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你可能会认为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艺术为主的文博单位,如果这样想,那可就太片面了。
这里展示的不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各个时期8600多根雕刻精美的拴马桩;别的博物馆展示的是可移动文物或藏品,这里不仅展陈老物件,更有从关中各地迁复建而来的40院近千间明清传统民居;别的博物馆展陈的通常是有限的几个主题,这里展陈的内容包罗了关中人民数千年来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
近日,“陕西文物探探探”实地探访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其收藏展示内容之丰富、迁复建规模之宏大,令人屡感震撼而不由自主沉浸其间。
一、建院过程:
把传统民居“搬”进博物院,把文化根脉扎下来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于秦岭北麓南五台山脚下,用地规模493.882亩,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虽然为民间力量兴办,但其规模之大、藏品之丰全国罕见。
进入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像进入了一座古镇:规划整齐、建筑式样各异的传统民居一座接着一座,雕刻精美的拴马桩在道路两旁、各个院落门前整齐排列,随着一条条道路、一排排街巷,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这么大的博物院究竟是如何建起来的?这就要从创办人王勇超说起。
据了解,早年间王勇超开建筑公司挣了些钱,看到关中民间文化保护令人担忧的状况后,决心为文化事业做点事。
1985年,他注意到散落在乡间的拴马桩,立刻被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民俗文化精品吸引。当时,农户们将拴马桩用于修建茅厕、砌垒猪圈,甚至砸碎后用来铺路。还有外地商贩趁着“文物热”,大肆收购并倒卖拴马桩。眼看这些东西越来越少,他决定收集一批好的拴马桩,把它们留在关中。
于是他带着资料,领着团队,请上专家,踏上了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之路。从拴马桩到饮马槽,从上马石到石门楣,从石雕、砖雕、木雕到关中传统民居,只要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精品,他能多收就多收。有人说他是“把石头往山里背”,对此他总是一笑置之。
同时王勇超还发现,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不少关中传统民居面临房倒屋塌、濒临消失的境地,再不保护就会成为废墟。于是他决定对这些传统民居进行异地迁复建保护,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把分散的古建筑进行集中安置。
可以想象,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多困难。热爱古建筑的胞弟王顺利,成了他的得力助手。王顺利和他的团队迁建一座传统民居平均要耗时3年,其中耗时最长的是阎敬铭宅院,光准备就花了3年,修复又花了5年。如今,抢救的40余座传统民居院落,已有近30座迁建完毕。
为妥善安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又开始尝试私人办博物院。他顶着巨大压力推进建设,从聘请专家论证、制定规划、绘制图纸,到直面质疑、筹集资金、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硬是把博物院办起来了。2008年12月19日,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始对外试营业。
如今人们来到这里,可以看到白水的赵家门楼、大荔的阎敬铭宅院、澄城的崔家槐院、富平的孙丕扬宅院、西安红埠街的雷家宅院等,这些原本分散在关中各地的古民居和老建筑,或比邻而居、或隔街相望,仿佛奠基之初就在一起。
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座博物院已抢救保护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石雕、木雕、砖雕和关中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及名人字画共53820件(套),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传统民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构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民艺、民情。此外,还抢救性移植了各类古树名木约2000棵。
