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聆听古籍:《五台山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18:26

“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本期为您讲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珍藏1721年五台山菩萨顶木刻蒙古文《五台山志》。

《五台山志》,蒙语为“uda-yin tabun aγulan-u orošil süsüg-ten-ü čikin čimeg orošiba”,由清高僧、国师罗卜桑丹津编写,于清康熙六十年白铁牛年(1721)五台山菩萨顶刊刻。木刻本,共1卷,75叶,149页,每页15行,每行4字,字体为木刻版字体。梵夹装,页面高10.8cm、宽41.7cm,版框高8.3cm、宽35.7cm,四周双围格。每页左侧有蒙古文页码、右侧有汉字“文殊志”和汉文页码。本经卷的卷首三页和卷末一页为朱印,其余部分是墨印本。其中卷首两页的左右两侧和卷末整页绘有佛像。

《五台山志》是作者罗卜桑丹津应呼和浩特托音·阿旺罗桑和五台山菩萨顶众僧之邀编纂而成, 并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 由五台山活佛丹巴和扎萨克喇嘛丹津刊刻而成。

罗卜桑丹津是清代著名高僧, 编纂有多部著作。1692年,他陪同师傅咱雅班智达·呼图克图·罗桑臣列来到呼和浩特至1703年,共居住11年。1742-1749年间参与了《丹珠尔》的蒙译工作。在《五台山志》跋文中作者罗卜桑丹津以“sasan-a dhara bluwa bsang bsdan gjin”(藏语和梵语)、“sü madhi sasan-a dhara”(梵语)两种写法记载了自己的名字。

《五台山志》是一部记载五台山的形成及佛教建筑的志书。五台山,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根据其气候特征又称“清凉山”。《五台山志》一书对五台山的地理位置、相关神话、山川风光、气候和寺庙塔群等进行综述,全书由三章正文和跋文部分组成。第一章对五台山地理位置、被称为清凉山之来由、圣贤荟萃及文殊菩萨兴学等方面进行概述;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五台山各峰具体情况、佛像、寺院等;第三章记载了历代帝王如何保护和兴办五台山佛教以及其佛教发展历史。跋文提供了该书作者、刊刻人员、编写目的、刊行年代和地点等相关重要信息。

《五台山志》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山之首五台山的志书, 虽然含有一些神话色彩, 或许会与史实有些许不符,但它的成书更多是来源于历史和典籍,所载内容涵盖了汉、藏、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发展历程,对研究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另外,此书中含蒙古文字转写梵语和藏语中的宗教名词术语,其部分蒙古文字旁还有藏文对照,并以蒙汉文编页码等写作特征, 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早已存在语言文字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的历史关系。



  “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本期为您讲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珍藏1721年五台山菩萨顶木刻蒙古文《五台山志》。
  《五台山志》,蒙语为“uda-yin tabun aγulan-u orošil süsüg-ten-ü čikin čimeg orošiba”,由清高僧、国师罗卜桑丹津编写,于清康熙六十年白铁牛年(1721)五台山菩萨顶刊刻。木刻本,共1卷,75叶,149页,每页15行,每行4字,字体为木刻版字体。梵夹装,页面高10.8cm、宽41.7cm,版框高8.3cm、宽35.7cm,四周双围格。每页左侧有蒙古文页码、右侧有汉字“文殊志”和汉文页码。本经卷的卷首三页和卷末一页为朱印,其余部分是墨印本。其中卷首两页的左右两侧和卷末整页绘有佛像。
  《五台山志》是作者罗卜桑丹津应呼和浩特托音·阿旺罗桑和五台山菩萨顶众僧之邀编纂而成, 并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 由五台山活佛丹巴和扎萨克喇嘛丹津刊刻而成。
  罗卜桑丹津是清代著名高僧, 编纂有多部著作。1692年,他陪同师傅咱雅班智达·呼图克图·罗桑臣列来到呼和浩特至1703年,共居住11年。1742-1749年间参与了《丹珠尔》的蒙译工作。在《五台山志》跋文中作者罗卜桑丹津以“sasan-a dhara bluwa bsang bsdan gjin”(藏语和梵语)、“sü madhi sasan-a dhara”(梵语)两种写法记载了自己的名字。
  《五台山志》是一部记载五台山的形成及佛教建筑的志书。五台山,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根据其气候特征又称“清凉山”。《五台山志》一书对五台山的地理位置、相关神话、山川风光、气候和寺庙塔群等进行综述,全书由三章正文和跋文部分组成。第一章对五台山地理位置、被称为清凉山之来由、圣贤荟萃及文殊菩萨兴学等方面进行概述;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五台山各峰具体情况、佛像、寺院等;第三章记载了历代帝王如何保护和兴办五台山佛教以及其佛教发展历史。跋文提供了该书作者、刊刻人员、编写目的、刊行年代和地点等相关重要信息。
  《五台山志》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山之首五台山的志书, 虽然含有一些神话色彩, 或许会与史实有些许不符,但它的成书更多是来源于历史和典籍,所载内容涵盖了汉、藏、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发展历程,对研究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另外,此书中含蒙古文字转写梵语和藏语中的宗教名词术语,其部分蒙古文字旁还有藏文对照,并以蒙汉文编页码等写作特征, 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早已存在语言文字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的历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