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气象事业发展70周年。临近春节,《经济日报》记者来到陕西省最艰苦的基层台站华山气象站,倾听基层气象人的故事。
壁立千仞、陡峭巍峨的华山西峰之巅,海拔2064.9米,相对高度1700多米,华山气象站就屹立于此。60多年前,13名解放军战士爬行15公里的山路来到西峰顶,开山凿石、背土平地,在绝壁之巅架起风向杆、装上百叶箱、搭起简易房,一座气象站建成了。从此,一代代气象人扎根在这孤山之巅,似一棵棵劲松,终年守望着这里的风云变幻,为我国气象气候测量研究奉献着无悔青春。
开山辟石,背土运粮,华山峰顶挺立着纤细坚韧的风向标
华山属于秦岭一带,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的山脉。因为这座山的阻碍,如果冷空气来了,北面会降温,南面影响则相对较小。而一旦测到南面受到冷空气影响较大,则表明冷空气已经翻越过去,强度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区的天气走势就可能随之发生改变。
像这样风云变幻的南北更迭,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华山站的观测员告诉记者,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气象数据具有指标性意义。在这里建立一座气象站,就像是有了守望南北的烽火台,西北气流移动、冷空气入侵等天气动向便能实时监测、适时预警。
从山下到气象站往返30公里的山路,即使徒步行走也需要六七个小时。据华山气象站最早的观测员杨国文介绍,当年上山时,不论老少都有一根自制的扁担和两条绳子运送物资,刚开始挑二三十斤,挑得久了,女同志也能挑四五十斤,男同志能挑七八十斤。为了能顺利安全挑物资上山,他们出发之前先吃饱饭,挑东西时多带上两个馒头路上吃。
自此,“一根扁担两条绳,立足高山干革命”成为了华山气象精神的真实写照。
如今,在华山气象站观测场正对面的岩石上,还能看到当年刻下的“征服自然”四个大字。“就是靠着这征服自然的勇气,最初的气象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原先光秃秃的大石头上建立了观测场。现在看到的观测场,每一块平整的土地都是当年开山辟石而成,每一株草、每一层土都是当年肩挑背扛从山下运上来的。”华山气象站站长达勇说。
华山气象站在1953年建成投入使用,从那以后,秦岭山脉亮起了永不熄灭的气象之灯。日复一日,每隔一小时,在以分钟为单位规定的时间里,华山气象人在这里准时观测、记录、计算、编写和发出气象电报,向上级业务部门提出实时气象数据和天气实况,并且参加亚洲区域的气象资料数据交换。
搏击风雪,忍耐苦寒,云端小站发出永不间断的气象数据
在华山气象站的观测场一角,掀开一块正方形的铁皮,下面是一口小小的窖井,这是气象站工作人员用水的来源。
“华山是花岗岩体,加之海拔很高,没有井水和泉水,山上饮水全靠窖水,就是在石体上挖个地窖把雨水储存起来用。冬天没有降雨,只有煮雪水喝。窖水里总有许多小虫子,时而还能发现淹死的老鼠,但没别的水源,大家都是撇清了树叶虫鼠,继续用这个水。”华山站副站长于进江说。
因为缺水,山上用水总是竭尽所能地节约。观测员们在山上不洗澡,衣服带到山下洗,每当遇到比较干旱的年份,山上的水只能保证饮食用水,他们连脸都不敢洗。在山上观测值班,一待就是一两个月,于进江还曾创造了四五个月没下山的纪录。
数九寒冬,华山上不少地方还有未融的雪。记者在室内烤着低温炉,不一会儿就四肢冰冷,鼻涕直流。
“山上平均气温6.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4.9摄氏度,有时候刚打上来的窖水,还来不及从壶里倒入桶里,就结成了冰。一年四季晚上睡觉都要盖厚厚的棉被,褥子因为低温常年返潮,风湿病、关节炎等是典型的华山气象病。”达勇说。
气象观测员长年驻扎在华山,他们要面对和挑战的是异常艰苦而危险的工作环境:每年大风平均日数109天、大雾日数129天,雷电次数最多达43天,最大风速时常超过12级。