因积极投身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王勇超先后获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8600根拴马桩:
关中地区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藏品中,以8600多根拴马桩最为引人注目。
据关博院宣教部主任马晓青介绍,这些拴马桩主要征集于陕西关中地区渭北一带,是关中地区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因雕刻手法精湛、艺术品味独特,拴马桩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石刻艺术的宝库,被专家学者赞誉为“地上的兵马俑”。
拴马桩可分为桩首、桩颈、桩体、桩足四部分。其中,桩首为圆雕,造型各异。桩颈四面浮雕有动物、花卉及各种吉祥图案。拴马只是它很小的实用功能,拴马桩主要是用来镇宅辟邪、寓意吉祥、彰显身份的。
拴马桩的材质以青石、沙石、大理石等为主。雕造拴马桩一般是就地取材,用的比较多的是富平桥山盛产的青石,因质量特别好,给雕造拴马桩提供了有利条件。拴马桩属地域文化,主要集中在渭河以北的富平、大荔、澄城、合阳等六个县。据专家考证,这些地方过去有大的马匹交易市场。
关博院内,除分布各处的拴马桩,还建有拴马桩展室,陈列的是具有代表性的169根精品拴马桩,唐宋元明清各时期都有。
乾隆二十年狮首拴马桩:桩首为狮子造型,桩体有铭文“乾隆二十年”。有明确纪年款的拴马桩非常少见,这为研究和鉴定拴马桩年代提供了重要参考。
和合二仙拴马桩:又叫寒山问拾得拴马桩,为双人桩首。两人相背而立,均袒胸露怀,络腮胡须,如云游仙人。相传唐代僧人寒山与拾得相交甚好,民间称为“和合二仙”。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气愤至极,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体现出一种“和合思想”。因此这根拴马桩象征和睦友好、和合万年。
唐代晚期胡人驯狮拴马桩:桩首形象为驯狮胡人,戴高圆毡帽,高鼻大眼,留串脸胡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肩背囊袋,腰佩弯刀、直剑和壶,脚穿长靴,左手置左腿上,握铁链,链下拴一狮。右手上举,抓头上小狮,是典型的胡人驯狮造型。
弹琵琶驯狮拴马桩:桩首形象为驯狮人骑于狮背上,头戴圆帽,抿着嘴自弹琵琶出神。桩颈四面雕刻着折枝花、花束、灵芝、奔马。
背背猴拴马桩:桩首形象为大猴背幼猴而坐,民间称“背背猴”。因“背”与“辈”谐音、“猴”与“侯”谐音,又叫“辈辈侯”,寓意辈辈封侯、世代为官。
妇女驯狮拴马桩:桩首为妇女驯狮。人物形象为瓜子脸、双眼皮,头上簪花,戴着耳环。她左手抱如意,右肩爬着一只幼猴,骑在狮背上。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侯”。女性形象出现在拴马桩上并不多,可能反映其在当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另外也有说法认为是工匠思念母亲或妻子而将其形象刻在上面。
“六千三百文”人物驯狮拴马桩:过去一根拴马桩需要多少钱?这根拴马桩人物后背有铭文:“道光二十九年置,增记,贾六千三百文。” 意为清道光年间,一户姓增的人家花6300文添置了这根拴马桩。据专家考证,六千三百文相当于六两银子,在当时可置三亩土地。由此判断,拴马桩在当时应为大户人家所用,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封侯挂印拴马桩:桩首造型为猴子拿着官印,寓意封侯挂印。这根拴马桩高约2.5米,而一般拴马桩高度1.5—2米。因此这类拴马桩过去被称为“望桩”或“看桩”,其拴马用途可能被忽略,用来寓意家族兴旺,类似于华表。
钱币拴马桩:这根拴马桩造型简单,通体为长方形石立柱,仅将上部雕刻成方孔铜钱形象,铜钱铭文“咸丰玖年”。在拴马桩中部边沿另凿有一方孔,为拴马之用。在拴马桩上雕钱币,寓意招财进宝、马上有钱,过去可能是放在钱庄票号门口作为招牌使用。
文人骑狮拴马桩:骑狮人细眉闭眼,长须飘然,右手托腮,左手持书卷搭于左肩上,安详有所思,是拴马桩中少有的汉人形象。
在这169根精品拴马桩中,还有胡人抚琴拴马桩、猴子骑狮拴马桩、仕女抱瓶拴马桩等等。
三、40院迁复建古民居:
涵盖关中常见建筑形式 宅第主人非官即富
马晓青介绍,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已有近30座迁建完毕。目前对外开放的范围并非全部,还有一部分仍在建设中。这些迁复建而来的古民居各有特色,宅第主人非官即富,涵盖了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关中常见民居建筑形式,无论是从建筑艺术、民俗艺术,还是历史文化研究来看,都有着巨大价值。
■赵家门楼:高大雄伟门洞中开,两边附带侧门
赵家门楼建于清末,是民国时期陕西靖国军混成旅旅长赵树勋(1889—1949)私人庄园的入口门楼,原址位于白水县纵目乡纵目村。1998年,该门楼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被及时拆迁入库保藏,2005年在关博院复建。
