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重点关注 透过全国主要城市“半年报” 找准强省会济南“新坐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05:00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半年报”备受关注。

全国各主要城市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已基本公布完毕。从现有数据看,总量上,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稳坐”前五;增速上,上海、杭州、无锡、济南、深圳、青岛、合肥以高于6%的亮眼成绩,在GDP20强城市中排名靠前。

作为沿海大省省会,近年来济南迎来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强省会建设被寄予厚望。今年上半年,济南交出了“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基本确定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以及地级市)第20位,增速较高,前景可期。

数据蕴藏“走势”,反映各城市的经济轮廓、发展轨迹。经济复苏背景下,城市如何在激烈竞逐中找准自身定位、深挖潜能、发挥长板优势,保持领先甚至实现反超?读懂这份成绩单,对于跑好“接力棒”、行稳“下半场”很有必要。

全国排名

经济循环积极好转 7城半年GDP过万亿元

上半年,一线城市经济复苏势头迅猛。10强城市中,上海、北京半年GDP首次超过2万亿元,成都首次超过1万亿元,重庆半年GDP再度超过广州。其中,共有7城半年GDP过万亿元,分别为上海(21390.17亿元)、北京(20621.3亿元)、深圳(16297.6亿元)、重庆(14345.95亿元)、广州(14130.69亿元)、苏州(11458.4亿元)、成都(10705.5亿元)。紧随其后,杭州(9602亿元)、武汉(9503.33亿元)也在持续发力,南京(8316.92亿元)更是挤进前10。

此前有专家指出,国际上疫情过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一般认为恢复正常需要一年左右。从各主要城市经济数据看,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经济循环已出现积极好转。

以深圳为例,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0.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81.98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604.57亿元,同比增长7.2%。

当前,深圳正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GDP增速从2022年上半年3.0%,到2022年全年3.3%,再到2023年上半年6.3%,城市经济稳健前行、持续向好的趋势已经形成。分析其中原因,工业这个增长引擎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为亮点。半年报显示,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70.2%、32.6%。

再看近两年实现进位的重庆。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重庆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6.3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47.37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12.25亿元,增长5.0%,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值得关注的是,重庆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凸显,已成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407个,认定智能工厂22个、数字化车间160个,智能工厂普及率达43%。

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苏州,是江苏最大的经济体。苏州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特色。根据江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上半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67.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069.0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6322.3亿元,增长5.2%。

从城市“半年报”看,今年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呈现复苏向好的迹象,这也为下半年实现跃升突破提供了足够动力。

省会实力

广州依然排名第一 杭州济南增速亮眼

观察经济,省会城市是最先吸睛的“风向标”,甚至可以管窥一个地区经济的基本概貌。

截至目前,郑州和长沙的数据还没有公布。参考此前数据及排名,梳理现有省会城市上半年GDP总量可以基本确定,能进入10强的省会城市为: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郑州、长沙、合肥、济南、福州。对比2022年上半年各省会城市GDP总量排名就会发现,排名前7的城市基本无悬念,而对剩下3个位次的竞争就相对激烈了。今年上半年,合肥以0.8亿元的优势位居济南之前,排名第8。而从增速上看,济南紧追不舍,6.4%的增速在省会中仅次于杭州6.9%,排名第2;合肥、成都则分别以6.1%、5.8%的成绩排名第3、4位。

在GDP方面,广州实力领先,是我国GDP总量最高的省会城市。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有专家用“来之不易”概括上半年广州的表现。原因是,广州经济运行数据已经从去年的低增长,发展为今年上半年回暖式的增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这也符合过去多年广州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比的常态。

过去10年,成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不仅推动了成都的经济增长,也提高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根据四川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恢复,工业用电量增长6.0%,新登记市场主体33.5万户,净增涉税市场主体增长90.2%。

杭州上半年GDP逼近万亿大关,表现出色。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和数字大城,杭州还在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加快产业布局,为经济增长找到更多助力。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杭州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较一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投资结构优化,产业投资增势较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重点制造领域投资增势较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67.4%、48.9%。