“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风速达到过41.2米/秒,连人都能吹起来,但是为了连续的气象记录,华山站的职工每小时都必须跑到观测场查看仪器。”达勇说。
而到了夏天雷电交加的季节,因为华山没有土层,雷电无法接地,所以经常顺着电线就进入值班室,打得仪器火星四溅,发报机、电脑、采集器等常常被雷电击毁。
1994年7月的一个夜晚,乌云翻滚、雷声大作。于进江冒着雷击的危险迅速处理电源,抢抓时间观测和记录每一项气象数据,当要发出气象电报时,糟糕!传输气象资料的发报机被雷击坏了。于进江顾不上天黑路滑,立即下山,在泥泞中连滑带跑,仅用3个小时走完一般人白天要用六七个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
在山下发完气象电报,于进江又背上十几斤重的设备,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山上,让这次复杂、危险天气的各项气象数据得以继续传送。直到晚上,他才发现双脚都被磨破,血和袜子已粘连在一起。
华山气象站建站60多年来,先后有200多位有志青年在此奋斗。老站长王亚平部队转业后,放弃回上海工作的机会,坚守在这里,一干就是18个春秋,年近50岁才走下华山;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章获得者李华珍在山上一干就是6000多个日夜,17个春节值班留守在气象站,连结婚和生孩子这样的人生大事都在山上完成;于进江更是20多年坚守华山,为气象事业奋斗,却无法照顾自己的父母妻儿。
这里有肆虐的雷鸣、大风,有阴沉寒冷,这里也有气象人永远不能割舍的观测场、百叶箱、报文声和那沙沙的机械声。每到日暮西山,当大都市万家灯火、流光溢彩的时候,陪伴气象人的只有寂静的夜晚、摇摆不定的烛光、孤寂的心情和思念亲人的煎熬,但是为了祖国的气象事业,他们依旧坚守着这样的日子:“30斤米,30斤油,锅碗瓢盆,再加一曲山歌;早上出发,下午到岗,然后便是一个月的山中生活。”
薪火相传,守望孤独,新一代气象人精准测报创佳绩
早上6点半,太阳的第一缕光芒带来了华山东峰上游客的喧闹声,华山上的气象观测员杨少康离开宿舍来到200多米外的气象站。7点钟他就要开始一天的工作。100多平方米的观测场上,杨少康一边观测,一边用纸笔记录下日照、云量、冰冻以及当时出现的天气现象。确定观测场内所有仪器设备都运转正常后,就要迅速将观测到的天气数据及时上报给省气象局。尽管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气象数据的监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为确保数据的准时和准确,观测员必须时刻盯着电脑。从上午7点到晚上8点,每3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人工观测,每天向上级气象局上传5次气象报告。
“一年365天,每天要观测32次。刚来的时候觉得工作枯燥乏味,但是慢慢就会沉下心来了。”杨少康说。他已在山上度过4个春秋,最初的急性子磨成了慢性子。
比起杨少康的定力,90后观测员廉沫还在适应山上的生活。“2013年7月上山时根本不习惯,山上一停电,连手机都不能玩了,闲暇时候没事干特别无聊。后来就慢慢找事做,看书丰富自己,如今学到很多东西。”廉沫笑着说。
华山气象站的80后、90后们,在这孤山之中修炼出各自的独门绝学,有的学了摄影,有的爱上了读书。有时候这些气象观测员会结伴跑到东峰、南峰、北峰去吼山,或者静静地坐在山峰上,欣赏如潮涌动的云海,看那石缝中坚韧地长出的几株华山松。
“华山站每年的全站地面测报错情率小于0.1‰,报表全部合格,平均每年验收通过15个‘百班’无错情和3个‘250班’无错情,这是非常难得的,这就意味着全站10个观测员在每年的11680次观测中出错不能超过8个。”作为这些新气象员的老师,于进江对这点尤其骄傲。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