这座门楼建筑结构呈“品”字形,上下两层,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13米,高大雄伟。门洞中开,两边附带侧门。
中门为巨幅石门,南北两面正上方均有石匾,北边为“地通乾元”,南边为“终南霞蔚”。正面为北边。
中门楹联为:“台仰怀清清辉一片镰峰月,门高通德德泽千尺金水波”。意为宅第主人心底清明、品德高尚。
右侧门上方为“光裕”二字,意为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左侧门上方为“福履”二字,意为福禄,即福气和禄位。
门楼正面还有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右侧门门楣砖雕为“求仕赶考图”, 左侧门门楣砖雕为“衣锦还乡图”。进入门楼后,首先看到的是“麒麟望日”影壁。
■阎敬铭宅院:马头墙高耸,砖木石三雕精美绝伦
阎敬铭(1817-1892),清代陕西朝邑人(今陕西大荔),1882年任户部尚书,1884年授东阁大学士。为官四十余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以善理财著称。曾主持兴建“丰图义仓”,建仓十年陕西遭遇大灾荒,他及时开仓救济,被人们称为“救时宰相”。
阎宅原址在陕西朝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两进两院式。分前房、东西偏院、二进门楼、东西厢房、上房。整个院落布局对称,宽敞宏伟。院内石雕、砖雕、木雕内容丰富颇具气象。
上世纪50年代末,阎宅因修三门峡水库被拆。1997年经多方查考,从其后人手中征购保存下来房屋构件及砖雕、石雕、木雕。至2004年,依其族人提供的原貌照片、原址测量数据及构件尺度,在关博院得以复建。
阎宅左偏门对联为:“知事忍事勿多事,存心动心莫欺心。”因为这道门为仆人行走,反映出阎宅主人对仆人的教诲。
院内右侧墙体有砖雕“渔樵归来图”,寓意任何事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也是丰收的象征;左侧墙体有砖雕“莲生贵子图”,寓意后辈兴旺。
东西两侧墙体还有十余幅砖雕,其中“长安八景图”描绘了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草堂烟雾、雁塔晨钟、曲江流饮、太白积雪、咸阳古渡这长安八景。
二进院上房为七间大殿,主殿门楣上雕有龙凤呈祥、金蝠献瑞等吉祥图案。
大殿两侧马头墙高高耸立,墙体砖雕细致精美。马头墙又称“封火墙”,主要功能为防火防盗。阎宅马头墙形制巨大,是有别于关博院内其他传统民居最为明显的特点。
■崔家槐宅院:厦房为典型的“房子半边盖”
宅院主人崔疙瘩,生卒年月不详,陕西澄城人,清咸丰年间经营烟酒糖茶生意。到光绪年间,其曾孙崔彦彦生意越做越大,花银捐府台四品虚衔的官名,宅院由六院扩建成十二院。其后家道渐衰,仅剩三院。
宅院为三进三院式,有前房、东西厦房、腰房、上房。狭长幽深,房屋高低错落有致,是关中地区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原址在陕西澄城县城北,2003年6月因城区改造面临拆除,被抢救性拆迁入库,2005 年在关博院复建。
崔宅院门入口左右均有砖雕。右侧为“梅花双鹿图”,左侧为“松鹤延年图”。
二进门楼石匾上也是“光裕”二字。
二进院内东西厦房之间有天井。厦房为陕西典型的“房子半边盖”造型,下雨天雨水会顺着屋檐流向院内天井,由排水道流入后院水窖,经沉淀后作为生活用水使用。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腰房在传统民居中一般作为“客厅”使用。在该腰房两侧墙上有该宅院抢救保护前所拍的照片,为其原风貌历史资料。
上房一般是家族中最高长辈居住的地方,普通客人不可进入,贵客需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孙丕扬宅院:三朝元老重“勤俭传家”
孙丕扬(1531-1614),陕西富平人,明代“三朝元老”。为官期间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曾任大理丞、吏部尚书等职,一生任职长达五六十年,81岁拜疏归家。万历四十二年病逝,享年83岁。赠太保,后又追谥恭介。
孙宅原址在陕西富平,始建于明隆庆后期,为两进两院式。院内格局独特,宽大雄伟,石雕、砖雕、木雕丰富。2003年4月至2004年底,迁建入关博院。
孙宅门口有上马石,供人上下马。上马石一般与拴马桩配套使用,置于大门两侧,石上浮雕往往与主人身份地位相匹配,多为麒麟瑞兽。
孙宅大门对联为“良田有种图堪味,书德是福心无尘。”
院内左侧砖雕“五子夺冠图”,期望后人仕途远大,前程无量。右侧拱形门上方砖雕“千祥”,左侧拱形门上方砖雕“诚致”。
院内二进门楼上方,镶嵌大明万历二十八年“三朝元老”石匾。孙丕扬一生为官辅佐了三个皇帝,即嘉靖(世宗朱厚熜)、隆庆(穆宗朱载垕)和万历(神宗朱翊钧),此匾是对孙丕扬为官的赞颂和纪念。
高高的“三朝元老”大幅石匾下为二进门。
拱形石质门上有对联一副:“积金积粟积阴德传家至计,勤商勤农勤诗书教子良图。”
石质拱门左右两侧,另有一副字体更大的石雕对联:“勤俭传家积乃祖绪,诗书启后贻厥孙谋。”
二进院内,迎面石雕影壁为“福禄寿喜图”,图案有蝙蝠、梅花、竹子、鹿、海水等。
