彪的饸饹在网上热卖,更年轻的返乡创业者王鹏斌,则在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延安、庆阳等地,开办了以淳化荞面饸饹为主打的时尚特色连锁餐饮品牌门店40多家,年营业额1500万元,解决就业200多人,还形成了一套原产地绿色种植、食材新鲜直供、农产品深加工、从基地到餐桌品质优化监控、荞面饸饹连锁餐饮教学培训为一体的运营管理系统。在王鹏斌的示范下,全镇在外地经营饸饹店的就有88家。

“孩子们学历高有知识、见识广有胆略,就是不一般。”十里塬人有样学样,很快就学会了在新消费市场背景下线上线下的双向发力。镇上迅速建成返乡人才创业孵化中心和农民夜校,仅今年就培训职业农民24期1500人次,开办了4期直播带货培训班。

“一碗饸饹”一下子就带火了“网上庭院经济”,300多人掌握了最快捷的农产品销售新技能,纷纷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搞起了网上直播。有卖饸饹的、有卖汤头的、有卖荞麦面的、有卖荞麦皮的,还有卖荞麦皮枕头的,日交易3万余单。开家电门市部的村民张翠玲,通过在抖音上免费教授饸饹制作全过程,售卖轧饸饹的饸饹床子,一年就卖出几千台,“最远的卖到了美国”。

“过去种啥难,卖啥更难,咱的土东西从来不值钱。现在,年轻娃们把咱塬上的饸饹都能卖出山,真是了不起。一代就是比一代强,不服不行。”年前还埋怨儿子“放着好好的班不上,回来胡折腾”的村民福茂老汉,现在也改了口。他说这话时,专做荞面供应的儿子王小强,正在驾车去西安送货的路上。

念好“土”字经,做出“特”种味,形成产业链。曾是当年红色政权赤水县政府所在地,素有“陕甘宁边区前哨”之称的十里塬镇,又一次走在了时代前列,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7项荣誉,从一时旺变为一直旺,由一业兴带动了百业兴。

今年,全镇紧盯土特产种植、加工、销售、餐饮、体验的全产业链,在价值链上创新创造,先后整合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400亩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精心打造集农产品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中央厨房、预制菜等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强势推进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农旅融合科创示范园、江之源食用菌二期、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等项目也相继建成投用。目前,十里塬镇共有各类企业130家、门店410家,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高效转换,让土特产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招牌,农民致富的“金饭碗”。

“‘一碗饸饹’盛满了好光景。在十里塬镇街道上,过去只有一家小饭馆,冷冷清清,现在,光常住人口就有8000多,天天热闹得像过会。回乡的娃娃们这下真把塬上的世事闹红了。只要有人,咱乡村振兴还愁个啥!”看着镇上热闹的场景,十里塬村党支部书记魏铁峰常常感慨。

f12fb23180758fc8edad6c94d307ba30.jpeg

4cb9489df34d584817e948b4580e103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