作为沿海大省的省会,借强省会战略,济南近年来发展成绩可圈可点。“半年报”显示,济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量质齐升”,增速跑赢了全国、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好于全省,好于今年一季度。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济南市生产总值为584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8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49亿元,增长5.8%。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第二产业增加值。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强省会的崛起是大势所趋。总体来看,上半年省会城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为地区下半年经济健康发展贡献了不俗成绩。

城市竞争

南通合肥表现出色 西安实力不容小觑

近年来,5000亿元至6000亿元的半年GDP成绩单,是“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最具看点的区间,每年都在上演你追我赶的精彩大戏。

处于伯仲之间的佛山、南通、合肥、济南、福州、泉州、西安等城市,半年GDP总量差距较小,常被放在一起作对比。从增速看,上半年,南通7.00%的表现出色;西安虽不在“半年报”20强内,但上半年5604.98亿元的GDP总量、5.6%的增速给了前面的“标兵”城市很大压力。

先看佛山。作为一座以制造业见长的城市,佛山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50%。佛山经济向上向好背后,制造业持续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上半年,佛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070.7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跑赢全省大盘;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2.69亿元,同比增长7.2%;先进制造业增长8.4%,其中,锂离子电池更是增长63.5%。

南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依托长江口和黄海的地缘优势,打造了国际性的港口物流中心和海洋经济新高地。同时还积极培育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南通实现生产总值6032.4亿元,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同比增长10.2%,比一季度加快3.3个百分点。

近几年,合肥的进步备受关注。作为安徽省会,合肥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合肥继续领跑安徽全省,全市GDP总量为584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这也是安徽唯一超过5000亿元的地市,发展势头强劲,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及新能源、智能家电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

上半年,济南呈现稳健韧性与活力。相较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加快了1.5个百分点,逐月向好。在省会城市中,这一数字仅次于广州(2.9个百分点)、杭州(2.3个百分点),跑在了成都、武汉、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前面。但与同等体量的城市相比,济南还面临一定压力,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西安虽然排在福州、泉州之后,但实力不容小觑。上半年,西安全市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604.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从今年上半年GDP总量看,合肥比济南多0.8亿元,济南比福州多59.84亿元,福州比泉州多31.34亿元,泉州比西安多145.14亿元。无论哪个城市都没有歇脚放松的余地,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追上;相反,如果加劲冲刺,也很有可能缩短差距,甚至赶超前面的标兵。

济南对策

加快建设强省会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上半年,全国各城市都走在复苏曲线上。但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领先”并不意味着能够“躺赢”,“向好”也不意味着顺风顺水。透过“半年报”,回看2023年“半程跑”,济南有哪些“冲起来”的经验值得继续沿用,又有哪些长板优势应更好利用挖潜?

目标定位是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更加符合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要求的奋斗目标,是济南能够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挑战、加快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个奋斗目标就是,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

重大项目当好“火车头”。新年伊始,济南就先下手为强,拼经济、抢开局,为全年定下了“项目突破”的主基调。《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更是明确了十大领域第一批130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元。

工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作为工业大市,济南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尤其是,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济南新的增长引擎,领跑山东的同时,跃居全国数字经济城市排行榜第6位……

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济南已经形成十大发展优势:战略红利交汇叠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数字赋能势头强劲、人才保障基础坚实、金融服务优势突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市品质生态宜居、人文环境厚重淳朴,城市展现出锐意进取的昂扬态势。

7月23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发出了加压奋进、攻坚克难,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的指令。会上明确了下半年主攻方向,提出将在抓投资、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工业链群式发展、恢复扩大消费、保障财政安全、强化金融支撑、做好外资外贸工作、民生兜底等八个方面下功夫。8月3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化是推进落实的有效方法,抓项目建设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有效抓手……

时刻校准自己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确定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优势领域,济南在“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中增创高质量发展优势,正不断积蓄争先进位的实力和信心。

城市之间的竞争,比拼的不仅是创新力、发展力,还有耐受力、承压力。2023年全年排名如何?能否守住“前10”“前20”?还要看下半年的努力。

上半年,全国各城市已经走在了复苏之路上,向上的态势已然清晰。下半年,更需稳扎稳打、乘势向上,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