二进门内右侧有国槐一棵,直径1.7米,是从宅院原址移植而来。据当地县志记载,这是唐末的一棵槐树,距今已有上千年,是关博院抢救保护的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高的一棵。古槐旁有两通石碑,是万历二十八年孙丕扬所撰其家族石碑。
■耿元耀宅院:前房后窑,窑洞前有宽敞轩廊
宅主人耿元耀,生卒年月不详,陕西澄城人,光绪二十三年武举。
耿元耀有三子,长子耿直为辛亥革命先驱,曾任陆军中将,是陕西民国史上有影响的风云人物。次子耿庄,为国民联军少将,解放后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幼子耿虚,早逝。
耿宅为四合围院式,有前房、影壁、东西厢房和上房。前房为两层,上房为一排窑洞,是陕西渭北地区常见的前房后窑式格局。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
窑洞前方筑有宽敞轩廊,廊亭间架结构考究,石雕、砖雕、木雕精彩纷呈。尤其廊亭正上方悬挂的木匾“朝元山房”,系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作品。
1999年耿宅面临拆旧新建,被及时拆迁入库保藏,2003年10月在关博院复建。
耿宅砖雕大门对联为:“一日康强蒙神佑,四序平安赖圣扶。”砖雕横批“成生永荷”。
大门两侧各有砖雕“狮子戏绣球”,狮子气势凶猛,作镇宅保平安之用。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品”字形砖雕照壁,中间为“麒麟望日图”,两侧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院内东西厢房上均有彩绘木雕,内容有长坂坡、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等,均取自《三国演义》,表现了耿宅主人的尚武情结。
耿宅上房为砖箍窑洞,窑洞前有长廊。窑洞和长廊结合是耿宅的一大特点。窑面上方砖雕一组“八仙过海人物图”,民间相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宅子主人希望子孙能像八仙一样各显其能,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四、展陈丰富:
华阴老腔展演“黄土地上的摇滚”,不同主题展览有数十个
古称戏班为“梨园”,关博院内的梨园为整体从合阳迁建而来。门前卧兽门墩石上有“泰定元年正月吉日立”铭文,由此判断可能是在元代建筑基础上到明清两代又经过了翻建。
梨园门楼上的砖雕、石雕极其精美,有故事题材的“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苏武牧羊”,有舞台戏剧场面,还有寓意吉祥的“五福(蝠)临门”等,每幅都堪称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梨园内展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华阴原生态老腔、老腔皮影戏。
马晓青介绍,华阴老腔发源地在渭南华阴,起源于汉代,产生至今已2000多年。据说过去在渭河、黄河、洛河三河交汇处有粮仓,把粮食从这里运往长安是走水路,且为逆流而上。船工们为组织大家奋力划桨,有人拿木板砸船帮,口里喊着号子加油鼓劲。后来这种形式被当地民间说书艺术吸收,再后来演变为了今天看到的戏曲剧种“华阴老腔”。
“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铠甲马上鞍……”华阴老腔演出时,表演者手持月琴、马号、板胡、大锣等乐器,一人主唱,众人伴声,或坐或站,尽情展现华阴老腔的魅力。在一声声粗犷豪放的曲调中,乐器声、吼唱声、木头敲击板凳声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赳赳老秦的嘹亮声势。其朴实高亢的唱腔、磅礴豪迈的气魄征服了无数观众。如今它已从皮影戏的幕后走到前台的聚光灯下,被赞誉为“黄土地上的摇滚”。
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年老退出,很多老腔剧目正在快速失传。2006年,老腔皮影戏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建成以来,华阴老腔剧团便被保护在院内常驻。这里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遗传承基地、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华阴老腔也是非遗传承内容之一。目前在博物院演出的剧目有《白鹿原》《关中古歌》等十余项。
除了华阴老腔,各个院内还设有不同主题的民俗展览,共有数十个之多。
在孙福堂宅院,门房右侧为古代兵器展厅,门房左侧为度量衡展厅,腰房设有中国传统婚嫁展,上房后院西侧墙体有汉代画像石展廊。
在雷致福宅院,门房右侧为生活器具展厅,门房左侧为民俗器物综合展厅,二进门内东厦房“德丰号”为木版年画及文房四宝展厅,腰房有秦砖汉瓦、汉代画像砖等建筑构件展,上房为清代民国时期房屋木雕构件展,此外在二进院西厦房有精品烟具展厅。
在樊家宅院,门房展陈有明清时期铁钟41件,上房为佛教造像展厅……
这么多的院子,这么多的展览,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历史与文化,到处都是生命与文明的记忆,到处还保留有先辈们的所感所思。只要你来这里看过,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瞥,触动你的灵魂,拨动你的心弦,让你永生难忘。
这,便是民俗艺术的魅力。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部分照片由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陕南陕北关中 都有忒色民俗博物馆
1、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全面展示羌族文化
(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宁强县博物馆是一座集地域特色文化和羌族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2007年12月建成开放。2008年10月,宁强县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应运而生。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是陕西唯一的羌族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5034平方米,陈列文物近2万件,分为羌源厅、文物厅、释比厅、羌绣厅、羌家小院和非遗展厅、羌碉等。2013年4月26日免费对游客开放。
依托丰厚的羌族人文历史,博物馆加大对民间文物的征集展示和收藏研究,充分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展示古羌州的历史文化魅力,演绎老宁强别样风土人情,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已累计接待观众120余万人次。
2、榆林民俗博物馆:三个展区展示老榆林民俗文化
(榆林民俗博物馆供图)
榆林民俗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7月,是陕西省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馆,馆藏文物3249件(套)。
榆林民俗博物馆现有三大展区:
第一展区位于榆林市北大街田丰年巷3号院,占地面积440平方米,是榆林古城现存较为完整的八大四合院之一,这里还原了四合院内老榆林人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活情态;
第二展区位于榆林古大街六楼骑街中等级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楼——凯歌楼,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这里从老榆林历史沿革、明清遗韵、帝王亲临、民国时期老街印象、古城记忆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老榆林城,和城内人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的生命礼仪和习俗仪轨。
第三展区位于榆林市高新区沙河公园内,是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古城堡式窑洞四合院,为榆林市民俗研学基地。这里的展览展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榆林人的礼仪习俗、居住饮食等各个方面,展出各类藏品、农耕非遗老物件、文化创意剪纸、泥塑作品、民俗摄影作品等共计1600多件。
3、宝鸡民俗博物馆:展示“西府人”生命礼仪和独特风尚
(宝鸡民俗博物馆供图)
宝鸡民俗博物馆位于西宝路12号,2012年12月19日免费对外开放。建筑面积8179.91㎡,建筑主体四层、局部五层。陈列面积3361㎡,馆藏展品1249件(组)。
基本陈列以“宝鸡民俗”为主题,分为两个展区。《西府人生》展区以西府人一生的生命历程为主线,将宝鸡极具民俗意趣的四季八节融合于“人之初”、“婚嫁娶”、“福禄寿”三个阶段分类展示。《宝鸡风尚》展区以西府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主线,展示西府人在生产生活中求富、求美、求乐的美好心愿和独特风尚、风采。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元集中展示西秦刺绣、民间社火、炎帝祭典、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元集中展示西府皮影、宝鸡剪纸、面花礼馍、凤翔草编等。
宝鸡民俗博物馆不仅是研究宝鸡民俗文化的平台、旅游休闲的民俗文化景点、乡土民俗教育的课堂,也是宝鸡的一大人文地标,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近70万余人次。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